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道捏住人心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京华  作者:樵子  页数:332  

前言

李世民生于豺狼尚梗、风尘未宁之世,以弱冠之年,便“思靖大难,以济苍生,由是而亲当矢石”,“夕对鱼鳞之阵,朝对鹤翼之围”,既智且勇,无坚不摧,从而“剪长鲸而清四海”,一平天.下。煞费苦心之后,终得继天宝之隆基,开始了自己济世安民的漫漫征程。    然创业不易,守成维艰。览世间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多少不可一世之君,守之失图,终未免人亡政息、江山易姓的兴亡之祸,含辛茹苦创下的伟业,往往不能摆脱“富不过三代”的轮回,守成之难,可见一斑。    登临天下之初,即面亡隋之警,创业于浴血之时,毁灭却在旦夕之间。而三代却终得殷殷,为何故也?相较之下,李世民不得不居安思危,善思守成。为图大治,初登皇基,他便战战兢兢,一如临渊驭朽,“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每每道之于群臣,“草创与守成孰难?”以此予君臣共勉。诤臣魏征则有言:“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踪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魏征之言智也!创业建国确实不易,守成慎终尤为艰难。人能居危思治,难得逸而思安,无以克终之际,衰亡为去不远。以此为鉴,李世民谨小慎微,思慎始而念善终,恐一物之乖所,虑四维之不张,励精图治,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爱而抚民,行之有恒,思之不倦,终致贞观巍巍之盛世。对此唐人吴兢就曾力赞其功业说:“李世民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庶乎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则可久之业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岂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已哉!”李世民守成有方,其智可谓大也,由是本书语之为“智慧”。    作者    2011.11

内容概要

18岁征战沙场,24岁军功赫赫,29岁登基称帝,这是一个52岁的生命中辉煌的数十载。似明白“舟与水”的关第,济世安民。他礼贤下士,虚怀纳谏。他以史为鉴,严于克己。似完善科举,兴办学校。他完善三省制,巩固了中央集杈。这个人,便是李世民。面对这个平安四方,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君主,你能学到什么呢?

书籍目录

锥立囊中 天事人成
  ——李世民守成之“基”
 玉器天成,锋芒初现
 潜图义举,倚天抽剑
 遮光蔽曰,剑拔弩张
 杀兄逼父,铁血集权
知化善变 相时造势
  ——李世民守成“变”之智
 既往不咎,一揽归心
 叛乱无基,胎死腹中
 以猫哭鼠,反面文章正面做
 两面三刀,恩威并施
 联类互助,相得益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捐嫌弃怨,政敌反为座下客
 股肱心腹,既举且牵
 赏功罚过,明示以公
 一石数鸟,忠念为先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念为行先 思利设权
  ——李世民守成“慎”之智
 猛用药石,病之愈甚
 持平避怨,技巧无痕
 慎刑之念,踏骨方成
 远近相持,逆节不生
 千羊之皮,不抵一狐之腋
 痛定思痛,立储为重
天下耳目 为我视听
  ——李世民守成“慈”之智
 利业则取,英雄莫问出处
 用则满目俊才,弃则遍地糟糠
 驭力为力,广开才路
 妙思长策,赚得英雄白头
 函牛之鼎,不可烹鸡
 诚能动物,情何堪拒
 马儿快跑,当吃好草
守之队愚 低纳百川
  ——李世民守成“忍”之智
 假以颜色,冀闻诤言
 顺苟致祸,导言使谏
 借智为智,俯首纳言
 思短益善。赏以励谏
 克己之学,善忍方益大
 悔缺之道,疏堵方言通
 博采众言。自有定见
 上行下效,谏者自谏
 束以缰笼,责无可贷
 谏风蔚然,俯首即拾
 托辞封口,难慎始终
无道则弃 恤以安民
  ——李世民守成“仁”之智
 忧之易教,静而化之
 当富以康,勿怨而叛
 民乏生乱,雪中送炭
 割股啖腹,腹饱身毙
 去奢省费,割情屈己
 安民之道,重在察吏
 爱之如一,授业布礼
恩威并济 阅武防危
  ——李世民守成“强”之智
 不教人战,定谓之弃
 顺则抚之,绥之以德
 尔若犯我,我必犯人
 肉中之刺,势必拔之
 欲取先与,不以卵击石
 蚌鹤相争,渔翁得利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视女如货,力绝妇人之仁
 将将有术,四两拨千斤
附录一 《帝范》
附录二 《贞观政要》(节录)
  

章节摘录

“李氏昔在陇西,富有龟玉。降及祖祢,姻娅帝室。”也许自出生他命运的不凡便注定了。隋开皇十八年(598)十二月,李世民即降生于这样一个侯门世家——李世民的先世一直是关陇贵族,其八世祖李暠于十六国时建立西凉国,自立为王。六世祖、五世祖均在北魏为官。曾祖父李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追随字文泰开创关中政权,因佐周代魏有功,成为著名的八柱国之一,位极荣贵,死后追封唐国公。祖父李晒,袭封唐公,曾任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父亲李渊,年幼时袭封唐公,而且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姨侄,两大家族之间的这种嫡亲裙带关系,也有利于李渊在政治上的发展,他因而历任谯州、陇州、岐州等州刺史及荥阳、楼烦两郡太守,并任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等职。    李渊既长于心计,又武功高强。也正是凭借自己的一身好武艺,通过比武招亲,李渊箭射孔雀双目,成就了与窦氏——即李世民之母的一段好姻缘。    窦氏出身于鲜卑望族,其母是周武帝之姐襄阳长公主,其父窦毅为驸马上柱国,封神武公,任定州总管。将门出虎女,窦氏才貌双全,抱负非凡,她性聪敏,善书法,且“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当为女中之凤。    父母均为人中精髓,虎父自无犬子,再加上家族又有着近二百年的贵族积累,血缘上、财富上、思想和政治见地上的丰厚积淀,使其在环境上可谓是无与伦比,得天独厚。由是,窦氏所生的四子一女,其中四子为建成、世民、元霸、元吉,除元霸早天外,其余三人均为当世之英才,为统一全国,建立唐朝伟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历经魏晋南北朝,天下扰攘,长期分裂害0据,战争频繁。加之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贵族中尚武之风盛行。李氏家族几代为官,其中多出武将,因此这个家族崇尚武功,家庭的传统教育就是习读兵书.,演习弓马、骑射,、征战-o李世民生长在这样一个尚武的时代,自幼又受到家庭尚武传统的熏陶,所以,他“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他身强力壮,所射之箭,比一般人用的要大一倍,而且武艺精湛,在百步之外,能够“射洞门阖”。除操练兵器外,他还要诵读兵书。少年时期,他就能用孙子之言与父亲谈兵论策。每次谈论他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聪颖睿智,已初见端倪。    山川日月予人以灵秀之气,社会兴衰则启人以透悟之智,李渊数地为官,李世民则从幼年起,就随父亲历经陇州、岐州、荥阳、楼烦等地,直到十四岁才到了京师长安。这种迁居不定的生活,使他饱览了各地的河谷山川、军事要塞,又接触了各地民情风俗,了解了许多社会现实情况。这使他的成长有别于一般安居深府的贵族少年: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并养成了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平时头脑冷静,处事果断,并有远见卓识,足智多谋。非凡的游历犹如一笔宝贵的财富,使李世民自小就有了很强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机会只钟情于有准备的人,时代和家庭为李世民登上政治舞台做了各种准备。以此为起点,李世民踏上了其惊险而又辉煌的人生之路。    大业十一年(615年)四月,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于是李渊携家至河东。这年八月,炀帝巡视北边,突然遭到突厥始毕可汗数十万骑兵的围攻。雁门之围战役由始发生。当时,雁门城内有军民15万之众,存谷仅够吃半月,形势危殆,如同累卵。炀帝欲以精骑突围而出,当时的大臣樊子盖提出“未若守城以挫其锐”,征四方兵入援的建议,为隋炀帝所采纳。    这时,李世民年仅十八岁,已应募入伍,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营。他向将军云定兴建议:“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之故也。宜昼则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云定兴依计行事,突厥果真以为“王师大至,由是解围而遁”。    在此次战役中,李世民虽然没有通过实力建立什么功劳,但他初次从军,便冷静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这一形势,由此提出“必赍旗鼓以设疑兵”的建议,在一时无法集结援军的情况下,虚张声势,制造假象,此亦不失为一条退敌之计。在这次退突厥大军的战役中,李世民初次显示了其机智灵活的军事才华,其“玄鉴深远,临机果断”的性格特点亦可见一斑。    少好弓矢,喜谈兵事,解围雁门又使他牛刀小试,军事才能得以初步展现,因此,当大业十三年(617),李渊升任为太原留守时,就把李世民带在了身边,权且充当军事参谋。建成、元吉则被留置在河东。这样,李世民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从事军事实践。    同年,农民起义将领魏刀儿拥众十余万,北联突厥,南寇燕赵,率众来攻太原。李渊率兵征讨,至西河郡永安县雀鼠谷,双方发生激战。在这次战斗中,李渊“乃分所将兵为二阵,以赢兵居中,多张幡帜,尽以辎重继后,从旌旗鼓角,以为大阵”。由于敌众我寡,李渊陷入义军阵中,“李世民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李世民又奋击,大破之”。P3-5

编辑推荐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青年发动玄武兵变,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    樵子的这本《帝王之道,捏住人心(李世民是这么干的)》以李世民的建功立业经历为依托,总结了他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他的性格特点和谋事手段,为当代人做人处事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帝王之道捏住人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