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九把刀 页数:265 字数:1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首先得提提这本书的诞生。 这两本书里,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在我的博客里找到。 书名《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是我在2004年年底妈妈重病时被迫领悟到的一句话,那时我常常自顾自地反复说着要战斗、要战斗……希望可以说久了,就真的拥有不断战斗的勇气。可得到“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最大感触的时候,却是在2008年的2月。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面对那么鸡巴的事,却能够完全不扭曲自己地战斗下去,一半当然是我相信自己,另有一半,真得感谢读者、网友结结实实地信任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书名就很直觉地定了下来。 我很喜欢“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这句话,将这一句话干脆题作书名,最大限度地代表了我对这本书的重视以及喜欢。 我在网络上写了很多东西,有的完全是狗屁倒灶,有的绝对是无病呻吟,有的是生活小趣事,有的是跟我家人朋友的相处,有的是我与心爱女孩的人生旅行,也有很多我想对这个世界说的话,有我的志气。乱七八糟一大堆混杂在一起,于是构成了我这一个人。 博客不属于私密的日记,也绝对不是我人生的全貌,却是我人生脚步的重要痕迹,所以将博客出版成书,最大的原因是我高兴。而一次打算出两本,是因为我的高兴比较肤浅,有时候可以用乘法去算。 说说这两本网络书的阅读方式。体裁上,我将它视为“随身带着走的九把刀博客”。基本上由原始发表时间决定文章的排序,而不是由cc文章的类型题材”去框架,因为如果影评都挤在一区,热血文都挤在一区,闪光文几十篇都塞成一团,连续看了很多篇性质相似的文章,肯定会很腻。加上有时候连续事件有时间关系上的因果变化,用单纯的时间轴线当作文章的次序,最清楚,效果上也最丰富。如果你想随便翻开一页就看,想必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一开始写博客,没想过会出成书,所以风格异常随兴(简直有点随便了),用字遣词非常直白,文学价值低,但热血也烧得很直接。收录的时候自然有种很古怪的趣味。至于选择哪些文章收录,哪些文章不收,基本上我是靠直觉,然后用“佛心”避开一些可能对别人不好的旧文不收,真的是太有“佛心”来着,跟我的路线超不搭的啊!后来编辑整理所有的博客文章,发现一个恐怖的事实——这是一本超过24万字的超级厚书124万个字实在是太厚了啦,我一直在避免单本书价变贵,所以决定拆成两本书出版,以后这个“非小说”系列会一直持续下去,帮助我把博客写得更有精神。 不得不说,我写博客的风格随着我人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越前面就写得越普通,越后面就写得越好看。一开头的几篇影评,现在看起来尤其别扭,不过都是自我成长的轨迹,留着,也好。 按照这个越后面越好看的基本道理,第二本《不是尽力,是一定要做到》绝对比《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还要好看。 目的上,我将它当作“绝对不想被归类为励志书的战斗文学”。 硬是将两本厚厚的博客文出版,除了我自己高兴、自己爽之外,同时我真心地希望,借着这两本书告诉每一个人,这个世界上虽然有很多不开心的事,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当一个快乐的人,无论如何都会有办法的——即使你的人生跟那些畅销的心理励志书完全背道而驰,那又怎样?只要你诚恳地面对自己,绝对能够战斗出一张灿烂的笑脸。 好了,以上只是一般人类都会写的序。以下写点别的。 前一阵子接受了《天下杂志》的访问。与记者一见面,我才知道这次的访谈是个多重主题的企划,每个受访的名人都被分配到一个主题,而我,被分配到“专注力”这个题目。 我很好奇也很纳闷。我的专注力很差啊,怎么会想到要访问我这个题目呢?尤其我在写小说的时候,电话照接,也会时不时地跳开文件档去看网页,电视也常常一边开着听新闻、看电影,或只是单纯想有点声音陪我,写一写还会跳开去看杂志、翻报纸。除了不能与人交谈外,完全没有禁忌。可以说我的专注力很强(周围的事一直在发生也影响不了我),也可以说我的专注力烂到不行。“因为你一直写小说啊,连续八年出版了四十几本书,专注力一定很惊人,我们想采访你为什么可以办得到,如何持续这种专注力来跟大家分享。” 记者微笑,将录音笔放在我面前。 由于记者是个很有气质的女孩,我不忍心跟她胡扯我很有专注力,让她写出一篇虽然励志,但实际上通篇是受访者自吹自擂的鬼扯。 事实上,我不过是很喜欢写小说罢了。写小说很快乐,所以我就花了很多时间收集资料,花了很多时间构思故事,花了很多时间写小说,花了很多时间在网络上发表东西。既然所有跟创作有关的过程都花了很多的时间,最后写出很多本小说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我一定是说了太多次“啊其实事情的真相就是我很没效率,啊我就很快乐啊!”之类的话,于是访谈到一半,记者终于放弃了将“专注力”套在我身上,主题改成“九把刀啊,你怎么可以那么快乐?” 呵呵,快乐就是我的强项了。不过我接受过这么多采访,就是没回答过这样的“超级基本题”。并非“如何快乐”这问题不好或白烂。,而是它太直觉了,根植在我从来就没刻意去思考盼陛格区域里,记者提问,我却一下子不晓得怎么去解释我是怎么快乐的。“我大概是一个很肤浅的人吧,很多人都会强调什么心灵的快乐。呵呵,其实我超容易被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给满足耶,比如说,如果有人要送我一台iPhone 3G,就够我爽好几天啦!”我沾沾自喜地拿出刚买不久的新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眉飞色舞地说:“你看,自从我最近买了它,哗……每天用这么性感的电脑写小说,我就快乐得不得了啊!还跟你讲什么心灵上的快乐呢?” 我接着说到重点:《你们“天下杂志》一定采访过很多大企业老板,他们一定会跟你说他们很注重心灵上的快乐,然后说他们追求的幸福都是心灵上的幸福。对,我相信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我更相信,如果把我的存折跟他的存折对换,我敢打赌他一定不会整天在那边靠腰(哕嗦)什么心灵上的快乐。说真的,像我们这种贱民,光是每个月多赚几千块就很开心了,可是我觉得这种开心,一点也不比有钱人追求的那种心灵上的开心还要来得逊色啦!开心就是开心,因为多赚了一点钱得到的那种开心,就是很爽啊,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接着我滔滔不绝地说了我做什么事情会快乐、做什么事情会不快乐,都是很具体的例子,但就是无法给一个很清楚的答案。 我只能总结一个我早就发现的规律:“我觉得,会一直在思索自己今天过得快不快乐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因为快乐的人哪管你这么多。” 记者还是不断地追问,想要追出一个比较高明的法则之类,比较好下标题。 好吧。闭上眼睛,我仔细想了想,终于知道了其中关键。 我说:“也许你们觉得我要讲的快乐诀窍很白烂,不过事实上接近真理的东西,常常听起来就是那么白痴——想要快乐,就多做一点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少做一点让自己不快乐的事。这样就会快乐了。” 面对我的废话,记者有点无言,不过还是礼貌地点点头。我不想被记者当作将访谈敷衍了事的受访者,于是便仔细解释了我说的话。“多做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少做让自己不快乐的事”听起来简单,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快乐的人永远是少数?为什么书架上的人生励志书永远卖得爆好?好像你一定得看书学快乐?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人愿意花十几万元去上心灵成长课程,去叫一个明显在敛财的秃头做大师?一个课程还给你分好几期,又逼你拉朋友进去学快乐? 我很讨厌——要由别人来教你如何快乐,这样的事很蠢。你唯一应该请教的人,就是你自己。关键是,你怎么知道做什么事会高兴?又做什么事自己不会开心? 有时候你做了某件事,以为自己会很爽,结果却很空虚。常常你觉得去干某件事一定很酷,可做了之后你剩下的只有炫耀,心底却没有真正的痛快。会有这种误差,起因在你根本不晓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唯有彻底地了解自己。 那么,如何彻底地了解自己呢? 不就是真诚地与自己对话吗?不断通过各种经历过的事件,不断回忆,不断记录,不断用各种行动去实验自己的个性反应,最后,认真思考过去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之间的关系。 绝对不要从什么狗屁成长、是否成熟这种思维去看待自己……有时候我们的快乐一点都无法带给我们成长,也一点都不成熟,好吗?! 放弃虚伪空泛的、来自别人的期待,我们自己才有办法爽朗地快乐。 我是幸运的。从小,我就是个自言自语的高手,甚至可以跟墙壁讲话好几个星期(请见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无可奈何地,我很了解我自己,所以我努力逃开了很多不喜欢的场合。比如我知道我不习惯也不喜欢跟陌生人哈拉(吹牛、聊天),可是常常我去学校演讲时,只要早一点到,就会被老师兴冲冲地带到校长室跟校长泡茶,或干脆带我到各处室巡回握手拍照,导致我在演讲前就提前进入“累”的状态。 人之常情,我不会觉得接待我的老师对我不好。我当然知道老师很礼遇我、校长想特别招待我,长辈们泡的茶也都很好喝啊!但我就是很想在演讲前一个人放空耶。 那,怎么办?于是我就开始控制时间,晚一点到学校(只提早20分钟到),避开到各处室拜会、与校长泡茶的可能性。一到学校,就立刻到讲台上把笔记本电脑接上投影机,然后去厕所尿尿、擤鼻涕。 要是我开车提早到了,我也会将车子停在学校旁边,躺在后座睡觉也好。如果我是坐地铁或公车,我会在附近挑一间咖啡店写东西,写到时间快到时再出发。我放弃了带给师长更好印象的契机,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反而我可以用最好的心情、最好的状态去演讲,尽量享受全部的过程。 又比如,为了展现戏剧公司上下一致的团结,以前我偶尔会被经纪公司逼着去参加一些新戏剧开拍的记者会。现场五光十色,明星挤来挤去,但我完全没有感动,对我来说那是格格不入的场合(……除了可以近距离看正妹这一点,是真的不错啦)。所以我干脆去坐媒体记者的位子,在桌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当场写起小说,反正那一整桌记者全都用笔记本在即时写稿,我混在里面,反而很自然。有时开镜记者会结束了,我甚至爆量写了两千多个字,不过我也有帮忙鼓掌就是了,呵呵。 又比如,我比一般人有更多机会跟一些艺人或明星私下相处,但除非情况绝对异常特殊,不然我不会为了想跟别人炫耀:“喂!我跟某某某合唱过他的招牌歌耶!”就跟着一大堆不熟的明星去唱歌、去夜店玩。 别人肯定很羡慕的经历,只要我不感兴趣,那就一点都不吸引我。为了别人不知情的赞叹去做某些事,过程很闷,那场合你谁都只认识一点点,互相说着莫名其妙恭维的话,内心深处能多快乐我就不相信。我了解我自己,于是我尽量逃避让我不高兴的事,然后多做我喜欢的事。比如写小说、写小说、写小说、约会、看电影、看漫画、跟狗玩、打麻将。一点也不难,难在你有多了解自己。 惨了,这个“序”越写越长,简直有点不正常,我决定来给它分上下集。 把“序”分成上下集这么扯的事,我以前在《猎命师传奇》里干过一次,现在要做个不知廉耻的累犯。 未说完的话就放在下一本博客书《不是尽力,是一定要做到》。我们来聊聊:“就算彻底了解自己,你够带种地快乐吗?”
内容概要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是九把刀博客文章结集第一部,但内容却从未曝光过。不是一本励志书,却比所有励志书都还要打动人心。
内容是发生在他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到人生哲学,情感专栏,演讲历程,小到和女朋友的一次吵架,不深刻,却很好看,有回味。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全方位的正能量超强的热血励志偶像。
就在这里,九把刀用他的文字记录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的黄金般的少年时代,懵懂的情感,莽撞的举止,以及一颗散发着火样激情的不败的心。
作者简介
九把刀
本名柯景腾(Giddens
Ko),中国台湾作家,彰化县人。自2000年在网上出版第一本书开始,蝉联台湾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畅销作家榜首。是当今华人文坛创作幅度最大的作家,也是台湾地区最最畅销的小说家。
多年来已创作近77本书,作品陆续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网络游戏等,作品题材多样化,风格多变。
是最幸运的人,也是最努力的人。
书籍目录
序——
彻底地了解自己,才能站在快乐的起点1 《稀人》焦灼躁郁的恐惧境地
《夺魂锯》
九把刀砍电影,《嗜血地铁站》:
恪守怪物法则的好莱坞变态
九把刀砍电影,Crash《冲击效应》:
坐立难安的吸奖效应
九把刀砍电影,《爱狗的男人请来电》
阿财与小郭襄牵手跟大家问好
你们家老大,就要去当兵啦!
小田和正演唱会
神奇的蜘蛛
今天很倒霉,车子在高速公路上爆胎
小说就是这么写滴!九把刀行动艺术
(回答作业)非常不愉快的刚刚
今天去弄牙齿
今天的一周年约会
胡宝云老师很强
九把刀砍电影,《鬼迷藏》
对于写小说维生这档事
葛蓝抄袭事件暂时尘埃落定
九把刀的关岛之旅
【ELLE 专栏】请让我笑嘻嘻擤鼻涕吧
【ELLE 专栏】第一次约会的第一站
【ELLE 专栏】追到了就不必请客的恋爱
爱情本质,坚若磐石?
【ELLE 专栏】九把刀写的,小内画的
【ELLE 专栏】小内看杂志想变美
【ELLE 专栏】天下无双的笑
在高铁上遇到的鸟火事件……一点想法的反省
关于《爱情,两好三坏》戏剧的改编初始
又到了写签书会感想的时候了
上个星期到彰化启智学校
《依然九把刀》座谈会记录
【ELLE 专栏】怎么被拒绝最度烂
上个月去参加绩优役男颁奖
大风大雨大花莲
花莲,钟文音对谈
迟到千年的,跑水祭感谢
昨天去二水小学演讲,被完全击倒
《杀手,流离寻岸的花》发表会感想
每隔一阵子就有人寄小说给我看(什么是抄袭)
【ELLE 专栏】娶你的三个条件
给那个常常写信到春天的读者
昨天去看了星爷的《长江七号》
特报!巨大的史前耳屎出土了!
【ELLE 专栏】七夕小猜谜
《曼哈顿情缘》,公主不再唱歌
跟愤怒对抗是我一辈子的战斗
(战斗前奏)今天晚上,大家陪我玩一下吧:D
2008 第一场战斗(1)这是我妈妈
2008 第一场战斗(2)那个女孩流着眼泪
2008 第一场战斗(3)我决定单身赴会
2008 第一场战斗(4)妈,你养我养得很好
2008 第一场战斗(5)逆流的眼泪
“陈× 宁涉抄袭九把刀事件”
周六第二次评审会议……没有了
2008 第一场战斗(6)污浊的海啸,去你的再见
盖亚文化声明
算……不,《猎命师传奇:海底双棺特别篇》
朱学恒的网站开票了——关于群众VS“专家”
章节摘录
插图:2008第一场战斗(1)这是我妈妈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让我认识了另外三件事,所谓举一反三就是这个意思(部长:大哥是对的!大哥是对的!)。先在远方撒下一颗种子,慢慢说起。我小学四年级最好的朋友,叫曾仁佑,坐在我旁边,黑黑矮矮的,个性很好,在当时是极少数到过我家玩的朋友。因为我们都很矮,所以有一阵子被分配到坐在讲师桌前面。某天自修课我在画画,曾仁佑偷偷在跟后面的同学讲话,好像也有询问我意见,我不想被记,加上老师就坐在我对面改作业,胆小的我就只有“嗯嗯,嗯嗯”地回应他,就这么过了半节课。突然,老师抬起头看着我:“26,你刚刚有没有讲话?”我心跳加速说:“没有。”老师就严厉地说:“我都听到了,还说没有,去罚五块。”我瞪着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曾仁佑,他面红耳赤地继续写作业,又看了看老师,心中的愤怒瞬间压倒委屈。我瞬间觉得老师是故意的,她一直对我随便写作业交差,把时间拿去画画有意见(却找不到像样的罚则处罚我画画),她不可能觉得是我讲话而非曾仁佑,她就坐在对面耶。而曾仁佑也很烂,干什么不有义气一点承认?事后我跟他要那五块,他更不肯给,完全装傻。我很不爽地罚了那五块钱,接着,我跟曾仁佑展开了好几个星期的恶斗。我常常举手报告老师曾仁佑上课偷吃东西,曾仁佑也常常举发我上课讲话,到了后来谁只要超过桌子中间那条线,另一个人就会用拳头朝对方的手重重轰下、或者拿自动铅笔直接戳下。原本是好朋友的我们,敌对时只有更加惨烈,因为彼此被攻击,都是超级度烂。这个状况在某一天我一边洗澡,而我妈在只隔了一只布帘的厨房炒菜时,我愤愤不平地跟我妈说了。大意是我那天又因为曾仁佑的小报告被罚了多少钱,而曾仁佑是个大烂人。我妈听了,就说这样下去不行,她明天第一节课前夕会去学校,叫我把曾仁佑叫出来让她问话。我有点傻眼,小孩的事就小孩的事,大人乱插手会让小孩丢脸的。可是我又觉得很爽——孤单一人的曾仁佑遇到了我妈妈,那不就胜负立判了吗?于是隔天一早我就向曾仁佑宣布这个消息,洋洋得意。曾仁佑脸都垮下来了,完全就是准备崩溃的那种脸,坐在附近的同学们也准备看好戏(那一阵子他们全部都被迫分成两派)。然后我妈到了,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同学们一阵窃窃私语。我耀武扬威地叫曾仁佑跟我出去,他头低低的,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那副死定了的表情。全班同学都将视线投射出来,看戏、看热闹。可我妈,几乎没有认真听我们把吵架的事端、过程好好听完,就对着我说:“田田,你有不对,你先道歉。”我超吓的,什么鬼啊,今天不是你来帮我出头痛电曾仁佑吗?怎么会……曾仁佑也傻了,完全不晓得现在是什么状况。我妈严厉地瞪着我,说:“听妈妈的话,跟曾仁佑道歉。”尽管超级委屈,我还是哽咽地向曾仁佑说:“对不起。”心底想着让我这么丢脸,回家以后我一定要搞大爆炸。曾仁佑慌乱地胡说八道了一些“没关系”之类的屁话。然后我妈温柔地看着他,说:“你到过我们家,可见两个人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今天会吵成这样,两个人一定都有错,田田已经向你道歉了,曾仁佑,你可以帮柯妈妈一个忙,也向田田道歉吗?”我呆掉了,曾仁佑当然立刻说道:“柯妈妈对不起,对不起。”依稀好像还有微微鞠躬吧,让我整张脸都烫了起来。接着就尴尬了,因为我妈叫我们两个人握手……当然就握啦!我不可能忘掉,在握手后我们两个不断向对方道歉、又窘又热烈的状态。回到座位上时,还一起拿挂在椅子杆上的抹布将桌子上的粉笔线擦掉。两个人耳朵都红了很久,又尴尬了一阵子才恢复以前的说话。向我挥挥手,我妈就骑着脚踏车回家了。这是我妈。引述我在《妈,亲一下》里的一段话:“那些温馨接送的日常画面虽然不曾留下照片,但这世界上没有巧合,所有的事物都像齿轮般紧紧咬合,都有存在的重要理由。我对关于妈的记忆特别鲜明,必是为了保存那些动人的时刻。”然后我要开始说另一个故事。2008第一场战斗(2)那个女孩流着眼泪今年1月中旬,我接到了一封电子信,内容用我的话说一遍,就是来信者写了一篇小说,说很多人都说该小说很像我写的某篇小说,他请我鉴定一下,声称该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他独自发想完成的,如果构成抄袭他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我看了,非常不以为然。我认为该篇小说涉嫌了抄袭,或进行有重大道德瑕疵的改写——我生平第一篇小说《语言》。类似的情况很多,我收到的很多读者写给我的信,附上一篇他认为没有抄袭但周遭的人都说抄我抄得很凶的小说,他们都希望我看了之后能够回信,说他们并没有抄袭我的作品,一切都是创作上的巧合(曾有一个来信者写得尤其夸张,他惊叹地说:我不知不觉挥出了跟您一模一样的全垒打啊!)。我可以想象,如此他们就可以拿着我写的免死金牌,大叫:“九把刀都说我没抄了,你们叫个屁啊!”所以我一律毫不客气地回击。这一次,我写了:“你做了什么你自己很清楚。”通常这样就够了,我也没那么无聊整天在处理这种烂事。但这次没有如愿结束,他说他不明白我在说什么(文字能力有这么差啊)。我怒了,于是回信请他把小说贴上网(我当然有,但我没有将它贴上网的权利)。他则立刻回信,说没有办法耶,因为他已经把稿子拿去投稿文学奖,按照规定是不能公开发表该篇小说的。这我理解,于是再问他投稿了哪个文学奖,他短短回应:“台北文学奖青春组。”嗯嗯,于是我便将此事放在心上,大略知道这个奖会于1月月底结束评审、2月月初公布比赛结果。就在过年前除夕前三天,我在乡公所吃早餐上网时,赫然发现这个奖正好公布了。而这个曾寄信给我的同学,得奖了。我非常生气,老实说再多的形容词就是在生气罢了。由于显而易见这位学生并不打算承认他涉嫌抄袭(信件往返),我第一时间在网络上找到承办台北市文学奖的主办单位——“印刻出版社”,打了一通电话给它。我说:“你好,我是作家九把刀,我想说的是,你们昨天公布的台北文学奖的小说组,有一篇作品涉嫌抄袭我的作品,请问我应该跟哪一位沟通?”对方:“诶……(远声)九把刀打来的,我想你该接一下这通电话。”我有一点点高兴,经营严肃文学出版社的对方竟然知道我。电话换了一个男性,我重复说了一遍,只听对方慢吞吞地说:“这样啊……那我晚一点请评审打电话跟你解释好吗?”我讶异,说:“我都还没有说是哪一篇作品涉嫌抄袭我的小说,也没有说是哪一篇我的小说被抄袭了,你请评审跟我解释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对方支支吾吾。我猛然醒觉:“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我的作品被抄了?”“这……对。”“那你们觉得对方没有涉嫌抄袭?”我的眼前一黑。“诶……是。”“请问评审比对过我的小说跟对方的小说了吗?”我的声音已经气到颤抖。“是……是的。”“所以评审是要打电话跟我解释,为什么那不是涉嫌抄袭我的小说吗?”“是这样的——”“那不必说了,我自己有自己的办法。”我断然拒绝再说下去。“不好意思,请问是什么办法?”“我自己找媒体,谢谢。”我发疯地挂掉电话,然后开始在网络上搜寻关于这个非常具有历史、地位、传统的文学奖的任何数据。但由于这个奖刚刚才颁奖,数据很有限,但还是让我找到了蛛丝马迹,包括该学生就读的学校。在寻找的那段过程中,我的怒火依旧持续,而且越来越爆炸。我真的很怀疑,那些评审真的比对过两个小说吗?如果同时都看过,怎么会没有发现其中有非常重大的道德问题呢?如果这两个小说就因为没有完全照抄的情况,就可以说不是涉嫌抄袭了吗?但我气归气,还是知道我在怒气之中所作的判断会出问题。于是到了中午,我在请半天假回家清屯(擦神像跟祖先牌位啦)的途中,打了一通电话给拥有《语言》(《恐惧炸弹》前篇)版权的盖亚出版社,并把文章都寄给他过目、一起判断。跳过可能会让“文人”听起来不舒服的“经纪公司”,盖亚出版社的老板是我非常信赖的朋友,我委请他帮我跟印刻出版社沟通,希望对方可以重新评估(其实我很怀疑那些评审真的有比对过吗?那五位评审可都是非常有文学地位的精英分子,应该看得出来即使没涉嫌抄袭,也拥有重大的原创性不足的道德问题),毕竟盛怒的我可能会作出不好的判断,而盖亚老板拥有我当时最欠缺的理智——我应该答应听听评审想对我作出的解释的。当晚,我接到来自盖亚老板的电话。大意是他打电话给印刻出版社的老板初安民先生,但初先生还是说评审说过两篇文章比对了一致认为都没有任何问题,还说了一些文学奖主要目的是想鼓励学生之类的话。我听得很震惊,确认第一通自己打过去的电话没有听错。还有些愤怒。正在开车的我怒到立刻跑到最近的麦当劳,坐下来,写了一份涉嫌抄袭对照表(老实说我超级不愿意浪费时间干这种事的),打算拿给印刻出版社,请他们睁大眼睛。但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也想给自己多一点时间缓冲那股愤怒,所以就暂时不处理(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并在这段时间内反省自己在怒气腾腾下会有多不理智。我觉得,我在第一通电话的最后说我要找媒体,真的是太可怕了。那不是正义。那只是在挥霍我的愤怒。我静了下来。这段时间经纪公司也听我“交代”了此事,公司说要代我出面处理,说我不要出面,才是最保护我自己的做法。但我拒绝了,说我要好好想一想。这得说,我在处理作品被抄袭的事件上,有过一次非常后悔的经验。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不会在政大抄袭事件(请见维基百科,查询九把刀)中,在盛怒下把对方的名字贴上网,然后用比对文进行集体狂鞭。那是我非常难受的经验。唯一的安慰,就是该涉嫌抄袭的人最后回应我的道歉文拐了个弯不承认自己有抄袭,那种道歉就省省吧。在政大研究生抄袭事件(对不起了政大,我不知道还可以用哪个代号取代政大两字,你们很衰)后,不久,2007年1月份又爆发出太阳氏出版社底下的一个虚构作者葛蓝,抄袭了我许多篇的作品,商业出版成书的事件。说是“虚构作者”,是因为这个笔名不是专属于一个人,而是该公司的几位编辑共享,大家一起写,而其中一个女生编辑抄了我的专栏跟小说。这很严重,因为这可是商业出版的抄袭行为。我很生气,但这次总算是捺住了脾气,请经纪人帮我约对方的出版社到公司谈判,看看该怎么解决。到了谈判当天,我开始烦恼,如果对方猛道歉,我一时心软窘迫,就毫无立场、什么都原谅了该怎么办?失去立场,也就等于没有原则。经纪人晓茹姐素知我的个性,笑着建议我到公司的小房间(当时王传一在里面练吉他,功力有待加强)里待着,由公司穿好西装的专门律师跟她去面对对方,我则专心等候结果,直到对方离去再叫我出去。我赶紧说好,很孬种地躲进小房间,但我有个但书:“晓茹姐,如果对方承认了,千万不要为难她,请出版社回收抄袭实体书、再赔偿已售出的实体书版税就好了。”晓茹姐很认真地说:“还要加上登报,对其他可能抄袭你的人才有警戒效果。”我说:“好,不过如果对方说她没有抄袭只是过度引用,你就开我房间的门,我要当面跟她说,那我就提告好了,大家都别啰唆。”就这样,我一直没有走出那小房间的门。据晓茹姐说,对方一直掉眼泪,说真的是她不对,她愿意负起一切的责任跟赔偿。气氛一直很好,就只是确认几个步骤,例如要回收并销毁那本抄袭作品,并赔偿已经实际销售出去的实体书的版税(算不法所得吧),由出版社(非该前编辑)登报致歉。小插曲是,我们建议登在艺文版比较便宜,而对方竟觉得头版比较便宜。最后对方打电话给报纸询问头版小启事的价钱,发现超级贵的而作罢——最后当然还是买了非常小的艺文版意思意思啦。圆满结束后,我独自回到旅社。我一想到对方掉眼泪的画面,就觉得很难受。我做了什么?如果小内犯了错,被一群拥有“经纪公司”跟“专业律师”头衔陌生人给围着,她会多么害怕?我会非常希望那些人能够相信她真的会知错、后悔了。我大概是哭了吧。于是当晚我写了一封信给她。这封信,从来只有小内看过。是我珍贵的秘密。那几乎是我一生的信仰——没有这个善良的信仰,什么战斗都是假的。很难受,很没原则,但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是真实的,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将那天晚上我写给她的那封信公开。女孩,我知道你很可能在看我的部落格,你放心,公布的信件里没有任何你的资料。如果你有任何不快,对不起。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九把刀是年轻一代当中,最具金庸与倪匡实力的作家。我很看好他的潜力。”其叙事带有电影风格,很能带起读者的视觉想像。“——柴智屏“如果李安是擅长用影像魅力说故事的人,那九把刀就是把文字玩弄于股掌间,熟稔于文字魅力的人。”——方文山“很多新认识九把刀的读者可能会为了九把刀的狂想冒冷汗,但又不得不佩服架构故事的魅力,而他的文字又是如此的牵引我的心。”——郑元畅
编辑推荐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编辑推荐:1.《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是“参见,九把刀”Blog战斗文学系列第一本,超完整记录,深度了解华人文坛创作幅度最大的作家是如何炼成的。2.“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是九把刀在妈妈生病时间领悟到的一句话,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战斗”成为梦想勇士九把刀的生活常态。3.社会学+漫画+武侠小说+周星驰+杜琪峰+X+Y=九把刀,在看过了九把刀的故事和想象之后,这一次,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梦想勇士。独家曝光九把刀海量生活逗趣照片,解密X+Y九把刀公式。4.谨以《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献给历经成长的痛苦和困惑,一边成熟一边变得疲惫的,似乎忘却了曾经激情与梦想的我们。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名人推荐
“九把刀是年轻一代当中,最具金庸与倪匡实力的作家。我很看好他的潜力。”其叙事带有电影风格,很能带起读者的视觉想像。——柴智屏“如果李安是擅长用影像魅力说故事的人,那九把刀就是把文字玩弄于股掌间,熟稔于文字魅力的人。”——方文山“很多新认识九把刀的读者可能会为了九把刀的狂想冒冷汗,但又不得不佩服架构故事的魅力,而他的文字又是如此的牵引我的心。”——郑元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