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里乾坤

出版时间:2012-5-1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作者:胡付照  页数:344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壶里乾坤》是一部探索紫砂工艺与美学的学术著作。紫砂之名,色紫悦目,温润若玉,贵在有砂。看似砂砾起伏,抚之滑润若豆沙,细润者若孩儿肌肤,其触觉之美,妙不可言。本书从紫砂壶造物、原料、工艺、名手、名作与承传等方面描述紫砂壶艺术的美的历程,配以大量精彩的图片和解说,展现传统紫砂茗壶“古朴、含蓄、精巧、文雅”之美学趣味。

作者简介

  胡付照,男,1973年3月出生,安徽怀远人,1997年安徽财经大学商品学专业本科毕业,2000—2002苏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进修),2004—2007年江南大学食品贸易与文化硕士研究生,任教于江南大学商学院,兼任江南大学食品文化研究所、无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已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独立出版著作3部,参编多部。主持和参与科学研究项目(食文化、旅游发展与规划、企业管理文化项目等)30多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紫砂壶——历史、传说与文化
 第一节 文化紫砂探赜
 第二节 壶里乾坤大
 第三节 规模自堂庑
第二章 紫砂壶——造物、原料与工艺
 第一节 是矿非土抟成壶
 第二节 方圆多变辨造型
 第三节 造物工艺显灵性
第三章 紫砂壶——审美、趣味与赏鉴
 第一节 紫砂壶的旨趣
 第二节 紫砂壶审美构成
 第三节 生活陶艺与紫砂壶艺
 第四节 紫砂壶鉴别与欣赏
第四章 紫砂壶——装饰、审美与文化
 第一节 装饰艺术文化特点
 第二节 紫砂壶装饰方法
 第三节 紫砂壶装饰审美
第五章 紫砂壶——名手、名作与承传
 第一节 历代紫砂壶艺特色
 第二节 明清制壶名家概要
 第三节 近当代制壶名家概要
第六章 紫砂壶——茶道、茶艺与择器
 第一节 中华茶道的天人之思
 第二节 中华茶艺内涵及其审美特点
 第三节 中华茶艺中择壶法要
第七章 紫砂壶——养壶、技法与文化
 第一节 独具特色养壶说
 第二节 养壶技法的探索
 第三节 养壶文化学意义 309
第八章 紫砂壶——收藏、修养与文化
 第一节 紫砂壶的收藏特点
 第二节 紫砂壶收藏与文化素养提升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从紫砂泥的制备发展来看,大体分为手工加工和机械加工两种。古代都采用手工加工,1958年始用机械加工。现在紫砂练泥大多采用机械真空练泥的方式。“明清、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料矿区全在黄龙山黄石矿下(部分红泥原矿在赵庄),开采全部凭借人工,而非机械作业,产量虽低,但往往选料精细,容易分清高、中、低泥质,即底槽清泥、紫泥和红棕泥。其加工也较繁复,陈腐时间长,泥色相对温润凝重,不作任何加工,人手便光润古雅。”民国徐珂《清稗类钞》记载: “泥初出山时,大如煤块,舂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浸之于池,经数月,则粗分子下沉。其最上层,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这是较原始的一种手工加工方法。古代制备紫砂泥非常重视“养土”(现在称为陈腐、陈化、困料、困泥)和泥料的配比和处理。一般养土多在一年以上,“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紫砂矿泥)筛捣,部署讫,弁窖其中,名日‘养土’。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至1949年前后,有用石磨磨制泥粉的方法,此法一直沿用至1957年。1958年应用机械化加工——采用石轮碾碎,加工细度控制在60目筛左右。1959年开始应用雷蒙粉碎机,细度在100目筛以上,湿水后通过真空练泥机加以捏练,成为供制坯用熟泥。应用真空练泥机省工、省时、省力,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此种练泥优点是泥料中残存空气极少、泥料组织均匀、致密度和可塑性能高,便于成型,大大提高了坯件的干燥强度和机械强度。缺点是所练的泥料颗粒呈定向排列,泥料中潜伏着应力,这些应力会在高温烧成中释放出来,促使坯件各部位呈收缩不均,易引起制品收缩、变形率加大。 目前,仍旧有不少艺人采用传统手工锤练的方法练泥。手工练泥法所练出的泥料比重小,坯件气孔率大,烧成后制品的收缩、变形率小。手工练制的泥料,泥团颗粒粗细悬殊,烧成后体积收缩不一,器表粗粒略有凸出,胎质富有滋润的光泽质感。而疏松的内壁因泥料矿物组成和团粒堆积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应用机制泥料制作烧成后,制品的吸水率会从通常的3%—5%下降到1%左右,气孔率也随之降低,而茶壶吸水率、气孔率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实用功能。即使成型、烧成等诸多条件不变,机制泥料和手工制备的泥料相比,器表的肌理效果会逊色很多。经过几十年工业化生产实践后,人们认识到应用原始的手工练制的泥料比机制泥料更能体现紫砂的透气质朴的特质。近年来,尤其是高档紫砂作品的制作用料仍多采用手工练泥的方式。

编辑推荐

《壶里乾坤:紫砂壶艺术探赜》介绍传统紫砂茗壶以“古朴、含蓄、精巧、文雅”为壶艺主流之美学趣味追求。壶之为器,静态呈现,动态欣赏,读壶品鉴,仁者心动。紫砂壶有裸胎之美——满腹珠玑,以本山土砂直示其本性;壶亦有金石书画之美——诗书画印装饰,一把壶上综合呈现了书法、篆刻、绘画、壶铭等精妙的装饰之美,令人生闲远之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壶里乾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图文并茂,很适合对紫砂文化感兴趣的入门者研读。在作者简介中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多年坚持在高校中弘扬中华茶文化、紫砂文化,积极从事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在和茶、壶的日日交流中,以‘日日能证得一杯茶的真味’为理想,快乐从教,静心科研,不倦探索,做好园丁。”这正印证了简介中这样一句话:“研究兴趣涉及食品文化、旅游文化与规划、营销策划及企业管理文化等”。看得出作者很会营销自己,且不论作者的一堆头衔和成果,但就这一点不免对作者能“静心科研”颇疑心。
  •   虽然还没阅读但是之前正在阅读胡付照做的读壶小品等系列图书,正是由于该系列图书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可读性等感染了我才促使我购买了以上的图书。我感到该系列图书的应该是一套内容充实的优秀作品,在此推荐给各位读者在此也感谢当当网给我们推荐了这套图书。并希望当当网把其他缺货及时补上
  •   研究紫砂入门的好书
  •   图文并茂,非常好,物有所值!
  •   相当与漫话紫砂壶的书
  •   紫砂壶本来就是一喝茶的器物,既然是物质器物,也就应该以实用功能来论有用无用,是好是坏。但是,紫砂壶发展到今天,虽不能说其实用功能已降至次要地位,但是,审美功能已大大上升,因此,紫砂壶是艺术。本书从艺术的视角探讨紫砂文化的发展,是难得的好书。制作紫砂壶的大师,虽然像顾景舟那样有很好的文学艺术功底,但是真正从文化艺术的高度来探讨,可能是大多数大师力所不逮。本书作者是教授,从学院来的路数来探讨紫砂文化,不论是否有隔阂,但是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可以从壶的角度探讨壶,可以从茶的角度探讨壶,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壶,都是一种视角。多一种视角是好事。
  •   壶里乾坤——紫砂壶艺术探赜 不错
  •   适合紫砂文化初学者。系统、全面。
  •   不错 不错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     才云鹏
      
      2012年11月25日《新闻晨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2-11/25/content_925627.htm
      
      
      据统计,古往今来收藏家的平均寿命比常人高出20岁左右——这里,主要应是心态使然:与世无争的超脱、吃亏是福的淡定、鉴赏中历练出来的成熟,是源源不断滋润心灵的优雅活泉。而在所有的藏品中,紫砂壶因凝结着道家的自然、儒家的生机和佛家的禅悟,时刻体现并提醒着人与自然的完美交融,故无论是案头清供、手中把玩,还是呼朋引类煮雪言欢,都是无尚妙品。
      没听过紫砂的大概寥寥无几,但若问什么是紫砂,真能给出答案的一样似沙里淘金。那么,什么是紫砂?往低了说,叫“阳县一把土”,往高了说,则叫“蜀山泥中金”。但顺口溜只能让您知晓中国有这么一种举世无双的名品,同样,多年来,制作紫砂的有之,研究紫砂的有之,系统化介绍紫砂的来龙去脉和幽微世界,则绝无仅有。现在,一个美轮美奂、妙趣盎然并且系统化、权威化的紫砂王国,在刚刚付梓的胡付照先生的《壶里乾坤》中,首次得以鲜活呈现。
      茶壶司空见惯,几乎家家都有,但配茶最好的之所以当推紫砂,是因为宜兴紫砂壶具有特殊功能,“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其使用年代越久,器身色泽就越发光润芳馨,即使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发出幽深的香气。紫砂的这些特性来源何处?从这个根本点开始,《壶里乾坤》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关于紫砂的几乎全部知识:紫砂原料的产地、种类及特点、制备方法,紫砂壶根据造型、用途和艺术风格的各种分类,五大成型技法及各自特点,细到钮、盖、腹、把、流嘴、足、气孔等结构乃至紫砂的分子结构,广到历朝历代的饮茶方法和饮茶器具,专业到底线、深桶、把手、口线、盖板等各特定名称的说明,结合一幅幅纤毫毕现的照片展示的制作流程、壶内状况、工具和窑内实景,趣味到让您见识世界最大的、最小的、最扁的、最薄的紫砂壶,一路读来,读者必大呼过瘾,大开眼界。
      紫砂的造型简练大方,淳朴古雅,不假釉饰,没有彩绘,比瓷器更具古风。好的紫砂壶,当是工与美的和谐统一,道与技的天作之合。作为一名资深紫砂研究者,胡付照的《壶里乾坤》并非只发挥了一个橱柜的作用,局限于简单描述紫砂的工艺流程,实际上,这是一部有史以来最为全面和深入探讨建立系统紫砂文化的专著,不仅对紫砂器具的历史变迁、紫砂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明晰的阐述,对紫砂艺术的美学内涵进行了精到的概括,而且提出了很多难能可贵的建议及具体措施,如紫砂壶倒茶收水不流涎很难,作者对其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继而提出了较为可行的解决办法;对低端壶中普遍添加化工原料的行为感到忧心忡忡,同时也不忘对购买者给予了切实的忠告和建议,并在很多地方将读者带出常见误区。作者更站在紫砂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国家政策、从业人员素质及目前面临的诸多困境,高屋建瓴地概括了当代紫砂艺术文化现状,对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与快速发展,寄予了殷切的期盼和良好的祝愿。
      壶里的乾坤,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自有格调,自有方圆,自成体系,但同时,它更说明了一种人生的态度——自由,如诗中所言: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而这种自由,当来自心与天地的日渐交融,正如小小的一枚紫砂壶,在把玩中温润成玉,人生也需如此滋养。除去对工艺的全面介绍,紫气氤氲中,紫砂传递着亘古不变的时尚,让本书从头至尾流淌着美学的逸韵。诸如如何养出紫砂壶的温润和灵气,作者用“一壶事一茶”带出了自己关于养壶的鲜明观点。而“茶性映人性,茶魂养人魂”,紫砂离不开茶,作为著名的茶文化专家,胡付照对茶道、茶艺和择具也给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其将茶道和茶艺区别梳理让更多的爱茶人卸掉了哲学重负,从而能够开心快乐地由浅入深进入茶的世界,功德无量。作者为写作此书用功极深,中国当代紫砂制作大师几乎都在本书中留下了珍贵的心得,让紫砂爱好者的欣赏层次能够得到纯正而迅速的提升。
      一壶一世界。若如此说,《壶里乾坤》堪称三千大千世界了。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影响继广和收藏文化的日益兴盛,紫砂文化必当大行其道,而作为紫砂文化理论基础著作,本书具有里程碑般的基石意义。自唐人陆羽诞下《茶经》后,1300年的时光辗转至今,胡付照先生的《壶里乾坤》,可称与其遥相呼应的当代《壶经》。
      
      
  •     紫砂壶艺术是江苏宜兴陶瓷艺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艺术门类。近年来,伴随着茶文化热,紫砂壶热度非凡。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紫砂艺术专门的著作。各种紫砂图书良莠不齐,也给学习者带来了选择的困惑。这本《壶里乾坤紫砂壶艺术探赜》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部紫砂艺术研究专著。装帧设计精美,朴实素雅的封面,散落着草木纤维,宛如质朴的土砂,观之令人心静若水。这部著作研究角度多元,论述严谨、系统,体现了作者饮食文化研究的综合能力,是近年来紫砂文化研究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学术佳作。
  •   好的紫砂壶,当是工与美的和谐统一,道与技的天作之合
    啊哒~写的好,向江湖兄作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