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桂国强 主编 页数:289 字数:250000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世纪。尽管这个世纪至今仅仅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但在与人类朝夕相处的地球上,却已经发生了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重大事件,令世界格局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给全世界留下了难以泯灭的记忆。对于正在不断崛起的中国而言,21世纪无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就和困难共现的世纪——这已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出来。在刚刚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正式加入WTO,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顺利开通,“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推进,高速铁路亦成功运行,国家建设硕果累累;中国高度重视科学发展,包括航天科技、农业科技、石油勘探等在内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农业税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力推行,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的两岸关系有所突破,厦门金门实现直航,两岸春节包机适时通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更加便捷,两岸“大三通”已然实现……勤劳而智慧的中国人准确把握机遇,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当然,在新世纪已经过去的十数年里,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遭遇了不少困难。譬如: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及这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1年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出现的大面积干旱……此外,还有环境污染、食品造假、海峡那边陈水扁的“台独”闹剧等等,凡此种种,都给中国的前进之路带来了挑战。成就也好,挑战也罢,时至今日,都已在新世纪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中显现出来。这些事件,有些已经成为历史,有些却还在延续。历史是一面镜子,对于后人,可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现实是当下的存在,研究它可以积累经验,帮助我们寻找到人类发展的正确路径——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将这些已经过去的或仍在延续的事件以及与这些事件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用一种最为世人接受的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为今天和明天留下一份可供借鉴与启迪的珍贵资料。我们之所以选择纪实文学作为承担“记录”重任的文字形式,是因为这种文体乃涉猎文学和新闻两大领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是兼具新闻真实和历史真实品格的艺术真实,它在很多方面弥补了现实新闻报道无法反映的空白,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正是由于它能比一般的新闻报道更深地切入现实、切入人心、全景式地反映变革过程中某些本质的东西,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更能凸显其无可争辩的文献史料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纪实文学蓬勃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多边交往的频繁,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为纪实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了纪实文学作家和各类媒体记者的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展示波澜壮阔历史画面、描绘跌宕起伏现实场景的精品力作,为反映中国的现实、记录中国的历史、繁荣中国的文学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新世纪以来(自2000年开始)中国优秀纪实文学的精选、精编本。入选的文章中,有的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奖,有的获得鲁迅文学奖,有的则荣获了各种类别的年度新闻奖……由于诸多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会经历一定的时间,有些还会延续几年甚至更长;从创作规律来说,一篇成功纪实文学作品的采访、创作和发表也需要相当的时间,很难保证当年的文章能与当年的事件完全同步。因此,在对文章的选择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能够反映该年度的重要事件及其相关人物,至于其具体的发表时间,则应当服从于事件和人物。我们计划一年精编一本,每本都能比较客观、全面、及时地反映该年度中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从而能凸显其独特的史料价值;我们同时又希望,书中所精选的纪实文学作品能给予读者朋友有益的启迪和思考,充分享受阅读的愉悦,从而真正领略纪实文学的艺术魅力。迈着稳健而充满活力的步伐,向着明确而富有挑战的目标,中国依然在前进,中国的大地上依然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因此,用文字记录中国、展示中国,依然是我们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我们将不辱使命,勤奋工作,努力选编好一年一度的《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为广大读者奉献上兼具史料和文学双重价值的精神产品。(主编)
内容概要
《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共12册)》以年份为脉络,精选新世纪以来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一年一部,全景式展示“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成就。每年度精选本都以当年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为切入点,融合新世纪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两大主题,既展示成就,也关注民生。本书是分册《十年回眸
(2007卷)》。
《十年回眸(2007卷)》由作家桂国强主编,对当年中国纪实文学的特征作了梳理和评析,并力图作出前瞻性研究。该书兼具史料和文学双重价值。
书籍目录
总序
2007年纪实文学概述
晚来香港一百年
乡村的笑靥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
冀东大发现
30年,被高考改变的命运
吉妮丽吉情歌——写在“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之际
惊天动地王家坝
蓝色的畅想——中国海军驱逐舰队成长纪实
都说“牛市”好风光
2007,见证中国养老工程
“嫦娥一号”飞天的幕后故事
中国式收藏闹剧
发现“南海一号”
深圳2007房价暴涨背后的秘密
后记
章节摘录
到银行取钱,对成年人,尤其在一个文化普及的社会,不是问题,我这里之所以要幼稚地提出这样的假设,其实想说的并不是人们在内地,进了银行,拿号排了队,候到窗口递进去存折,然后就向营业员说明你的要求,存钱、取钱,完了事走人。这里要说的其实是香港的银行服务。2004年9月我初到香港,第二天就被人带去银行办理一系列个人业务,这些“个人业务”包括需要立刻建立起一个存折,设立一个工资输入户头,紧跟着,营业员就会问你想不想申请一张自动取款卡、一张个人消费信用卡。我当时并不清楚一个人生活在香港,银行对他有多么重要,只是感到香港的银行工作人员并不多,场地也不大,但是环境却非常洁净静谧,营业员的态度也和内地的有所不同,脸上没有“说吧,你要办什么,快点”的平板,而是笑容可掬,亲切得像你的自家姐妹,起码那天接待我的那位营业员小姐就先把我安排在了她对面的一张桌子前坐下,然后大事小情地一样一样慢慢交代——香港的银行数量多,多得一上街,没走几步就一家,品种更是涉及港资、中资和外资,给人足够的选择和适用空间。我后来知道香港人外出身上所带现金其实并不多,相反各种“信用卡”却总是把每个人的钱包都插得硬撅撅。第一次“刷卡”,我的感觉好极了,因为我要买东西的那家商店门面并不大,只是一间街头小铺儿,我问老板“刷卡”行不行?老板讲:“行,当然!”一句“当然”把天地顿时撑满了自由。但是第一次使用“取款卡”,我的尴尬就随着不知深浅而来,弄得自己十分狼狈。香港的各家银行都会在门外或者在街头摆放出很多的自动取款机,也就是我们内地所说的柜员机,这些“柜员机”样子与内地的差不多,但使用起来却有一项重要区别,这就是取钱的方式。比如在内地,如果我要取钱,把卡插进机器、输了密码、挑选了所要支取的现金钱额,然后就守在“出银口”等着拿钱就是了;可是这样的程序在香港就不对,就要“出事”。第一次使用,我不知道这种“不同”,前面的程序都已经做完了,守在“出银口”,甚至已经把手伸过去等着接钱了,可是等了半天,钱却不出。我正不明就里,忽然刷的一声,抬头一看,卡没了,正悠悠地往机器里面缩。你说这叫什么事啊!急忙找来营业员(那天幸好是在银行,要是用街头的柜员机就糟了),人家一听:“啊,卡让机器给吞了?”营业员忍不住想笑,但又怕笑会让我怒,连忙控制住自己,安慰我:“哦,对不起,没关系。”我说:“对不起?你有什么可对不起我的呀?但是没关系?出了这种事怎么能和我没关系?”营业员这才向我耐心解释:“香港的柜员机和你们内地的不一样,我们必须先取卡,然后再取钱。不然钱永远也不出来。但是这样做纯粹是为了顾客的安全,免得客人只顾着拿钱、数钱,后面的人,要是有谁动了不良之心,把你的卡一把抢走,就更麻烦了。”“会吗?”我木在那里,已经陷入了无奈。“防患于未然嘛!”“但是我的钱呢?”慢慢回过神儿,我立刻意识到,“刚才我可是已经把钱数输了进去。”营业员说:“钱跑不了,机器已经自动打回去。”我将信将疑,她看出我不信,又说:“你不信?带存折了吗?”我说带了(那天刚好在包里),对方就帮我把存折输进了柜员机旁边的另一台查询机,果然,不到两秒钟,我的存折里就显示一行当天某时某刻曾经支出过××××元的记录,接着又显示了一行已经再存入了××××元的记录——小小的柜员机也有“人性”,“人性”得好像不会说话的铁盒子后面随时都站着一位服务生。面对可能出现的小偷,柜员机不卑不亢,但是小偷想找机会下手?那就不行。然而那张被机器吞掉,不,“保护”了起来的那张卡,营业员告诉我四个工作日以后会寄回到我的住处。以后等了四天,我的卡果然完璧归赵。曾几何时,我在中央电视台的某套电视节目里看到过这样的一件荒唐事,一位具有“不良之心”的小伙子,看到夜里四下无人,举着榔头就向一台内地某银行的柜员机拼命地砸去,费了好大的一阵子劲,灰糊糊的屏幕终于被他敲开了一个大窟窿,“不良之心”把手伸进去即开始从里面往外掏钱……这件事我根本不好意思向香港人学舌,学了,人家不仅会笑话,而且会奇怪:“怎么,内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机器不报警?当时现场也没有监视录像吗?”我心想有监视录像,如果没有,小偷当时的“壮举”观众也就看不到。银行设立“柜员机”,本初的目的就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为了方便顾客,为了不让顾客只想支取少许的现金也要跑到银行里面去排长队,可是“人性化”的考虑一旦放到了强盗的眼里,立刻就会变昧儿,变成他们放纵歹心的世界,大有可为。难道人性化的思想和温暖必须等候时代,等待一个社会普遍形成了文明与自律,否则就可能糟蹋了一副菩萨心肠?香港与内地,后者需要向前者学习的也许还不是怎样迅速地把人性化的设施建立起来,把人性化的技巧传播开去,而是需要先垦荒,把一个有条件的人性化平台先开辟出来。我经了一事,想了一天,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心头满是沉甸甸的。 ……
编辑推荐
2007年重要事件与人物:中国相继迎来了香港回归1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恢复高考30年;冀东南堡大油田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中国股市开始由“牛”转“熊”,全社会对老人群体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嫦娥一号”成功升空……《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十年回眸(2007卷)》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该年度中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从而凸显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书中所精选的纪实文学作品能给予读者朋友有益的启迪和思考,充分享受阅读的愉悦,从而真正领略纪实文学的艺术魅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十年回眸-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7卷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