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兰文化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邹盛满  

前言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植物之秀,中国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是大自然赐给华夏民族最鲜活、最高雅的艺术精品。它花姿秀美高洁,花色明净淡雅,叶态绰约常绿,花香幽远飘逸。更因其端庄、含蓄、灵秀、凝重的内在美而独领风骚,被誉为花中君子,与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遇兰而励志,成为“圣人”,兰花因孔子而誉为“君子”。    “兰蕙之所以名贵,实因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往今来,兰花的仙姿、神韵被视为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情操。历代文人、雅士以兰养心、以兰养性、以兰颂德、以兰喻人。他们用语言文字、诗词歌赋、水墨丹青,或书或画,赏兰、赞兰、咏兰,挥毫泼墨,华词丽句,佳作如林。孔子称“兰为王者香”,又赞日“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左丘明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李白颂“兰幽香风远”;郑板桥叹“昨日寻芳出禁关,满街桃李却无兰”;张学良赞兰“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真是“诵《幽兰赋》而口齿生香”;宋·赵孟坚之《墨兰卷》,明·文征明之《兰竹卷》,清·郑板桥五十年兰、石为伴,近代齐白石之兰石,美奂关伦。这些都是传世珍宝,古今辉映而形成一种特有的兰花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国粹”。在当今,大型兰展时有举办,新花名品不断涌现;小小兰花曾漂洋过海为中日帮交,为海峡两岸传递友情;过去是阳春白雪的兰文化,现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朱德说:“如果兰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这时的文明就更可观了”。    本书着重介绍黄庭坚与兰花的情结与文采以及他在兰文化方面的不朽贡献。期望读者看完这本书后,能得到视觉之享受和情操之升华!    编著于黄庭坚改里  2011-8

内容概要

  兰文化是兰花进入人类精神领域的产物,让兰花魅力无穷。中华兰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是一座辉煌的文化宝库。古籍兰著之众,胜于任何花卉。修水兰家邹盛满先生,极其用心地将黄庭坚艺兰爱兰之作和研究黄庭坚艺兰爱兰的一些文章、书法,收集整理并加上自己的研读心得,实为弘扬兰文化的善德之举。

作者简介

邹盛满,编著邹盛满,江西修水人,学未及高等,名不见经传,平生少建树,如今也坦然,七十犹荷锄,兰馨菊满园。

书籍目录

导言
兰文化刍议(代序)
第一篇 山谷先生原著
《书幽芳》
封植兰蕙手约
黄庭坚诗、词颂兰佳句选
第二篇 各地名家鉴赏
君子比德的又一千古名作
兰蕙辨别第一人
《幽兰赋》碑、文今古传奇
涪翁艺兰
兰花女
国志
第三篇 编著研读心得
黄庭坚与兰花
赣北奇葩——修水兰花及其邑人之兰文化
“鲁直莳兰经”之今用
揣读《封植兰蕙手约》
虽是赝品却弥足珍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幽兰赋》碑、文今古传奇 赵林 在四川盆地腹地,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哪就是成渝线上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资中县。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资中,自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和珍贵的文物。在这众多的文物中,本文只单表一表现存于资中文庙内的《幽兰赋》碑、文。讲一讲她的传奇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资中,了解兰文化,从而更好的宣传她。 从古到今,以《幽兰赋》为题赞颂兰花的文人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唐代有颜师古、杨炯、韩伯庸,宋代有李纲、高似孙等。本文所谈的是唐代诗人韩伯庸所著,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所书,现存于资中县文庙内的碑、文《幽兰赋》。 北宋皇帝宋神宗十分欣赏唐代诗人韩伯庸写的《幽兰赋》,于是令当朝大书法家黄庭坚全文书写。黄庭坚何许人?为让读者了解本《幽兰赋》的珍贵之处,且容笔者多说几句。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在文学方面,开创了江西诗派,著有《书幽芳亭》他在该文中首次将兰花称为“国香”。在书法方面,他师从苏轼,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又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书法擅长行、草,楷书亦自成一家。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在宋代影响颇大,曾任《神宗实录》检讨官。与苏东坡、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黄庭坚信仰佛教,自称“菩提坊里病维摩”常常将禅宗义理融于诗词和书法作品之中,因而他的书法又被称为“禅书”。这幅《幽兰赋》明显带有黄体书法特征。他以颜体为基本架构,辅以《兰亭》笔意,将笔划伸曲延长,在这395字中,有的字体中宫紧缩,笔触向四维扩张呈幅射状,显得剑拔弩张,无所顾忌,奇奥道炼,放纵横丽。在整体布局上,大的大、小的小,尤如乱石铺路,错落自然,妙趣天成,突出了其以纵代剑,以欹带平,以锐兼钝,散而不乱的特点。宋徽宗评价他:“黄书如饱道足学之士,横钳上下,无不如意”。因黄庭坚系领旨书写《幽兰赋》,故在未尾处有“奉敕敬书于绩熙殿中”的落款。简直一幅绝妙的美文配美字、美食配美器的完美组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幅黄庭坚所书韩伯庸的《幽兰赋》是多么的珍贵。可惜的是到了宋徽宗统治时期,他重用奸臣,劳民伤财,导致农民揭竿而起(著名小说《水浒传》描写的就是这一时期农民起义的故事)。靖康二年(1127年)与宋钦宗一起被金兵俘虏,并流放他乡,北去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至死不得回。这期间,大量宫庭中的珍宝被盗,黄书《幽兰赋》也流入了民间。 时间到了清代咸丰年间,资中县出了个名人李福州。此人居住在离城十来里一个小地名叫牛寨溪的地方,他早年家境贫寒,曾帮人放过牛,榨过糖,后来凭着一手熬糖的好手艺加之为人机敏善变,中年得以发迹。先开办漏棚(一种简陋的家庭式制作原糖作坊),后又发展到在城内开了个“利民”当铺,最后发展成了资中有名的“八大当”,即八大首富之一。发迹后的李福州,为家人修建了一个花园,这就是资中现在都有名的第一个“李家花园”(资中县共有三个“李家花园”)。至于花园中是否有名贵兰花,虽未有文字资料可查,但,就是这个李福州,却以中国兰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福州虽然读书不多,却天资聪慧,特别与众不同的是酷爱名人字画。他不惜重金,八方搜集,得到了许多名家的真迹,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受皇命书写韩伯庸的《幽兰赋》。他除了将原作妥善保藏之外,还派专人到千里之外的巫山峡去开采巫峡石,用船运回资中,又到成都聘请高级镌工,将此赋精心镌于巫峡石上。这组碑刻一共7块,每块高2米、宽1.2米、厚15公分,每个字有15至20公分之大,笔力潇洒清俊,气势恢宏豪放,放置在他那雅秀的客厅正中,甚为壮观。 李福州死于光绪末年,享年72岁。他死后可惜儿孙皆不争气,特别是其孙子李伯庸外号“跳蚤”,为民国时代资中有名的“五毒”之一,成天游手好闲,其祖父搜集的那些墨宝大多不知去向,幸好《幽兰赋》石碑由于无人看好,又难以搬动被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解放后,在破“四旧”时期,《幽兰赋》石碑被作为“封、资、修”的产物被“扫地出门”。当地一位农民将其碑石用来垫猪圈,因嫌有字的~面不光滑,故将有字面朝下,幸好有一块作了围栏用,这才有了被入发现的机遇。其实很早以前,资中文管部门就找过黄庭坚所书的《幽兰赋》及石碑,经努力终于找到了《幽兰赋》原件(现该原件保存于资中县文庙内),但《幽兰赋》石碑却杳无踪迹,以为被损坏了。至到1974年资中县的文物工作者杨祖凯在下乡视察工作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一稀世珍宝,经多方反复作工作,终使这一珍宝重见天日,将其运回资中重龙山,后又移至资中县文庙内保管至今。1978年,宜宾江北公园得知资中藏有书法家黄庭坚的墨宝,来人联系要求翻拓,经同意后,宜宾派出美术工作者黄泽煊到资中将这组石碑全部拓了下来,翻刻于流杯池的落星石上,引起巨大轰动,香港的《大公报》还刊登了“四川宜宾发现黄山谷(黄庭坚字山谷)的珍贵墨宝”的文章,而饱受辗转磨烂,现收藏在资中的原汁原味的真正珍品,知之者却反而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兰文化的一大憾事,当然也更是资中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大憾事!值得庆幸的是,资中现正在努力建设丘陵地区经济大县,历史文化名城,相信黄庭坚所书的《幽兰赋》必将受到重视,重放异彩。如果资中县委、县政府能重视兰花产业这一新项目的挖掘,资中县经济的发展又会多一条财路,资中县的兰花产业和兰花文化,定能更上一层楼。同时欢迎广大爱好者前来观赏黄庭坚所书的《幽兰赋》,让名人字画广为流传,留芳千古。

后记

世人知黄庭坚诗、书者众,知黄庭坚艺兰者寡,知黄庭坚兰文化者则更少。然,黄庭坚却是北宋时期的艺兰高手和兰文化名家。从前兰花是贵族人家的宠物,兰文化是阳春白雪为士大夫阶层专有。在世道中兴、小康社会的今天,兰花开始进入千家万户,还不知黄庭坚与兰、蕙之文化,就不能不是一件憾事!有鉴于此,作为黄庭坚故里人,又酷爱着兰花,编著一本弘扬黄庭坚兰文化的书就责无旁贷了。    于是,我花了几年时间,不断地搜罗相关书籍和媒体资料,但是,令我大失所望,黄庭坚涉兰原著仅仅就只搜到两篇总共才几百字的散文和一通半真半假的《幽兰赋》碑帖,及廖若晨星的一些有“兰”诗文。要称为“文化”确实过于单薄,而要编出一本书,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的事。一开始,我甚至很沮丧。    所幸的是这些年来我钻在这些故纸堆里,并非总是一头雾水,而是日渐清晰,受益良多。我终于明白了“黄庭坚一生书写过许多珍贵作品,但在被列为元祜党籍后,接连遭到最高当权者的封杀、销毁,存世的可谓凤毛麟角。”众多的兰界贤达对‘黄庭坚兰文化’的真知灼见、精辟论述,使我眼前豁然开朗。黄庭坚的兰著,劫后余生更弥足珍贵。我现在敢说:古今典籍涉兰必有黄庭坚!《国兰》杂志载文:“黄庭坚这个人无论如何是绕不开的”“重量级人物”;还说《书幽芳亭》“应该成为爱兰人的必读文章”;许外芳教授说:“黄庭坚的《书幽芳亭》是堪称与《爱莲说》相比肩”,“同样是兰文化中的核心文学作品。”黄庭坚晚年所书:唐·韩伯庸《幽兰赋》,被行家誉为“稀世珍品”,“镇馆之宝”。难怪乎2010年一幅《砥柱铭》竞拍出天价,轰动了华厦!    周夫子一篇《爱莲说》传诵至今,一块关玉在于它的精美而不是庞大,更何况比起古今兰家,黄庭坚的兰文化实在是厚重的,他一生莳兰树蕙,艺兰、识兰、咏兰、书兰,以兰为伴,以兰誉德,亦是少有人能与之比肩的!    在我的心目中,黄庭坚的兰文化是精品、绝品,是一朵奇葩,是华厦瑰宝,是殿堂基石!    期望这本小册子,能引发国兰界的共鸣!    本书能付梓发行,得到不少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并题词作序,倍受鼓舞,特别是兰界名家的美文入编,为本书增添了光彩。在此一并致以真挚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疵漏谬误一定不少,诚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编著于修水罗桥兰香居

编辑推荐

邹盛满编写的《黄庭坚兰文化》着重介绍黄庭坚与兰花的情结与文采以及他在兰文化方面的不朽贡献。期望读者看完这本书后,能得到视觉之享受和情操之升华!人为万物之灵,兰为植物之秀,中国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是大自然赐给华夏民族最鲜活、最高雅的艺术精品。它花姿秀美高洁,花色明净淡雅,叶态绰约常绿,花香幽远飘逸。更因其端庄、含蓄、灵秀、凝重的内在美而独领风骚,被誉为花中君子,与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遇兰而励志,成为“圣人”,兰花因孔子而誉为“君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庭坚兰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老公要买的,挺喜欢。翻了一下书,感觉如果从小普及这种教育,肆意滥杀动物的行为可能就不会这么猖獗了,人与动物也能和谐相处,环境碰坏可能也会减少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