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原点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黄厚江  页数:35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黄厚江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谐、自然、厚实、大气,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喜爱,深得同行推崇,在全国语文教学界具有广泛影响。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老师积三十年语文教学经验和二十年潜心研究形成的语文教学思想。既继承了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先进的现代课程理念;既深深扎根语文教学实践,又有系统的理论建构;既有有效的操作机制,又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既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该成果获特等奖。全书包含课程理解、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素养等五个方面,内容系统,案例丰富,分析透彻,有理论,有实践,有策略,有方法,是语文教师专业入门和提升的难得读物。

作者简介

  黄厚江
黄厚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编写者,国标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省中语会理事,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带头人,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长助理兼教科室主任,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两项等奖获得者。
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深入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和鲜明的教学风格,所倡导的“本色语文”具有广泛响。在有影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等报刊转载数十篇,有《黄厚江讲语文》等专著多本,主编、参编教材、教参近100部(套),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和论文获省级以上奖30多项,其中省一等奖以上20余项。
黄老师应邀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200多节,进行教材培训200多场,举办语文教学专题讲座200多场,有多次讲座和多篇课文教学被刻制成光盘发行;多篇教学实录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杂志,《人民教育》和多家著名语文刊物都曾专栏介绍黄厚江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和实践。《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教育百家”专栏和《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年第11期“教育家研究”专栏对其语文教学思想和实践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教学教研之余,坚持写作,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和杂文等作品100余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本色语文一一语文就是语文
 上篇
  1.语文教学的异化
  2.本色语文的基本内涵
  3.语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4.语文学科研究的基本追求
  5.走出两极思维的怪罔
  6.建立一个具体的效率标准
 下篇
  1.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3.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4.树立正确的训练观
  5.树立正确的过程观
  6.树立正确的选修观
  观察思考:当年謦畝犹在耳
第二章 本色语文课堂一一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
 上篇
  1.课堂教学的基本逻辑
  2.课堂教学的和谐原则
  3.课堂教学的适度原则
  4.课堂教学的整体原则
  5.课堂教学的节奏原则
 下篇
  1.和谐共生教学法
  2.树式共生课堂结构
  3.有无之间的目标定位
  4.二元融合的主体呈现
  5.课堂流行病及其诊治
  教学案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实录
  教学思考:阅读教学中文本资源的开发
第三章 本色阅读教学一一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上篇
  1.阅读教学的基本定位
  2.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3.阅读教学的本位思想
  4.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
  5.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
 下篇
  1.教材组元方式对教学的要求
  2.阅读教学体类特征的体现
  3.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活动
  ……
第四章 本色写作教学——教学生能写平常的好文章
第五章 本色语文教师——行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文的原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7条)

 
 

  •   黄厚江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谐、自然、厚实、大气,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喜爱,深得同行推崇,在全国语文教学界具有广泛影响。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老师积三十年语文教学经验和二十年潜心研究形成的语文教学思想。既继承了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先进的现代课程理念;既深深扎根语文教学实践,又有系统的理论建构;既有有效的操作机制,又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既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该成果获特等奖。全书包含课程理解、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素养等五个方面,内容系统,案例丰富,分析透彻,有理论,有实践,有策略,有方法,是语文教师专业入门和提升的难得读物。
  •   孙绍振教授说:“语文是难的!”近来读黄厚江老师的《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一书,深感孙教授话中的真谛。
    语文之难,并不难在让人无从下手,恰正与数理化等相反,对于语文,谁都能教,谁都能学,而却正因如此,没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于是,教得好与不好,学得好与不好,就变成了一个难下定论的问题。在我看来,语文之难,难在分寸之间的把握。
    黄厚江老师说,语文失去了本真,被严重异化了。细想来,这真的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却越来越不知该教什么、该怎么教了。以前的课堂,先生讲授,学生笔记,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诵读、识记,从拼音开始,字、词、句、段、文,一样也不落下,虽枯燥单调了些,但学到的东西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要考我们这一代人,除非是不想学的,语文的基本素养大都是没有问题的。而今,条件好了,教学形式多样化了,课堂教学也生趣了,但学生却变得不懂语法、不会标点,甚至连个拼音都拼不来、写不像了,真是怪哉、怪哉!记得刚带初一时,第一次布置学生抄写第一课的生字词并注音,在我看来几等于小学一年级水平的作业,他们却着实将我整了个焦头烂额——有不会写拼音的,有不分四声的,还有不知把音调标在何处的……这让我很讶异,这六年他们竟都是鹦鹉学舌过来的吗?后来我知道,他们学英语也不再学音标了,全跟着老师、录音机读单词,我不禁感慨:看来他们是要将鹦鹉学舌进行到底了!于是,在教第一篇文言文《郑人买履》的时候,我也就不再抱怨一个“定语后置”句式花费了整整一节课来讲解——因为要讲“定语后置”,必得先知道什么是“定语”,又得先把词性分类也讲一遍。于是尽管花了一节课,却也只是讲了个皮毛而已。同事说,不必讲得太细,慢慢会懂的;虽然至今成效不是很明显,但我还是宁愿刚开始时多花点工夫,若不打好这基础,怎么可能真懂呢?
    我是一个喜欢踏实做事的人,所以我一直觉得基础知识很重要。于是刚参加工作时,确实有个很大的毛病,讲课太重基础、太细致,所以很多时候会走入一个当前语文教学的大忌讳——语文味不足。这也是我第一次公开课评课时同事向我提出的建议。确实,就拿一篇文言文来说,“言”固然很重要,但若只重“言”而忽略“文”的话,那就是只看到语文的“工具性”而看不到其“人文性”了,这可正与“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相违背的。于是,慢慢地,我开始将重点转移,开始更多注重对文本形式、意义等的探究,可是又开始走向另一个误区——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句的意思都不甚明白,连文本内容都没有真正读懂,就让他们大谈写作技巧、作品意义,这不是很可笑吗?正如黄老师所说的“无本之木”。无怪学生在答题时常常会讲一些套话,就比如碰到一道说明文的语言赏析题,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这个词用得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如果删掉,就无法体现。瞧瞧教的多好,学得多好,全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之精髓掌握到手了。可惜的是,大多数题这样空而泛地套答是一分不得的,你看这有多讽刺。这就是因为平时教学中我们太过注重分析方法,而忽略了最基本得问题——学生究竟有没有读懂课文呢?
    于是,我开始陷入迷茫,究竟语文课该教什么?黄厚江老师在书中说,语文对学生的用处最基本的是两个:一个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能够运用语文,会读会写会听会说;一个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搭建精神的小屋,或者叫建设精神的家园。而这两点归结到底,其实就是“新课标”中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就必须将两者统一起来。那么,如何将两者统一起来呢?黄老师认为,这两个方面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两者的统一是自然而然、和谐融合,并不需要刻意追求、牵强附会。故,“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总是在语文的工具价值实现过程之中得到体现得。”对此,我认为要完美地将两者统一起来实属一件不易之事,故我们对不必刻意为之,但必须得懂得把握好分寸。
    近来正在上《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文章很长,可算是初中阶段教学的最长的文言文之一,字词的理解也不易,且要求我们全文背诵。于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必得是让学生弄懂文意,诵读文句,若是有人奢望着直截了当让学生自读三遍就领会文章写作意图,或是大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只能是浅显的,根本是在敷衍你罢了,你切不必想要求他们会有深刻反思之类的。但话又说回来,只疏通了文意或让他们熟读成诵之后,难道他们就自然会深入理解作者透过文章对我们的殷殷劝学之意了吗?也未见得。记得在疏通第一段文意后,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穿戴华丽的情节?”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作者生活的简朴。一点没错,但问题是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并不是要向我们哭穷,而是要以自身亲身的经历来劝勉我们(更直接的是要劝勉马生)勤奋、专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努力成就大业。其实从文中“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句子中,我们不难体味到,作者在此通过同舍生与己穿戴之对比,突出己之鄙陋,而最终之意却在表现自己勤奋好学,终能将艰苦生活化为动力,成为成功之垫脚石。对文本这一层意思的理解,光靠熟读成诵、疏通文意的教学是不够的,必须组织学生深入探究才可。故在教学中,我们切不可忽略这一点才是。如果能将两部分教学很好地结合,相信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而这全在于我们要能智慧地把握分寸!
    当然,语文课除了教什么的难题,怎么教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以前好多学生总是觉得上语文课最没劲,听说读写之外就再无其他;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只剩下听、读、记而已。在这样的教学中确实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都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失去了兴趣,也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可能对一部分极理智的学生,他们尚且肯为了考试好好记一记,但绝大部分学生是“任性”的;即便是那部分愿意屈就的学生,真的学到知识有所收获了吗?怕只是在考试中能答题而已吧,未见得真的能提高语文素养!于是,我们千方百计地想出一些新花样,什么多媒体辅助教学,什么分组讨论,什么表演学习……不可谓不尽心,不可谓不绞尽脑汁。的确,我们的语文课变得生动多了,轻松多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语文课了,上课也开始积极主动了,但不幸的是,大家并没有因为喜欢而学得更好,甚至还不如从前。这于我是深有感触的。
    我带的班是出了名的“不吭声”,上课不管问什么问题,他们都保持缄默,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这样的课别说学生,老师上着都觉得没劲,若是碰上公开课,那就是双重折磨。我于是想了很多办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几经努力下,终于有了成效:学生上课积极主动了,师生互动多了,同学讨论热烈了,每堂课都在一片热闹中进行,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渐渐地,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大家在合作讨论、交流的同时,记的却越来越少了,以至于每次到默写、作业时,情况还不如以前。于是我又开始迷茫,究竟怎样上语文课才是好的呢?是注重“实”好还是“华”好呢?
    黄厚江老师在书中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能上得出的课,绝不是只有少数人或个别人才能上的课,那种唯新为好、唯奇为好、为“美”为好的评课标准是不恰当的。的确,如果我们过于注重形式
  •   黄厚江,江苏省中学特级教师,对目前语文教学的繁琐、浮夸进行拨乱反正,提出本色语文观点,回归语文学科本质,对语文教学有借鉴意义。
  •   我很自豪我拥有黄厚江老师亲笔签名的著作,不过我深知语文的原点才是黄老师三十年教学的最有价值的结晶,本色语文尽显语文本色,黄老师是我永远的老师。
  •   语文教学在不同的时期貌似有不同的“花头”,只有回到原点,回到文本,抓住文本在语言上的特点,才能不离其宗而富于变化之美。这本书黄厚江老师大多在阐述自己及团队的观点,而同时又辅以具体案例,形象直观。一本好书,值得多读,尤其要在实践中消化吸收。
  •   本书详细介绍了黄厚江老师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是黄厚江老师智慧的结晶!
  •   黄厚江老师的书平实且生动,没有哗众取宠,只有老老实实做学问,研究语文教学,此书不错,值得老师们一看。
  •   黄厚江,作为实力派的中学教师,其教学观点“本色语文”推崇还原后的“简单”,很值得中学语文教师学习。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一读,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值得我们倡导。
  •   一线名师,本色写作,应该静下心来读一读,对中学语文教学大有好处。
  •   与黄厚江讲语文几乎没什么差别啊
  •   听过黄老师的讲座,结合这本书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语文教学的规律。
  •   这是一些理论书,只是对谁来说有用。关于语文教学的,黄老师的书还是值得一看,很实在。
  •   对语文教学有自己的见解,本色语文的力作。
  •   非常非常受益,沉醉其中。黄老师对语文教学分析了问题,提出了方向。致敬黄老师!
  •   包含了黄老师的教研成果,推荐中学语文教师学习借鉴。
  •   看了黄老师的书籍,很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早些年买到呢?如果那样的话,自己的语文教学也会少走些弯路的。
  •   评论“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h书不错
  •   本色语文 值得学习,课少理论多
  •   让语文教师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课堂。
  •   语文教师的参考
  •   建议语文老师都来读读
  •   好书,对语文老师很有用
  •   这本书买得值,很值得一看。有很多东西让我头脑一亮,对自己语文理念的成长很有说服自己的作用。
  •   听人(语文大师)介绍应该值得一读。
  •   作为还没走出校园的准教师,学习前辈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教学理论都成为了非常实用的平台,
    写论文也不怕没有案例了。
    受益匪浅!
  •   此书很见地,写出了对语文的深刻独到的见解。
  •   站在语文的高度看语文
  •   写书的人,是实在的人。当今社会正需要这种不花哨的人和不花哨的书。一线教师可以从此书中反观当今一线教育乱象,对自己颇有教益。
  •   作为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可能一直沉浸的考编的氛围中,不能认真于语文课,希望所有的老师们好好摆正心态
  •   回归本色
  •   书很好,理论与实践结合,通俗易懂。
  •   书还不错,但感觉理论太多。
  •   这是我早几年的观点了,只是我没把它编成书,有人编出来,看看很好。
  •   买书总是为了孩子,这本是为了自己的专业买的。终身学习
  •   这本书值得好好学习,有很多使人获益的东西。
  •   很好,就是里面的课例很多不是人教版的。
  •   我的7213812809怎么没有发票?请补开,谢谢。
  •   非常好,可以扩展知识面,提供很多素材
  •   我在书店逛了很久,终于得到了,我准备好好看看!
  •   能真正正视问题
  •   发货及时,商品质量很好,满意
  •   xuyaojinxindu
  •   学校鼓励我们多读些书,我便买了这一本,很好很深刻
  •   名家就是名家,不是浪得虚名的,他们是用成就来说话的
  •   质量很好,信得过!想读的冲动依然还有,我会好好读的。
  •   不错的好书,收益非浅
  •   4月29日订的书,到现在还没把货送到,昨天联系了,说今天上午送到,也没见有人来,真郁闷……
  •   读此书如同听黄先生说话,亲切!
  •   反朴归真,本该如此!
  •   对语文教育有自己的思考,且有实际的操作案例。理论与实践结合,能给一线的老师具体指导
  •   语文教师需要认真阅读地一本书!
  •   尽管内容还有些庞杂,但至少是一位语文教师的用心之作!
  •   这本书理论性太强,操作性太小,如果想学怎么上课可以买的看看。但课例太少,语言也沉闷无趣。个别篇目有新意,如作文的讲解和课堂的驾驭部分。
  •   里面的内容值得一看,不过有点遗憾的是字不是很清楚。
  •   老实说,有点失望,感觉不如传说中和我想像中的那么好。
    确实有几处前后矛盾的地方,很多说法作者前后的态度都不一样。
    然后,书确实是好书,很多观点真的非常切全实际,理论的高度确实有,也确实是从最基本的起点来说。但是说实话,理论性的东西传达太多反而影响最基本的表达。读到至今唯一的感觉是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到底不知道是哪样才对。
  •   有不少地方的说法自相矛盾。比如对郭初阳上的《愚公移山》,一会不点名批评说不好,一会又指名说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