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怀民 页数:214 字数:1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 执迷与启蒙一九六七年,Rudolph Nureyev同一天成为《时代》杂志和《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我废寝忘食,用一个礼拜的时间,把几吨英文生字查清楚,日夜捧读,最后写了一篇文章,介绍这位投奔西方的俄国芭蕾舞星。我不知俄文的 Nureyev后面那个 e不发音,译成“纽瑞耶夫”。一代舞神从此以错误的音译和华语世界的读者,以及后来的观众见面。录影带尚未问世,在那个匮乏的年代,文字和图片成为认识或误解西方舞蹈的窗口。一幅舞照、一行解说就可以引发我执迷的憧憬。那年,我是政大新闻系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太大,绝不可能成为舞者,退求其次,立志为舞评家。因为六十年代学生运动的感召,因为执迷,一九七三年,我创办云门舞集。翌年,玛莎•葛兰姆来台,邀我为她在国父纪念馆舞台上的演讲即席翻译,我百辞不得,忐忑上阵,倒也流利自在。识货的朋友觉得葛兰姆充满象征、隐喻的英文,我竟然出口成章,真不容易。他们不晓得我做足了功课。美国留学三年,只上过一百多堂技术课;没在任何职业舞团待过,只编过三个短舞,却异想天开成立舞团!我请朋友寄来玛莎•葛兰姆和乔治•巴兰钦的传记,日夜捧读。我看他们如何充实自己,如何训练舞者,如何探索、建立强烈的个人风格,如何与社会应对。我也发现这两位世界顶尖的大师,一个从事革命性的现代舞,一个改造创新芭蕾传统,却都有相同的命运:屡屡穷途末路,舞团多次解散再重组。葛兰姆舞团在她生前死后,一直藕断丝连地生存,抓到适当的时机,就在舞台上迸放光芒。纽约市立芭蕾舞团是巴兰钦的第六个舞团,在美国世家支持下,长驻林肯中心州剧院,舞台更是根据他的需求量身定做的。然而,传记写道,每夜剧终,送走访客,老先生总会回到顶楼办公室整理一下,然后,不乘电梯,一楼一楼走下来,关掉仍然亮着的灯,节省电费,降低赤字。因此,创团之初,家父警告我:“跳舞可以是乞丐的行业。”我说,我知道。神祇般的大师犹然如此,渺小的我如何例外?云门生涯,我有憧憬,无有幻想,无暇哀怨,艺术的视野必须拓展,财经书刊也得读,避免穷途末路,让云门人果然变成乞丐。这本书是我三十多年来学习的札记,记录我在不同时期的执迷、探索与启蒙。七十年代的文字大部分像是“补习”的笔记。在正常社会里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应该熟稔的传统文化,如京剧、昆曲、原住民乐舞,乃至“二二八”,我都必须从头去找寻、认识;西方艺术、舞蹈,也得去关心。观察一位艺术家、一出重要作品,不能单独只看表象,放到时代、社会与文化背景上去计较,才能比较容易掌握可以运用的道理。旅行时,我不带照相机,找到有关当地文化、历史的书,我常抓狂地彻夜阅读,见了人就东问西问。因为执迷,在海外写的文章篇幅往往较长,没有舞团,可闲暇伏案。七八十年代,现代舞在台湾是新事物,主编文化版的长辈们说,光跳不行,要写文章讲你在做什么,不然社会不懂。我往往在排练休息的一小时,一挥而就,赶上截稿时间。八十年代后半期,我开始减量。留学归来的舞蹈学者愈来愈多,文章愈写愈好,特别是《表演艺术》创刊后,我完全不必再肩负介绍西方舞蹈的任务,只做一个快乐的读者。少写的另一个理由是,我排斥文字。写小说,学新闻,我从文字出身,早期作品《白蛇传》、《薪传》、《红楼梦》都有叙事的色彩。文字伤舞。讲求文字可以界定的表现往往限制了肢体的丰富性:白蛇再怎么泼辣,也不能像青蛇那样蛇蛇蝎蝎、满地打滚吧。舞近于诗。舞蹈的特长是以舞者的“生理发作”激发观众的生理反应,是能量的交换。我用了大约二十年的时光,试图洗去文字的牵挂,用画面、用动力来思考。一九九四年的《流浪者之歌》之后的作品,我觉得比较成熟,舞者不必再为角色服务,肢体获得“解严”,动作繁复了,蕴涵也较深厚。与此并行发展的是,我不会写文章了。好容易坐定,总是找不到字。一篇短短的《高处眼亮》竟然缠绵两个礼拜。劳师动众编就的舞作,幕落就蒸发。我的作品在我退休没几年后,也势必消失——因为新的艺术总监不一定觉得舞者需要站桩、打坐;基本训练消失,《水月》、《行草三部曲》自然“退休”。这是生命荣枯的定律。求鱼得鱼,无憾。然而,一个人闭门造车、轻易写就的文字却可能千年万代,特别在网站风行的年代,想毁尸灭迹都办不到。我思索,这册旧作新编的文集可以有什么意义?观舞之余的闲暇阅读,回顾台湾文化界一个学艺者的成长足迹。连侯孝贤也快成为大多新世代的陌生人之际,我很愿意重复宣唱一些“古人”的名字,描绘他们的风范,好像《薪传》吟唱陈达的《思想起》,《白蛇传》的舞台矗立杨英风的雕塑。如果幸运的话,也许触动了某个容易执迷的年轻人,引发他异想天开的憧憬,像邓肯、纽瑞耶夫、葛兰姆、巴兰钦、康宁汉、叶公超、侯孝贤那样震动我的灵魂,像俞大纲老师那样把着我的手,给我重大的启蒙。我把这本书献给俞大纲先生在天之灵。二○一○年八月十七日 八里
内容概要
本书是林怀民近四十年舞蹈岁月的告白,道尽他在不同时期的执迷、探索与启蒙。光环之下的他,和你我一样,也经历了彷徨、痛苦、挣扎。但他在“失足与起步”、“退出与复返”之间,不断跃进向前。他不时努力提醒自己要把头伸出水面,然后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对着苍穹憧憬梦想。
作者简介
林怀民: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林怀民,1947年出生于台湾嘉义。十四岁开始发表小说,二十二岁出版《蝉》,是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大学就读政治大学新闻系;留美期间,一面攻读学位,一面研习现代舞。1972年,自美国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小说创作班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
1973年,林怀民创办云门舞集,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云门在台湾演遍城乡,屡屡造成轰动,并经常出国进行职业演出,获得佳评无数:
林怀民辉煌成功地融东西舞蹈技巧与剧场观念于一炉。(《纽约时报》)
林怀民的中国题材舞作,与欧美现代舞最佳作品相互争辉。(德国《法兰克福报》)
林怀民是亚洲的巨人……二十世纪伟大编舞家之一。(香港《英文南华早报》)
亚洲最重要的编舞家。(《柏林晨报》)
1999年,《欧洲舞蹈》杂志将他选为“二十世纪编舞名家”。2000年,《国际芭蕾》杂志将他列为“年度人物”,并被“法国里昂国际舞蹈节”选为“最佳编导”。2009年,获欧洲舞动国际舞蹈大奖颁赠“终身成就奖”,肯定林怀民对世界舞坛的贡献与成就。
林怀民的其他奖项,包括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麦格塞塞奖、纽约文化局的终身成就奖、国际表演艺术协会卓越艺术家奖、美国洛克菲勒三世奖。2005年,《时代》杂志选他为“亚洲英雄”。
林怀民的舞作有《听河》《花语》《风?影》《行草三部曲》《水月》《流浪者之歌》《九歌》《薪传》等八十余部。结集出版的文字创作包括《蝉》《说舞》《擦肩而过》《跟云门去流浪》等,以及译作《摩诃婆罗达》的剧本。
书籍目录
自序 执迷与启蒙
第一部 跃动中的云门
门后的故事
从呼吸出发
失足与起步——门外的告白
擦肩而过
菩提伽耶行吟——《流浪者之歌》编作源起
一通没人接听的电话——《家族合唱》创作始末
高处眼亮——《风·影》创作源起
出走与回家
第二部 那些涌进灵魂的
从排队上车做起
玛莎·葛兰姆的札记簿
雅乐见习记
风吹荷叶煞
红柳树的故事
唱给神听的歌
温润的关照,深沉的叹息——纽约看《悲情城市》
瓦纳拉西
第三部 倾听前人脚步声
邓肯最后的旅程
《春之祭礼》传奇
永远的玛莎·葛兰姆
贝拉·列维斯基——根植加州大地的舞蹈家
看保罗·泰勒——一个文艺青年的成长与认知
康宁汉先生,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摘蘑菇去——怀念约翰·凯吉
从前卫到娱乐——崔拉·莎普的传奇
舞《寒食》遥祭叶公公
雅各枕遇梅兰芳——一张珍贵的照片
馆前路四十号——怀念俞大纲先生
附录 林怀民及云门舞集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屁股又挨了一巴掌。“放松!放松!你不放松,伤好了,还会再受伤。”李格南的声音里忽然有老奶奶的哀求。看着他在发下的满额汗珠,你感到抱歉。把你调理好,是他给自己的挑战。你明白什么是挑战。你渴望放松,但云门五年,面对挑战之余,你已被训练得不知冷热,不知疼痛。肉体承担着一切压力,你闭起眼不去看它。戏,必须演下去。初习舞蹈之时,你花时间把成形固定的筋骨撕开重组,驱策身体去做它原做不到的事。回国之后,无人一旁修正指导,你以意志继续驱策疲惫的肢体去舞动。每当混乱结束,一切就绪,只待幕起之时,你已筋疲力竭。你憎恨上台。即使尽了全力,个人的演出总是不如理想。散场之后,你往往由后台跳窗而去,怕见舞台入口等待的观众朋友。回到家,你就得收起感伤与悔恨,强迫自己睡觉:明天还有许多工作。承受无数人的关切与协助,云门是一列不许抛锚的火车。你想下车。一九七五年秋天,两度出国公演之后,你决定下车。你感到自己的不足,你累了,你编不出新舞,你不想编,你找不到钱。你宣布解散,关起门来,一个人喝酒,你仿佛知道什么是精神崩溃……然而,舞者们一个个回来了。午夜里,俞大纲先生来电话找你去谈话。“如果京剧一定要僵化,消逝,我绝不惋惜。可是,云门是一个新的开始。不能刚开始就放弃。刚开始不顺利、不成熟是必然的,你还年轻,只要坚持下去,吃再大的苦头,总会看得到它成熟,总会得到安慰。我年纪一大把,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我还是愿意尽我的力量来鼓舞你们……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书,如果幸运的话,希望能触动了某个容易执迷的年轻人,引发他异想天开的憧憬。” ——林怀民林怀民辉煌成功地融东西舞蹈技巧与剧场观念于一炉。 ——美国《纽约时报》林怀民的中国题材舞作,与欧美现代舞最佳作品相互争辉。 ——德国《法兰克福报》林怀民是亚洲的巨人……二十世纪伟大编舞家之一。 ——香港《英文南华早报》亚洲最重要的编舞家。 ——德国《柏林晨报》
编辑推荐
《高处眼亮:林怀民舞蹈岁月告白》:他,十四岁发表小说,使在又坛上一鸣惊人却义无反顾投人现代舞的世界,成就一个传奇的人生与舞团。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近四十年舞蹈岁月告白道尽他在不同时期的执迷、探索与启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