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观天下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资中筠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本人忝列“学者”圈,以笔耕为业,实际上是半百以后才开始。前半生所写文字都是奉命之作,多为“内部”报告,偶然以他人名义公开发表,也多为应景文章,不值得追认。我笔归我有,迄今不过三十载。前期主要是专业研究的学术著作。在“正业”之外兴之所至写点东西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然是与当时的开放形势分不开的。对我这个半生为驯服工具的人来说,发现原来这支笔还能属于自己,可以这样来用,是一大解放。开始只是偶一为之,且多为读书心得,后来逐渐欲罢不能,大量写作始于90年代,特别是正式退休之后。这些文章都是有所思而流诸笔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摆脱了命题作文之累。80年代初的心情充满了对未来的热情和期待,自己似乎大梦初醒,从精神桎梏和迷失中走出来。尽管仍然感觉到旧的顽固势力和种种太熟悉的思维习惯的羁绊,总的心态是乐观而有信心。以后种种是那时未料及的,所以从文章时序来看,越到后来,所表达的心情越沉重。我本无“倚马才”,以产量论,留下的文字实在不算多。现在几本集子告罄而有重版之议,我认为那些文字并非都有长远价值,且兴之所至,题材太杂。所以最后决定,选一些自以为还值得重印的旧文与尚未入集的新作放在一起,作为自选集,按题材分卷,共得五卷,呈现于读者,取名为:《感时忧世》、《士人风骨》、《坐观天下》、《不尽之思》、《闲情记美》。每卷中的篇章大体上按倒时序排列,无形中展现了这几年的心路历程。一些闲情记趣、述往怀人的文章,多写于前期,以后似乎不大顾得上这种雅兴了。这本非我所愿。前一本集子名《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原意是想退休后享受“出世”的情趣的。不知怎地,忧患意识日甚一日。后一本《斗室中的天下》,扉页上自题:“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如今纵观多年来的作品,不论是谈古论今,还是说中道西,其实也包括述往怀人,直接还是间接,总有挥不去的忧思。在“思想改造”的年月,每当我写自我批判时,总是说我受的是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如今换一个说法,就是从家庭到学校,我自幼接受的是中西文化并重的熏陶。我本人虽然没有赶上“五四”,但父母师长辈都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他们不论是否参加过什么“运动”,不论思想“左倾”还是“右倾”,不论是否出洋留过学,那些家喻户晓的大名人无论矣,就是默默无闻的中小学教员,其文化底色都是那个时代中西交汇的产物,自然体现在学校教育中。那时的学制是统一的,而办学是多元化的,私人办学很发达,不少教育家都把自己的理念贯彻到办学和教学中,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如此,校训也各具特色。在这百花齐放中,上述中西文化交汇的底色却是共同的。例如,现在人们提起教会学校都以为很“洋”,其实至少在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教育中国化政策后,洋人办的学校,包括教会学校,大多很重视国文,学生的古文修养都能达到一定程度。同时,从小学起就有“公民”课,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些基本观念和行为规范贯穿其中。我一上小学,就学唱《礼记?礼运》篇中“天下为公”的一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中学英文课朗诵过美国《独立宣言》。举此例说明当时文化背景于一斑。这种传统教育,“道德”和“文章”是结合在一起的。有许多事属于“君子不为也”,是当然的底线。作为“五四”标志的“德先生”、“赛先生”以及现在被称为“普世价值”的那些原则也都化为“底色”,没有争论,也没有感到与传统的“君子”有什么冲突。“科学”在心目中的地位至为崇高,而且自少年起在心目中就树起几尊高山仰止的榜样,记得当年在中学女生中“粉丝”最多的人物之一就是居里夫人。她的名言“要用手去触摸天上的星辰”传诵一时。因是之故,我对种种全盘否定以“五四”为符号的新文化之论决难同意,多篇文章涉及此问题,是有针对性的。冯友兰先生的东床蔡仲德君曾对冯先生做过精辟的概括,说他一生有三个时期:“实现自我、失落自我、回归自我”。这一概括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像冯先生那样完成了第三阶段——或是不幸早逝,或是始终没有迷途知返。这“三阶段”对我本人也大体适用。所不同者,冯先生那一代学人在“失落”之前已经有所“实现”,奠定了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体系,在著书育人方面已经做出了足以传世的贡献,后来回归是从比较高的起点接着往前走;而余生也晚,尚未来得及形成自己的思想、有所“实现”,就已经失落了,或者可以说是“迷失”了。后来回归,主要是回归本性,或者说回归那“底色”,在有限的幼学基础上努力恶补,学而思、思而学,形诸文字,不敢自诩有多少价值,至少都是出自肺腑,是真诚的。回顾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字,既有变化也有一以贯之的不变。第一个不变,是对人格独立的珍惜和追求。事有巧合:2010年我发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一文,其中对中国古今的“颂圣文化”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发表后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文中引了韩愈“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之句。如今重读旧文,忽然发现1980年发表的第一篇随笔《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中正好也提到太史公之可贵处在于没有“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那种精神状态,并钦仰其“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的写史笔法。此文发表后偶然为楚老(图南)读到,大为赞赏,专门找我去谈了一次,还反复诵读“不阿世……”这几句话,为之击节。若不是为出集子而重新翻出来,文与事早已淡忘了。现在回忆起来,我那时正处于对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抚今思昔、思绪万端的状态。不知怎地常想到司马迁,于是重读《史记》,甚至曾起意要为太史公写一个舞台剧本,连序幕和主要情节都想好了,而且想象中舞台上的太史公是于是之扮演的。后作罢,以我的才力当然是写不成的。结果只写了一篇读后感。为什么想起“臣罪当诛兮……”这句话呢?大约是为当时各种受迫害的人被“落实政策”后一片“感恩”之声所触发。由此可见反颂圣、恶迎俗是我的本性,开始并没有那么自觉,自己也没有想到三十年后想明白了许多问题,却与开初的朦胧状态遥相呼应。《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一文所述中国“士”的精神轨迹,多少也有夫子自道的成分。遥望两千年前,犹有太史公这样的风骨,再看两千年后的今天“颂圣”和“迎俗”的态势,能不令人唏嘘!追求“真、善、美”而厌恶“假、恶、丑”,应该是普遍的人性。不过在阅历太多、入世太深之后,可能审美神经就会麻木。然而我在知命之年开始逐渐苏醒之后,这条神经却日益敏锐。似乎对虚伪、恶俗、权势的暴虐、草民的无告,以及种种非正义的流毒恶习的容忍度比较小。许多当代国人见怪不怪,不以为意,一叹了之,甚至一笑了之之事,我常觉得难以忍受,有时真想拍案而起,尽管许多事与我个人风马牛不相及,若不是现代资讯发达,我完全可能浑然不知。收于《感时忧世》卷中的许多文字都是如鲠在喉,不得不吐之言。事实上,时格势禁,并不能尽吐。而这种忧愤之思越到近年越强烈,从文章的年序中显示出来。近年来,有不少差不多同龄的旧雨新交都表示与我有共鸣。尽管经历不尽相同,而还原底色却有相似之处。也许因为我们青少年时受过同样的道德文章的熏陶(与后来各自的专业和道路无关),有比较强烈的正义感,当时所见到的社会黑暗面已让我们觉得不可容忍,向往美好、公平、正义的新社会,而且也曾经多次为之升起希望,所以对于方今现实与当初理想的鲜明对比感受特别敏锐。至于当年的“士林”风尚比之今日,只能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我的专业属国际政治学科,重点是美国研究。过去我出文集一向把专业与业余分开,因为我认为学术论文与专著都是面向业内读者的,且体例与随笔类文章也不大一致。此类文章曾单独集结出版,名《资中筠集》。这一次自选集把某些专业学术文章也包括在内,大部分集中在《坐观天下》卷,也有少数收入其他卷。这样做的考虑是:这一套集子以自己的思想为脉络,国内、国外,大事、小事,难以截然分开,某些自己特有的心得和观点在不同类型的文章内都有表述。从多年来得到的反馈来看,我发现自己的专业著述影响所及,“圈外”竟比“圈内”更明显。方今我国读者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日增,国际问题研究不是专业者的专利。我的文风大多“实话实说”,学术论文也不似高头讲章,少“学术腔”,对普通读者可能也还有可读性。不怕落敝帚自珍之讥,在重新通读自己二十、三十年前的一些文章时,发现虽然时过境迁,却基本上没有过时。因为我的取向是从大历史角度研究世界,不拘泥于一时一事,并且更多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论是对美国,或是对其他国家(例如所谓“大国崛起”)都是如此。有些预测性的看法证诸后来的发展,既有错判的,又有证明预见的,都保留原貌,立此存照。有的观点为我首先提出,现在已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尽管仍有争议,例如美国对外行霸权,对内行民主,并行不悖;例如衡量美国兴衰的趋势不以GDP占世界份额为依据,而是创新能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全球优秀人才的实际流向;有些史料鲜为人知,如联合国成立的起源和最初的主要争议、台湾问题之由来,等等。说到“底色”,我们这代人还有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这当然与经历中的家国多难有关,也与自幼接受的教育有关。民族振兴是我们刻骨铭心的向往。我从未“居庙堂之高”,却也不算“处江湖之远”,不论在哪个时代,自己处境如何,对民族前途总是本能地有一份责任感和担当。在这个问题上自己的思想也有所发展,近年来无论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视角重点日益移向“人”,而不是抽象的“国”。由于中国近代与列强交往中常受欺压,国人习惯地把个人的命运依附于“国家”的兴衰。这在原则上似乎没有问题。但是由于从来没有真正实现“民治、民有、民享”,代表国家的政府不一定代表具体的百姓(我现在尽量避免用“人民”一词,因为这个词也与“国家”一样,被滥用了),于是统治者太容易以“国家”的名义侵犯百姓的权益。国人至今看历史,还喜欢歌颂频于征伐、开疆拓土的君主,今日之青年还为古代专制帝王的虚荣而欢呼。而我却经常想起“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以及《吊古战场文》、《兵车行》,等等。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不缺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深有所感的。另外,我由于多年来工作和专业的关系,对外部世界多一些了解,对世界文明史有探索的兴趣,形成了自己“人本”的历史观,也画出自己看待中外历史的坐标。我心目中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笼统抽象、集体的“人民”,或“×国人”。因此,近年来日益强烈地感觉到,我国人在“爱国”的口号下所滋长的虚骄之气和狭隘的国族主义(我现在觉得称“国族主义”比“民族主义”更恰当)恰好是民族振兴之大碍,而某些媒体片面宣传的误导和煽动害人匪浅。从1996年《爱国的坐标》发表开始,有多篇文章论及这个题目,包括《君王杀人知多少?》、《兵马俑前的沉思》、《人格与国格孰先?》,等等。本文正当结束时,发生了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的严重灾难,举世关切。日本的灾难更足以证明需要加强“地球村”的意识。天灾是如此不可测,而“人”自己的“发明创造”究竟是造福人类还是惹祸,值得深刻反思。这绝不是一国一地的问题。今后超国界、超民族,需要共同应付的天灾人祸定会层出不穷。而各国政治家何时能超出狭隘、自私的“国家利益”的惯性思维和强权政治、损人利己(其实也损己)的行为模式?其中,大国、强国显然比小国、弱国有更大的影响、更重的责任。他们,或者我们大家,负得起这个责任吗?我自称“常怀千岁忧”,人类还有一千岁吗?2011年4月

内容概要

  本书专门选录作者关于国际问题、中外关系问题的著述。写于80年代初到2010年,大体可以看作是作者近30年在上述领域中较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资中筠,资深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曾任杂志主编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1996年从社科院美国所退休,仍继续著述,并应邀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除有关国际政治和美国研究的专业著述外,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主要著作:《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20世纪的美国》)、《财富的归宿》、《资中筠集》等。
  随笔集:《斗室中的天下》、《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学海岸边》(与陈乐民合集)等。
  译著:《公务员》《浪荡王孙》《农民》《啊,拓荒者》《哲学的慰藉》等。

书籍目录

自序
从历史的角度看最近一轮美国金融危机
另一种主流的声音——评吉米?卡特《美国的道德危机》
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旧话重提——伊拉克战争前的思考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美国总统的个人作用
从历届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内政外交的演变
实现舆论监督的奋斗史——《美国新闻史》读后
日本为什么认罪这么难?
百年风云启示录——《冷眼向洋》书系总绪论
美国强盛之道
讲和也需要英雄——由拉宾之死想起的
大国保证和平的原则与大小国家平等的信念——论联合国的初始构想
20世纪后半叶世界舞台上的美国
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一份鲜为人知的建议书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重读《顾维钧回忆录》有感
中国人在国际关系中的世界观——兼论“中国例外说”
缓慢的解冻——尼克松访华前十几年间美国对华舆论的转变过程
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
百年思想的冲击与撞击
美国研究之我见
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之由来——1945—1950年美国对台政策的起伏

章节摘录

版权页:在当前美国社会物欲横流,对外不可一世的形势下,卡特似乎有点特立独行,似乎是偏离主流的异类。但是从某种意义上,他代表的也是美国的主流思想。事实上在美国社会中这样的批评和反思是很常见的现象,是一种自我纠错机制,因为当权者总是很有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当错误越来越严重时,来自各方的反思和声讨声也就越来越强烈,纠错机制就会发挥作用。这是源于美国人一直不相信仅靠政府的权威就可以正确引导他们的国家走向正道,其制度设计也是基于这一前提。每当执政者的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国家出现重大偏离时,就有一种强有力的反省力量将其拉回正常的轨道。这也是美国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社会的希望所在。美国的政治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逻辑,因此面对美国社会的反对声音和浪潮时,不必大惊小怪,当各方面大声疾呼“危机”时,也许正是“转机”。对前总统卡特的书,也应作如是观。不过道德滑坡没有政策偏差那么容易扭转,这是一个全球现象。不论原来属于什么道德体系的民族,都有~种“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的慨叹。面对商业化、消费主义、拜物主义大潮,似乎一切传统美德都在被腐蚀、冲垮,似乎物质文明的突飞猛进与精神文明成反比。这里只谈美国.其实从马克·吐温称为“镀金时代”的时候,已经发生这种现象。20世纪初期有过一次重大的改革运动。到上个世纪60年代,从反越战和争取民权为主题的学生运动开始的社会运动是国人比较熟悉的。

后记

题记大国消长如月之盈亏,是人间正道。从大国的历史来看,以竭尽本国人力、物力,剥夺本国人民基本权利为代价……只可得逞于一时,最终必一败涂地;而凡能继续立足的,本国人在国内基本上得到善待是必要条件。——资中筠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和资中筠是三十多年的至交,有通家之好。她学贯古今中外,胸怀天下黎民,勤奋好学,与时俱进,笔耕不辍,思想常新,很值得我们学习。她对属于正业的国际问题研究,造诣很深,特别在美国某些专题的研究和中美关系上,有不少突破。近些年来,她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扩大了境界,更加忧国忧民,愤世嫉俗,写了大量针砭时弊、捍卫正义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和诸多名人激赏,在社会上和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借自选集出版首发之际,衷心祝愿资中筠健康长寿,继续言说。这将是读者之福,中国学术思想之福。——何方资中筠先生是总让我产生自卑的长辈之一。在她面前,我从来都有一种惶恐如影随形;有一种做错了什么和什么做得不够彻底的感觉始终笼罩着我。她的学识,她的人格,常常像镜子照出我的一些丑态来。读她的文章,我知道自己的文字有多么的华而不实;和她谈论文化、文学、历史和现实与时弊,她又常常让我哑然失语,觉得自己不仅是没有读过几本书的人,而且是一个连精神上都有腰间盘突出症的严重患者,是一代“腰痛作家”中的一个。每一次和她的文字与她本人交流之后,我都对自己说:回家多读几本书吧,把你的腰挺得再直一些吧!——阎连科一句“学而优则仕”,一个科举制度,把读书人赶上“做官”的单行道,一赶就是两千多年。读书人希望“致君尧舜”,君主们则得意于“入吾彀中”。结果,一旦为臣,从此失去了话语权,想说什么,都得看上头的颜色。强项者多半掉了脑袋。“臣”,其造字的本原意思,就是绳索牵着的奴才。社会进入“现代”,必须有一批独立的自由思想者,其责任不在迎合上意,而在批判现实,构想未来。资中筠先生是其中一员。当为政者开始懂得独立思想者的重要并学会从他们的思想创造中汲取理念时,中国才有可能走出“中世纪”。——陈四益每回我读资中筠先生的文章,听她的发言,总是十分惊讶她如何从一堆乱麻中,一堆似是而非的说法中,迅速找出事情的本质,切中要害。她举重若轻的文字,引导着我们对几乎所有重要问题的基本方向。——崔卫平资中筠先生是我的清华学长,也是我参与编辑《炎黄春秋》杂志的编委和主要作者。她不阿世、不迎俗,以独立的人格,自立于天地之间。她的风骨一直为我景仰。资先生学贯中西,思想深刻,文笔清新典雅。听先生的演讲,读先生的文章,或醍醐灌顶,或如沐春风。她对世界和国事的洞察,常给我以启迪。先生的著作集结出版,是对我国文化事业的一大贡献。——杨继绳祝贺资中筠自选集的出版!资中筠先生是我们当代中国几代学人中的异数,她的学养深厚而健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开放心态,中西文化并重的熏陶,无形中成全了她这样一个文化意义上真正的“富家子”:虽曾失落仍能高贵,虽然峻急仍能优裕,尤其是能立足道统而能教训教化。她晚近的写作,是一种回归自我和文明常识的人生示范,是对当代汉语中暴发心态、投机心态、造论心态的校正。她对“独立”的珍爱,她的文字和人格尊严,传承了我们中国文化的立法者们称道的文明精神:自作元命。——余世存

编辑推荐

《资中筠自选集:坐观天下》大国消长如月之盈亏,是人间正道。从大国的历史来看,以竭尽本国人力、物力,剥夺本国人民基本权利为代价……只可得逞于一时,最终必一败涂地;而凡能继续立足的,本国人在国内基本上得到善待是必要条件。——资中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坐观天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今天收到的书 物流不错 书更不错 资中筠先生写的书 很好
  •   从大一的时候就认识了这位老学者,真心值得一读
  •   非常中性的视角,十分难得的客观。对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变迁分析很到位。
  •   卓越的书就是好,又齐全,价钱又好
  •   资老师总是在竭力告诉读者正确做事和做人的原则。
  •   对于资中筠这样年龄的作者来说,有这样的文笔和深度,确实不错。但是因为本书算是资中筠的作品集,所以有些作品的时间是几年前的,可以这部影响我对她作品的喜爱。
  •   还不错吧。有些背景不了解。
  •   条理清晰,娓娓道来,
  •   帮同事买的,没看过,不知道好不好,不发表意见
  •   买来后我就后悔了,书的内容暂且不说,看到包装书的质量我就觉得钱花的不值。
  •   买的书还不错,还会买的
  •   拿来的书似乎不是新书,外包装塑料膜已经除去,书中夹有当书签的废纸板。作为卓越不太应该。好在没有弄坏,内容不错,不退了
  •   买了两套《资中筠自选集》,都是正品,价格也比较合理,不错。亚马逊的客服服务得非常热情周到!
  •   非常中性的视角,十分难得的客观
  •   资老的书值得一看
  •   文字朴实,文笔优美,观点深刻,大家手笔!
  •   品鉴之后,感觉真不错!值得推荐!!!
  •   值得一阅的资阿姨
  •   资先生的文如其人 致敬了先
  •   资中筠,82岁高龄,文章太好了。
  •      这是资先生自选集的第二本,前几天一口气读完感时忧世,挺过瘾,便紧接着读这本了。
      
       但读到一半,发现这本书不是我想的那么容易读了,之前寒假读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和林达夫妇的近距离看美国四本,包括这几天读的陈衡哲的《西洋史》和自选集第一本的《感时忧世》,读下来都很轻松,很多是一口气读两三个小时。
      
       而这本书的感觉是理性客观平直的分析,较少个人的感情色彩,有些像学术论文,所以读到后一半我稍微有些啃下来的感觉。
      
       不过这也正是资中筠先生难得和让尊重的地方。经历了很多的老人,学术上很大造诣的学者,这都是她的深度。
      
       而林达夫妇更擅长的是讲故事,读他们的书会比较轻松,引人入胜,可以作为启蒙的书籍,但他们本身也并非研究这方面的学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只是普通的小市民,在理论分析和学术等专业性方面就稍显不足了。
       但是不可否认,林达的四本书给我的收获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感谢林达。
       所以可以先读林达的四本,再来读资先生更偏专业和理论,但趣味生动性更少的自选集和《20世纪的美国》。
  •      《坐观天下》,资中筠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作者是社科院美国所所长,美国又是执天下牛耳的国家,因此,坐观天下便是坐观美国了。资先生难得之处在于,跳出书斋做学问,虽然研究国际关系与外交,但却于学问外保持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本色。从她自序中一段话便可看出这一点:传统教育,“道德”和“文章”是结合在一起的。有许多事属于君子不为也,是当然的底线。作为五四标志的德先生、赛先生以及现在被称为“普世价值”的那些原则也都化为底色,没有争论,也没有感到与传统的君子有什么冲突。
       能够超出外交看外交,脱离学问做学问,才是大家。我们有太多人在工作时忘记了“底线”与本义。资先生还说道,五十岁以后才做自己喜欢的事。于我辈来说,可能五十岁以后也做不得。也许要六十岁?但那时,还有兴趣或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么?
       不少文章著时已有十余二十年,但于今看来仍有意义。
       嗯,下一本便该看《士人风骨》了。有些议论是不是发早了呢?嘻。
  •     我是在首发式上拿到这本资中筠老奶奶的书的。之前在理想国的沙龙上听过资中筠老奶奶的一些观点,觉得颇为中肯。之后,开始关注她的这套新书,最后在首发式上买到了这本坐观天下。
      
      资中筠老奶奶是1930年出生的一代人,到今年80多岁的高龄,但是思路清晰,观点敏锐,功底扎实。资老奶奶出身大户人家,在年幼时就弹得一手好钢琴,精通英语法语,而且在文学上亦有很高的造诣,翻译过不少巴尔扎克的作品。年轻时她曾经因为工作原因访问过亚非拉的多个国家。后来常驻维也纳3年多。这些经历带给了资老奶奶一个非常特别的,几乎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历史的角度。也练就了她超群的理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资老奶奶同时也遇到了另外的东西——建国反右和文革,在那个年代整个世界的知识界都在左转。资奶奶的一些观点也深深的打上了这些时代的烙印。
      
      良好的家庭修养,广泛的爱好,对生活的热爱,和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经历,让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奶奶有着无与伦比的睿智。这本的大部分篇幅里提到的观点笔者都无比赞同与钦佩,但是在一些经济等问题上还是倾向于政府干预,这也可能是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但是笔者作为奥派的支持这多少有些不赞同。
      
      真心的赞美就写到这里。更多资料可以维基百科里去找资中筠,那个条目也是我写的。下面来聊聊这本书:
      
      书里文章很多,提供了巨大的信息量,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可以概括一下:
      
      一,美国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和老美的自由民主对内并行不悖。并不是中国人认知的那样,一个对内民主的国家,对外也应该讲公理。
      
      二,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与对内反对封建专制,在中国的矛盾。也许是由于天朝是一个东方专制主义国家,所以,我们的历史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与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技术总是不断的冲突,最后的结果“反帝总是压到反封建”。
      
      三,从二战之后,三巨头划定势力范围到,联合国成立,到冷战结束,直到今天,国际外交依然“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占主导地位,也就是为强权所主导。”
      
      四,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无论是西方还是我们,都翻过一样极端的错误,他们有麦卡锡主义,我们有文革。
      
      五,但是最终决定胜负的是谁的理论更务实,更优秀。正如书中所言,“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顶住了14国武装干涉,却在掌握了核武器之后害怕在对等基础上的和平的思想交流?”最终,伟大的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开放性的政策下轰然解体,其实这“正说明了苏联的凝聚力实际上已经相当脆弱”
      
      六,东方专制主义的控制下的国家,既不可能回到原先苏联的社会主义,也不可能被全盘西化。如果说在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更有吸引力的话”那么在经济建设的环境下,“美国及西欧国家的优势日益明显。”
      
      七,输入民主不靠谱。尤其是在“有东方专制传统的国家,美国人一项向低估民族主义情绪,高估广大民众的民主要求”“多少次都是反帝压着反封建,而且统治者从来都能顺利的用爱国口号镇压民主诉求。”
      
      八,也是笔者唯一不完全赞同的一点。政府要干预经济,避免经济过热,控制游资流向。通过政府的干预让游资实体经济所用。
      
      个人认为我们要找到的不是政府干涉经济的时间或者是方式,而是有效的约束资本的规则。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认为每一次政府的救市,注资,经济刺激,干预经济行为后面都应该有人严谨的去思考这次行为的原因和它的意义,同时立法,限制资本流向并且设法避免下一次类似的崩溃情况发生,杜绝用纳税人的钱来救济大企业。
      
      
      除了上面几点之外,书里还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虽然昙花一现,但是耀眼无比。
      
      “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中,个人改善境遇之道在于政治上绝对服从的前提下,在官僚化的各个社会领域沿着解体往上爬,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却较少与创造性的劳动相关,甚至相反。”
      
      第二个是冷战期间,美国对内“兼顾大炮和黄油”对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是在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带头走和平道路的机会,却选择了确立一家独霸为宗旨的对外路线。造成今天的局面。”
      
      我所以喜欢这本书,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资老奶奶的比很多人更明白。
      
      一个国家的外交应该做什么?
      
      在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出来之后很多人觉得美国就是民主的典范,于是经常性犯一个错误,就是把美国当作民主灯塔,所以认为民主灯塔的作为就应该是理想主义的,为了全人类利益的。而老美非常实用主义化的外交政策往往让右派们觉得困惑。为什么一个民主国家就不能在国际社会上讲公理?这样一个问题往往表现了部分右派在外交知识上的欠缺,尤其是应该恶补一下天朝在50-60年代理想主义的外交给国内带来的害处,甚至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还大量出口粮食。
      
      左派们则经常以美国的实用主义的对外政策为突破口,经常让右派们在这些事情上哑口无言。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民主,在某种环境中是一种对内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不对外。对外事务上,美国也曾经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国家,但是在一些现实面前,美国还是选择了更实际的道路,这样的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为自己的国民负责,才是一个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老美在诸多外交上的失误,也让其蒙受了颇多损失,如果在90年代放弃把国防边界设在自己国界之外的战略的话,可能绿教也只会在中东的沙漠里互相折腾,美国在中东的干涉政策,给中东,中亚地区的民族主义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以至于后来出现针对美国的极端恐怖主义。民主化的政府,最终还是要符合民意,当民族主义控制了国家,那么一个运行良好的民主制度也会选出一个非常民族主义的领袖。
      
      我想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国际视角,它梳理了联合国成立,美国外交政策从理想主义转向实用主义等历史片段,从这个视角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原先的很多认识偏狭。它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民主本身的含义,民主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代名词,而是一个非常实际,非常实用的决策方式而已。
      
      这种决策方式也需要有人的因素参与其中,从基金会到新闻监督,民间的力量在美国民主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他们是让民主这种决策方式正常运行的很重要的因素。
      
      而我们在除了选举之外的其他方面还非常的落后,除了选举制度之外,中国在未来的民主化进程中实际上还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寻求一种适合中国文化的选举之外的力量来作为政府的补充,比如在公众中间建立一种监督权力的意识等。这些方面虽然书中没有明确提及,但是必然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总而言之,坐观天下这本书用一种冷静而清晰的思考,从历史和外交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审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的角度。这种角度,难能可贵。
  •   收藏了,值得一读
  •   这不是张韧刚么 真巧啊。
  •   你是哪位???
  •   北斗的读者。
  •   噢。。。原来如此。。。
  •   资中筠老奶奶。。。一下把我拉回到了小学生作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