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魏桂生 页数:228 字数:15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诸葛亮是这个世上最独特的人之一,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把厚黑学运用到让被算计的人不反感的人。被他算计过的人,不但不能恨他,还得对他感恩戴德。他也得以建功立业,赢得生前身后美名。
在赤壁战争前,关羽不服气诸葛亮的领导,诸葛亮不露声色地激怒关羽立下军令状去华容道捉曹操。关羽失手后,从此对诸葛亮心服口服,一切行动听指挥。
《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2》将带给你一个全新的感受,你将见证一代名相的整个成长过程,同时也将亲身体会到在顶级名利场中搏斗,是何等步步惊心,何等跌宕起伏。
作者简介
魏桂生,又名草堂春睡,山东人,现居潍坊。鄙薄戏说哗众,痛恨翻案取宠。业余读史,两载连缀,遂有本书,愿与诸三国迷、亮粉共勉。
书籍目录
第一章·赤壁风云
面对曹操强大的军事压力,荆州土崩瓦解。此时刘备拥众南逃,并惨败于当阳。随后诸葛亮驰赴江东,巧妙地把求救变成了结盟。至于火烧赤壁,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这里面究竟有多少真相和八卦?
第二章·角力荆楚
忠而被疑,注定是周瑜的悲剧,但他的死跟诸葛亮无关,无所谓“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作为一面人才旗帜,在他的举荐和号召下,荆州才俊向刘备麾下聚集,可其中刘巴却是个例外。周瑜死后不久,刘备成功“借荆州”,开始了隆中对战略的第二步。恰好此时刘璋派遣的使者法正到了荆州,契机出现了……
第三章·鼎势初成
刘备到葭萌关讨伐张鲁,一枪未放,却突然挥师南下。诸葛亮从荆州率兵入川,一年之后对成都形成合围。益州将领纷纷扰扰,投降或坚守,人格和利益,到底什么最重要呢?荆楚政局将重新来过。
第四章·三分天下
诸葛亮和法正在治国策略上有宽严之争。孰是孰非,历史自有公议。为推行法令,诸葛亮借彭羕事件敲山震虎。稍后,诸葛亮坐镇成都,刘备率军夺取汉中,隆中对之天下三分终于得以实现。然而荆州……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刘表少年曾人太学,对经学颇有造诣,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青年时期荣膺“八顾”称号,颇有清望。后因党锢之祸受到牵连,亡命一时。党锢之祸结案,他投奔何进任大将军掾(大将军属官),受到赏识,升为北军中侯,掌管禁军。何进死后,董卓进京。因荆州剌史王睿被孙坚杀死,刘表被董卓推荐出任荆州刺史,从此成为一方诸侯。 看看刘表的经历,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博学有才,道德规范,处世圆滑,深得领导赏识,群众基础也很好,是个难得的人才。 对于刘表这个人,我觉得贾诩对他的评价最中肯。当年张绣在宛城,接过刘表伸出的橄榄枝,派出的使者就是贾诩。这是贾诩唯一一次和刘表的当面接触,他对刘表的评价是:“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刘表是个做三公的人才,三公就是坐而论道,领袖群伦的。但是,刘表性格上多疑不决,不能变通,决策能力略逊,乱世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呵呵,这个作为是相对曹操、刘备来说的。我等草民,安能望其项背! 刘表死了以后,他的接班人人选就立即浮出了水面。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接班人只有两个,要么刘琦,要么刘琮。其他人,不论是蔡家、蒯家、黄家的人选都不行,因为各豪族之间需要维持这个平衡。 在蔡瑁和张允的鼎力支持下,刘琮被拥立为荆州牧。刘琮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的兄长刘琦封侯,封侯是为了明确表明自己和刘琦已经由兄弟关系变成了君臣关系。 使者拿着侯印来到江夏面见刘琦。刘琦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他将侯印接过来摔到地上,宣布决裂。然后,刘琦开始组织讨伐刘琮的队伍。 继袁氏兄弟之后,又一场兄弟反目的大戏开始上演。然而,刘琦已经没有了这个机会。 因为,曹操亲率轻锐奇兵已经出现在宛城。 曹操大军按照计划大张旗鼓地取道洛阳、宛城,慢腾腾地佯动,另外安排轻骑兵疾进,突袭荆州。所以荆帅官员们打探到曹操大军还在洛阳一带的时候,曹操的轻骑兵已经逼近新野。荆州官员,包括刘备对此全然不知。 因为荆州大变在即,防务已经混乱不堪。一家人伸着头等刘表翘辫子,然后等着抢夺利益蛋糕,谁也没有心思去防御外敌。 刘备听从刘表安排,驻扎在樊城。他也在观察形势,找机会夺取荆州。蒯越和蔡瑁屯襄阳拥戴刘琮,防范刘备,而刘琦在江夏蓄势待发,寻机复仇,三股力量都处在一级战备状态,谁也没有心思想别的。 新野的防务本来属于刘备,但是因为刘备的撤走出现了防御缺口。当曹操出现在新野的时候,进攻襄阳的大门似乎已打开。 面对曹操的南下,刘琮觉得应该组织抵抗。因为,自己的父亲从来没说过要投降,要投降早降了,何必等到现在。刘琮决定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军事防御。 然而,这个军事会议很快演变成了劝降会议。蒯越、韩嵩(已经从牢里放出来了)、傅巽三个人开门见山请求刘琮主动投降。 刘琮当然很不舒服,刚刚坐上老爹的位子,一把火都没来得及放,就要投降,搁谁谁也不舒服。他说:“现在和你们诸位割据楚地,守卫先君之业,观天下之变化,为什么不行呢?(为什么要主动投降呢?)” 然而,傅巽站出来回答刘琮说,“守卫先君之业,观天下之变化”是靠不住的。 傅巽说了三个理由:第一是以人臣而拒人主,名义上不行;第二是以地区对抗中央,力量不能相当;第三是用刘备而敌曹操,也挡不住。所以,抵抗就是找死,投降就是胜利。其实,以上三条理由都是扯淡,是搬出来吓唬刘琮的。因为自董卓进京之后,中央政府已经没有任何权力,割据势力之间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实力。
编辑推荐
《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2》编辑推荐:丞相,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地位特殊,以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两千年来,历朝历代涌现的丞相形形色色,忠奸智愚皆有其人,各自粉墨登场,纷纷出演了属于自己或丑或美或悲或喜的人生大戏。诸葛亮,虽然只是偏安一隅的蜀汉丞相,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这个说法基本没有争议。诸葛亮是一个极品丞相!品有品行、品味、品貌、品德,所谓极品,是为力言诸葛亮之出众。《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2》以诸葛亮的人生历程为主线,夹叙夹议地描写了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重点在于剖解看似简单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原因以及事件背后人物的动机,并推理了历史的细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谓“虑”,说白了就是“算计”。《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2》连缀史书,展示智者诸葛亮和那个三国时代人物的算计人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