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的魅力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潘裕民  页数:404  字数:24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书中虽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其他体裁,尤其是一些诗、曲作品,但始终以唐宋词为贯穿主线,聚焦于词体的演变和词家个性特征的深入分析,对收录的词作的丰富内涵加以细致阐述。文风清丽文雅,引人入胜。
本书已被纳入上海市教师培训市级共享课程。

作者简介

潘裕民,本科学历,副教授。做过中学教师、小学校长。曾任安徽省安庆师院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师训部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等职。现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上海市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培训部主任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教育管理、教师培训等工作。已发表论文百余篇,与人合作出版《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宋诗经典解读》等多部著作,参与编写各种教材、辞典,主持和参与多项市、区级重点课题研究,并多次获奖。近几年来,承担了多门市、区级和华东师大“985”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培训任务,应邀在全国各地讲学百余场。曾获上海市教育教学奖和黄浦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演变过程看词体的形成
一、古典诗歌的分类及别称
二、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看中国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的发展
第二章 从与诗、曲的比较看词的美学特质
一、词与诗的区别
二、诗词与曲的区别
三、词的体性
第三章 词境探微
一、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献疑
二、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三、为什么说词为“艳科”,词境是否“狭而深”
四、伤春伤别比兴手法的历史演变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
五、“词多无题”解,并论小序之短长
第四章 词的风格与流派
一、词多阴柔之美,词中刚柔结合的作品艺术性最高
二、关于宋词流派的几种分法
三、豪放、婉约能不能概括宋词风格与流派
四、从“疏”、“密”的角度看唐宋词风格与流派的发展演变过程
第五章 比兴寄托
一、怎样区别比兴
二、诗、词、曲三者对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有何不同
三、怎样理解“词如诗,曲如赋”
四、比兴与寄托的关系
五、“从有寄托入,以无寄托出”,况蕙风对此有何不同看法
第六章 诗词曲艺术手法探析
一、虚与实
二、直与曲
三、隐与显
四、离与合
五、雅与俗
六、分与合
第七章 唐宋词演进历程中的基本形态和词人创作观念的转变
一、唐宋词演进历程中的四种基本形态
二、唐宋词人创作观念的转变
第八章 唐宋词概说
一、唐五代词
二、宋词兴盛的原因
三、北宋词坛
四、南宋词坛
第九章 唐宋词家个性论
一、温庭筠词的“丽而隐”
二、柳永创作的艺术成就及贡献
三、柳永三首词比较分析
四、欧阳修的词
五、说苏词之“旷”
六、苏轼革新宋词的功绩及其不足
七、秦观词的特色
八、清真词的美学世界
九、以《兰陵王》(柳阴直)为例,阐发周邦彦词的抒情特征
十、李清照词的特色
十一、辛词的思想内容
十二、从词的素质看稼轩之豪放词
十三、姜夔词的特色
十四、姜、周咏物词的不同特点
十五、梦窗词的结构方式
十六、王沂孙对咏物词的审美追求
第十章 唐宋词欣赏举隅
菩萨蛮/温庭筠
梦江南/温庭筠
菩萨蛮/韦 庄
虞美人/李 煜
浪淘沙/李 煜
苏幕遮/范仲淹
渔家傲/范仲淹
望海潮/柳 永
天仙子/张 先
破阵子/晏 殊
踏莎行/欧阳修
临江仙/晏几道
鹧鸪天/晏几道
江城子/苏 轼
水调歌头/苏 轼
水龙吟/苏 轼
青玉案/贺 铸
蝶恋花/周邦彦
渔家傲/李清照
永遇乐/李清照
武陵春/李清照
声声慢/李清照
贺新郎/张元幹
满江红/岳 飞
钗头凤/陆 游
诉衷情/陆 游
六州歌头/张孝祥
念奴娇/张孝祥
水龙吟/辛弃疾
摸鱼儿/辛弃疾
鹧鸪天/辛弃疾)
永遇乐/辛弃疾
水调歌头/陈 亮
沁园春/刘 过
双双燕/史达祖
贺新郎/刘克庄
风入松/吴文英
解连环/张 炎
附录
对宋词风格流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裕民先生此书,于上述诗词的体制要求与体式特征,有简切精到的把握。有鉴于从广义上说,诗、词、曲三者都体属于诗,它很注意在相互的比较中,揭橥诗与词的异同,以及诗词之于曲的联系和区别。凡所指述,能包举从题材、形式到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尤其在语言、风格上,指出“诗庄词雅曲俗”、“诗词贵含蓄,重弦外之音;曲则尚显露,以一洗无余,极情尽致为工”,“诗词忌纤巧,曲则贵尖新”,“诗词忌油滑,曲则时带诙谐”,均备极具体,言之成理。而结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界说”的“献疑”,对词的体性所作的探讨,诸如词中是否有“狭而深”一境;“词多无题”的缘由及其演变轨迹;词的风格可从“疏”与“密“的角度来论,而此“疏”、“密”不仅关乎藻采,也因于情志;词虽多阴柔之美,但仍当以刚柔相济为最高,而对代表这两种风格的豪放、婉约词派,尤须作准确解析,不应轻忽其中才情澜翻的大家,越界跨体,淹有双美,等等,也能发人兴会,大中肯綮。此外,还有些细微处,前人未必重视,但为其不经意表出,如词的音乐与抒情的相配机制,“独重女音”的歌唱标准,还有“含蓄能留”的艺术内涵,可见慧心独具。所谓读书有得,良有以也。  ——序  裕民先生专攻诗词韵文,前此已有《宋诗经典解读》等著作出版,于诗词曲的精微与要妙可谓浸渍日久,体会很深。这给本书带来了又一个特点,就是不贩卖西方的主义,也不掉弄中国的书袋,尤能拒绝作假学理的高头讲章。一句之新,都有个人的心证;一韵之奇,乃见生活的阅历与情感的体验。故所例举的名家杰品,都能本色当行,以见今古互证之效;即对一般文学史不甚重视的作家作品,也能从容沉潜,往复含玩,有时况拟与悬测,居然谈言微中,题无剩义,这使得上述关于韵文体式的理论性阐释,得以有更切当著实的着落,这是由其需要表彰的。  ——序  为什么人们在谈词的时候,有所谓“豪放”、“婉约”的问题,谈曲的时候,有“本色”的问题,而谈诗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呢?实际上,这就牵涉到词的特质和体性问题。关于词的特质和体性,前人词话论述很多,这里结合上述的比较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婉约”是词的基本素性  词以婉约为宗,其他流派只是冲破这种特性,即所谓“变格”。词的天地比较狭小,起初内容比较单一,而诗的天地就比较广阔。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王直方诗话》云:  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晁补之)、文潜(张耒),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云: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  退之(韩愈)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雷大使是男子,舞虽然跳得很好,但要非本色。他认为苏轼以诗为词这种做法不好,就像雷大使跳舞一样,因为这不是词本来的面貌。他认为词不宜表现阳刚之美。从整体上来说,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不同的文学样式,应该有它自己的“个性”。词生在诗后,它不再走着与诗“同能”之路,而是更多地以自己的柔性美感,为人们展现人类审美领域的一个新天地。  ——第二章  从与诗、曲的比较看词的美学特质  诗词的结构属于谋篇的范畴,它是测度作家艺术技巧、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尺。任何一首诗词作品都有它的结构特点。  对于梦窗词的结构方式,前人大多是持否定态度的。如宋末张炎在其《词源》中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显然,这是他的艺术偏见。但此论影响很大,流传甚广,几乎成了对梦窗词的一个定评。直至近世,引用者仍大有人在。如胡适在他所编《词选》中说:“《梦窗四稿》中的词,几乎无一首不是靠古典与套语堆砌起来的。张炎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这话真不错。”因此,今天我们要重新审视梦窗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首先必须澄清前人对它的种种误解。而在这一点上,今人叶嘉莹教授已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她在《迦陵论词丛稿》中指出:“梦窗词之七宝楼台拆碎下来,不仅不是‘不成片段’,而是每一片段与每一片段之间都有着钩连锁接之妙。”这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第九章  唐宋词家个性论  1983年,吴世昌先生又接连发表两篇论文(分别见《文学遗产》1983年第2期和《文史知识》1983年第9期),提出“北宋根本没有豪放派”的看法,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还不到十首,不能当做豪放派的代表。他从宋人的创作情况入手,对“豪放”、“婉约”二语的具体含义进一步加以阐发,指出,“北宋的词人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派,也没有区别他们的作品为‘婉约’、‘豪放’两派”,认为论者“这种机械的划分并不符合北宋词坛的实际,很难自圆其说”。对南宋词,吴先生虽未否定所谓“豪放派”的存在,但认为用“豪放”二字概括也不合适,应该说“愤怒派”、“激励派”、“忠义派”才对。吴先生这个论点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赞许,如施议对、刘扬忠先生等。刘扬忠先生在《宋词研究之路》一书中指出:豪放、婉约“这种简单划分,显然不能反映两宋词中词体、词派丰富多彩的实际状况,是一种片面、表面和似是而非的做法”。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如刘乃昌先生认为,“研究作家的艺术独创性,似乎不宜用统计学的方法作死板地苛求” 。苏轼豪放词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却为词体开拓了表现领域,为南宋悲壮慷慨的爱国词开了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辛有继承发展关系,可以称为“词中一体、词苑一派”(刘乃昌:《宋词的刚柔与正变》,《文学评论》1984年第2期)。李秉忠先生也认为,“判别风格、流派并不主要决定同类作家作品数量之多少”,而“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些作家作品是否是一种开风气的、有影响的、预示着广阔发展前途的新生的力量,是否形成了一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也论宋词的“豪放派”与“婉约派”——兼评吴世昌先生等人的观点》,《山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谢桃坊先生也倾向于这种观点,他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词学史》一书中指出:“如果从宋词发展过程来理解苏、辛的异同,则不难见出他们之间有开创与继承的关系,他们的风格类型相同而艺术个性又颇相异。因而那种以苏轼根本不能算作豪放词人和苏、辛之间毫无共通之点的意见是极为片面的。”  ——对宋词风格流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编辑推荐

  词,具有不同于诗、词、曲的特性。作为有宋“一代之文学”,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优秀作者灿若群星,脍炙人口的佳作不胜枚举。从事基础教育多年的作者,对韵文颇有研究。《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以宋词为重点,基于对古典诗词曲的比较,从各个角度全面研究了唐宋词的体性,研究了唐宋词人的创作心态和代表性优秀宋词作者的个性风格,用大量篇幅详尽分析了经典词作及其丰富意蕴、审美情趣、艺术魅力,在如词境、宋词豪放和婉约分派、词多无题等许多方面都有独特的见地,足见作者的功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宋词的魅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书中讲了诗词的区别,还讲了宋词的发展历史及风格流派,所选鉴赏部分也有代表性,好书
  •   对唐宋诗词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当属本书价值所在。
  •   给家人买的书,包装纸质都不错,说很好
  •   学术范儿~并非简单的文艺评论。很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