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那一套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上海文汇出版社  作者:周康梁  页数:274  字数:12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带着好奇心上路    2006年10月,应朋友托付,我陪同两位英国摄影师拍摄云南境内的长江上游,他们更习惯于称这条江为“扬子江”,一周的合作经历让我第一次强烈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冲击。    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一位中国摄影家,因为长年游走于这些山水之间,特别邀请他客串司机兼向导,本来这是一次有着共同兴趣点和目的的旅程,但从第一天开始,“麻烦”就没停止过。比如,英国同行提出的要求是介绍流域附近最有特点的景观和走访典型的乡村社区,当我的摄影家朋友兴奋地载着他们到达他认为值得推荐的地方时,不列颠人有时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有时则只是以英国人特有的客套口头赞美一下,却并没有开工干活的意思。    而当摄影家驱车匆匆赶路时,他们可能会毫无征兆地要求停车,并对着窗外看似平淡的风景大呼“Beautiful”(漂亮),然后搬下大型摄影器材猛拍一气。如此反复数次后,搞得我们的向导很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另外,一路上在饮食起居、行程安排、对当地风土民情和中国国情的理解等方面一直存在分歧,沟通也时有不畅,大家似乎都认为自己理解的世界和审美是对的,为了能顺利完成拍摄计划,双方还如谈判般认真严肃地交流过数次。最终,这趟工作之旅在艰难地相互磨合与妥协中结束。    此后不久,我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英国访学之行,为此,向周围曾经在这个国度有过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朋友们咨询,希望除了书本上的介绍外,能对那个“传说”中的日不落帝国有更多了解,也试图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一个大不列颠的形象。    一位刚留学归来不久的女孩告诉我,她在英格兰西南部的生活很惬意,那里的阳光、海岸、草地和城堡给她留下美好回忆,言语间充满了陶醉和幸福,兴奋的面颊好像要开出花来;而另一位更早些的海归说得更多的是苏格兰北部漫长的冬季和难熬的长夜,“那一年,简直是噩梦!”说话间,他的额头似乎能拧出水来。“人的记忆是有选择的!”这时,一位前辈插话道,这也更激发了我对即将登陆的岛屿的好奇心。    2007年1月17日下午4点,我踏上了大不列颠的土地。走出希斯罗机场,空气中弥漫的是一股淡淡的、甜甜的香草味。数日后一个朝阳晃得人睁不开眼的清晨,第一次离开伦敦去往外地途中,窗外如画般的美景向后飞驰,令人目不暇接。冬日湛蓝的天空,成片青绿的山丘和其上悠闲吃草的牛羊,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英国同行在中国看到类似场景时的反应。我们有被冠之以“香格里拉”的高原风光,不列颠有名为“高地”的壮美景色,我们总以为自己身处的地方是最美的,而对见多识广、走遍世界的英国摄影师,这可能只是他们见识过的众多风景中的一处,眼界决定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态度。    其实,再漂亮的英格兰南部也有疾风暴雨,苏格兰漫长的冬夜换来的是夏季晚上10点多还能看到美丽晚霞的夜空,只是每个人由于心境不同,记住了截然相反的部分而已。当我们总是想着那些细雨霏霏、雾霭沉沉,英国就是冰冷、阴暗和潮湿,让人避之不及的“老英格兰”;而当我们眼前浮现房前屋后怒放的花朵和人们脸上的笑容,还有甜得发腻的各色布丁时,大不列颠就是开朗、热情和令人回味的。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因为审视角度不同,体验相去甚远。    我想起了行前与一位同事道别的情景,当他得知我即将赴英访学一段时间后,略带不屑地说:他们那一套呀!    他们那一套是哪一套?我们对他们那一套有多少了解?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太过自信于自己的这一套,而忽略了世界之大,天外还有天。更为遗憾的是,很多人,既没有弄明白自己这一套,更不愿意搞清楚别人那一套。    所以,有色眼镜不总是架在别人的眼睛前。    所以,直至今日,总还有人问我:伦敦还是雾都吗?泰晤士河仍然臭气熏天吗?而恰恰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正在成为新的“雾都”,一条条清澈的河流变成冒着黑泡的排污道。    所以,不止一位初到伦敦的中国人面对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大片公共绿地略带惋惜地感叹:这能盖多少高档楼盘啊!他们已经习惯了满眼热火朝天的工地和置身钢筋水泥森林中,觉得那才是现代化,并且对伦敦“居然”  没什么太多摩天高楼表示不解。    100多年前,米字旗插遍半个地球,统计数据记载,1848年大英帝国的人口总数是两亿两千两百万人,约占当时全球人口的1/5,领土面积达500万平方公里。伴着坚船利炮,他们输出工业发明、现代运动项目和殖民统治,至今还影响着世界,而这一切背后总有原因。当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中时,我发现:他们,确实有一套。    早在85年前,在剑桥的诗人徐志摩就说过:“至少我们得承认英国,就它本身说,是一个站得住的国家,英国人是有出息的民族,它的是有组织的生活,它的是有活气的文化。”美国哲学家爱默生则在更早时夸赞英国人“不是靠机遇,也不是靠人多势众,而是靠他们的品质和个人非凡的能力,引领者当今世界的潮流”,把一个原本寒冷、贫瘠的北方小岛,建设成“整个世界上最盛产、最奢侈、最威风的国度”。    作为一名调查记者,职业的习惯总让我对陌生和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看到现象后面的背景。随后的日子里,我以十足的精力游走了这个岛国的很多地方。虽然废寝忘食,甚至是贪婪地记录、观察和查阅资料,试图距离这个国家和人民更近些,但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纯朴的民风、秀丽的风光、傲视全球的眼光等让人眼花缭乱,海量信息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我所能涉足和关注的内容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关于英国的宏观历史介绍和旅游指南、宝典已经有很多,我所关注的一些题目则是大家貌似熟知,但是又没有深入了解的,内容涉及历史沿革、政治体制、城市管理、社区规划、法律法规、社会文化和民风民俗等。于是,采访和挖掘背后的故事,拍摄图片和视频便成为我乐此不疲的事情,每每有所斩获,便恍然大悟,兴奋不已,其中很多故事就连英国入自己都知之不详,由此也让他们对面前这个探寻不列颠历史、文化的中国媒体人另眼相看。    从2008年起,在写作英国电视研究专著的间歇,我开始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专栏,和读者分享自己此前的经历和所思所想,当时的想法是利用专栏定期刊发的压力作为动力,让自己在本来已经很繁忙的工作间隙不懈怠,把散乱和零碎的内容整理出来,积少成多,最终集结成册。此后四年里,在专栏基础上,我陆续对篇幅和内容进行了大幅扩充、修订和完善,并且增加了大量原创拍摄的图片,同时为让读者对涉及的历史部分有更形象理解,还从相关机构和佚名作者处搜集了一些资料图片。    散点是系列专栏的特征之一,主题涉及英国社会方方面面,内容都是一个中国人在异国他乡,基于自己以前生活、工作经历的所思所感,看起来记述的是英国的人、物、事,落脚点却无一不在万里之外的祖国。如果按照英国电视制作的路数,这本书有可能会是一部同名纪录片配套发行的读物,英国人对历史、文化的介绍不止停留在书本上,很多电视节目也不是一次性消费的“易耗品”,纪录片是传播某个领域知识的很好载体,对此我的不列颠同行们花样翻新,新意辈出。不得不说,无论作为电视人、记者、摄影师,还是专栏作者,我的创作思路受到他们很大启发。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英国学习、生活、工作和旅游,但由于受到生活环境、个人能力、工作性质、人生阅历等限制,如前面的例子一样,每个人看到、经历和理解的英国大相径庭。作为读者,我曾经阅读过不少前人写下的他们眼中的英国,时光荏苒,当年的文字变成了我们比照历史和当下的范本。我希望,今天您手里的这本书在未来也能成为人们了解21世纪初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英国的一个标本。    本书封面拍摄于2011年4月,英国王子威廉结婚庆典前夕,泰晤士河旁的议会大厦钟楼是重要地标之一,一旁迎风飘舞的米字旗,给很多初到伦敦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希望这个场景让您从第一眼就感受到典型的英伦气息,然后“揭开”表面,随着我的文字和镜头一起深入英国的过去和现在。    带着好奇心,发现的目光,勤快的双腿和思考的头脑上路,我行走在英伦的日日夜夜,一直在尝试解读不同文化,探寻“他们那一套”。终于,它成了这本书的名字。    周康梁    于牛津夏镇

内容概要

  《他们那一套:中国记者的英国社会观察和影像记录》收录了让建筑诉说历史传奇、深入不列颠的步道、来自教堂墓地的灵感、巴士“路王”、温情罂粟花、不列颠的遗产、一座城市的三次奥运、浴火的城市、探访传奇之地、市政厅今昔、长高的天际线、从黑金码头到城市明珠等内容。

作者简介

  高级记者、英国电视研究专家、牛津大学媒体研究员、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电视主持人、专栏作家和图片摄影师。著有《做最牛的主持人:英国电视名主持和他们的节目》、《做最牛的主持人2:解码英国经典电视节目》、《做严肃的电视》和《牛人牛语:中国学者牛津讲演录》(合著)等。

书籍目录

前言:带着好奇心上路
第一辑
让建筑诉说历史传奇
深入不列颠步道
来自教堂墓地的灵感
巴士“路王”
温情罂粟花
不列颠的遗产
第二辑
一座城市的三次奥运
浴火的城市
探访传奇之地
市政厅今昔
长高的天际线
从黑金码头到城市明珠
第三辑
探索世界的知识
公众的免费课堂
吸烟违法
酒醉英伦
伦敦治堵
“自讨苦吃”的公仆们
第四辑
乡村撒切尔
拯救博勒市场
身边的绿色空间
苏格兰场的公共安全教育
一扇通向英国社会的窗口
客居英国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和这些体量巨大的建筑相比,小小电话亭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其他作品,成为英国的象征之一,又被称为“街头艺术品”。作为一名设计师,斯科特给英国留下了这么多从大至小的“财富”,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在斯科特的众多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高高耸立的塔楼,这其中蕴含着他的设计思想。l933年,他就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主席时发表就职演说,主张在设计中用一根“中心线”兼顾技术的进步和人居质量的提高。我们从斯科特留下的代表作品中就能看到这种理念的痕迹,比如两座规模宏大、相距不远的热电厂和剑桥大学图书馆,他用哥特式的外观隐藏了建筑背后的工业和其他用途,这似乎很符合英国设计的主流。 我们可以把伫立在英国大街小巷的电话亭看成是“中心线”的单独运用,这可是加尔斯的“强项”,他在电话亭造型上做的最大改变就是把K1原来的尖顶换成了圆顶,看起来很饱满,而这一设计的灵感居然来自于一座坟墓。墓地的主人叫约翰•索恩(1753-1837),是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以清晰的线条、简单造型的叠加、明快的细节和细腻的均衡见长,英格兰银行是他的代表作,这座建筑对后来的商业建筑产牛了广泛影响。 1815年,索恩给妻子在伦敦市中心、欧洲之星起点站附近的圣潘克勒斯教堂墓地设计好了坟墓,这块修建于1816年的慕地至今还完整地矗立在一片树林中,供人们瞻仰,后来作为家族墓地,索恩和儿子也葬于此。据说这是伦敦两座被列入一级名录的墓地之一,另外一座的主人是卡尔•马克思。现在,教堂用铁栅栏圈起一个直径约40米的园,位于中间的T字型墓地显得格外醒目和孤寂,墓碑被雕刻的石栏杆包围,上而则普加了两层大小不等的碑亭,最外面的便是电话亭的原型。 斯科特出生于1880年,当时索恩已经去世43年。年轻的设计师就是从前辈给自己设计的最后一座“建筑”里汲取了营养,把坟墓的主题造型移植到了电话亭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认为他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前辈的敬意。 电话亭造型借鉴传统,当然也要融入其他元素,斯科特巧妙地利用镂空的皇冠徽记解决了狭窄空间的通风问题,门窗上的小格子设计考虑的是如果有磨损,容易更换玻璃。在材质使用上,他原打算使用轻型钢结构,但是邮政部门可能从稳定性和牢固性角度考虑,坚持更换为铸铁。 在斯科特的最初设计中,K2并不是红色,也许是受到了墓地肃穆气氛的影响,外部是银色,内部是灰绿色。只是那时的伦敦还是世界著名的雾都,邮政部门觉得使用红色更好,这样能把这个立式的盒子与周围环境区别开来,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红色因为鲜艳而容易被识别。就这样一个来自基地的造型,加上喜庆的红色和各种小细节最终成就了伦敦标志性的电话亭。

后记

就在书稿进入后期修订时,2011年8月6日,为抗议一名29岁的黑人男子被警察枪杀,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地区约300名居民聚集在当地警察局门前示威,结果演变成一场骚乱,进而引发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其他英国主要城市也爆发了大规模街头暴力活动。严重的打、砸、抢、掠暴力事件,不仅震惊英国,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可是几十年来,英国警方在街头未曾碰到过的成规模的违法行为,与人们心目中温文尔雅的“绅士英国”形象相去甚远,看着在动乱和战争地区才会见到的景象,很多人不禁要问:英国这是咋啦?    骚乱暴露了英国社会的很多问题,有媒体在8、9月间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访者列出的原因有黑帮势力、政府削减开支、失业、种族关系紧张、薄弱的治安监管和道德水准下滑等。    8月11日,首相卡梅伦就骚乱事件向议院发表陈述,反复提及国家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青少年问题,有统计显示,近50%的英国青少年在没学到什么东西的年龄就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其中一部分缺乏管教的变成了街头小混混,惹是生非,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总结事件深层次问题时,他说:“孩子们在不辨是非的环境中日渐长大,很多实例中,这些孩子的父母,如果他们还在自己子女身边的话,对孩子们身在何处、与什么人交往漠不关心,更不用说关心他们在做什么了。这种大规模地忽视和缺少道德教育所带来的后果已经在很长时间内就凸显了,无须过多行为来证实,一切不言而喻。”    甭管在英国哪座城市,天一擦黑,就能看见一些形迹可疑,身着连帽运动衣的青少年溜溜达达出来活动,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他们中有白人,也有印巴、非洲移民的后代,这些人制造的犯罪案件一直是英国媒体重点报道的领域之一。英国广播公司一档知名时事节目曾经报道过伦敦移民聚居区的问题,原来居住在那里的英国人因为治安越来越差而逐渐搬离,腾出的空间又被新移民填充,形成恶性循环。节目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一位英国老太太在家门口看着路边熙熙攘攘的移民们举行示威游行,面对BBC记者的镜头,恨恨地说“垃圾”。初到伦敦时,朋友就提醒我,有的地方最好少去为妙。    即便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牛津附近也存在这样的区域,大白天行走在路上,街头的涂鸦,不怀好意的眼神和特殊腔调的英语都让人有一种不安全感,不是十分必要一般不去,即便去了也是办完事情便迅速离开。    对于近一半被认为教育“失败”的青少年而言,英国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而他们恰恰需要更多身心方面的辅导,以及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认真做事的技巧,套用时下中国流行的词就是“培养合格公民”,这些都需要如对待科学般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缜密的政策保障。2011年8月11日,卡梅伦在议会说:“我们需要在学校中建立更多秩序。”    但即便在这样引起世界关注的重大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到诸如记者现场拍摄影像画面是否应该提交给警方作为证据的媒体伦理问题讨论、政府如何处置社交媒体在事件中的作用、公开对警察控制局面能力的质疑、公众在事件发生后的自发清扫行动,还有上面提及的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反思等。    时至2011年底,就在英国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来临之前,11月30日,英国各地爆发大规模罢工,抗议政府此前提出的公营部门养老金改革计划,要将员工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6岁,并增加员工工作期间的养老金缴纳额度,降低退休后养老金支付水平等。    罢工由全英教师工会、公共和商业服务工会等20多个工会联合组织,参与者包括教师、政府工作人员、警察、边检人员、法院人员、机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波及十多座英国主要城市,举行超过1DOO场游行示威,估计全英范围内有超过200万人参与此次24小时罢工行动。自然,各地学校、医院、政府机构、入境边检等公营部门的服务停滞或受严重影响,而这只不过是众多罢工中规模比较大的一次。    像世界上任何国家一样,英国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作为外国人,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也并不总是舒心惬意,本书之所以没有更多呈现自己碰到的烦心事儿和接触的阴暗面,是因为如果我们只盯着人家的短处,不仅无助于自身进步,反而会生出狭隘的自以为是。    2010年12月,我赴牛津大学继续媒体研究工作,这也给本书在内容上的充实和完善带来了可能。这一年的圣诞节是在理查德和艾莉森夫妇家度过的,我不时外出补充采访,为书稿拍摄新图片,其余大部分时间则坐在宽敞明亮的起居室里继续写作。窗外是修建整齐的草坪,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悠闲地在上面起起落落,享受着主人为它们准备的食物和饮水,不时有狐狸母子闲庭信步般大摇大摆地在我眼皮下穿过,不少网友对我发布的关于狐狸的微博表示难以置信。几乎就在同时,从我出生的城市传来消息,地方政府打算把位于市中心的动物园搬迁到郊外,把腾出来的黄金地皮改作他用。    理查德不仅帮助我解答书稿中涉及的关于历史文化细节方面的小问题,还耐心地听我讲述每一篇书稿的内容,然后共同反复斟酌原汁原味的英文标题。作为电器工程师的理查德和差点成了化工工程师的我在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或许就是我们有缘、并且总有话题的原因。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英国人的聪明、率真、虔诚、得体、整洁、真诚、善良、热情、低调、有礼貌、重承诺、讲信誉和凡事都留有余地的优秀品质,这也正是我始终对大不列颠王国抱有特殊感情的主要原因,套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国家的小窗口。    就在本书进入修订后期时,鲍里斯以微弱优势再次战胜老对手利文斯通,连任大伦敦市长。巧合的是,本书从第一篇专栏构思到最后一章书稿修订完成,直至现在即将付梓,历时约4年,刚好是鲍里斯的第一个任期。期间我完成了两部英国电视研究专著、一本电视评论文集,还有几部“半成品”存在文件夹里。动笔之初,自己从没想到能这样一本本写下来,这要归因于多年记者生涯的锤炼和惯性,让我把观察世界和思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并且乐此不疲。    2012年是中英建交40年;庆祝伊利莎白二世女王登基六十周年的活动也贯穿大半年;奥运会第三次在伦敦举办,残奥会也第一次回到它的诞生地,中国记者的总数量据说甚至超过了东道主,显示出中国人民对奥运、对“大英帝国”的格外热情,所有这些都让本书的出版水到渠成。    拙作很荣幸地得到前中国驻英使馆公参和前教科文全委会秘书长田小刚、《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总编李栓科,以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三位前辈的肯定和推荐,我从他们身上获益良多。与田先生数次在学术会议、华人社团聚会等活动中碰面,他的随和、亲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国家地理》在栓科先生理性、严谨、务实的风格引领下,不仅为读者展示美丽中国,还解析背后的魅力源泉,我是它多年的忠实读者。而把外语当作工具去了解世界,进而更好地认识中国,应该是如俞敏洪先生的新东方这样的教育机构所乐于见到的。    感谢杨文虎、李小国、赵树清、马建宇、王娟、王珂、梁琦、刘晓明、王芳、王雷、丁继雄、武坤、章少宏、阮鸿献、虎良灿、郭大为、李爽、崔莹、张艺、饶玉君、胡敏、何雨洁、张涛、吉海龙、Richard和Alison夫妇、Hilary Duncan、Colin Sparks、Martin HuclKerby,以及诸多无法逐一鸣谢的前辈、同事、同行和朋友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也就不会有我在英国电视和社会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这些小成果。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李晓风先生多年的关照和李影女士对本书提出的中肯建议。    最后,谢谢大家耐心地读完了本书,希望听到您的意见和反馈,以便让我在未来关于英国电视文化和梦幻塔尖之城——牛津的新著、画册中做得更好。    周康梁    2012年6月6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多次赴英访学,工作和研究之余,以亲身经历、职业敏感和细致观察捕捉到很多为人所忽略的细李,并在本书中进行了饶趣味的深度挖掘和图文并茂的展示,内容涉及英国的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社区管理、法律法规和民风民俗等。站在不同背景下,进行换位思考,在促进中英之间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田小刚  前驻英使馆公参和前教科文全委会秘书长    区别于普通流记和旅游指南,本书导示了一个我们似曾相识,但又缺乏深入了解的国度。作为一名调查记者和媒体研究学者,无论是英国社会文化,还是英国电视,作者始终以特有的视角和方式,孜孜不倦地采访、思考和感悟,去理解和接近现象背后的真谛,并与读者分享。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行动,看世界是为了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李栓科  《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总编    一本视角独特、语言平实、引人入胜的好书。打开本书,我们仿佛跟随着作者穿行在英国各地风格迥异的大街小巷,从一个个貌似平常的人、物、事中,挖掘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读完本书,我们会对英国社会与文化的诸多现象有着深切的了解,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从作者那里学会了带着好奇心和独立精神,去观察和思考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编辑推荐

《他们那一套:中国记者的英国社会观察和影像记录》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作者多次赴英访学,工作和研究之余,以亲身经历、职业敏感和细致观察捕捉到很多为人所忽略的细李,并在本书中进行了饶趣味的深度挖掘和图文并茂的展示,内容涉及英国的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社区管理、法律法规和民风民俗等。站在不同背景下,进行换位思考,在促进中英之间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田小刚 前驻英使馆公参和前教科文全委会秘书长 区别于普通流记和旅游指南,本书导示了一个我们似曾相识,但又缺乏深入了解的国度。作为一名调查记者和媒体研究学者,无论是英国社会文化,还是英国电视,作者始终以特有的视角和方式,孜孜不倦地采访、思考和感悟,去理解和接近现象背后的真谛,并与读者分享。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行动,看世界是为了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李栓科 《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总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他们那一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最爱读萧乾先生《未带地图的旅人》里《旅英七载》一章。萧先生在大战期间代表《大公报》客居英伦,在欧战炮火危险中撰写了感动人心的人生报道。今天,躬逢盛世的无数中国人走出国门感受体验熟悉又陌生的西方世界。萧乾先生已远去,但“看西方”的精神被今天许多中国新闻人所继承。巧合的是,作为调查记者和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本书作者也阅读过不少前人写下的他们眼中的英国,时光荏苒,当年的文字变成了我们比照历史和当下的范本。他希望“这本书在未来也能成为人们了解21世纪初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英国的一个标本。”很喜欢作者“带着好奇心上路”的人生态度,有时想想,游历如此,读书如此,做事又何尝不如此呢?这是一本小清新之大作,天冷心热者尤适。
  •   这不是旅游书,有深度,图片拓展视野,质量不错。第二次购买了送人,很不错,无论你去不去英国,都能从中受益。
  •   到手后急不可待的翻了翻,读了前言和后记,非常喜欢。书中介绍了当代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管去没去过英国,都值得一读。令我这摄影爱好者欣喜的是,书中配合文字还有著者300幅摄影作品。
  •   给自己多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吧,多观察,少议论才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