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汝昌 页数:189 字数:5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喜欢父亲的字,特别喜欢他那漂亮的毛笔字,就像父亲本人一样——有骨气、有奇气,精神抖擞、神采飘逸。父亲的字别具一格,让我百看不厌,好像谁写得也不如他的那样让我享受不尽、回味无穷。我把父亲的墨迹像珍宝一样收藏起来,从不向外人炫「富」。父亲平生致力于中华文化学术史之研究,其中涉及刘勰的《文心雕龙》、陆机的《文赋》、曹雪芹的《红楼梦》和王右军的《兰亭序》。在《兰亭》问题上,父亲下了尤其多的功力。父亲坦言:自己在「书学」上下的工夫要比「红学」多得多。《兰亭秋夜录》是父亲的一组论学手稿,有将近六十个页面,一律是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小稿纸,其信手拈来,不加思索,一气呵成。父亲从来写文章都是这样,不打草稿,落笔成章。我最初见到《秋夜录》,觉得这个名字好好听,就想到父亲真会起名字,他的选词造句总与别家不同,既文辞雅致,又韵味十足。这种印象一直延续到近些年,比如《红楼夺目红》,比如《定是红楼梦里人》等等,名字漂亮了,书也好卖。翻看《秋夜录》,我就特别喜爱,并非是有关它的内容,而是爱看里面的「字」。我把自己的直觉告诉父亲,他笑着和我说:古典部里一位热爱书法的同仁,也喜欢父亲的这组字,曾表示过索取的愿望,这真让我吃惊不小。一九六五至一九六六年间,学界展开对《兰亭》真伪的大辩论。首先是郭沫若先生发文「考证」《兰亭》,说帖连文带字统统出于「伪造」,而反对一方则有高二适先生、商承祚先生、章士钊先生等。一九六六年的四五月间,父亲与商承祚先生也曾彼此通信讨论过。彼时,周绍良先生也撰写了反驳论文。而《兰亭秋夜录》恰好作于一九六五年的十二月,同一时间,父亲又第二次背临《兰亭》。父亲有一首诗开头这样写道:「说着兰亭意气增,向来腕鬼漫凭陵」,足见父亲对《兰亭》的痴迷程度。父亲的同仁好友陈迩冬先生对父亲背临的这幅《兰亭》,评价说:「此幅总的佳处是精神贯注到底,美不可言。自跋十三行尤妙,无瑕可寻。把玩多日,不忍释手。」一九六六年的上元佳节,父亲又第三次背写《兰亭》,他的这种酷爱、执着与功力一直坚持到一九七五年,再背写《兰亭》一过,先后得到徐邦达先生、启功先生和王学仲先生的溢美佳评。后来,父亲双眼视网膜脱落,几近失明,背写《兰亭》只好停下来,这不能不说是太大的遗憾与损失。在我们几个子女中,我跟随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可以说是最多最长。父亲是一介书生,除了做学问,一无所好,也一无所求。几十年中,他的研究目标和对象又丰富又复杂。我除了助父亲著书立说外,就是整理他的残稿与旧稿。从残稿中来看,还是有一些别人未能见到未能说出的创见。这些残稿与旧稿原应尽量保存,无奈历史条件、工作环境都不允许。父亲喜欢收集旧日影印的名碑佳帖,他每买一本必然要用小字记下日期、情景、感想、评论等等,看似零碎的手记,累计多了也就形成一种论述杂着,其中不乏难得遇到有益于研究者的看法和倡议。我总怕这些不被人重视的手稿,日久天长归于乌有,于是下决心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还是见缝插针地积少成多,居然也整理出这本小书。现在《兰亭秋夜录》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鼎力相助,正式出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无限的感叹。这样精美的书递到父亲手中,他目力已不能见,但他会像自己的新生儿一样去抚摩,也一定会感到十分欣慰。
内容概要
《兰亭秋夜録》是周汝昌先生尘封四十余年的阗于《兰亭序》帖本研究的文章集结。其中《兰亭秋夜録》一篇,并手迹首次问世。该篇主要质疑了【定武兰亭】的价值和地位问题,论证严密,史料翔寅,作为一篇书法艺术类论文,掷地有声。写于同时期的九篇研究和赏析《兰亭序》的论文,从《兰亭》真伪问题的讨论领起,填补了《兰亭序》研究历史上的一些空白。《兰亭秋夜録》遗收录了周先生对于私人珍藏的十六件《兰亭序》帖本的题跋,手迹精准而又充满感情,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周汝昌,字玉言,號敏庵,
一九一八年生,天津人,是我國著名的紅學家,古典文學專家,詩人,書法家。燕京大學西語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畢業。歷任華西大學、四川大學外文系講師,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燕京研究院董事,中國曹雪芹研究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五至八屆委員。學術論著三十餘部,包括紅學、中國文翠藝術理論等。亦有隨筆散文集數種。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蘭亭秋夜錄
第二部分 蘭亭秋夜錄手跡
第三部分 自藏鱼号帖題跋
一 世稱【馮承素異本】
二 誥晉齋藏本定武蘭亭五種
三 褚河南黃絹蘭亭
四 唐馮承素摹蘭亭帖
五 唐褚遂良摹蘭亭序
六 褚河南臨蘭亭絹本真跡
七 唐虞世南臨蘭亭序
八 唐人摹蘭亭敘
九 宋榻薛紹彭摹刻蘭亭敘【薛刻硬黃蘭亭】
十 三希堂元陸繼善雙鉤蘭亭敘
十一 穎上蘭亭殘石
十二 丰道生摹刻神龍本
十三 秋碧堂法帖
十四 罕見歐楷書蘭亭
十五 宋搨玉枕蘭亭
十六 明揭天師庵蘭亭序
……
第四部分 背臨蘭亭
第五部分 蘭亭雜稿
第六部分 蘭亭摹本
編後記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郎所藏唐人临写墨迹刻之成都者,中有数字极瘦劲不凡。东坡谓,此本乃绝伦也。然此本瘦字时有笔弱、骨肉不相宜称处。竟是常山石刻优尔。此一则,语益分明。尤重要者,坡老赏唐摹而贬“定武”,山谷乃一反其往常推重坡公之仪表,昌言口反对,张皇抗礼。是即无异以坡为不知书、为无目者矣。吾如此云云,非谓吾人即要一定高抬他苏胡子,低看他黄某人。而此处实是书学书识之大关键、大分际。究竟孰是而孰非??凡在学人,即不容鹊突放过耳。夫黄氏如是立论,其理由安在?又须略加剖析,始为醒豁。若鲁直目中之唐摹可取处,只在有「数字」极「瘦劲」而已。《注意:东坡谓此本乃绝伦,本不在是:山谷连叙,故行文如彼。切勿误以此即东坡之见。》「瘦劲」之所以可取,仍即上文推「定武」为「清劲」之说也。是则山谷之见《兰亭》也,只向「清劲」上认取,合此为佳,不合为劣。其次,则由此进而言之,清劲固佳矣,然又须「骨肉相宜称气「定武」之所以为上,即在是云。
编辑推荐
《兰亭秋夜録》:尝见人多言《兰亭》,今亦言之。命曰《兰亭秋夜録》焉。不桑不俞,不姜不翁。岂曰为体有异,直是所见不同。脱有揽者,可以又有不周与夫不不周之作,而《兰亭》之学有进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