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页数:265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
全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以1949年至2009年新中国文物保护60年的发展历程为时间坐标,涵盖了中国文物事业的重要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我国文物事业取得的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以及历经风雨曲折所走过的伟大历程。本书在《:国家宝藏:》大型纪录片、文字脚本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同时配插了大量实景图片,图文开茂地诠释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物传奇。

书籍目录

守望三峡
古董沉浮
申遗之路
保护与拯救古迹
跨国行动
护宝奇兵
艰辛护古城
考古新军
追索国宝
震后奇迹
秦俑卫士
国宝清单
国宝的命运
薪火传承
抢救布达拉宫

章节摘录

  敖汉旗的文物工作人员在第二次文物晋查期间采集的标本大都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活动的部落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而得名。  在所有文物标本中,一套红山文化的玉石格外引人关注,它包括制作玉器的坯料、从坯料中切割出来的玉芯和制作完成的马蹄形玉器3件完整的标本。上世纪70年代,红山古玉的发现使人们意识到中国玉雕艺术的源头可能发生在红山文化时代的西辽河流域。玉石是一种硬度极高的天然矿物,用今天的铁质刀具也很难在上面留下划痕,5000年前,人类还没有任何金属工具,古代先民以磨制石器的方式制作生产工具,但就是在这样一个还处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里,复杂而精美的玉器却惊人地出现了。  马蹄形玉器是东北红山文化的代表玉器,学者称之为玉箍形器,因为外形像马蹄,又称马蹄形器,它是红山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圆筒状玉器,其实却有着难以想象的制作难度。红山的制玉工匠们是怎样把玉芯从坯料中取出来的呢?专家们在对坯料和玉芯上面留下的切割痕迹作分析以后得出结论,工匠们先是用竹子制成的类似今天管钻一样的工具,在坯料的最低点钻通一个孔,然后把野兽皮拧成的线穿进里面,在解玉砂和水的辅助下,环绕着椭圆形坯料切割出玉芯,再反复打磨抛光,直到最后完成。这套珍贵的玉石标本为我们破解红山人玉器制作之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那么这3件标本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红山文化: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老哈河流域和辽宁省辽西地区。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各种石器,陶器以压印和蓖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洞形器等、,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文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乌、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等,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  马蹄形玉器: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一些作品置于入葬者的头骨之下,截面多呈椭圆形,上口略宽,呈坡状,下口较平,有的近下口处钻有小孔;由于其整体似马蹄形,故称马蹄形器,又有收藏者称其为发箍。二对于马蹄形器的功用,研究者们多有推测,或认为是用来束发的,或认为是仿照骨耒制造的农器。  ……

编辑推荐

  《国家宝藏(2)》是一部讲述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文物传奇!  解密传世古董离奇命运的尘封档案,追索中国文物坎坷回归的辉煌历程,讲述残缺国宝神奇复原的悬疑故事,守护国家文物惊心动魄的不懈斗争。  《国家宝藏(2)》取材于《探索·发现》栏目全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国家宝藏》。中央电视台首次与国家文物局全面合作,电视媒体首次宏观梳理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脉络;首次集萃国宝级文物在发掘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首次破解传世文物的修复秘笈:首次权威探索如何对流失文物进行理性追索……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家宝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