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白落梅 页数:244 字数:15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唐诗风月总关情 荷花暮雨,杨柳西风。季节总是趁人不备时,悄然徙转。就像那个遥的大唐,已被如流的光阴,封存在古老的岁月里。行走在盛世的你我,做个大唐的过客,也是不能。 曾几何时,缘分成了一条神奇的河流,让今人和古人,可以在书里相,梦里相知。江山历经无数次的更迭,过往的喧嚣与繁华,都已岑寂。自然之景,人间情爱,诗词曲赋,却得以长存。 许多人,应当都做过那样的梦。梦见自己回到唐宋时代,用一首诗换壶酒,一阕词换一座城。梦见古道扬尘,长亭折柳;梦见泛舟江湖,纵放歌。梦见月下采莲,红袖添香;梦见琵琶弦上,相思如雨。只是流光情,还来不及读完那卷诗书词章,品完那盏细雨春茶,就已老去。 这亦是光阴的馈赠,给原本寻常的日子,添了几许柔情,几笔冷韵,只需一首唐诗,或者一首宋词,就足矣诠释我们多风多雨的人生。渺如微尘的生命,却可以演绎无数的起落悲欢。每一段缘分,都有平每一个故事,都有韵脚。 多少人,期待着放下无常世事。只在微雨阑珊的午后,清朗明净的下,默念一首诗词。岁月荏苒,物转星移,就连不可更改的历史,都不清。可那些文人诗客,就如同一个个占卜家,可以预测今人的命和心情。 曾经的怅惘,成了今日的追忆。昨天的风物人情,又被谁改写?都,浮生若梦,醒后风烟俱静,一切如初。可匆匆跋涉的时光,何曾愿意有片刻的停留。我们想要的宽容与安稳,就那样在不经意间支付给了。 李白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子说:“但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道,遥挂在中天的那轮满月,是否真的可以古老的誓约。可为什么,那些熟悉的人事,总是渐行渐远。若是镜花一场,自当从容作别,无须不舍。 我总说,读过唐诗宋词,心有种被打扫过的清凉与平静。此刻,千古华,薄如微尘。远处是绿水青山,近处则是锦词妙句。后来,才明白,们一直所期待的地老天荒,其实并不遥远,就在一首诗内,半阕词中。我们,沉迷烟火,忽略了太多。 山长水远,沧海难渡。多少春风秋月的诗情,渔樵冷暖的故事,都成古今闲话。人间万事,只不过是这午后长廊转角处的一道屏风。而那册世人反复翻阅的唐诗宋词,千百年来,它的端然大气,婉约柔软,始终一。 尘世种种,于我们,有太多诱惑。喜好诗词,痴绝山水,是为了在茫烟火中,寻一处清凉,得以淡然心性,平和安宁。尝遍百草,只为得一味真药;穿越千山,只为找寻一个归人;读书万卷,只为获取一经典。 今生所愿,则是看一场姹紫嫣红的春光,读一卷赏心悦目的诗词,做个洗尽铅华的女子。愿所有世人,放下执念,清白一世。愿与草木,随而安。 岁月匆流,曾经的那本《恍若梦中一相逢》,经过修缮,再次出版,名为《花开半季,情暖三生》。 千古风月,以此为记。
内容概要
今生,我愿意做一剪轻逸的梅花,在风雪中傲然地绽放,带着今生的夙愿,带着隔世的梅香,静守住心灵的宁静。若是偶然遇见,就让遇见成为开始,只是别问我结局。我相信,远去的还会走近,等待的不再漫长。愿与君一同踏雪寻梅、高山放松、梦呓太湖……愿同你一起带着雅兴,游走在盛世之中。
★超值推荐:底价疯抢
民国百位名家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栖居江南,文字清淡。简单自持,心似兰草。一个凌霜傲雪,拣尽梅枝的女子。凭一支素笔,写尽山水风情,百态人生。没有风华绝代,只有岁月静好。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出版了很多的畅销书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等,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
书籍目录
前言唐时风月总是情
第一辑零落成泥香如故
幽溪咏竹
寒山访松
岁寒三友
第二辑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四韵
惠州西湖散怀
烟雨太湖
寻梦边城
水墨徽州
乌镇年华
风情丽江
第三辑拈花笑佛自逍遥
千年风霜寒山寺
禅韵悠然灵隐寺
江天佛影金山寺
清远隔尘大明寺
金陵别境栖霞寺
红尘隐
灵山圣境
锡恵散怀
第四辑多少楼台烟雨中
滕王阁怀古
风雨黄鹤楼
岳阳楼追忆
第五辑春花秋月何时了
元夕踏灯
一雷惊蛰始
千秋清明
魂兮归来话端午
月明中秋
霜菊话重阳
第六辑因循不觉韶光换
张爱玲·海上浮沉
陆小曼·罂粟花开
林徽因·人间四月
我不穿旗袍好多年
我不去寺庙好多年
我不弹古筝好多年
望月
青藏的蓝
后记禅若心莲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松 南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松的孤傲悠闲,更是人生的一大至境。相传秦始皇登泰山避雨于五株松树下,后来封五树为“大夫”。大夫松,虽有奇名,却不为名束,卓尔不群,独然一枝。如此名价,却仍闲于苍茫的山巅,就如同一位成功之士,或处官道,或处利场,虽具名却不弃孤贞。大夫松,不为虚浮的高名,只是将心灵搁浅在熔金的夕阳里,任由光阴消逝得无影无痕,它依然栖居在山岭。想世人身处尘寰,为碌碌功名羁绊,心蒙尘埃,随世流俗,虽饱读诗文仍难以真正的觉醒。一旦得势,则为富贵名利拘束,不能持以素往之心。千古人事相同,将悲喜一次次重复地上演。唯有青松高风亮节的情操,可以涤荡世俗名利的侵扰,在颖悟超脱后寻得半盏闲逸、几分清凉。 长松标 南北朝•无名氏 落落千丈松,昼夜对长风。 岁岁霜雪时,寒苦与谁双。 松针落地,寒月敲窗。回首处,人生有失意,世事费思量。依稀记得种植还在瞬间,长成却已有数年。古拙的青松,宛如饱经风霜的老人,独立于苍茫的大地,茕茕之影,谁可与同。日日夜夜的长风相对,岁岁年年的霜雪相摧,干载轮回,不与人说。那千丈的长松,遥挂在断垣残壁,酝酿着卓然离俗的淡泊情怀。苦寒中,凝聚着无奈与失落,孤单地留在岩边,仰望白云来回,空山夜静。萧然在崖边,是谁还在独力支撑岑寂的寒冬,那孤独的背影记载了多少风霜的印迹?在离合悲欢的人生故事里,是谁以清绝的姿态静看月圆月缺。回忆一段与青松相关的往事,仿佛还在昨天。
编辑推荐
《花开半季•情暖三生》编辑推荐:隐世才女白落梅,再次着清雅的文风,在素纸上留下了大唐的芬芳。在踏雪寻梅、高山访松、梦忆太湖的途中,点缀着一首首切合意境的唐诗,其解读清丽自然,如兰花般优雅芬芳,如甘泉般滋润心田。跟随她的解读,你仿佛梦回了大唐盛世,目睹了那么多文人骚客泼墨就诗,陶醉在白落梅的文字里,仿佛化身为大唐的文人,带着雅兴,游走在盛世之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