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力军 页数:125 字数:8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介绍南海渔家的生产、生活以及渔家的社会、文化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读者较为全面地重点介绍生活在东沙、中沙、西沙及南沙群岛上的渔民,他们有悠久的历史,曾经经受过封建王朝鱼税沉重的苦难生活,古时候进行珍珠生产活动非常艰险;并对当今时代渔家养殖的现状作了对比描写。除此之外,该书还对南海特有的海上人家——疍家人进行详尽的描述。
作者简介
赵全鹏,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史。
书籍目录
一、南海渔家的历史足迹
1.史前时期的渔家
2.封建时期的渔家
3.渔家的生活环境
二、渔家与渔政
1.繁杂的土贡
2.沉重的渔税
3.海禁政策对渔家的摧残
4.迁海对渔家的荼毒
三、海上生产活动
1.渔船与渔网
2.鱼类捕捞
3.其他海洋物产的采捞
四、海岸上的渔家养殖
1.淡水养殖
2.贝类养殖
五、南海诸岛上的渔家
1.东沙群岛上的渔家
2.西沙群岛上的渔家
3.南沙群岛上的渔家
六、水上人家——疍家人
1.疍家人的来源
2.疍家人的海洋习性
3.疍家人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南海渔家的历史足迹 美丽辽阔的南海,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这里气候炎热,全年长夏无冬,温暖的气候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各种鱼类、贝类、海藻类等海洋动植物生长繁殖;蔚蓝的海面上,时而风平浪静,万里无云,时而波涌涛喧,鸟飞鱼跃,一片生机盎然。 在南海北面的华南大陆上,很早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现代考古人员在广东肇庆市封开县河儿镇 峒中岩发现的“封开人”生活在距今14.8万年前,也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曲江“马坝人”约生活在距今12万年之前,广西柳江发现的“柳江人”约生活在3万—5万年之前,另外还发现有麒麟山人、灵山人、荔浦人、都乐人、白莲洞人等原始人类文化遗址,他们都生活在广袤富饶的华南大陆上,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丰富的海洋食物资源和怡人的南海自然环境,逐渐吸引周边的原始人类到南海沿岸繁衍生息。 渔猎是人类最为古老的一种谋生方式之一。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就通过渔猎、狩猎获取食物资料,后来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渔猎在人们生产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在江、海、湖泊等水域多的地方,渔猎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随着捕鱼技术的提高得到发展,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就记载:“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劗发文身,以象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南海北岸的华南地区就是这样一个渔业文明古老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地区。 南海北岸先民们最初在陆地的江河、湖泊等水域中捕鱼,后来逐渐扩展到濒临的海洋——南海。先民们何时开始到南海里捕鱼?已经史无确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古代渔民很早就学会了在海中捕鱼。据古代文献《山海经》记载,我国周边有东、西、南、北四个海,靠海而居的民众就在海中捕鱼为食,如《海外南经》里记载:“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一曰在焦侥东,捕鱼海中。”《大荒南经》里记载:“有人名曰张弘,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弘之国,食鱼,使四鸟。”《大荒南经》里记载:“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山海经》中也记载了渔民在南海中捕鱼:“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所以,很可能在原始农业文明产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在南海北岸沿海地区繁衍生息,由此拉开了南海北岸渔业文明的篇章,从那时到今天,南海北岸地区的渔家创造出来了绚丽的海洋渔业文明,是华夏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