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柳诒徽 著 页数:2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简介: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成果,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成果,后人不得不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未必能达到前人的高度,“广陵绝响”是人类学术史上经常不得不面对的千古遗恨。要是人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始终能得到传承,人类能取得的进步肯定要大得多。
作者简介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号劬堂,又号龙蟠迂叟、盏山髯,江苏镇江人。中国历史学家、古文献学家。清末优贡。毕业于南京三江师范学堂,继在江南高等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处任教。1927年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抗日战争期间,任教重庆中央大学。1945年回南京复馆,后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建国后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曾主编《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现存书目》。著有《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中国版本概说》、《劬堂读一书录》等。
书籍目录
国史要义
题辞
史原第一
史权第二
附:汉之尚书
史统第三
史联第四
史德第五
史识第六
史义第七
史例第八
史术第九
章节摘录
《通鉴》卷一论周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相安。故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倦倦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吾国之礼,相当于外国之法。礼法既定,人所必遵,不可以人而变。如合众国选举之际,党魁可以依法竞选,及选举既定,竞选者恪谨服从。虽膺选之正任,卒然病故,惟可依法以其副继之,其先之竞选者,不得谓选举不过数月间事,吾仍可以号召众人重选也。)夫礼辨贵贱,序亲疏,栽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此史学家所以贵识征)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日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日:分莫大于名也。(《通鉴》首揭此论,历代君王贤否不一,为其所恃以持其国者,舍此末由也。)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