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88-10 出版社:孙家振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88-10出版) 作者:孙家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海上繁华梦》取材于十里洋场的上海晚清时期的社会生活,它以描写妓院、赌馆为中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封建阶级、买办势力在半殖民地的上海滩狂嫖滥赌的恶习,揭露了娼妓、嫖客、赌徒之间形形色色的欺骗、敲诈、坑害的卑污行径。这部作品是晚清狭邪小说中颇有影响的一部,它所描写的十里洋场中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了解那个时代、那个世界,具有形象性的认识价值。
作者简介
孙家振(1864~1939),又名孙玉声,字玉声,号漱石,上海人。别署漱石生、海上漱石生、退醒庐主人等。早年任《申报》编辑;《新闻报》初创时,为第一任总主编,后又任《时事新报》、《舆论时事报》各报主编。曾自办《采风报》、《笑林报》、《新世界报》,并开办上海书局。主要作品有《海上繁华梦》、《续海上繁华梦》、《退醒庐著书谈》等。
书籍目录
自序《海上繁华梦》新书初集序(古皖拜颠生)《海上繁华梦》初集题词(情天觉梦人曾经沧海客)《海上繁华梦》题词(歙县周忠鑒病鸳)《海上繁华梦》题词(古淆狎鸥子)初集第一回谢幼安花间感梦杜少牧海上游春第二回长发栈行踪小住集贤里故友相逢第三回款嘉宾一品香开筵奏新声七盏灯演剧第四回升平楼惊逢冶妓天乐窝引起情魔第五回攀相好弄假成真遇拆梢将无作有第六回熊聘飞智伏拆梢?风鸣岐巧解是非围第七回开豪宴浪子挥金题妙曲可人如玉第八回看跑马大开眼界戏拉缰险丧身躯第九回龙华寺广结香火缘高昌庙盛赛清明会第十回一席绮筵香温玉软千金孤注蝶舞蚨飞第十一回谢幼安识破机关杜少牧脱离陷阱第十二回指迷津凤鸣岐谏友接家书谢幼安还乡第十三回荡子临歧话别难美人布局迷魂易第十四回吟碧庐端阳开夜宴醉红楼消夏订香盟第十五回牢笼有术莲子侬心来去不由藕丝郎意第十六回大姐晒台骂大姐先生妆阁拜先生第十七回茜纱窗下昨夜谁人油碧车中深宵底事第十八回怒残花跳槽客去争闲气摆酒人来第十九回挹朝爽也是园赏荷纳晚凉安垲地品茗第二十回广肇山庄建醮宁波总会碰和第二十一回对对和艳婢佯嗔双双台痴郎豪举第二十二回撒娇痴致真楼照相订盟约福安居谈心第二十三回巫岫云蜜语甜言花媚香打情骂俏第二十四回逞豪情点戏一百出杀水气摆酒十六台第二十五回白湘吟去而复来屠少霞溜之大吉第二十六回阿素遍寻屠少霞志和初气颜如玉第二十七回筹节费杜少牧觅友借嫖资贾逢辰作中第二十八回现开消挖肉医疮假缠绵推心置腹第二十九回杜少甫泛舟寻弟李子靖下榻留宾第三十回田舍翁初次入?丛痴公子一心迷绮障二集第一回定归期谢幼安劝友得头彩杜少牧央媒第二回送节盘厚犒俏娘姨吃司菜急伤骚大姐第三回赏中秋回灯开宴饮长夜击鼓催花第四回打房间替抱不平还局帐拆开好事第五回庆通商盛举洋龙会惊奇遇误走野鸡窠第六回计万全设计寻仇钱守愚破钱免祸第七回……后集
章节摘录
第一回谢幼安花间感梦杜少牧海上游春沧海桑田几变更,繁华海上播新声。烟花十里消魂地,灯火千家不夜城。车水马龙游子兴,金樽檀板美人情。闲来编作新书看,绮梦迷离细品评。从来俗语说得好:“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可知“酒”、“色”二字,虽是误人,实是人自己误的。然而繁华之地,偶一不慎,最易失足。即以上海一隅而论,自道光二十六年泰西开埠通商以来,洋场十里中,朝朝弦管,暮暮笙歌。赏不尽的是酒绿灯红,说不了的是金迷纸醉。在司空见惯的,尚能心猿紧缚,意马牢拴,视之如过眼烟云,漠然不动;而客里游人以?青年子弟,处此花花世界,难免不意乱心迷,小之则荡产倾家,大之则伤身害命。何况人烟既盛,良莠不齐,诈伪丛生,是非百出。所以烟花之地,实又荆棘之场,陷溺实多,误人非浅。警梦痴仙生长沪滨,浪游已倦,每一感及,怒焉伤之。因广平日所见所闻,集为一书,以寓劝惩,以资谈助。是故此书之作,谓为痴仙之游戏笔墨也可,谓为痴仙之一片警世菩心也亦无不可。正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千古繁华梦一场。闲话休提,书归正传。却说苏州有个饱学秀木姓谢,名景石,字幼安。原籍安徽休宁人氏,因避红巾之乱,徙居姑苏。父名谢荫恩,也个博学儒生。母金氏,乃慈乡金念萱之女。当幼安临蓐的时候,其母梦满堂丝竹而生,因以景石二字命名,幼安为号,取谢安石东山丝竹之。及至长成,出落得一表才,堂堂非俗。而且资质甚是聪颖,读书一目数行。因此才名藉甚,远近皆知。十六岁上案元入泮。十八岁娶了西齐氏女眉姑为妻,一双两好,夫唱妇随,甚是相得。孰料不多几年,父母忽相继逝世。幼安哀毁逾恒,忽忽不乐。幸家道颇可温饱,遂绝意进取,做一个林下散人。每日里与二三知己玩水山,名胜之区,足迹几遍。著有《?东山馆纪游吟稿》,自号小东山主。诗笔清新,艺林传诵。膝下二子,长名麒儿,年七岁,已就傅读书次麟儿,年才五岁。幼安在家,闲暇无事,不是以诗酒自娱,便是与齐氏及两个小儿讲讲家常,谈谈各处山川的风景为乐。
编辑推荐
《晚清言情艳情小说之海上繁华梦(套装上下册)》中国言情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输入及域外言情小说的陆续译介,尤其是晚清“小说界革命”思潮的兴起,为中国言情小说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语境,进而触发了晚清言情小说之潮。晚清言情艳情小说,一方面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和惨痛遭遇;另一方面通过刻画近代都市生活的众生相,反映了晚清社会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具有一定的现实批判意义和认识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