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Wen Hui Publishing Co.,LTD 作者:William Ferdinand Tyler 页数:280
Tag标签:无
前言
经常有人问我,何时起对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的历史发生了兴趣,我也经常会讲述一段中学时代挥之不去的记忆。 在将近20年前的靖江县中学,历史课上到了《甲午战争》一课,当天历史老师因故缺席,由一位别科的老师代课。中学的历史教育,基本属于照本宣科。特别的是,在讲完书本上这课的全部内容后,代课老师说起了老电影《甲午风云》。在那时,同学们对于甲午战争的直观印象,无疑都来自于这部电影。不过这位老师说得不同寻常,大意是说电影中的很多情节都依据自当时北洋海军里一位外国人事后作的回忆录,而这类回忆录所述真实与否,其价值需要通过研究才能判断,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将来不妨寻找原文自己分析云云。 说者可能无意,听者有心。这一席话,让我记住了有本北洋海军洋员写的回忆录。同时,对历史研究的方法,以及对史料的追寻,产生了懵懵懂懂的最初印象。 这本回忆录,就是戴乐尔所著的PuLLING sTRINGS IN CHINA(直译《在中国牵线》)。 戴乐尔(William Ferdinand Tyler),1865出生于英国,青年时作为后备军官随英国“中国舰队”来华,后转入赫德主持下的中国海关,长期在缉私舰船上服务。1894年受雇进入北洋舰队,亲历了黄海海战、威海保卫战等重大事件。北洋舰队覆灭后,戴乐尔重回海关任职,此后一直为中国服务到1920年才最终回国,期间又经历了诸如辛亥革命、孙中山二次革命、中国参加一次世界大战等等重大事件。1928年,戴乐尔在故乡默默去世,生前所作记录在华经历的PULLING STRINGS IN CHINA一书于1929年正式出版。 几乎是第一时刻,这本书便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以古代史研究见长的青年学者张荫麟留学美国期间读到了该书,对书中记述的甲午往事发生浓厚兴趣。1931年,张荫麟将书中涉及甲午战争的部分进行节译,刊载于国内出版的《东方杂志》,正式介绍进中国。归国后,张荫麟又以戴乐尔回忆录为主要参考材料写成学术论文《甲午中国海军战迹考》,1935年初在《清华学报》发表。该文是目前所知的甲午战后中国第一篇关于这段历史的学术论文,一经问世便引起了颇大关注。 晚清创建的北洋海军,是中国近现代化海军的渊源之初,其兴衰成败在近代史研究上处于热点位置。但自北洋海军甲午之战覆师后,几乎所有幸存的中方人员都对这支舰队过往的故事三缄其口,惟有的一点点回忆性史料多来自于当时担任顾问、教习等职务的外籍人员。然而这些史料又多是单篇的文章,不仅数量少,篇幅也较短。因而,借着张荫麟的介绍,在北洋海军中曾任重要职务的戴乐尔回忆录,立即在国内学术圈中声名洋溢。 1957年,中国史学会主编的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出版,张荫麟节译的戴乐尔回忆录被冠以“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的篇名列入其中。《中日战争》丛刊是甲午战争史研究的基础性史料汇编。由这套书传播,张荫麟节译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甲午战争史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影响甚至直达于电影银幕。不过囿于种种原因,涵盖了三十年中国往事的戴乐尔回忆录,在国内学术界始终只是被关注其中涉及甲午战争的一段。而学界又多使用张荫麟的节译本,原书则鲜有人注意。 2006年,海外著名海军史学者马幼垣先生不惮劳烦,将戴乐尔回忆录原版全书分三次陆续复印,从万里之遥的夏威夷寄来威海,使我得以首次一窥戴氏回忆的原貌,终于圆了年少时的梦想。 从夏威夷大学荣休的马幼垣教授,治中国海军史以善将中西史料融会贯通、对比印证而著称。马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翻译的时代局限和译者当时的功力问题,张荫麟节译的戴乐尔回忆录存在有误译、漏译等诸多问题。 当时正在孜孜以求考证中日黄海大海战战场细节的甲午战争研究者张黎源先生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迹象,勇于担起重译戴乐尔回忆录中甲午部分的重任。2009年,北洋海军成军一百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威海召开。会议间隙,我与张黎源先生以及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吉辰先生再度聊起戴乐尔回忆录,提议不以张荫麟当年所译的范围为满足,而将戴乐尔回忆录全书译出。此后两位译者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利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在2010年完成了全书的翻译,此时距离张荫麟节译版的传世已近80年。 翻译过程中,张黎源、吉辰先生展现出了严谨的学术风格和扎实的西文功底。戴乐尔本人缺乏良好的初级教育,所写的文字语法较为混乱,很多段落文意模糊。他们往往为核对一句话的含义而费劲思量,反复讨论,对戴乐尔回忆录中涉及的大量专业名词、人名、地名等,均做了仔细的考校、确认。为使该书更易阅读,两位译者还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贡献良多。《戴乐尔回忆录》中译本无论在内容完整性还是学术性方面,都已大大超过了张荫麟的前译。 《戴乐尔回忆录》中译本出版,使得这本并不易得的著作有了一次在作者第二祖国普及的机会。因为是完整版全译,这本书将不局限于甲午战争时代的故事。戴乐尔亲身经历的其他重大史事,都历历可见地呈现到了今天的国人面前。我们可以通过一位英国人的眼睛,去观察那个时代中国的方方面面。 同时,对于学术界而言,《戴乐尔回忆录》中译本的出版无疑是一桩史料整理的新成果。可以预期,这本书的面世,将会对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产生一股推动力,并给近代史学者提供若干参考。 再次感谢张黎源、吉辰先生的工作,同时也感谢文汇出版社慧眼识英,让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最后,谨借此纪念那位北洋海军的洋员戴乐尔。 陈 悦 2010年11月14日于山东威海
内容概要
从1888年来华到1920年的三十年里,戴乐尔在中国亲历了大东沟海战、威海卫之围,接触过从达官显要到民夫海盗等各色人物。在这册亲历史中,他有话直说,将在华的所见所闻一一道出,从一个置身事中又游离于利害之外的角度,发表了对当时军方、官场,以及民间人和事的看法和理解。是一份对当时中国社会难得的独立观察。其对甲午战争的记述,成为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研究甲午战争的重要史料。
作者简介
戴乐尔(William Ferdinand
Tyler,1865—1928),1888年随英国“中国舰队”来华,旅居中国30余年,长期供职于中国海军和中国海关,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创建和早期发展,并亲身参与中日黄海海战以及威海保卫战。1929年,其生前所作记录在华经历的PULLING
STRINGS IN CHINA一书出版,成为研究甲午战争的重要史料。
书籍目录
序/1
原序/1
第一章 早年经历/1
1.学业/1
2.航海岁月/4
3.我的杀人犯朋友/11
第二章 战舰/17
1.海军训练/17
2.中国税务巡船/26
3.中国海军/31
第三章 大东沟海战/39
1.战况/39
2.战后/48
第四章 威海卫之围/54
1.开始/54
2.攻击/60
3.投降/73
第五章 幕问/85
1.探亲假/85
2.有关恐惧/91
3.沿岸工作/96
第六章 中国海关/103
1.诞生/103
2.船钞部/111
3.巡工司的工作/119
第七章 长江之龙/132
第八章 义和拳之乱/145
1.义和拳时代/145
2.巴斯变了/150
第九章 黄河/158
第十章 中国海军部/163
1.日俄战争,163
2.海军营务处/169
第十一章 工作的间歇/176
1.羽毛的故事/176
2.海盗/182
3.传教士/188
第十二章 中国的政治/196
1.王朝革命/196
2.袁世凯/201
3.二次革命/207
第十三章 上海/215
第十四章 世界大战/229
1.中立工作/229
2.中国参战/232
第十五章 顾问工作/237
1.水利委员会/237
2.北京的工作/242
3.中国政治/249
4.巴塞罗那会议/252
附录/256
译后记/279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我不记得感到过害怕,或许是寒冷、阴湿——有一面舷窗被撞破了——和极度口渴的折磨让我无暇多想。痛苦让我们把手放在我朋友的《圣经》上发誓,再也不出海了。就在那时,在海浪咆哮和残片撞击的响声之间,传来了锚缆断裂的声音。我们没听到第二根锚缆的断裂,是大副在首楼上尖厉的喊声让我们知道的:“到船尾来,你们这些该死的混蛋,十分钟之内我们都得去见上帝!”我们在挨揍之前跑到了船尾,这时船已经随波逐流了,而且船里进了一点水。然后,我们在沙洲上搁浅了。浪头把我们抬高放低,就像是我们自己跳高十英尺左右一样。我们现在都在饭堂里。大伙儿嚷嚷着要喝酒,但是没法弄到。斜眼的大副以渎神的口吻发誓,如果这次得救的话,一定要过更好的生活。船长挂念着他已指挥过多年的船,念叨着:“可怜的老姑娘!可怜的老姑娘!”船每次发生撞击,那个引水员就给我们“打气”,说这些流沙已经葬送过太多船只了。不过天佑或者说好运终于降临到了我们头上。涨潮开始后,我们被托离了流沙的脊。到了黎明,我们出乎预料地发现自己有救了。同时,我们还看到在海湾里有些小黑点,或许那是一打失事海船的残骸。有记载说,沉没的船只枕藉相望,其上的人员损失也很严重。这是一场很著名的风暴,1884年大风暴。当风暴平息后,我们坐一艘救生艇上了岸。到了晚上,我们徒步走到了几里路之外的南港。我们知道,第二天早上涨潮时,我们的船会被抬高。于是我们雇了一辆双马拖曳的货运马车,在拂晓时赶到了那里,以便赶在打捞人员到达之前追回我们的损失。有个说话客气、穿着体面的男人说可以替我们找个住处,结果他把我们领到了一家妓院。我们一时被这里惊呆了,一回过神来,我们便逃离了那个危险而令人厌恶的地方。在日记里,我发现了这段记载:“我们被带进了一家饭馆,但是没发现我们想要的,就离开了。”——这真是一段轻描淡写的奇文,一段斯斯文文的记录,很明显,它出自一位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青年之手。然后,尽管我们衣冠不整——穿戴的是套头毛衣、工装裤和高筒橡皮靴,没有大衣和帽子——我们还是大胆地在晚餐时分走进了皇家旅馆,并且受到了热情的招待。
后记
案头的这本书终于译毕,我们总算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这本出版于1929年的著作,其实在问世两年之后就有了中文节译本。当时,史家张荫麟先生正在美国留学。他将本书中讲述北洋海军与甲午海战的第二章一部分与三、四两章译出,题为《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发表在《东方杂志》第28卷第6号(1931年3月出版)上。此后,这篇译文一直被国内学者视为研究近代海军史、甲午战争史的重要史料,多见引用。但是,张先生由于对海军并不晓畅,再加上采取了较为古雅而简洁的笔法,其译文中颇有妨害原意之处,且有一些漏译和错译。因此在2006年,译者之一的张黎源开始重译这一部分,作为研究的参考。2010年夏,经由北洋水师网站站长、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先生的提议,我们两人开始翻译全书。具体分工为:吉辰负责第一、二、八、九、十、十四、十五章与附录B—E,张黎源负责第三、四、五、六、七、十一、十二、十三章与附录A,最后由吉辰统校全稿。 应该说,这本书并不好译。首先,戴乐尔并未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他的文字并非典雅的英文,往往有表意不清、晦涩难懂之处。而且,书中有多处涉及航海知识、海关制度等十分专门的问题,更不必说需要落实一系列史实、地名与人名了。在翻译时,我们总是一边译一边查证,其繁琐辛苦可想而知。 在此,我们愿意向读者报告一下本书的几个翻译原则:其一,为了便于查核,书中出现的外国人名、地名、船名、书名除个别之外,均附上英文原名。其二,对于外国人名,尽量使用本人自订汉名或当时使用的汉名,以符合名从主人的原则。其三,书中的清朝官衔军衔,作者一般使用西方名词,如“上尉”(Captain)之类。对此,我们尽量还原为中文原名,并注出原文。 同时,我们做了一些必要的加工工作:在原注之外,我们又做了一二百条译注,以便读者理解;原书没有配图,我们搜集了数十张相关图片,以便提高阅读的趣味;我们还搜集了一些有关作者戴乐尔的中文史料,列为“杂录”附于书后,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戴氏其人。 还有几处需要说明的地方。戴乐尔(William Ferdinand Tyler)的汉名,张荫麟先生最初译为“泰莱”,但此名并不见于中文文献。近年来,学界一般使用“戴乐尔”之名。以译者所见,此名用于戴在北洋海军任职期间,而在其他一些场合,一般写作“戴理尔”。为了方便,本书仍然写作“戴乐尔”。 另外,当时还有一位外国人的汉名叫作戴乐尔,并且与本书作者一样曾在中国海关工作。此人的英文名是Francis Edward Tylor,请读者注意不要混淆。 戴乐尔在书中所述,多可得到其他史料的证实,但也不免有夸大其词或歪曲事实的时候。譬如,在记述任职顺直水利委员会的经历时,戴乐尔宣称自己一直担任委员会的主席。但查阅委员会的会议记录可以发现,主席一职是轮值的。因此,本书在作为史料时应多加甄别。 本书的翻译,承蒙众多友人热情相助。陈悦先生始终关心这一工作,屡屡帮助我们解决困难,提出了许多良好建议,并提供了部分配图;海军史研究会的其他同好也提供了不少帮助;文汇出版社北京分社副总编萨苏先生为本书的出版贡献良多,在此一并致谢。还应说明的是,张荫麟先生的节译本尽管有不如人意之处,但仍有颇多地方值得参考借鉴,文笔之优美更令人赞叹不已。我们翻译在相关章节时,也参照了这一版本。说不定,我们使用的国家图书馆所藏的那本原书,就是张先生故后流出的藏书。谨以此书向前辈的工作致敬。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少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 2010年10月30日
编辑推荐
《我在中国海军三十年(1889-1920):戴乐尓回忆录》是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