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凤凰 作者:杜亮//刘建强//何伊凡 页数:224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树枝密织、交错纵横的林间,一只蜘蛛以它头脑中构想的逻辑与路线奋力织网,有可能半空垂悬,有可能趴附于树干。这时,一滴来路不明的树脂自上而下悠然滴落,其方向、速度、力度恰好将蜘蛛黏住、继而逐渐凝固,最终完美包裹。 千万年后,有幸得见它的人们边把玩,边忍不住赞叹:好漂亮的一枚琥珀。偶尔会有人代入式地幻想蜘蛛在那一刻遭遇的茫然与恐惧,叹其无辜、渺小与无措无助,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更没有人去计较被网住的蜘蛛身后留下的那一张张未竟之网。 什么都不值一提,最伟大的是时间。因其无尽的永恒、因其绝杀式的偶然。 过去的数年,当《中国企业家>的同仁一次次去展示与解剖商界那一枚枚琥珀,试图去搅动蜘蛛的凝固,让其面对我们这群陌生后生、让其张口说点前琥珀往事、后琥珀生活,我们意识到:这个过程动人、却也残忍。 为什么一定要去打扰哀牢山中的褚时健、常州江边的戴国芳?他们已准备以抱病之躯,安度劫后余生的晚年。就算他们内心或有不平与起伏,明了自己曾经的过失,甚至洞悉那滴树脂中复杂的真相与隐情,但,媒体却再掀波澜,有多大必要? 就每个个体而言,一定要去对什么念念不忘是无益的。一切皆可忘。特别是这些内心强大(至少曾经强悍)的人,在经历过人生的大跌宕后,更不乐于以对媒体喋喋不休的方式去解释、去申辩、去述说。 在此,要向那些已卸下商界与公众头衔,却遭到我们多次追访、有的最终接受我们访问的商界老人道个谢。你们,一如我们的读者知道,我们记录你们的故事,不只是想为你们的命运备忘,更是为时代备忘。你们的私标本,有着公意义。 “时代”里的元素丰富,从宏观层面的政经环境、体制困局,到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模式特点,皆是这个转型中的商业时代的因子。就像闪电可以在瞬间撕破天幕,这些在遽然中迎来转折的企业家命运,无不以戏剧性方式折射出它们所在的时代面目。《中国企业家》有一个自诩:我们连续的出版,就是一部现代条件下的“货殖列传”。相信以“劫后”视角来组织的这一系列“货殖列传”,比市面上流行的诸多财富发家史——于人性层面,会更加饱满而酣畅:于时代寓言层面,会更加意味深长。 我自己,曾接触过书中的几位“劫后”企业家。我的感觉是,对昔日是非,他们尚有隐痛,但已基本放下,哪怕老之将至已至,也绝不仅活在往事中。“企业家”,真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独特的物种,敏感又强悍,现实又自我。反过来的问题是,社会怎么面对这一群遭过“劫”的人?他们创造过巨大的财富又自毁长城,他们曾有那么可贵的超越庸常的精神但的确又曾跋扈到令人可十艮,他们强行试探制度的底线,说不好是规则的践踏者该受罚还是新世界的探索者该授勋……我不太相信,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还徘徊在 “成王败寇”的思维框架中。无论如何,作为媒体,我们不仅要与最终成功者、登堂入室者对话,我们还应与中途掉队或弃跑的人们谈一谈。他们是时代的暗疾,是世界的影子,是我们的过去。 而我们很可能已忘了过去,飞速奔向未来——这的确是我们始终擅长干的事儿。但要记得:过去中埋伏着未来、诱发着未来。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笑忘书》的自述中写:“人们总在叫嚷着要创造出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错了,未来对任何人而言乃是毫无利益所系,全然冷漠的一个虚空。 过去则溢满了生活,急不可待地要激怒我们,挑衅并且侮辱我们,惹得我们意欲销毁或者篡改之。人们想成为未来主宰的唯一原因就是企图更改过去。 ” 看看这些企业家之劫,以及他们劫后的命运,是不是在激怒、挑衅并且侮辱今日之你我呢?而我们不准备将其销毁或者篡改之。 (作者系《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
内容概要
一场“MBO风波”如何打败了伊利乳业曾经的大家长郑俊怀?
当人们觉得“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在家乡颐养天年的时候,他又以怎样的心态选择了一片绿油油的果园?
如果没有2004年的宏观调控,唐万新是否还在掌舵德隆?
这是一本采访手稿,记录了曾经创造辉煌的12位企业家,在获罪之后的人生起伏,与他们交织在一起的企业的现状。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看到企业家真实的创业和获罪等后续故事。在社会转型期,如何避免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伤害,如何进行自己人生命运的选择,把握好自己的财富人生。
当人们觉得“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在家乡颐养天年的时候,他又以怎样的心态选择了一片绿油油的果园?
如果没有2004年的宏观调控,唐万新是否还在掌舵德隆?
这是一本采访手稿,记录了曾经创造辉煌的12位企业家,在获罪之后的人生起伏,与他们交织在一起的企业的现状。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看到企业家真实的创业和获罪等后续故事。在社会转型期,如何避免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伤害,如何进行自己人生命运的选择,把握好自己的财富人生。
作者简介
杜亮,1972年生,《中国企业家》执行副总编,湖南大学、中国新闻学院双学士,15年财经媒体经验。
书籍目录
序1 可忘,不可忘
序2 官正则商清
第一部分 劫后企业家
第一章 郑俊怀:仍有过不去的坎
复 出
狱中生活
把伊利当成家
附:郑氏之罪——都是MBO惹的祸
第二章 赵新先:冷暖人生
第三章 褚时健:山中晚年
谁能忘了他
褚时健:不想想过去
第四章 仰融:美国逐梦
人间“正道”
钱从何来
“流亡”前传
第五章 唐万新:重整德隆旧部?
低调复出:走出“德隆阴影”
强悍基因:错失的六年?
命运沉浮:不仅是一段历史
“德隆旧部”之一
“德隆旧部”之二
“德隆旧部”之三
第六章 陈九霖:艰难的复出
狱
中
老
家
人
心
命
运
[问答]陈九霖:我有三点错误
[旁观]陈九霖到底犯了什么“天条”
第七章 孙大午:继续梦想
“立宪”为“私”?
公共企业家?
平民孙大午
第八章 胡志标:大祸与大悟
不惑之心
爱多:一个永远的谜
第九章 戴国芳:无声的结局
第十章 龚家龙:几多石油梦
淘金加拿大
往事何堪
第二部分 危机传承
第十一章谁的国美
“9.28”之战
“5·11”事件
“罢陈”纷争
赌
注
陈晓“心路”
陈黄为何反目
附1: 国美电器董事会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一)
附2:《为了我们国美更好的明天》——黄光裕方面致全体国美员工的公开信
附3:国美电器董事会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二)
附4 :国美电器董事会致全体股东的信函
附5 :黄光裕《我的道歉和感谢》
附6 :国美电器创始股东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致国美股东同仁公开函
附7 :《关于确保国美长久稳定发展的呼——国美电器创始股东再致同仁公开函
第十二章 黄宏生与创维:狱中救局
风暴与应对
交班与遥控
再造与授权
回归的悬念
附:黄宏生给创维董事会扩大会议的信
第三部分 罪与罚——他们该当何罪
第十三章 试错者的历史剧——回望企业家30年的罪与罚
1978—1992年:旧体制之殇
1992—2002年:“缺血”之痛
2002—2010年:和谐的代价
附录:涉罪企业家编年(1978—2010)
第十四章 为财富辩护
田文昌:“焦点”律师
陶武平:“不越雷池半步”
钱列阳:戴国芳的“委屈”
张星水、许志永: 为“大午先生”辩护
刘爱国:郑俊怀的罪与非罪
附:牟其中——艰难做出的假释申请
第十五章 企业家易犯的十四大“罪状”
跋:历史的魅力
章节摘录
郑从监狱出来后常说,那种环境下我都过来了,现在出来了还有啥了不起,什么过不去? 按照张三林和郑俊怀的辩护律师刘爱国的说法,郑俊怀入狱前两年的年薪、奖金共计520余万元一直在伊利未领,出事至今索要无果。呼和浩特劳动仲裁委员会曾受理此事,不了了之。呼和浩特市政府曾指示伊利公司按月发放5000元给郑的家属,但只执行了数月即被伊利停止。2005年年初,郑俊怀身陷包头看守所,其分别在日本和法国上学的一子一女经费无着,郑妻向牛根生求助,后者与四位蒙牛高管为之筹款30万元,其中牛根生出了10万( 一说8万)。 郑俊怀的一位朋友(据刘爱国说是伊利的前董事)曾向其借贷150万元,郑入狱后,该朋友再不提此事,郑的家属多次讨要不得。不得已,郑求助法庭,目前追回50万元,已用于支付诉讼费及还债。 郑不止一次向刘爱国感叹,“我到了里头就知道了,第一是亲情,第二是真朋友,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这个时候,谁是真谁是假,一目了然”。 张三林和刘爱国都证实,无论郑在看守所还是监狱,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现任伊利董事长潘刚从未前去探问过。 出狱以来,有传言说郑俊怀将携40亿资金在包头成立“新长征乳业”。 按照《公司法》,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等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者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后又传郑已加盟黑龙江红星乳业。张三林说,一个前伊利常务副总目前在红星乳业供职,是他邀请郑前往。目前看来,郑并无此意。 传言表达的是一种基于郑俊怀半生经历的可能:郑会在其曾建立丰功伟绩的行业重树大旗。但中国乳业的舞台由伊利和蒙牛领衔主演的大势已定,郑曾赖以成长的市场环境不可复制,郑想再度崛起几无可能。 况且,郑似乎对媒体给他展示的壮阔前景兴趣不大。2009年1月,由刘爱国联络,一位前呼和浩特市副市长请郑吃饭。刘说,郑在伊利的时候,该市长与郑关系并不好,但他认为对郑的判决不公正。席间,刘问起郑的打算。当时,欲请郑加盟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在北海经营珍珠养殖、在西藏搞牦牛奶的公司。郑的说法是“等几年再说”。刘分析,郑虽然一直没有明言,但心里还是想“把自己的问题搞清楚”。所谓“等”,是要等内蒙古政府换届。 2009年11月底,原河北省省长胡春华接替储波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如果郑俊怀确实在“等”,那么他应该从中看到了希望。 刘爱国说,郑俊怀目前还有一些官司要打,其中包括启元公司股权案。 该案已经开过一次庭,但因原告人数未齐,暂时中止审理。启元成立于2001 年,是按照呼和浩特市市政府的指示用于激励伊利高管的壳公司:每年伊利提取税后利润的10%注入启元公司,购买伊利股票。郑俊怀事发前启元公司持有近1000万股伊利股票,约占当时伊利股份的4%。郑俊怀代表二十几个隐名股东(原伊利高管)则持有启元近98%股权。2005年12月,郑案一审开庭前,呼和浩特市国资委下属的呼和浩特投资公司找到郑俊怀,劝郑将启元所有伊利股权转让与呼和浩特投资公司。郑在协议上签字。 “当时正值股权分置改革,”刘爱国说,“协议的转让价是启元当初的购买价。但就是这样,启元的所有股东也没有拿到一分钱。” 另外,郑等人的判决书中称,导致郑俊怀入罪的华世商贸公司所持800 多万股伊利股票将被拍卖,案犯的个人投资将予归还。刘爱国说,其中有郑的个人投入200多万元,现在也未拿到。 从刘爱国的叙述中,可以感到郑俊怀本人对这些官司积极性不高。刘爱国熟知郑的性格。“比较固执。你谈的时候他都表示同意,等他说的时候还是他那套东西。”一些接近郑的人也说,郑在听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不断附以 “对对对”,事实上他可能根本就不以为然。但这一次郑或许是对的。如果不能彻底翻案,局部的挣扎意义不大。 2009年,伊利股份因连续两年亏损被证监会冠以“ST”。目前,潘刚持有434万伊利股票,2319万份股票期权。 2007年10月19日,笔者与郑俊怀的辩护律师刘爱国来到郑服刑的内蒙古萨拉齐监狱。多次协商未能获准入内,记者留在监狱外面等待刘爱国会见郑俊怀结束。 高墙外植满白杨,天高云淡,落叶满地。一些衣着不整的民工在一辆卡车旁打扑克,他们在等待进入监狱拉货。一个身穿制服的中年男子要求记者不要对监狱拍照。 会见室里,郑俊怀主要讲述的是自己为什么要在启元公司股份转让协议上签字。当时,刘爱国准备就此提起诉讼。郑说,从2005年5月到郑案开庭前,呼和浩特投资公司及政府官员先后6次找他谈话,督促他同意转让启元所持伊利股份。开始,郑“扛得很死”。最后一次,在看守所,来人说,我们受市里的委托,你就签了吧,签了以后,你们入资的本金,领导说,肯定退给你们。你签了,最高领导就知道了,你们也就没事儿了。“我总不能因为这个事儿把住(不放)吧,弟兄们还有四个人在里面圈着(同案伊利高管杨桂琴等)。我们不要了,回家就算了。”郑没有再考虑之前刘爱国对他的嘱咐: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这个东西算不得数,案子正在审理过程中,哪个领导能说这个事免了就算了? 郑当时身在看守所,历生平未遇之险境,急于破财免灾,人之常情。刘爱国说,郑签字的时候,看守所所长还曾提醒他:上次你不是跟那个律师说,他不在的情况下你不签吗? 刘爱国认为,当时正值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将得以流通,以平价购买,利益显然。从而,这份协议显失公平,存在趁火打劫嫌疑。 会见完毕,刘爱国认识的一位监狱干部谈起郑减刑的事,表示很难,“ 主要是得罪的人(位子)太高了”。刘爱国说。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