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弗雷德里克·L·艾伦 页数:281 字数:222000 译者:高国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股市的崩溃只是经济大规模衰退的一个信号。随之而来的,是800个银行破产,900万个存款账户消失。人们的生活积蓄在瞬间化为乌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问里,美国的经济危机使l4万家企业倒闭,全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失业。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民们排成长队,只为等候免费的面包和一点点汤。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弗雷德里克·L·艾伦 译者:高国伟弗雷德里克·L·艾伦,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毕业,在哈佛大学短暂任教之后,先后到《大西洋月刊》、《世纪》、《哈珀氏》担任编辑、总编等职,著有“美国崛起三部曲”、《万物之灵》、《金融的王道:J.P摩根传》等作品。译者简介:高国伟,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在《经济评论》、《南开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经济学学术论文十余篇,编写经济类教材十余部。曾担任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商学院研究员。2010年3月在中南海给国务院部分工作人员讲授经济学。
书籍目录
第1章 序曲:1929年9月3日
第2章 繁荣不再
第3章 下跌,下跌,下跌
第4章 政府的改变
第5章 新政蜜月
第6章 风气变了
第7章 改革就能复兴?
第8章 被吹走的农场
第9章 乐观赢得胜利
第10章 穿越最黑暗的美国
第11章 摩擦与衰退
第12章 战争的阴霾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如果时光重回回天1929年9月3日,你是否还记得自己在那天做了些什么?我想,除非你拥有非凡的记忆力,否则多半会想不起什么了吧。那好,现在就让我来勾起你的回忆,我们一起重回1929年9月3日这一天。我知道你肯定要问为什么是这一天,首先,想要理解美国人的生活在1930年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就必须回想在这一时期开始之前——也就是在导致了大萧条的那场金融恐慌出现之前——整个社会大环境是什么样子。而要做这件事情,最直接、简便的办法就是回忆自己生活在1929年某一天的情景:瞧瞧身边的环境,听听人们在谈论些什么,扫一眼当时的报纸、杂志和书籍,打探一下人们正在关注的、设想的、以及期待的都是些什么。是的,我们需要带着今天的眼睛、耳朵、甚至于价值观体系去审视当年的一切。其次,我们之所以会选定1929年9月3目作为重访的日子,是因为大牛市正是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道琼斯指数在经过了一路猛烈的狂奔之后,终于在1929年9月3日创下了它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因此,如果说有哪个日子足以代表1920年代的繁荣、投机浪潮达到了最高点的话,那么,非1929年9月3日莫属。当然,这只是个被高高卷起并迅速坠落之前的最高点。好吧,就让我们回到1929年9月3日这一天,开始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吧。1929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二,那是异常闷热的一天。灼热的阳光从缅因州的海岸一直到内布拉斯加州的麦田,不依不饶地炙烤着大地。当然,其他地方并没有这么恶劣:在远西地区和南方,一直都气候宜人,温度适中。因为前一天是劳动节(美国和加拿大的节日为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所以,当这个周末假日结束的时候,昨晚通向美国大城市的郊区公路简直就是一场拥堵的噩梦,满载着被晒得黝黑、热得难受的度假者和周末旅行者的-辆辆汽车,一眼望不到头地排在公路上,一整夜都在朝着城里的方向一英寸接一英寸地缓慢爬行。最惨的是在新泽西通向纽约的公路上,交通已经彻底停滞了,以至于数以千计的人只能把他们的汽车停在了纽华克或霍伯肯,然后改乘地铁来结束这趟旅行,因为堵死的公路任凭他们等多久也到不了“荷兰隧道”。而这时候的火车站也是人满为患,不光度假者和周末旅行者等着返回城里,那些集体来露营地的男孩女孩们也要回城里上学。噢!劳动节的交通还从未这样拥挤过,或者说,劳动节的旅行从未造成过如此大的集体不适感(毕竟,那会儿空调汽车还没有出现)。
媒体关注与评论
美国为什么会在20世纪上半叶迅速发展和强大起来,并最终超越老牌资本主义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真正的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的动态逻辑与袖手旁观的政府有着怎样的内在关系?“美国梦”与新型企业和时代精神有着怎样的逻辑关联?我们将从“美国崛起三部曲”中获得启迪和收益。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夏业良
编辑推荐
《美国崛起三部曲2•崛起的阵痛:危机岁月》编辑推荐:《纽约时报》畅销书,全美再版21次,销售超过100万册,《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星期六评论》一致推荐,任何危机都绝不是偶然:10年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400%,GDP上涨了50%,而工资只上涨了2%。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资本所得与劳动报酬之间,逐渐裂开了一条大缝。股市的崩溃,意味着人们对于投资的信心没有了,人们的财富转瞬消失,所以,投资和消费都开始下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