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刘克选 周全海 页数:28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昔日之北大、清华以及西南联大能在蜂火连天的动荡岁月中筑就教育之辉煌,不可不称数蔡元培、梅貽琦、周治舂、轉梦麟等渚任校长高瞻远啊、苦心经营之功。
没有他们,粱启超、王国维、陈寅隅、辜鸿铭、胡适等代从所钦仰的大文人 大学者便不可能汇聚在园之中.没有他们,亦绝不可能在三校中形成自由、民主、团结极利于教学的风气。
本书所记述的、正是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这三所中国最高等学府中的故事。你不但会看到这些学界的宗师巨匠如何为了改娈国家以及青年的命运而竭诚努力,也将看到在深不可测时学闽之外,他们各自迥异的性格与可亲、可爱的另一面。
作者简介
刘克选,1957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教授,先后担任北京邮电大学社会科学系副主任、主任,北京邮电大学管理与人文学院副院长、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等职。多年来,他因对近代教育史抱有浓厚兴趣,一直倾力于该领域史料的搜集与整理,现已出版《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叶企孙传》等作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早年曾就读西南联大的李政道曾亲自为《叶企孙传》一书作序。
周全海,1955年出生,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河南省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学术带头人,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发展史有比较广泛的涉猎和研究,与刘克选合著出版《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叶企孙传》等作品。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北大之父与北大崛起臭名远扬的京师大学堂独开一代风气之先不拘一格揽人才“兼容并包”,有容乃大《大学令》——教授治校蔡元培的大学之“学”从旁听开始的开放女禁人人可以自由听讲第二章 任期最长的北大校长——蒋梦麟临危受命、令北大“起死回生”校长同事:跑大街,讨经费学问不及办事高明的“北大功狗”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的弄潮儿陈独秀“一枝独秀”怕老婆的“假博士”——胡适演“双簧”的钱玄同和刘半农李大钊为国人敲响晨钟狂人鲁迅与北大校微第四章 大师“疯”范“老大中华末了的代表”——辜鸿铭为政治所误的经学大师——刘师培“八部书外皆狗屁”——黄侃第五章 公主府里的新儒者苦茶庵主——周作人最后的大儒——梁漱溟哲学狂者——熊十力最叫座的史学教授——钱穆书香世家之三沈二马“卯字号”的“3只兔子”第六章 北大真不愧为大新北大:执中国高等教育之牛耳敢为天下先沙滩红楼的自由气象不失原则,却肯“由他去罢”如何学、学什么?全属个人自由中篇 水木清华第一章 从游美学务处到清华大学留辫子的旅美幼童……下编 浴火重生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北大之父与北大崛起 北大之父与北大崛起 当历史迈着蹒跚脚步走近19世纪末,饱尝内忧外患的中国人,似乎更得到了灾难之神的垂青和腥风血雨的洗礼。甲午海战硝烟乍散,戊戌变法喋血未干,义和拳民又鼓噪登场,紧接着八国联军雄赳赳气昂昂开进了紫禁城。《辛丑条约》的签字笔像一把利剑戳在懦弱无能的清王朝心窝子里,庚子赔款更像是要榨尽中国人的最后一滴血汗。风雨飘摇中的老大帝国再也无法一叶障目自欺欺人。慈禧太后老佛爷一大家子凄凄惶惶“西狩”归来,尽管对改革变法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得不痛下决心,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废科举办新学。 我们的老祖宗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足可永远炫耀于世界的“四大发明”,也给我们留下了一套很完备的传统教育体系。薪尽火传,我们的民族文化正是借助于这套教育体系得以代代相传。但到了隋、唐之后,它却逐渐与科举制度结合起来并受其制约,正像今天的中小学教育之完全听命于高考指挥棒。到了明、清时代,无论是公立学堂还是私立学堂,几乎都成了科举的附庸。人才的培养就像流水线作业一样简单。读经应考,更像玩傻瓜相机,把生员士子,都训练成了应付科举考试的机器。正如鲁迅所说,八股文原是蠢笨的产物,“一来,是考官嫌麻烦;二来,连应试的人也觉得又省力,又不费事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