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川 页数:356
Tag标签:无
前言
——记者眼里的“台湾表情” 黄扬略 宝岛台湾,令人心向往之;记者眼里,台湾更有别样的丰富表情。 深圳报业集团有幸成为第五家获准赴台驻点采访的大陆地方媒体,是广东省迄今唯一获准驻点台湾的媒体。 赵川是深圳报业集团抽派的首批驻台记者。身为媒体人,经层层挑选成为“首批”,乃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肯定,更是难得的机遇。从2010年8月至11月,在为期3个月的首期驻台时间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岛内政治环境,他以一名资深新闻人客观冷静的专业素养,通过勤奋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采访任务,受到读者的好评,并受到国台办的通报表彰。 选派记者赴台湾驻点采访,是一件严肃而意义重大的工作。临行前,深圳报业集团举行仪式,为首批驻台记者壮行。在欢送仪式上,赵川表达了自己的坚定决心。抵达台北后的次日,即发回首篇报道《台北,我们来了!》,这标志着深圳乃至广东媒体对台报道从此翻开新的一页,也标志着大陆媒体驻台记者阵容中从此有了“深圳力量”。 虽然是首次派驻台湾采访,但赵川很幸运。此期间正好赶上两岸交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历史时段: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实施,因而,他见证了多项史无前例的两岸重要交流活动;同时,正值台湾首届“五都”选举前夕,这恰是观察台湾社会世相的绝佳时机;在经贸交流领域,首批驻台记者更是见证了诸多的“首次”。 现在,赵川将三个月行走台湾的经历和见闻,以新闻人的独特视角,图文并茂地集中呈现给广大读者,我以为此举很有价值。这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的游记类书,也不是简单的作品罗列,而是一名资深记者对台湾社会多方位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探幽发微,倾注了大量心力。翻阅此书,读者可从一位新闻人的视野,真切感受到宝岛台湾“不一样”的方方面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立体而丰满的“台湾表情”。 短时间内,能够获取如此大的信息量,殊为不易。这种工作作风值得肯定与鼓励。三个月内,除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外,足迹遍及宝岛的东西南北,这是新闻记者的优势所在,也是他勤奋努力的表现。从本书所涵盖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看出,赵川在赴台驻点之前,应做了大量“功课”。他除了得益于台湾朋友外,还同先期驻台的中央及、地方驻台媒体记者密切合作,驻台期间,就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做独家观察,相信许多内容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0月21日,台湾发生自开放大陆游客来台观光后最严重的一次人员伤亡事故,数百名大陆游客遭遇山体塌方被困,多人失踪。紧张的搜救工作时刻牵动两岸同胞的心。为及时跟踪报道搜救进展,在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赵川多次冒险赶赴台湾东部沿海的苏花路塌方现场采访,为大陆读者、尤其是广东读者(失踪者多为广东游客)提供第一手信息。其实,基于安全考虑,没有任何领导要求必须冒险前往,可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新闻记者,此时,他知道应该出现在哪里。这充分体现了一名资深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面对全新环境,要想在短短3个月内取得显著成果,只有不断开动脑筋、创新方法。据知,赵川每天除按时发回当日稿件外,还牺牲休息时间,及时分门别类整理资料,为后续“深加工”做准备——这正是本书得以问世的由来。对一名首次派往陌生环境采访的记者来说,实属难得。 深圳报业集团首批驻台记者早已完成使命按期返回。现在,派员驻台采访已成常态,后续记者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同首批驻台记者的开拓性努力密不可分,其功乃不可没。捧读这本《台湾漫记》,令人欣慰,掂之厚重。而作为一名读者,从中可以读到宝岛台湾许多难得一见的丰富“表情”和精微“细节”,亦可从中体味到一名大陆驻台记者的用心与坚韧。 是为序。 2012年5月1日 (注:序作者为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
内容概要
《台湾漫记——一名驻台记者视野里的全景台湾》为国内第一本以大陆资深媒体人视角,真实呈现宝岛多姿多彩“另一面”的专著。全书以纪实手法、通过大量鲜活照片,为读者奉上一份食材丰富、风味独特的精神大餐。
呈示读者的是由表及里的三个层面——
第一辑“光影”。主要由大量经遴选的新闻照片及简略文字构成,侧重直击和亲历,讲究独家性和广泛性,力图对台湾社会政治、经济、人文、风物等做全景式扫描。
第二辑“纪事”。以文字叙述为主,图片为辅。是作者行走台湾的经历和见闻,侧重故事性、趣味性及客观性,也是作者对台湾社会的精微洞悉与思考。
第三辑“印象”。是作者完成首期驻点采访任务后,梳理、反刍累积素材而成的一组深度调查报告,属对所获信息的沉淀及省思。
作者简介
赵川(桂平),深圳报业集团所属《深圳商报》主任记者。2010年,经两岸磋商核准,深圳报业集团成为大陆第五家可派员赴台驻点采访的地方媒体,荣选为集团首任驻台记者。
从高校到大众传媒,在新闻一线奋战20年,历任首席记者、主编、驻区办事处主任等职。荣获国家级新闻奖特等奖两次,分获省、市级新闻奖项十数次。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已出版著作两部。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光 影
第一章 初临宝岛
1.台北,原来如此邻近!
2.首遇大陆文化名人来台
3.误入“国军比武”现场
4.品尝台北老街的早点
5.大陆宝贝“私跑”到了台湾?
6.遭遇“地牛翻身”
7.缝合大地的伤口
8.眷村掠影
9.饭厅阿姨:“今天你再笑一个!”
第二章 市井百态
1.百年“度小月”的镇店之宝
2.西门町:让“文化元素”唤回年轻人
3.活色生香的艋舺
4.剥皮寮:怪名字有老故事
5.这间教室,似曾相识
6.西门红楼:文化创意者的天堂
7.街头艺人各展其能
8.台北街头的市井百态
第三章 宝岛踪影
1.初访台中
2.日月潭素描
3.日月潭边避雨记
4.集集车站:还原与怀旧
5.台南最是怀思地
6.九份,天然一处“外景地”
7.澎湖游踪(之一):海岛之夜
8.澎湖游踪(之二):诗意的早晨
9.澎湖游踪(之三):海碧天蓝
10.金门之旅(上):厦门信号在金门“漫游”
11.金门之旅(下):战争痕迹随处可见
12.台北故宫,百闻不如一见
13.老蒋灵寝前,不见大陆游客鞠躬
章节摘录
剥皮寮:怪名字有老故事 在台北老城区逡巡,有时会问当地人:“这附近有什么好玩好看的?”答日:“去剥皮寮啊,从这条街过去很快就到了。”有几次,我特地在晚上去找,结果只看到红砖骑楼门额上写有“剥皮寮”几个字,门却是紧闭的,因为定时开放,时机不巧,好几次扑空。 好在距离很近,总有一天会来目睹你的真容。 时间转眼便到了10月,这天,我采访了贵阳街“排骨大王”之后,顺道向广州街一带走过去。不知不觉中被人流卷进了一处红砖骑楼建筑群中,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进了剥皮寮历史街区。于是,我以一个游人的眼光,在这有着百年风华的老街区寻找,寻找老台北行之不远的背影。 说实在的,对于我这位来自大陆的中年人来说,这里并没有多少特别惊讶的发现。我更多地是在心中作对比:假如我们大陆城市能这样做,该会有多少个老街区得以幸存?会有多少个老场景得以再现?同台北相比,他们视为宝贝的东西,我们正在大刀阔斧地拆除,他们从民间到处收罗文化遗存,我们正将其视之为碍眼的垃圾。我们只知道“文革”时期破旧立新,毁掉了价值无法估量的历史文物,却不知道,这种状况迄今依然在延续。数百年历史的长街拆掉,建了成排的崭新门面;屹立千年的庙宇被推倒,因为它站在一处崭新的楼盘边碍手碍脚…… 台北剥皮寮老街区,给我的启发不是它本身,而在它之外。 马英九先生曾说了一句蛮幽默的话:“我以为剥皮寮原先是剥活人皮的地方,哪知道其实完全不是那回事。”剥皮寮名之所来,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呢?我后来查资料得知,所谓剥皮寮是指由康定路、广州街及昆明街所包围的街廓。因为清朝时期,台湾的建筑材料需要从福州运来,商船从福建运来红砖和杉木,红砖兼做压仓之用,而木材从海水中拖拽而来,经浸泡之后,运到这里需要剥皮处理方好使用,此处因而得名。 诚然,这仅只是一说。 这间教室,似曾相识 台北乡土教育中心,属于剥皮寮历史街区的一部分,紧邻百年老校“老松国小”。这里主要是“以融入式教育与文化之理念,使其作为推展乡土教育的园地”,将学校教育与小区文化相结合,规划不同的主题展览,以及剥皮寮相关历史特展,并办理各项教育活动,借以达到寓教于乐的功能。如今,这里已成为台北文化地图上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部分,而且免费开放,自由进出。 街区内拥有不少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古建筑及店家,如章太炎旅台居所、凤翔浴室、秀英茶室、日祥旅社、太阳制木所等,这些都是台北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 展示区内,有一间当年的小学教室,教室的布置尤其有意思,隐约呈现当时公民接受教育的情况。这让我约略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对这样一间教室,相信很多人都会生发出由衷感慨。 那天,正巧有一对母女在这里参观。母女模拟师生,坐在教室里相互拍照,她们在兴奋地交流着什么。从她们的神态中,可以判断,在这里她们找到了共同的乐趣。 这间“台湾教室”,既似曾相识,又觉得距离我们太过遥远…… 西门红楼:文化创意者的天堂 在台北期间,逛得最多的一个地方就是西门红楼。 因为它临近捷运(地铁)西门出入口,我几乎每天都要从门前经过。也有的重要新闻发布活动选择在红楼内举行,譬如台湾十大观光夜市评选结果新闻发布会就曾在这里举办。 红楼内常年举办演艺活动,也有来自民间的文物展览,还有台湾原住民的手工制作售卖。在红楼外的广场上有一个舞台,常常有年轻人在自弹自唱。在红楼外围,有一个搞怪市场,出售的是年轻人制作的创意商品,包括文化衫、小瓷杯、装饰品、小摆件等等。再远一点就是街头艺人的表演场了,是奉行“街头,就是最好舞台”的流浪艺人们施展才艺的地盘。 总之,西门红楼,仿佛是创意和灵感的策源地,是文化创意者的天堂。 史载,红楼建筑建于1908年,是台湾第一座由官方兴建的公营市场,也是台湾现存最古老完整的古迹市场。设计者是当时任职台湾总督府的日籍建筑师近藤十郎。 西门红楼设计采取“八卦造型”,取八方云集之意。整体建筑结合东西建筑风格大胆设计而成。2007年开始,经整合包装,成为文化创意展示场所。 如今,西门红楼热闹非凡,剧场、中央展区、红楼茶坊、精品区、文创发展平台布局其中,并着力打造创新发展空间。随着西门红楼将附近徒步街街头艺人表演等纳入其中,其充满才思的各种演出令各路游客大饱眼福。 据统计,仅2009年度,西门红楼及其外围广场就举办了上千场文艺活动,累计吸引了400多万人次参观。 街头艺人各展其能 只要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必然有街头艺人。 台北,街头艺人最集中之处当属西门町步行街一带。街头艺人,卖艺为生,靠辛苦劳动吃饭,以一技之长谋生,值得尊重。 每每看到这些街头艺人,我总会将其同大陆的卖艺人作对比。我发现,台北的街头艺人水平一般,但是“包装”得较好。衣饰装扮较为整洁,言行较为文明,不会有强讨强要现象出现,至少不会引起路人的恶感。他们的面前总是放一个“欢迎打赏”的纸箱,多少随喜,不给也没关系,就当是自弹自唱,自我娱乐一番。因此,街头艺人成为街头一景,而非“脏乱差”典犁。 在万华寺对面的露天广场上,入夜后,总有卖艺者出现。一次,我在附近溜达,被一种奇怪的乐器声牵引到了广场亮灯处。原来是一位拉锯琴的女艺人在演奏。伴随乐声,一位身有残疾的男子闭目高唱,并手舞足蹈,深深陶醉其中。围观者不时发出掌声,表达对演奏技艺的认可。我走近一看,原来还是一位“国宝级锯琴大师”。不过,你千万别惊讶,台北街头这样自封或他封的“国宝级大师”多了去了。在西门町一带,这样的“国宝级”书法家、画家之类,一找一箩筐。 一次,我在捷运士林站出口处看到一位吹口琴的街头艺人在表演。听众就一位——一名两三岁大的顽童,好奇地盯着演出者,并用手摆弄那只“欢迎打赏”的纸盒。孩子的母亲远远看着孩子,边同旁人聊天,她们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我观察许久,做母亲的并没有干预孩子的行为,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 我曾询问一位街头演奏者,这样做是否迫于生活无奈?这位年轻的吉他演奏者说这是自己23岁之前的一种生存方式,是自己的“街头义演”,不仅可“免费练胆”,还能享受喝彩或接受指教,收获音乐学院里得不到的东西。 信夫!艺术原本来自民间,若能以这种方式回归民间,那不正是“源头活水”吗? 每次上街,遇到有意思的街头表演即拍下来。次数多了,竟能组成一个系列,就此呈现给各位。 P31-39
编辑推荐
宝岛台湾,令人心向往之;记者眼里,台湾更有别样的丰富表情。 赵川编著的《台湾漫记——一名驻台记者视野里的全景台湾》为国内第一本以大陆资深媒体人视角,真实呈现宝岛多姿多彩“另一面”的专著。以纪实手法、通过大量鲜活照片,为读者奉上一份食材丰富、风味独特的精神大餐。读者从中可以读到宝岛台湾许多难得一见的丰富“表情”和精微“细节”,亦可从中体味到一名大陆驻台记者的用心与坚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