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页数:496 字数:347000 译者:张伟劼
Tag标签:无
前言
“南方”视角下的世界史 张伟劫 今天的世界,被笼统地划分为富裕的北方和贫穷的南方。在古代阿拉伯人的地图上,南方在上面,北方在下面。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看来,北方在上,南方在下:北方是世界的上半身,干净整洁,仰望星空;南方是世界的下半身,又脏又臭,藏污纳垢。在南方,黑夜取代了白昼,夏天是寒冷的,河流是倒着流的,统治南方的不是上帝,而是魔鬼。 那么南方人看到的世界历史,该是什么样的? 很难就这本书给出一个明确的上架建议:论主题内容,它该归入历史类,但全书通篇没有脚注或尾注,更不见系统性的思想观点,看上去是那样的不靠谱;论行文风格,它该归入文学类,但除去一些原始传说,该书所述并没有多少虚构的成分,不像小说倒更像新闻报道,正如该书作者、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写就的名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用爱情小说和海盗小说的方式来谈政治经济学”,结果写成了一本既深刻又好看的经典。在加莱亚诺的笔下,诗歌、散文乃至新闻报道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与此同时,传统主流价值观所划定的边界被他冲击得七零八落,被遗忘的人们从历史之河中浮现出来,于是就有了这五百多个小故事,它们组成了一部别样的世界史。 黑人用乌黑的手臂建起了白宫,却被拒斥在美国独立的盛典之外。同样没有受到邀请的,还有印第安人、女人和穷人。在墨西哥大革命中,妇女们走出厨房,背负炊具为她们的革命者丈夫和兄弟提供后勤保障,当他们乘坐火车进军时,她们只能坐在车厢顶上。革命结束之后,没有人付给她们任何抚恤金。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只是群众演员,分享极低的片酬,极少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没有权力,也就没有说话的机会。我们以为他们不说话,也就当他们不曾存在过了。今天,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管他们是被称作“边缘人”也好,被称作“底层民众”也好,或是“弱势群体”也罢,他们的声音鲜为我们听到。 加莱亚诺在谈及写作此书的动机时说:“历史是一个行走不歇的悖论。矛盾推动它迈开脚步。也许正因为此,它的沉默比它的话语传达了更多的信息,而它的话语往往通过谎言的形式揭示真理。”从原始人到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人,这些小故事试图让曾经沉默的人开口说话。即使他们说不出话来,我们也第一次知道了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原来有这样那样的诉求。 不过,这部世界史并没有刻意回避正史中的主角们,只不过是用另外的方式描述他们,或是把他们不为人知的细节披露出来。资本主义的伟大先驱者,是口衔短刀、单眼蒙布、肩上站着只鹦鹉的。这个人是什么的干活?你猜。为人类生活的改善作出巨大贡献、令名校毕业生趋之若鹜的一些知名跨国公司,原来也曾与希特勒同流合污,为纳粹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传统上的世界史,是胜利者写就的,也就是说,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对于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来说,打破欧洲中心论的桎梏仍是一项未完成的任务。拉美作家的独特优势,在于既能充分吸收欧洲文明的营养,又能时时跳出欧洲文明的框子,识得庐山真面目。加莱亚诺就是一个例子。在这部著作中,他的笔头时常能精准地探入种种西方意识形态的内部,揭示西方人一些长期怀有的偏见的起源。女人、黑人和印第安人是如何被妖魔化的?为什么殖民者能在圣经里找到依据,从而肆无忌惮地猎取黑奴?英国人是借自由贸易来传播文明,还是借传播“文明”来搞“自由贸易”?……这些会让极右翼分子、种族主义者或某些爱国主义者抓狂的问题,都能在此书中找到答案。 我看到我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大楼造得越来越高,几可蔽日;街上的汽车越来越多,塞满地上地下;手中的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彩铃声此起彼伏……总之,一切都在发展,都在进步,为更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的人们,脸上充满希望,都在内心里呼喊:我要成功!我要成功!于是书店里摆满了教你怎样做成功人士的励志书籍。 小时候,我以为历史是呈直线发展的,人类只会变得越来越好;后来,哲学老师告诉我,历史是呈螺旋式发展的,人类会在某些时候走点弯路,但若看总体趋势,仍是朝着越来越好的未来迈进的。为了发展,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作出一些让步,可以作出一些暂时的牺牲,但总归会越来越好。经济学家这么看,人文学者也这么看,我们在数字的欢歌里迷醉自己。 在《科技革命简史》这一节里,加莱亚诺写道:我们发明了武器用来自卫,却被武器夺了性命;我们发明了汽车用来行路,却被汽车阻挡了脚步;我们发明了城市是为了相聚,却被城市疏远了彼此。我们成了我们的机器的机器。 在《毁灭世界的战争》这一节里,加莱亚诺写道:二十一世纪的科技进步将相当于人类历史两万年进步的总和,但谁也不知道,人类将在哪个星球上庆祝这些进步了。 历史是在发展的吗?人类生活真的越变越好吗?在这本非主流的世界史里,我们找不到肯定的论据。大约四十年前,在他的成名之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里,加莱亚诺告诉我们,发展的意思就是,发达国家的人过得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不发达国家的人过得越来越坏。在他的这本新作里,对“发展”的批判有了更多的含义。 既然如此,人类历史是呈什么样的态势流动的呢?如果把这本书真正当一部历史著作来看,我们找不到一条清晰的脉络。也许作者无意要给世界五千年做一个提纲挈领的概括,更无意给人类社会指明一条方向。把这本书当作小说来读,可能会让喜好作分类的学者更加心安一点。很多时候,文学比史学更能精准地道出人类命运的玄机,不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却可以告诉我们不应该做什么。 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一书的最后,解释了他的“大历史观”是如何获得的。他写道:“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对历史有深刻见解的人,必定对人生有透彻的了解。真正爱历史的人,一定不会拒斥关于人生的学问。加莱亚诺的写作视野,他用文学的视角写历史的本领,大概也与其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和许多拉美知识分子一样,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军人独裁的阴影笼罩整个大陆的时候,他被迫离开他的祖国乌拉圭,开始流亡生涯,先是到了阿根廷,后又远赴西班牙。因为乌拉圭独裁政府没有给他开具任何证件,在巴塞罗那,他每个月都必须去警察局作登记。他在警察局跑过不知多少个窗口,填过无数张表格,到后来他干脆在表格的“职业”一栏里填上:作家,后面加上括号:(专写表格的)。在外漂泊十二年后,他才得以重返故乡蒙得维的亚。 今天被圈养在校园和研究机构里、为学位和职称奋斗不息的人文知识分子,怕是很难有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洞悟的。若是一边以精英自居,一边还哭穷,则会令人厌恶了。我不否认自己也时常这样。穷酸、清高、谨小慎微,历来是我们的漫画式写照。狭隘的心胸只会孕育出狭义的宇宙观。以狭义的宇宙观做研究而得的成果,即使其面貌是严肃崇高得吓人的,终将接受时间的检验,落为一堆笑柄。历史告诉我们,当某一种误入迷途的短浅思想被当权者加以利用,其祸害是不逊于原子弹的。 本书以“镜子”为题。中国的古人早有“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妙喻,这里的“史”,只是帝王将相的史。我们在历史的镜子中照见自己,也可以看到那些被遗忘的人。他们是谁?加莱亚诺的好友、墨西哥萨帕塔游击队领袖马科斯曾经这样定义自己的神秘身份:马科斯是旧金山的同性恋者,是南非的黑人,是欧洲的亚洲人,是纳粹德国的犹太人,是没有土地的农民,是没有工作的劳工……从1994年开始,这位大学教师以一种借助现代传媒的独特革命方式,让全世界听到了备受边缘化的墨西哥恰帕斯州印第安原住民的声音,也成为了所有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全球化的进程是从美洲大陆“被发现”开始的,新旧殖民主义也都是从那里发端的。因此,拉美的知识分子比我们更早地接触“全球化”。一方面,他们更易于以世界为怀,另一方面,他们也切身体会到资本的全球化究竟是怎样一个好东西。加莱亚诺曾经这样定义“国际化”:“就是把自己与他人视为一体,把你身边的人、远方的人乃至还没有出生的人都当成是你的兄弟。”与国际接轨,不是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是与所有的人分享共同的命运。这种“全球化”思维,有别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逻辑,却也不完全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新世纪翻版。我们需要听到这样的思想,哪怕是不成系统的片言断语,不是因为我们的思想里缺乏这些东西,而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有,却被我们遗忘了。
内容概要
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善于从体制的边缘发现让人生疑的蛛丝马迹。从《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开始,他的每本书都是一连串言简意赅的“小故事”。他从散落民间的口头记忆中寻找受辱者的尊严,从被冷落在纸堆里的记录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这一次,他开始动笔书写一部倒转的世界史,撬动令思想窒息的体制磐石,唤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识,恢复被蒙蔽的正常思维。六百个故事,就是六百面镜子。谎言不攻自破,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骄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发现了过去,有人遇见了未来。
作者简介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Eduardo
Galeano),乌拉圭记者、作家和小说家,生于蒙得维的亚,14岁时创作的政治漫画被报刊采用,先后担任过周刊、日报的记者、编辑、主编。1973年乌拉圭发生军事政变后入狱。曾流亡12年并被列入阿根廷军事政权的死亡名单。其作品已被翻译为28种语言。著有《火的记忆》(1986)、《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1971)和《足球往事:那些阳光与阴影下的美丽》等。
书籍目录
飒:重构世界史:《镜子》及加莱亚诺
张伟劼:“南方”视角下的世界史
正文
译名对照表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禁止歌唱 从公元1234年开始,天主教便禁止女人在教堂里唱歌了。 女人得夏娃的遗传而不洁,会玷污了神圣的音乐。这神圣的音乐只能由男童或阉人来演唱。 这项沉默之刑延续了七个世纪,直至二十世纪初才被取消。 十二世纪,在她们的嘴被强制闭上之前的一些年,莱茵河畔宾根修道院的修女们可以自由歌咏天国的荣光。修道院院长希尔德加德创制的弥撒乐,经女声演唱高转直上,留存至今而丝毫未受岁月磨损,实在是我们的耳福。 在她的宾根修道院和她传教布道过的其他修道院,希尔德加德不只创作音乐:她还是神秘主义者、幻想家、诗人、熟识各类植物的特性和各种水体的治疗功效的医师。她还为她的修女们奇迹般地建造了自由空间,反抗男性垄断教权的局面。 一位封建领主讲解该如何看管地产 从罗马教皇到最卑微的教区神甫,所有的神职人员都教导人们要有良好的性爱行为。对一种严禁神职人员实践的活动,他们怎么能了解那么多的呢? 早在1074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就宣布,只有和教会结了婚的人才有资格为神服务: “神甫们应当逃离他们妻子的魔爪。”他下令说。 不久之后,1123年,雷特朗主教会议规定所有神职人员必须单身。从此,天主教会以守贞誓言来抵御肉欲的诱惑,成为宗教世界中唯一一家员工皆为单身的公司。教会要求它的所有神职人员只为它服务,这种全职制度能保护他们内心的宁静,避免夫妻争吵和婴儿啼哭的侵扰。 也许,谁知道呢,教会也想保住它的地产,使之不会因妻子儿女的继承权终而旁落他人手中。尽管这或许是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我们不要忘了,十二世纪初的时候,教会拥有欧洲所有土地的三分之一。 一位封建领主讲解该如何对待农民 贝特朗·德·伯恩,佩里戈地方的领主,骁勇善战的武士,诗风粗犷的行吟诗人,曾这样定性他的农夫,时为十二世纪末: “从种类上说,从行为举止上说,农夫都要比猪更为低贱。他对伦理道德极为厌恶。他若是偶得一笔横财,就会失却理性。所以呢,有必要让他的钱袋永远空空如也。谁要是管不好他的农夫,就等于是助长他们的恶。” 教皇真慷慨 自中国舰队远航之后,过了七十年,西班牙开启了征服美洲的大业,并把一个西班牙人安排到梵蒂冈的宝座上。 出生于瓦伦西亚的罗德里戈·波西亚用四头满载金银的骡子买来红衣主教们的选票,成为罗马教皇,后称亚历山大六世。
编辑推荐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编辑推荐:加莱亚诺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良心,他的每一本书都在关注被忽视的土地和人民,都在努力保存试图被抹去的记忆。六百个故事,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映衬出世界史上的荒谬和不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