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1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日)内山完造 页数:231 字数:16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又见鲁迅如果说内山完造先生眼中笔下的鲁迅和我们认知的有所不同,关键在于他认识的鲁迅登场时只是个书店的顾客,而我们知道的鲁迅是印在课本里的骨头。铁骨铮铮,当然可敬,但高山仰止的先生一出现就缺少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没了亲近的可能性。在我们所经历的年代里,鲁迅先生被时势所用,被反复塑造。他预言了后世所有的风雨,始终屹立潮头,洞察万物,是当仁不让的“本报评论员”。关于鲁迅如何痛心疾首地鞭挞时代之顽疾,已印在书本上,不必再表,只是那些时代病不断传染给新时代,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唯独缺了一个鲁迅。至于鲁迅如何成了内山书店的常客,又和这个日本冈山人深交十年,肯定不是因为这是唯一一家肯向中国人和朝鲜人赊账的日本人开的书店,倒是内山回忆说,鲁迅“这个人每次都带几个朋友一块儿到书店来”。内山回忆说,因鲁迅在书店停留时间很长,有时竟被顾客误认为老板。说到深交,中国人鲁迅这样问日本人内山:“你猜孔圣人要是今天还在世的话,他是亲日派还是反日派?”这还不够,鲁迅还说:“我想,中国即便把日本全盘否定,也决不能忽视一件事——那就是日本人的长处——认真。无论发生什么事,这一点,作为中国人不可不学。只不过现在好像不是说这话的好时机,今天就算我喊破了喉咙,怕是也没有谁会听我的,相反会被扣上类似‘卖国贼’‘帝国主义走狗’之类的帽子被人追杀吧。”时至今日,看到鲁迅的话,仍不免为他捏上一把汗。因为今天看来,他的肺腑之言还是那么不合时宜。“被人追杀”不知是否出现,被扇耳光几乎是可以确定的。鲁迅和内山大谈特谈,莫见得是情趣相同,恐怕更多是熟络。内山坦白地说:“与鲁迅先生以及众多文化人的交往,以及这些文化人的地位名誉声望都被我用于商业广告。在中国的书籍界,我能够为人所知,并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也不是依靠自己的人格,更不是依靠自己的地位,恐怕是因为鲁迅先生的仙逝。虽然知道这个事实,我却依旧利用鲁迅先生的死。”当然,十年的交情,也让内山看懂了鲁迅:“仔细回想起来,先生倒是经常无所顾忌地披露中国的现实。不对,应该说先生一直是这样做的。也正因为这样,先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反感,这样的情况绝非少数。“然而先生笔下的现实绝非是为了夺人眼球而有意为之,先生也绝不是靠暴露现实获取关注的浅薄之人,总之他并非为了披露而披露,犀利的话语背后其实流淌着无尽的温情。”好在内山还记住了鲁迅言语的一些细节,多少可以还原一点鲁迅生活中的样子。“老版,《泰山》上映了呢,好像非常有趣的样子,你不去看看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广东的水果,叫‘黄皮’……”“哦,那是我母亲的媳妇,可不是我的媳妇呢。”“哎,孩子可真麻烦。”“老版,你要是想了解什么是自由人的话,只要了解下皇帝生活就行了。那真是完全的自由啊!”内山听到鲁迅讲过这样的趣事:“啊——老版。我昨天去太马路上的卡瑟酒店见了个英国人,他住在七楼的房间里,所以我进了电梯。可是开电梯的伙计好像在等什么人,一直不上去。因为一直没人来,我就催他赶紧送我去七楼,于是这伙计回过头毫不客气地把我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说:‘你给我出去。’我最后居然被赶出来了。”也许有了这些细节,才可凑成一个完整的鲁迅。完整的鲁迅是有趣的,当然还是倔强的。鲁迅是一九二七年十月到上海,此前,他刚刚在广州怒气冲天,在厦门大学与顾颉刚,在中山大学与傅斯年狭路相逢、冤家路窄,最终选择辞职远去。内山的回忆是鲁迅先生“对政府残杀俄国归来的留学生们的行为十分愤慨”“于是愤然离开了中山大学”。可以肯定的事实是,鲁迅偕许广平离开广州来到了上海。在鲁迅眼中,胡适、徐志摩、郭沫若、周扬等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三日,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二十七周年,鲁迅写了一篇短文,结尾如此:“今天所想到的就是这一点。但如果北大到二十八周年而仍不为章士钊者流所谋害,又要出纪念刊,我却要预先声明:不来多话了。一则,命题作文,实在苦不过;二则,说起来大约还是这些话。”其实,“这些话”最重要的是两条:“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这篇“命题作文”是应北京大学学生会之约而作,所传鲁迅珍视青年,这自是一例。他尤其受不得闻讯青年人的死,《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写于深夜里》都遍布着这种切肤之痛,殷殷之情。单是一个柔石,就在鲁迅日记中被提及不下百次。“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摘自《为了忘却的纪念》)去世前一日的鲁迅先生靠在藤椅上,手里还夹着烟,内山回忆道:“看到他手里的烟,我劝他别抽了,他又吸了几口终于把烟扔掉了。”鲁迅先生病逝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日记止于十月十八日。我相信,他停下笔来,思想还行走了一天。崔永元2012年10月10日
内容概要
《我的朋友鲁迅》收录的45篇内山完造回忆鲁迅的珍贵文章,大多数从未在民国以后的报刊发表,主要来自民国时期的日文报刊和中文刊物,后都已停刊,成为绝版,因此非常珍贵。全书以平实生动的文字,呈现出鲁迅的平常之心与平常之行。这些日常交往中的平凡小事,所映照的恰是鲁迅鲜为人知的一面:横眉冷对背后的热泪盈眶,深刻犀利背后的平凡率真,还有悲观心碎背后吐露的对人间的喜悦与深情……读来让人惊叹、感动。
1927年10月5日,一个穿蓝色长衫,眼神清亮的人走进内山书店。从那天起,鲁迅和内山完造长达十年的友谊开始了。
内山印象中的鲁迅是这样的——
· 他有七十多个用来发表文章的“马甲”。
· 他是个只要别人开口借钱,断不会回绝的人。
· 他虽然讨厌日本政府,但对日本人却非常亲切,也很欣赏。
· 在上海、杭州曾经流行吃一种“洋虫”,他也用火柴盒养过两只,后来长太肥就扔掉了。
·
他的学生提出帮他撤销逮捕令,被他拒绝,理由是“我的日子也不长了,突然撤销跟了我十年的逮捕令会让我感到寂寞冷清的”。
· 海婴出世之后,他非常高兴,每天都拿着颜色漂亮的赛璐珞玩具回家,而且手上的玩具还不停地变化着。
· 他是个经常笑的人,不是微笑,而是哈哈大笑。
作者简介
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自起汉名邬其山,主要作品有《上海夜话》《上海漫语》《上海风语》《上海霖语》《活中国的姿态》等。
1917年至1945年在上海经营内山书店。
内山书店是鲁迅晚年在上海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文艺漫谈会”的发源地。1927年,鲁迅与内山完造就是在这里结识,自此相交十年,情谊笃深。内山完造曾三次协助鲁迅举办版画展。1932年上海事变后,他曾庇护鲁迅夫妇和周建人夫妇渡过险关。鲁迅逝世后,他是治丧委员会八名成员之一。1941年许广平被汪伪特工关押,也是他出面保释。
鲁迅曾为《活中国的姿态》作序;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封信,便是写给这位生前最信任的日本友人。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内山书店
内山书店
聪明的家伙
第二辑 我与先生
初识先生
相识即朋友
“爸爸、妈妈、弟弟”
风暴来袭
文学家之魂
先生那些话
先生和版画
先生趣话
徐福的故事
鲁迅与萧伯纳
理所当然的事
有关诗歌的谈话
人品有价
四库全书的信用
神虫
关于“鉴定”
关于“客气”
美妙如那眼
曼殊和尚
鹿地亘
第三辑 先生走了
临终前的鲁迅先生
给增田涉的两封信
珍惜的人
挽联
排至深夜的告别者列队——葬礼回忆
那时的记忆
第四辑 先生走后
鲁迅先生琐忆
鲁迅和日本
忆友人
论争与钓誉
先生逝世六周年
先生离去的第七年
丰美的供品——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日
上海——鲁迅逝世十一周年纪念日
十八年后再追忆
二十周年再追思
参观鲁迅故居
我的上海之缘
《鲁迅印象》后记
第五辑 当年的文艺漫谈会
内山书店与文艺漫谈会
漫谈鲁迅
对谈:回忆创造社
座谈会:谈中国文学现状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他双眼充满血丝,失落地问我:“老板,您见到萧伯纳了吗?”我随意地回答道:“没有。”但是,他不甘心地说:“从今天清晨四点开始,一直都在等他,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他。您见到了他,请一定要告诉我。拜托了!”说完,他再次消失在人群中。我看到新闻记者一无所获的样子,感觉他们的苦痛甚是悲壮。决定先回家,不能再这样混混沌沌了。我的车经过外白渡桥向西拐时,看见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前面挤满了人。 回到家中,一边泡着“初雁”,一边“哎呀!哎呀”地叹气。就在这时电话“丁零、丁零”地响了。 “您好,请问内山先生在吗?”电话那端问道。 “是,我就是内山,请问您是?”我回答道。 “我是木村,因为萧伯纳说要来礼查饭店吃午饭,所以我就直接来到饭店了。能请您立刻过来一趟吗?”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我暂且将责问的事情放在一边吧!“好的,我马上就过去。”说完,我挂断了电话。因为离吃午餐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我就坐一号电车出门了。 一到那儿,我看见木村在礼查饭店前等着。我说起早上所发生的事情,并问及原因。木村解释说:“乘船时,我和上海旅行社的老板Y先生同一个房间。Y先生说他可以带我来这儿。”我追问道:“可我在检查处的出口并没有看见你啊!”他回答道:“实际上,通过Y先生的关系,我和他从别的出口出来的。”“啊?”我很是惊讶,甚至有点气愤。木村先生建议说:“我们自己也在这儿吃饭,等待着萧伯纳先生的到来吧!”我想,无论如何要让木村先生先见鲁迅先生一面,尽量让俩人一起来这儿。于是,我强硬地带着踌躇不决的木村先生来到我家,并在礼查饭店告别了Y先生。
后记
提到鲁迅的朋友,内山完造是一个必然绕不开的人物。一九一七年,内山完造及夫人内山美喜子在上海北四川路魏盛里一百六十九号小巷创办内山书店。一九二七年十月五日,鲁迅和内山完造在这里相识,彼此相谈甚欢。接下来的十年间,鲁迅到内山书店逾五百次,购书千册以上。许广平曾回忆道:“因为居住的近便,鲁迅每每散步似的就走到魏盛里了。内山特辟一片地方,设了茶座,为留客人偶叙之所。这设备为一般书店所没有,是很便于联络感情,交接朋友的。以后鲁迅乐于利用这一设备,几乎时常地去,从此每去必座谈。”而据内山书店店员王宝良的回忆,“鲁迅先生几乎每天都到书店里来一趟,每次来都是在下午两三点钟光景。假如不来,不是有事,就是病了,内山先生一定要到鲁迅先生家里去看他。”内山完造对鲁迅非常敬仰,视他为“可以交心的知己”。从一九三二年起,内山书店成为鲁迅著作的代理发行店。经由内山完造介绍,鲁迅认识了增田涉、鹿地亘等日本友人,并在内山书店会见了萧军、萧红等文学青年,还曾通过内山书店转交红军将领方志敏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和遗书。鲁迅喜爱版画,内山完造便三次协助他在国内举办版画展。而当鲁迅生命受到威胁时,内山完造更是不顾自身安危帮助他避难。一九三〇年三月十九日,鲁迅因遭当局的通缉,避居内山书店达一月之久。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日,因“左联”作家柔石被捕,鲁迅处境危险,在内山完造协助下,全家人移至花园庄旅馆暂避。对鲁迅的亲人,内山完造也一视同仁。当鲁迅胞弟周建人一家被日本海军陆战队拘禁时,是通过内山不断斡旋而获释。一九四一年十二月,许广平遭汪伪特工关押,也是因内山不遗余力出面保释才得以获救。一向爱憎分明的鲁迅,也毫不掩饰与内山完造的交情。一九三五年,内山作品《活中国的姿态》在日本出版,鲁迅为之作序。一九三三年七月三十日,鲁迅专门在《伪自由书》后记中辩驳外界关于“内山完造是日本间谍”的谣传,态度明确地维护内山完造:“至于内山书店,三年以来,我确是常去坐,检书谈话,比和上海的有些所谓文人相对还安心,因为我确信他做生意,是要赚钱的,却不做侦探;他卖书,是要赚钱的,却不卖人血。这一点,倒是凡有自以为人,而其实是狗也不如的文人们应该竭力学学的!”而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封信,也是留给内山完造这位生前最信赖的友人。鲁迅去世后,内山完造被推举为治丧委员会八名成员之一,并在葬礼上致辞。一九三七年,日本改造社出版七卷本《大鲁迅全集》,也是聘请他做编辑顾问。鲁迅与内山完造的深厚友情,已成为一段公认的佳话。经过一番搜寻,我们找到内山完造撰写的关于鲁迅的一些文章,以前尚未有中译本问世。这些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以令人信服的平实客观语言,讲述了一个更真实、有人间烟火气的鲁迅。本书所选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一是内山完造在日本出版的个人随笔集《上海•下海》、《上海漫语》(一九三八年日本改造社出版)、《上海风语》(一九四一年八月日本改造社出版)、《上海霖语》(一九四二年十月日本雄辩会讲谈社出版)、《上海夜语》(一九四〇年三月日本改造社出版)、《上海汗语》、《流着相同血液的朋友》(一九四八年十月京都中国文化协会出版),专著《活中国的姿态》(中文译本《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自传《花甲录》(一九六〇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二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刊物,如《改造》(原名《解放与改造》,创刊于一九一九年九月)、《文艺春秋》、《文艺报》、《民钟》、《作家》报。三是日文报纸和杂志。有一八九〇到一九三九年间由日本人在上海发行的日文报纸《上海日报》《大陆新报》,有内山完造自办杂志《老朋友》,以及日本本土报纸《东京大学学生新闻》。四是内山完造为他人著作所作后记,其中有增田涉著《鲁迅印象》的后记。另有《那时的记忆》一篇,疑为许广平所著《黑夜的记录》序言,但因已无法找到《黑夜的记录》原书,尚不能确认。另外还有一些报纸及刊物因年代久远,资料缺失而不可考,只能查到刊物的名称,有《图书》《亚洲问题讲座》《新天地》《大鲁迅全集月报》《桃园》《文库》《中国事情》。内山完造本人在日本出版的著作颇丰,受邀撰写的各类短文也很多,而民国时期的日文及中文报纸刊物浩如烟海,他所发表的文章非常分散,因而初期的文稿搜集工作十分繁重。我们初步搜集到的文稿全部是以日文发表。经译者翻译整理,最早的初稿有近二十万字。初步的编辑工作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本书的主要线索是内山完造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兼顾一些关于内山书店与文艺漫谈会的概况,而选稿原则是保留相对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文章,去掉了纯粹的资料性文章,以及和鲁迅毫无关联的文章,最后剩余十三万字左右。考虑到版权问题,又删去了几篇由他人所撰写的关于鲁迅和内山完造的文章,最后余下近十一万字。整本书分为五辑,第一辑是关于内山书店的简要介绍,以便对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还不甚熟悉的读者了解相关背景;第二辑是本书的核心部分,收录的是内山完造与鲁迅初识过程,以及日常相处细节的短文;第三辑是鲁迅去世前后相关细节的短文;第四辑则收录鲁迅去世之后每个周年祭时内山完造所撰写的追思文章,从这一辑中也可以看到每年全国性的纪念鲁迅活动的情况;最后一辑则是补充关于内山书店和文艺漫谈会的资料。编辑过程中秉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是尽量保证原文的完整性,不对原文进行删减,有大体内容重复,但细节略有不同的地方,全都予以保留。原文中的注释也都保留原貌。第二是对于书中所提到的一些不为大众熟悉的人物、事件名词加以注释。第三是考虑到原书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尽量保留了原文标题,只做两处改动:一是《内山书店与文艺漫谈会》一篇,原名《我开设了内山书店》,因与《内山书店》一篇名称重复,且内容主要是关于文艺漫谈会的,故更名为《内山书店与文艺漫谈会》;二是《漫谈鲁迅》一篇,原名《说中国》,因内容基本是内山完造与几名日本友人谈论鲁迅,原名与内容不是很符合,故更名为《漫谈鲁迅》。第四是书中涉及的名人文章,尤其鲁迅本人文章的引用,都尽可能和市面上最通行版本保持一致。鲁迅本人文章的原文都据《鲁迅全集》(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排第一版)进行了核对。第五是在每篇文章之后,都注明了原文出处,以便感兴趣的读者查询。因编者学识有限,资料搜集过程中难免有错漏,还望有心的读者朋友和专家学者予以指正。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呈现出一个更为多元的鲁迅,重新唤起大众对鲁迅其人及其著述的兴趣。在这个一切都在被飞一般忘却的时代,这本书是我们尽微薄之力,所能展现给读者的尘封往事。编者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伟大的鲁迅是孤独的,孤独的鲁迅需要我们走近。 ——易中天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林贤治 内山完造算得上是与鲁迅交往最久也最深的日本友人了,他关于鲁迅的回忆文章,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宝贵材料。 ——止庵 如果说内山完造先生眼中笔下的鲁迅和我们认知的有所不同,关键在于他认识的鲁迅登场时只是个书店的顾客,而我们知道的鲁迅是印在课本里的骨头。 ——崔永元
编辑推荐
《我的朋友鲁迅》编辑推荐:你看过他笔下鞭子样犀利的文章,却没有看过他笑的样子、伤心的样子、天真的样子。鲁迅生前最信任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四十余篇珍贵文章,国内首度出版!内山先生以毫无矫饰的平实文笔,记录下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点滴、言行举止,毫不刻意煽情却令人感动。还原了一个会哭、会笑甚至孩子气的“人间鲁迅”。《我的朋友鲁迅》得到了崔永元、易中天、陈平原、止庵、蒋方舟几位重量级人物的诚挚推荐,其中崔永元因为十分喜爱《我的朋友鲁迅》,写下了2000字长评,作为序言。
名人推荐
伟大的鲁迅是孤独的,孤独的鲁迅需要我们走近。——易中天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林贤治内山完造算得上是与鲁迅交往最久也最深的日本友人了,他关于鲁迅的回忆文章,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宝贵材料。——止庵如果说内山完造先生眼中笔下的鲁迅和我们认知的有所不同,关键在于他认识的鲁迅登场时只是个书店的顾客,而我们知道的鲁迅是印在课本里的骨头。——崔永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