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凤凰 作者:主编: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译者:刘继华 页数:166 译者:刘继华 注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墨子,名翟,鲁人。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为其学说的代表,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清代以前无校本,现传世的清代毕沅注本最早,孙诒让注最善。今选重要篇章,参考前人成果,加以译注。
作者简介
刘继华,西南师大汉语文献研究所教授。古文献专家。
书籍目录
前言
所染
七患
辞过
尚贤上
尚同上
兼爱中(节选)
非攻上
非攻下(节选)
节用中
节葬下
天志上
明鬼下(节选)
非乐上
非命上
非儒下(节选)
经上、经说上(节选)
经下、经说下(节选)
小取
鲁问(节选)
公输(节选)
备城门(节选)
号令(节选)
杂守(节选)
编纂始末
丛书总目
章节摘录
色染水里就成青色,染在黄色染水里就成黄色,浸入的染料变了,丝的颜色也就变了,丝五次入于不同的染水,就成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可不谨慎啊!” 不只染丝是如此,国君同样也要受近臣的熏染影响。如虞舜受许由、伯阳的熏染影响,夏禹受皋陶、伯益的熏染影响,商汤受伊尹、仲虺的熏染影响,周武王受姜太公、周公旦的熏染影响。这四个称王的君主因熏染影响他的人正确得当,所以称王于天下,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要举出天下仁义著名的人,一定要说到这四个称王的人。夏桀王受干辛、推哆的熏染影响,殷纣王受崇侯、恶来的熏染影响,周厉王受厉公长父、荣夷终的熏染影响,周幽王受傅公夷、蔡公谷的熏染影响。这四个称王的人因熏染影响他的人不正确不得当,所以国亡身死,被天下人羞辱。要举出天下不义的可耻的人,一定要说到这四个称王的人。齐桓公受管仲、鲍叔牙的熏染,晋文公受舅犯、郭偃的熏染影响,楚庄王受孙叔敖、沈令尹的熏染影响,吴王阖闾受伍员、文义的熏染影响,越王勾践受范蠡、大夫文种的熏染影响。这五个君主由于熏染影响他的人正确得当,所以称霸于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受长柳朔、王胜的熏染影响,中行寅受籍秦、高强的熏染影响,吴王夫差受王孙雒、太宰鳍的熏染影响,知伯摇受智国、张武的熏染影响,中山国君尚受魏义、偃长的熏染影响,宋康王受唐鞅、佃不礼的熏染影响。这六个君主由于熏染影响他的人不正确不得当,所以国家灭亡,身遭杀戮,宗庙毁灭,断绝子孙,君臣离散,百姓流亡。要举出天下贪暴苛刻烦扰的人,一定要说到这六个君主。凡国君能安安稳稳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他们行正道,行正道产生于熏染影响他们的人正确得当。所以善于做君主的人,在选择人才方面尽心竭力,在管理官吏方面就清闲省事了。不会做君主的人,尽管伤身费神,忧心劳意,但国家却更加危险,自身更加受辱。这六个君主,并不是不重视他们的国家、不爱惜他们自己,而是由于不懂得治国要领的缘故。他们不懂得治国要领的原因,正是由于熏染影响他们的人不正确不得当。 不只是国君要受近臣的熏染影响,士也要受朋友的熏染影响。他的朋友如果都爱好仁义,淳朴谨慎,畏惧法纪,那么他的家就一天比一天富裕,自身就一天比一天安全,名声就一天比一天升高,居官从政就得到正道了,如段干木、禽滑厘、傅说这类人就是这样。他的朋友如果都爱好骄夸,兴风作浪,结伙营私,那么他的家就一天比一天贫穷,自身就一天比一天危险,名声就一天比一天不光彩,居官从政就失去正道了,如子西、易牙、竖刁这类人就是这样。《诗》所说的“必择所堪,必谨所堪"(染料必选正,浸染要谨慎),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