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衣冠

出版时间:2012-9-1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岱峻  页数:320  字数:21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衣冠之谓,亦代指文明。《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民国历时甚短,仅三十八年,极盛期即战前的“黄金十年”。成立于1928 年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无愧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  有人这样评价中研院全盛时期的学术水准:“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人文研究,集中于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史语所在战前的十年间,组织了十五次河南安阳发掘和三次山东城子崖发掘,出土大量国宝,使公元前约一千四百年的殷代传闻变成了信史;编订整理了明清史料,校订了大量文籍,提高了史学标准;民族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取得了可观进展;在中国东部和西南地区进行了方言土语调查,采集了许多标本,开始了现代化的语音实验与分析……1932 年3 月,史语所获得法兰西学院授予的儒莲奖,标志着在考古、历史和语言学  等领域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与史语所性质相关,人员交合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下简称“中博院”),是展示科学与文明的国家“名片”。与史语所、中博院往来密切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建筑史料收集整理与中国现代建筑科学研究的摇篮。  1937 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中研院也开始了“衣冠南渡”的文化西迁。史语所、社会所、中博院与中国营造学社等先后栖息长沙、昆明等地,最后落籍四川南溪县李庄。学术史也是学人的历史。胡适、傅斯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凌纯声、董作宾、梁思成、李方桂、梁思永、芮逸夫、曾昭燏等,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又是祸福与共的朋友。1949 年以后,这批人分崩离析,或留在大陆,或去了台湾,或到了海外。曾经的道路共同走过,  日后的命运全然不同。  2000 年,我从一个小小的村庄—李庄,走进民国学术史。当年在《南方周末》发表长文《李庄记事》。2004 年,民国学术史随笔《发现李庄》出版,李庄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新亮点及新的人文旅游地,我也因此被授予“李庄镇荣誉居民”的称号。此后,我的写作由先  前的盲人骑瞎马,单兵独打,开始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与众多学者的支持。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给我提供过演讲的平台。台北的“中研院”,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授权允准我在书里使用一批历史图片。中研院故旧何兹全、梁思永的遗孀李福曼、梁思成之子梁从诫等,生前曾接受我的访谈。逯钦立的遗孀罗筱蕖、陈寅恪的长女陈流求、李济之子李光谟、梁思永的女儿梁柏有、董作宾之子董敏、石璋如的公子石磊、李霖灿的公子李在中等,与我成了忘年交,各方面都对我帮助极大,谨此致谢。内子冯志,一如过去,参与了本书的采访、录入与整理,对笔者时时有温存且严厉的批评与建议。  近年来,除再版《发现李庄》,我又相继出版《消失的学术城》和《李济传》。如果说《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是各有侧重的群雕,眼下这本书则是一座座独雕;如果说《李济传》是全传,是整本戏,这本书里的十二篇文章则像短篇小说写人记事的“横切面”,是十二出折子戏。笔者在叙述人与物相对完整的同时,着重选取不为人知的材料,梳理出蕴含其中的玄机。  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里有个著名的论断: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在理智上选择了西方的价值观念,但在情感上却割舍不掉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傅斯年在大炮一样威猛的外表下,对属下,对乡民,尤其是对家人是何种态度?他去世后,又给家人以什么样的影响?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以万物为赍送。”生于富贵之家的庄子,在战国时沦为社会底层,造就了敏感的心灵和对命运的深切体悟。集美貌与才情于一体的林徽因,原为北平知识人沙龙“星期六俱乐部”的主角。冷冰冰的骄傲,光芒四射的滔滔不绝,在让男人倾倒的同时,也让女人不快。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场景变换的“太太客厅”会不会也因此改变林徽因?  曾昭燏可谓李济的“红颜知己”,1949 年前夕,两人何以反目成仇?在其后的岁月中,曾昭燏与政治走得很近,“革命”得很彻底,但后来何以竟选择“自灭”?夏鼐最终执掌大陆考古学的帅印,他对老师李济曾经重拳出击,这当中有些什么样的难言之隐?李济浮槎于海,到了台湾,依然直道而行,一生坚守田野、案头和讲台。他与胡适的共事与交往中,有哪些相济,又有哪些不适?在一些人际关系的背后,又有哪些思想与观念上的龃龉?中研院的孑遗傅乐焕、胡厚宣、逯钦立、游寿等,他们曾经的悲欢、歌哭,以及生命走向,凡此种种,笔者皆欲一探究竟。  “山岩岩,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灵,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钱穆在1949 年为新亚书院所写的校歌,且移作笔者为先贤立传的源动力。  本书对各位尊贤或研究先进,皆直呼其名,非为不敬, 谨仿史例,祈读者鉴。  图片均在每篇文尾注明出处,但也有极个别照片采自网上,难以确定摄影者或原所有人。恳请知情者联系本人,将根据有关规定支付报酬,并在本书再版时注明。写作本书虽小心翼翼,诚惶诚恐,仍不免错讹,祈读者教我。  岱峻  庚寅年正月

内容概要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
  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
  作者治学勤谨,爬梳史籍、钩沉史事、探访史迹,还原史实。材料丰赡,视角独特,往往从平凡琐事切入历史肌理,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联起来,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本书行文平易,故事生动,并配有大量罕见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岱峻,本名陈代俊,原籍四川资阳,现定居成都。1982
年毕业于重庆师大中文系,执业媒体,业余文学创作,曾获全国及四川省多项文学奖。上世纪90
年代转入民国学术史及学人研究,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等。

书籍目录

许倬云序
前言
中央研究院迁台前后
董作宾携女友田野调查风波
至刚至柔 至情至性——傅斯年与家人
山坳上的北大文研所
情随春草绿 缘定山坳间
龙性难驯 多怀激烈——游寿的困境与突围
灵谷烦冤应夜哭 天阴雨湿隔天涯——激流中的曾昭燏
林徽因:错位的“太太客厅”
半个蚕茧 两岸恩怨
梁思成:辽代的一块木头
梁思永:未竣工的考古学重镇
光风霁月 和而不同——李济与胡适的相济与不济

章节摘录

  “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作仇敌。”李健吾在抗战胜利后曾如此评价林徽因。他与林徽因过从甚密,所述应当中肯。但我研究李庄数年,也看到了林徽因许多不为人知的轶事。前些年写作《李济传》,李济之子李光谟先生给我提供了两封林徽因在1945 年中秋前写给他父母的信,从那些文字中我读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温柔贤良的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系出名门,留学美国,兼善东西方文化,酷爱艺术。那时北平的北总布胡同,他们是花信风,几乎每周六家里都是花团锦簇。那拨“星期六朋友”,如诗人徐志摩、政治学家张奚若、哲学家邓叔存、经济学家陈岱孙、国际政治问题专家钱端升、物理学家周培源、美学家朱光潜、作家沈从文等,常跨过一扇门,从金岳霖的小院径直来到梁家“太太的客厅”。后来自美来华的学者费正清、费慰梅夫妇也卷了进来,一时间俨然“国际艺术沙龙”。  沙龙的老板是金岳霖,他是梁林家的老朋友,在清华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梁林是先后同学,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学政治。回国后执教清华、北大。他高大帅气,西装革履,极为绅士。主持人是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太太的客厅”中,人们如众星捧月,  听她以诗的语言和艺术的眼光,大谈旅途见闻、读书心得、人生感悟。林徽因顾盼生辉、光彩照人,思维敏锐,擅长提出和捕捉话题,具有控制场面和调动情绪的本领。客厅里笑语欢声,迸珠溅玉。萧乾曾记下1933 年11 月初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那天,我穿着一件新洗的蓝布大褂,先骑车赶到达子营的沈家,然后与沈先生一道跨进了北总布胡同徽因那有名的“太太的客厅”。  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常和费正清与夫人威尔玛去外国人俱乐部骑马)。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别说沈先生和我,就连梁思成和金岳霖也只是坐在沙发上吧嗒着烟斗,连连点头称赏。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位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女子,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里,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着她转。”  那时,北平的知识分子因其出身教养、兴趣爱好、受学背景、专业方向的殊异而各有圈子。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华北上空笼罩着战争阴云,林徽因这种招风揽月的沙龙聚会也招惹是非。1933 年10 月,作家冰心写了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在天津《大公  报》文艺副刊连载。甫一发表,就引起华北乃至全国文化界的关注。写作的背景是北平,作者写到,客厅里的那位诗人捧着太太的指尖,亲了一下说:“太太,无论哪时看见你,都如同一片光明的云彩……”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针对诗人徐志摩的诗作《偶然》。徐写道:“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文洁若当时尚是中学生,后来她在《林徽因印象》一文中说:“我上初中后,有一次大姐拿一本北新书局出版的冰心短篇小说集《冬儿姑娘》给我看,说书里那篇《我们太太的客厅》的女主人公和诗人是以林徽因和徐志摩为原型写的。”金岳霖也曾说过:这篇小说“也有别的意思,这个别的意思好像是三十年代的中国少奶奶们似乎有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毛病”。林徽因对冰心的讥刺做出了迅疾的回应,据李健吾回忆:“她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给冰心吃用。”  对这场文坛公案,后辈不容置喙。不过从林徽因的性格分析,她的患病不能说与性格全然无关。侯健在他编著的《养生箴言》一书中有言,“名过伤肺,……肺病者宜逃名,名人每多言,言多则损肺气”。此番道理病榻上为肺病所害的林徽因不会不察?可惜性格即命运。  选自《林徽因:错位的“太太客厅”》  田野调查,是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人类学对社会科学最大的贡献,涉及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它是一种使研究者走出传统“书斋”的“直接观察法”。早期人类学调查是“一个人的工作”,然“一阴一阳之谓道”,夫妇协作调查效果更佳,如以研究太平洋无文字民族而闻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 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就曾和丈夫一同前往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Samoa)研究萨摩亚人的青春期问题。一个人知识有限,夫妻协作,配合默契,也可以克服长期野外生活的孤独苦闷和种种不适。在国外,这种事屡见不鲜,甚至单身男女同事相伴做田野调查也不罕见。问题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况且是上世纪30 年代。  1934 年夏天,丁文江(字在君)就任中研院总干事不久,即致函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禁止研究人员携眷外出调查。此令一出,立刻招致史语所二组(语言组)主任赵元任、专任研究员李方桂激烈反对。赵元任是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汉语语言学;李方桂是芝加哥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非汉语语言学”1。二人在国际语言学界皆有影响。赵太太杨步伟的祖父是佛学大师杨仁山,李太太徐樱的父亲徐树铮是北洋陆军将领。这两对新派夫妻一向被视为神仙眷侣。  赵元任、李方桂反对“禁止外出调查携眷”令,甚至提出辞呈相威胁。面对两位语言学大腕的坚强意志,傅斯年万般为难。按说,禁令若非他的主意,至少丁文江事先会征求他的意见。此时,他已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他于8 月4 日致电三组(考古组)主任李济:  “赵坚持弟须同意携眷调查原则;李(李方桂)仍辞。弟毫无办法,乞兄主持。”这个烫手的山芋,李济自然不会接,他回电傅斯年,“二组事弟不便主持,若兄有何驱使自当遵命。” 最好的办法是睁只眼闭只眼,可这不是傅斯年的性格。  遭受如此激烈的反弹,丁文江也始料未及。最后,他只得“与元任当面细谈两次,一切已有比较满意之解决”,“允将先前致史语所之正式函撤回”。  另一当事者李方桂,原本有赴云南调查倮倮语的计划,因禁令改弦易辙,取消了云南之行。丁文江闻此,8 月29 日即致函傅斯年表明态度:  云南调查事,弟始终主张。其所以中途变计者,在兄方面以为藉此调停,在弟方面则完全因为兄引“法律”,一事未了,不添事之原则而放弃。目前弟未进行者,(一)仍固尊重兄意;(二)不欲再使方桂发生任何误会。故如方桂肯行,弟依然赞成。否则弟不主张。  直到9 月3 日,丁文江还向傅斯年谈起此事的后遗症:“彼允函方桂,力劝其不再辞职,望兄在平斟酌设法(元任云,适之拉方桂甚力,此恐不确)。”当时,胡适为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他力  邀李方桂到北大任教,接揽刘半农病逝后遗下的“语音学讲座”教职。丁文江与胡适是朋友,越想越气,处境为难,竟“以去就争之”。后经中研院院长蔡元培斡旋劝阻胡适的行动,最后改请罗常培出任 “语音学讲座”教职,事情才大体了结。  李方桂的云南之行则因此延宕至1940 年春,而他也不会再提“携眷调查”旧事,他带了北大文科研究所的研究生马学良同行。  他们到了云南的路南县尾则村。那次调查的结果,马学良于1941年写成毕业论文《撒尼倮倮语语法》,经过几年的补充和完善,最终以《撒尼彝语研究》为书名于1950 年由中国科学院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来马学良成为彝族语言文化研究的权威。没想到是他成了那次“反对携眷风波”的间接受益者。  此后,赵元任也并未有过携眷外出做田野调查的记录。殊不知仅隔一年,史语所风波再起。  1935 年3 月10 日,史语所在河南安阳5 侯家庄西北冈开始第十一次殷墟发掘。此次发掘所获极丰,震惊世界。前后发掘了四座大墓,四百一十一座小墓,出土牛鼎、鹿鼎、石盘、铜盔、戈、矛等,石器、玉器多件,以及精美的象牙碗、鸟兽形仪仗等。  4 月初,董作宾(字彦堂)代表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前往考古工地监察殷墟发掘工作。他是史语所元勋,也是殷墟第一次大规模科学发掘的主持人,此后又多次参加殷墟的系统发掘,并开始对甲骨文全面研究,提出甲骨断代的标准,主持了殷代帝王世系年谱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董作宾此次到工地,有些欣欣然,竟携女友熊海平同行,并同寓史语所安阳办事处。  4 月9 日,李济在得到梁思永关于此事的报告后,立即回电,要求梁思永“维持工作站最小限度纪律”。李济的本意是木已成舟,只能杜绝环境和舆论的纵容,也想把这件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可事情已到了不能收拾的地步。史语所历史组研究员徐中舒自安阳返北平,向傅斯年讲了此事。傅斯年怒不可遏,4 月10 日致电史语所,自请“革罚”:  中舒自彰返,始通知彦堂此行携女友往,并住办事处。弟汗流浃背,痛哭无已。追思本所风纪至此,皆弟之过,应即请革罚。  弟今晚赴京7,办理交待,并候惩处。乞陈在君、元任。傅斯年下“罪己诏”,大动肝火其来有自,还引起过一场风波,他当然不愿史语所再生是非,授人口实。看到所长傅斯年的“罪己诏”,李济也于同日致函丁文江,揽咎于己,自请处分:  昨得孟真兄一电,弟为之惶恐万分,已托元任兄转呈,想已早在鉴中。惟弟对此事真相现在未得任何报告,详情如何,容探明后陈报,现在严重局面之演成,弟实不能辞其咎,孟真兄殆无责任可言,其理由如下:  (一)此时孟真如在假期中10,代理所长职者,弟也;  (二)彦堂此行,孟真事先已表示反对,弟实允许之;  (三)此事之发生又在考古组之工作站,为弟主持之事业。  据此,则此不幸事件之责任,一切均应由弟负,孟真兄殆无责任可言。理合陈请准  予免去弟考古组主任一职,并交付惩戒,以维院纪而儆效尤。董作宾始知闯下大祸,心有戚戚,当日也向傅斯年李济致电请罪,表达愧意:“宾因招待女同乡参观工作,致干本所风纪,无任惶愧,谨请即日辞职,以谢贤明。”12 所谓“风纪”事,是4 月7 日午餐时  的一次“闹酒”。夏鼐在日记中写道:  这次闹酒,与熊海平女士的在座有关。董先生原有糠糟之妻,这次由北平带了女友来安阳玩,形同夫妇。可是王湘君背后说,这不是他的表嫂,他另有表嫂。徐中舒先生自谓是“萝卜干”。熊女士这时似在北平一艺术学院读书,酒量颇宏,大家闹着,想灌醉她,结果她没醉,别的人倒都喝得醉醺醺了。  选自《董作宾携女友田野调查风波》  ……

编辑推荐

  ★余英时、王汎森、王明珂、罗志田 热诚推荐  ★许倬云 感慨作序:读了岱峻先生的大作,既感亲切,又多感慨。这本书中的故事,在我而言,犹如家乘。  ★百余幅珍稀照片再现学人风采,第一手资料讲述家常琐事、私情恩怨,真正做到“图文并茂”  ★为山坳上的学术殿堂立碑 为凄风苦雨中的学人塑像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国衣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6条)

 
 

  •   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
  •   民国最大的亮点《民国衣冠》
    民国的腐败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民国也有自己的亮点,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等教育和学术水平还有文学艺术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很难想象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中国造就出了一大批人才和文化精英,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他们的身影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显得越来越高大起来,不要说老一辈的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王国维,就是胡适、傅斯年、董作宾、李济、丁文江、钱穆、金岳霖、刘文典、梁漱溟、熊十力、朱自清、朱光潜、不用说文史哲,就是科学医学法学每个领域中都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大师巨匠,可惜现在真的找不到能够和他们并肩的人物了。就是他们的学生季羡林、钱钟书、王瑶这一代也都找不到了,大师以后再无大师,民国成为一种绝响,真的是一种遗憾啊。
    书的名字叫《民国衣冠》,可以说这些大师真的是民国的脸面,民国的光彩,民国留给我们最值得记忆的那一部分,比喻成衣冠很贴切和形象。正是有了这样的衣冠,民国才值得我们今天去思考去回味去研究。
    这两年民国热,出版了无数种关于民国历史的书,其中最热的还是民国的这些大师们。不过每个人笔下的民国都有不同的特色,岱峻的书特点就是引用很多不常见的文献,还配上了照片,这些照片也都很珍贵,很多都是没出版过的,有些来自台湾。岱峻写这些大师的角度也很特别,比如“情随春草绿 缘定山坳间”写的是那些在李庄成亲的李庄姑爷,“半个蚕茧 两岸恩怨”写的是考古学初创就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可是在两地分隔以后,两地的考古工作者却把政治带入学术中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书中介绍了很多大师,但是多数并不是特别热的人物,除了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这些知名度比较高以外,还有梁思永、曾昭橘、游寿等等。
    学术是需要传承的,大师都是由大师来培养出来的,这些大师都是一代一代耳濡目染,一代一代师徒相继,一代一代培养出来的,可是现在经历了反右,经历了文革,大师级人物严重断裂,再想要培养大师已经非常困难了,也许还要等很多很多年以后,才会接续上这个传统吧。
  •   岱峻发现了四川南充的一个小地方,发掘出中研院学人在战争中惨淡维持的民国衣冠。这本书也写到了李庄,但比作者此前的书更加深入,更多地写到了学人们在抗战胜利后、1949年后的学术和人生遭际,读之令人动容。
  •   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发现了铁葫芦丛书,历史馆推出的作品可都是我心仪的菜。"铁肩担道义,葫芦藏好书",「民国衣冠」这本刚拿到手,只是随便翻翻,已经让我萌生无限感慨。民国极盛时期创建的中研院,汇集了当时一流的学者。历经战乱,分崩离析。曾经的道路共同走过,日后的命运全然不同。
  •   孔乙己穿长衫可笑吗?不可笑。知识分子总不能跟下层人一般穿短衣吧。这就叫“斯文”,总不能“斯文扫地”。纵使西迁,纵然战乱,中研院学人一样坚持知识分子的本分,无愧于民国的美服桂冠。
  •   四川李庄这个地方自己上学时期的历史书、地理课都没有看到过、听到过,对此也不能怨别人,只怪自己读书少,见识少呗!初听李庄是在高晓松先生的脱口秀节目——《晓说》里面,在那里他提到了林徽因,自己当时也只是知道了一点:当时抗战后方一些文人大家聚集在李庄这个地方。直到读了此书,才见识了那些大师们当时在这个地方的生活,他们的个性、理想等是那样让人尊敬,让人称道!当然,看了此书只是让自己有了一个大体上面的认识,需要了解更多,还要继续多读书的!
  •   台湾中研院在今天依然是大名鼎鼎。中研院学者们的治学态度和为人,都是学界学习的典范。这本书系统地回顾了中研院在民国时期的建立和发展,并通过不同人物在这段时期的遭遇,再现那段风雨交加的历史。
  •   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把民国这段历史都抹掉了!本书对短暂的民国时代(38年)国家学术研究机构及学术精英的介绍,通过对这些在国家动荡时代仍涌现出如此多的精英人物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另一段历史.对比当今的学术情况,学术精英凋零,不禁唏嘘感概!
  •   一看到书名就萌生了购买的冲动,民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同时也赋予了那个时期的人们特殊的历史使命。当时的中研院汇聚了一批国内顶尖的学术专家和知识分子,因为那个特殊的时期,最终大家走向不同的人生。书中通过一个个独立的章节,写出了一段段真实不为人知的历史。
  •   书讲述了民国时期国学大师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献身学术, 值得后人继承。
  •   历史学同学好几个人都买了,觉得现在真的很难见到有书把中研院的学术成果介绍得这么全面又通俗,很少有书把艰难时世中的学人写得这么亲切这么活
  •   全书内容其实不只以民国为限,还讲到了解放后许多原本有师承等关系的中研院学者分处两岸在不同政治环境下的学术发展方向,十分精彩!
  •   游寿、曾昭yu、沈祖棻……民国女学者风采俨然。
  •   做学问当知自己的来处,看到民国时中研院的辉煌成绩,我才发现,中国学术并非没有传统,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例如杨堃是涂尔干的入室弟子,杨堃在中国又传了谁谁、谁谁,啊哈!我们的传统可以接上涂尔干!
  •   了解民国学术大师范儿最好的一本书,能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治学与为人。
  •   这是一本关于讲述民国学术发展的历史性文献,对于了解那一代人的风骨与历史很有价值
  •   读到第二章写傅斯年在李庄躲空袭时候上楼搀扶陈寅恪的文字。超感动超有爱


    “秋天,傅斯年携妻子来到昆明,与史语所历史组主任陈寅恪同住靛花巷宿舍。傅家住一楼,陈家住三楼。他们既是留学欧美的同窗,又是姻亲(俞大綵是陈寅恪的表妹)。为躲避敌机轰炸,人们在楼下空地挖有防空洞。每次警报一鸣,众人争先恐后往楼下跑,傅斯年却拖着肥胖之躯往楼上冲。他担心陈寅恪视力微弱,行动不便,每次总是把陈寅恪搀扶下来,送进防空洞。陈寅恪曾苦中作乐地撰写过一副对联:‘见机而为;入土为安。’ ”
  •   是一部了解民国时期风云文人逸闻趣事的好书,照片印证了史实的真实性,印刷也好。
  •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详实的珍贵图片,真的很难得!历史细节中的诸多生动故事,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的、斑斓多姿的民国。
  •   喜欢民国时期的文人,喜欢那个大师辈出的传奇年代
  •   看看什么叫一代学人的风骨,学术人的丰碑
  •   在民国那个让无数人仰望的世界里,我就在这本书里回到了那个年代,见到了那个让无数男子仰望了一生的女子——林徽因;还有那些优秀伟大的民国之人。
  •   正在看,很感慨啊,中研院在近代的学术研究已经近乎世界顶尖的水平,可惜……
  •   这本书主要写的文科方面的学者,不过书中还介绍了一位在大陆被多被介绍的民国时期培养出的核物理专家赵忠尧,在美国博士毕业还观摩过二战后美国进行的首次海上核试验,后来他选择了大陆。
  •   民国时期的历史,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蔡斯真正的知识分子
  •   我喜欢民国,喜欢中研院,喜欢铁葫芦历史馆。出书必买。
  •   蒋老师微博推荐,看了一代宗师后心里更加痒痒,于是对民国时期的人与情更加好奇惦念~~~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书~~~
  •   个人很喜欢民国时期的历史,细细品味!
  •   对民国时期的历史一直比较感兴趣,不错
  •   再现民国大师风范!
  •   民国衣冠,民族风范。大师气度,山高水长。
  •   他是个只知道摸那些瓶瓶罐罐的学术男,这书里的李济等人也这样,“一心扑在田野上”,哈哈送他这书他肯定喜欢~
  •   这种深入浅出又持论中正的书真是难得一见!还写到了49年后中研院学人们的去留命运,令人唏嘘。
  •   岱峻的书看过好几本,都不错,有历史有故事。适合年轻人。
  •   一定要看的书,民国大师辈出的年代!!!
  •   得两长信,我悉一切。关于中央博物馆事,我们的意见,都以为应该维持现状,即使暂时不能大加扩充,也绝对地不会缩小也。陶孟和先生今日南下,已将此意托他向曾小姐(曾昭燏)传达。我也许不久南下,不过,日期未能确定耳。——字字考究。文字立整得很。
  •   再现民国牛人的好书,写得诚恳又通俗的好书
  •   一直喜欢民国的历史,这本书特别棒。
  •   民国不是一团漆黑,还有值得好好了解的历史,本书算是个侧面
  •   可以了解民国的衣冠
  •   中央研究院很厉害,就像许老说的,如果没有风云际会,今日中国之学术该是何等的辉煌
  •   这本书涉及到中研院学者到凉山彝族地区的田野调查。听说王明珂先生今年要出一本《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里边会专门讲述作者自己和当面中研院前辈们在西南所做田野调的比较,非常值得期待!
  •   民国时期的一些宽容的做法是值得仿效之的,惜乎文脉赓续存疑啊,一言难尽。
  •   了解民国时期的一处重要来源
  •   书刚到手,还没看,我喜欢民国人物,才子风流,大师云集。。。
  •   还不错,喜欢看民国时代的大师们
  •   中研院的先生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做着学术,着实令人佩服
  •   师大校友的作品,中央研究院大师的生活,经典!!!!!
  •   一部了解民国学人生活情境的上乘之作
  •   未及细度,但粗粗翻来,感觉不错。其中的旧照片,看来令人感慨。史学大家许卓云作序
  •   最近对民国的事很感兴趣,因此读这本书读的很有感触与兴味。
  •   民国是近百年来,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时候,怀念大师!
  •   发了解下真实的民国时代.值得一看.
  •   有点絮絮叨叨,但是细节处理得很好。从书中可一窥民国人的精神风貌。
  •   对了解民国有些帮助不错的书本值得一看
  •   认识民国的书
  •   民国热里的好书
  •   透过此书,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民国。
  •   关注了乱世那个大时代,一群大师平凡的生活的书,有关细节的历史书是最棒的
  •   和《发现李庄》类似
  •   了解台湾中央研究院如何练就当今时代的大师
  •   中研院,一个很难再现的大师聚集地,产生了非常多的成果,在那种风雨飘摇之时,还能有这么伟大的成就,确实值得我们现在的人们好好思考的。
  •   一直很神往那个时代的学术,水平既高,风气又正。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   书中所引林徽因的新诗、游寿的旧体诗,都十分精彩。虽然书中没有完整写陈寅恪的章节,但也引用了他一首绝句和一首七律。
  •   翻看了一下,还蛮喜欢,图文并茂,文风也不钷。老照片也很吸引人,只是照片都是一张一页,感觉排版没有怎么下功夫。总体来说是不错的!
  •   这本书里有不少大陆罕见的图片,非常可贵。游寿那一章,她的书法真心不错!
  •   为了董作宾“有伤风化”之事,傅斯年竟然要亲自谢职为赎,真是可敬可叹!前因后果还是读书中原文为妙。
  •   在这本书里看到很多老照片。非常非常珍贵。你会渴望见到那个时代的人以及感悟其中的风气。这本书有爱好历史的同学们想要知道的很多故事和历史。学习历史吧,现在貌似是一个不太好的时代。
  •   这本书并不好读,但是不代表它不好看。我每天甚至只看一段话,但是我都能从文字里得到真实,以及明了。历史会让一个人丰富。所以推荐大家读这本历史书。
  •   讲述了风雨飘零的中研院,值得一看
  •   衣冠消失的时代,读读衣冠是什么!
  •   偶们现在的“XX学的孩纸伤不起”算神马啊!!战火中的中研院才是真的伤不起,可瞧瞧人家的成绩!生物学、考古学、语言学都处在当时世界的前沿水平!今儿还在憋论文中看了三小时《生活大爆炸》,自插双目!不瞎想了,写论文去~
  •   了解那个时期影响国家命运的人物 汲取能量
  •   京都是幸运的,幸运而且遍布宫殿,带飞檐的屋顶,如音阶的楼梯。古老而有情调,坚硬而富活力,它是木质的,但从天上朝地上长,京都是一座城,动人的美令人落泪。我是说真实的泪水,出自一位先生,一个行家,文物古迹的热爱者,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在一张绿色桌子后,大声地说:等而次之的城市多的是呀!然后在座位上,突然开始啜泣。就这样京都获救了……
  •   我爷爷喜欢看历史类书籍,最近铁葫芦的书,他基本都收了。这样的历史故事,令他怀旧。
  •   文字比较平时,但也有血有肉,刚看了第一章,里头的人物如傅斯年等写得挺好的,很饱满
  •   看到这本书里详细介绍梁思成想要保护北京古建筑的过程,真是感觉到无比的心痛和遗憾。最讽刺的是这几年北京已开始造假牌楼、假城楼了……
  •   其实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当代中国的文坛很少出现真正的大师级人物,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学中文的人来说,我可以了解到许多课本上难以了解到的东西。
  •   还没来得及读,是朋友推荐读的书。
  •   老师推荐的,既好读,又长知识。
  •   中研院创业之时初,人才鼎盛,风云际会,不过数年,就成绩沛然。如果没有后来几十年的变故,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可达何等境界?
  •   好书,老师推荐的。看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这本书还是有些新内容的。
  •   喜欢,不一样的林徽因
  •   这段历史在不同的书籍上看到的感觉不同,但总让人深思!
  •   希望能看到真实且不枯燥的历史
  •   多了解民国史,还课堂以历史真相。
  •   认识真正的大师们!
  •   很期待,看到蒋方舟推荐的,应该不错
  •   南方周末推荐
  •   谁了解类似书,推荐下,谢谢!
  •   因为有章诒和的推荐,相信她的品位。
  •   有朋友推荐于是买来看看,出乎意料的精致。封面很漂亮,非常有质感,不知道为什么网上的这个图是灰色的。
  •   同学推荐,不错。值得看。
  •   抗战期间,有这群人,这等事,令人感叹
  •   很多享誉盛名的大家在书中均有提及,很值得一读再读
  •   看到这么多大师的名字就被吸引了,值得细细品味
  •   喜欢,都是大师!
  •   真正的好书,可与南渡北归媲美的好书,知道购买。
  •   你会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神情和面貌,一点和我们所谓现代人不一样,当然不一样是必然,可你总感觉此时不如彼时。
  •   很不错值得我们去读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