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杨兴锋  页数:174  
Tag标签:无  

前言

做让时间害怕的新闻报道    杨兴锋    新闻害怕时间。时问害怕什么?    ——时间害怕优秀的新闻报道!    做让时间害怕的新闻,正是优秀新闻人、优秀新闻团队的追求。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目前有十二报九刊,各报刊都在追求或保持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地位,日复一日、月复~月,好的新闻作品一篇篇在全集团采编人员笔下产生。在操作这些作品时,有着怎样的辛劳?采用了什么技巧?如何在关键点下判断?我相信,分享这些,可以让更多的采编人员提升能力,产生更多优秀报道,最终诞生让时问害怕的新闻报道!    于是,从今年开始,集团组织召开“采编工作会”,与一年一次的“战略研讨会”、“经济工作会”并列为“集团三大会”。2011年的采编工作会,安排了年度优秀作品研讨,让参与报道的采编人员讲述采写背景、选题判断、操作得失,由集团相关采编负责人给予点评。本书收录的正是此次优秀作品研讨会的内容,涉及2010年发表于集团各媒体的15篇(组)优秀报道(这一次研讨对象都是国内报道,未涉及国际报道)。    2010年,用传媒界的标准判断,是一个“新闻大年”:    这一年,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收官,备受关注的“十二五”规划在中共中央建议基础上成文;    这一年,上海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广州举办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    这一年,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沪宁城际高铁通车运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上试验成功,“嫦娥二号”探月成功;    这一年,中国经历了西南旱灾、玉树地震;    这一年,农村社会保障被提上了政府议事日程,以成都、重庆为试点的“城乡统筹”试验进入户籍改革阶段;    这一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这个群体人数约1亿,占外出打工农民的60%;    这_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作了《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讲话;    这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第一次以规定的形式确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更要问责党委负责人;    这一年,宏观调控攻坚,楼市调控拉锯;    这一年,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西部大开发10周年;    这一年里,’南方报业成绩单可喜:不仅成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合作伙伴,形成“有盛会找南方”的品牌影响力,而且涌现出一批优秀报道。以本书所涉作品为例,  《南方周末》记者卧底采访的《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  《南方都市报》耗时半年多的独立调查《安元鼎:北京截访“黑监狱”调查》都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南方日报》的“战略新兴产业南方大调研”专题,  《南方都市报》的“广州十年城变”专题,也将成为2010年的历史年轮。    本书编辑按作品体例、题材分为四类:事件报道、人物报道、财经报道和时政报道。其中“事件报道”称作“调查报道”更准确,收《南方都市都》、《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农村报》作品各一篇。调查报道历来是南方报业的长项,一批优秀的调查记者,不畏艰险,以坚定的意志、娴熟的新闻技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去还原事物本来面目,以此坚守新闻舆论监督的职责。在采编人员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调查领域,新闻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例如,南方周末记者在富士康调查中,如何多次自我否定,最终找到文章的立意和事件真实的逻辑。这些经验对新闻从业者,是宝贵的财富。    “人物报道”与“调查报道”一样是新闻专业技术上的两颗明珠。人的复杂性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物报道的难度;让人打开话匣子、敞开心扉,也是对记者最有挑战性的事。一篇好的人物报道,难度与魅力都不亚于调查报道。2010年度,南方报业的人物报道中,  《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有关李一的报道,有影响,富争议,是一个好样本。  《南方都市报》五年坚持,最终用6个版呈现的《女检察官救助女囚》,从记者编辑的复述中,我们可以体会价值观与新闻技术如何在特定题材上结合,最终产生优秀报道。  《南方日报》的“世纪广东学人”是一组人物群像的策划,也有较大的经验价值。    “财经报道”部分有《2l世纪经济报道》的“国美控制权之争”、“苏州恒久IPO”和《南方日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南方大调研”。国美报道难得的是对证据的苛求和不人云亦云的冷静。恒久报道难得的是媒体对公众利益的维护和在利益集团压力下的坚持。新兴产业大调研反映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是“十一五”收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战略的缩影性报道。上述三组财经报道从不同侧面展现南方报业的立场与能力。    “时政报道”部分纳入分析的四组报道,两组是借广州亚运会报道城市变化的,两组是报道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中真实问题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后的报道,易被媒体理解成任务报道,  《南方都市报》、  《南方周末》却不这样认为,前者利用全媒体集群的优势,将广州十年成长史与南都自身的成长联系起来,反映变化,佐证变化,最后成就了一系列好报道;后者则反弹琵琶,坚持说真话,如实记录广州亚运会是如何在批评声中办起来的,从而真实呈现了广东开放的环境、国际化的色彩。《南方周末》这篇报道《广州欢迎你批评》也成为亚运会报道一个亮点。《南方日报》关于“富广东、穷广东”的报道,揭示广东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真实状况,提出如何科学发展的现实问题。  《南方》杂志的“学习江苏好榜样”则是以对照采访的方式,为广东科学发展寻求镜鉴。    我曾说过,“新闻大年”不缺新闻,但“新闻大年”不等于就一定是“优秀报道的大年”。但如今,我可以骄傲地说,2010年,对南方报业来说,是一个“优秀报道的大年”!对一个传媒机构而言,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内容能力的优势打造,不仅要有好的理念、优秀的团队,更要有善于总结、善于分享的机制。这样,才能有让时间害怕的新闻报道产生。    愿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此种分享。    (作者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

内容概要

  《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第1辑)》解密南方报业成功经验,打造最佳新闻案例教程。报纸采编工作主要由采访和编辑两部分组成。报纸采编对于报业的日常运营意义重大,《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第1辑)》中通过大量的采编经典案例分析与创新探索,让人们了解新闻资讯的策划、采集、编辑加工和制作的全过程。这是南方报业采编精英的经典案例教学。《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第1辑)》展示了南方报人的办报理念、思维方式和独到的采编技艺,对于媒体工作人员、媒体研究者和广大读者都有启迪作用。

书籍目录

序言做让时间害怕的新闻报道
第一部分 事件报道
 安元鼎:一个社会“脓疮"的爆裂
  第一节 喝咖啡喝出线索
  第二节 寻找访民
  第三节 《财经》意外截胡
  第四节 报道“突然”提前
  点评 社会瞭望者的职责履行
 富士康连跳:与死亡赛跑
  第一节 我们的优势并不只在于“卧底”
  第二节 及时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调整
  第三节 思路调整:从数学题到语文题
  第四节 通过写他们的“生”,来解释他们的死
  点 评 记者应有治史之志
 京沪高铁20亿元贷款变形记:解读重大题材调查范式
  第一节选题判断
  第二节 切分利益主体
  第三节 周旋在各利益主体之间
  第四节 获得完整数据链
  第五节 刊发策略和社会影响
  点 评 回到地面,回到常识
 海南毒豇豆:专业媒体的职责
  第‘节 不恰当的比喻
  第:节再赴海南
  第三节豇豆有毒
  第四节触动现实
  第五节管理之变
  第六节畸形变革
  点 评 在纠结中坚守与前行
第二部分 人物报道
 李一“成仙”: “宗教”题材的采写尺度
  第一节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二节 把能说清楚的事情说清楚
  第三节 李一几乎什么都是假的
  ……
第三部分 财经报道
第四部分 时政报道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五节见报的“一点点技巧” 这篇用了五年时间准备的稿件,终于到了要书写的阶段了。 这天,20lO年12月22日,冬至。 下午,南方都市报编辑黄勇完成了和同事吴秀云的采编沟通,并已经达成共识:稿件写作采用白描手法。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容易作出的决定。猛料当前,激动是新闻人最自然的反应。而用最漂亮或者说最华丽的形式来呈现猛料,也是新闻人本能的第一感。尤其是这么一个紧跟了五年的选题。 问题是,有时第一感未必是最好的感觉。 黄勇说,作为编辑,我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在新闻业界,这属于后天训练而成的素养,而久炼成精之后,亦可列入本能之一种。冷静在这个行当,是决定性的要素,因为不容易做到。白描,就是用朴素的技术去展示幽深的境界。黄勇决定请吴秀云这么去写作稿件,而他自己也准备这么去铺排版面。 值得一提的是,吴秀云和黄勇都了解杨斌的艰难和为难,两人都不想让杨斌难上加难。关于这一点,两人也有过讨论,并且达成了另外一个共识:用采编的技巧,展示需要展示的真相,同时保护需要保护的杨斌。这样一来,就有了可称神来之笔的一篇文章——《我们一定还可以做点什么》(参见20lO年12月23日《南方都市报》A13版)。版面上标注得非常清楚,这是“杨斌随笔摘录”。然而事后黄勇说,其实这不是杨斌的随笔。由于事关敏感,他们运用了一点点“技巧”:“随笔摘录”的主体其实是对杨斌的采访,只是添加了少数杨斌自己的写作。这篇文章用楷体字单列,剔除了所有跟政法体制内人士有冲突的观点、段落、句子甚至词语,黄勇在文章最后添加了一句话,“我们一定还可以做点什么”,并同时用作大标题。 报道见报后,这篇楷体文章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表扬。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在《南方都市报》报纸上直接批示:每一位检察官都应该向杨斌同志学习。郑红的批示逆转了广州市检察院内部的主流态度,反对杨斌的立场立即转为肯定,检察院很快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杨斌的行为进行了褒扬。毫无疑问,记者和编辑达到了目的,报道直接保护了杨斌。 在处理了稿件整体语感上的问题后,黄勇很快找到了诸如“希望自己年老的时候,留在自己记忆中的,不是起诉了多少人,而是自己挽救了多少人”,“周模英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固然是法律的胜利,但是我们不能漠视隐藏在背后的社会原因和背景,我们不能忘记站在她身后的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为生存而苦苦呻吟的人,他们的苦难和命运。这也是法律应有的良知”,“法律最高境界是爱和仁慈”等精彩的片段。他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根本价值在版面上闪闪发光。 重剑无锋。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朴素往往最摄人心魄。 大黑字体,加大字号,增加底网,这些都是常规不过的“编辑手法”。它们就那样简单地排列在版面上,结果已经证明,这种简单直入人心,汹涌澎湃。 第六节广场上的对话 在5个版的《女检察官“解救”女囚》之外,另外两个版的《杀女时脑中空洞法庭上只求速死》也同样令人心酸。稿件采用白描与对话兼用的形式,从周模英的视角还原当年的杀女情境、与杨斌的五年交往以及周的内心世界。稿件令人动容。 能够让周模英敞开心扉,殊为不易。要知道,刚从监狱中出来的她,内心非常脆弱,情绪波动极大,不能谈论任何与其女儿相关的话题。此前,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她突然情绪失控跑走,在外躲藏了好几天才回家。 在去南昌采访周模英之前,负责对话的南都记者周松柏“心怀忐忑,内心煎熬,实在没有必胜的把握”。 同样在2010年12月22目,在周模英准备动身去广州之前,在小姑子熊六妹的半劝半哄下,周模英终于出现在双方约定的见面地点——南昌新建县广场。开始,周模英始终躲藏在小姑子的身后,把头深深地勾着,不敢抬头看记者。

编辑推荐

《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第1辑)》解密南方报业成功经验,打造最佳新闻案例教程。报纸采编工作主要由采访和编辑两部分组成。报纸采编对于报业的日常运营意义重大,《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第1辑)》中通过大量的采编经典案例分析与创新探索,让人们了解新闻资讯的策划、采集、编辑加工和制作的全过程。这是南方报业采编精英的经典案例教学。《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第1辑)》展示了南方报人的办报理念、思维方式和独到的采编技艺,对于媒体工作人员、媒体研究者和广大读者都有启迪作用。

名人推荐

新闻害怕时间。时间害怕什么?——时间害怕优秀的报道!做让时间害怕的新闻,正是优秀新闻人、优秀新闻团队的追求。 对一个传媒机构而言,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内容能力的优势打造,不仅要有好的理念、优秀的团队,更要有善于总结、善于分享的机制。这样,才能有让时间害怕的新闻报道产生。 ——南疗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 杨兴锋 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也常常令媒体人感到无力……这就是转型中国的现实,也注定是负责任媒体的宿命——既然舆论监督的职责永无穷尽,那么就在纠结中恪尽职守,坚定前行。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江艺平 做好社会的隙望者,在无处不在的守望里,有我们共同的未来。这是南都的职责,也是南都的核心价值所在。 ——南方网总编辑、南方都市报总编辑 曹轲 记老应有治史之志。当下这些被认为是匪夷所思的事件发生,看似偶然,但暗流涌动之下,却是中国转型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之势。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敏悟这些迹象和征兆,实写其现象和轨迹,综其所成便是一部未经篡改的中国史书。 ——南方周末副总编辑 伍小峰 要在热闹与门道、事实与观点之间,体现出一张新闻纸的专业、独立和深刻,那就必须在众声喧哗中,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声线:冷静,清晰,并具有穿透力。 ——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主编刘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2条)

 
 

  •   南方报业的书,真的很适合当今的都市报记者阅读,他的写作手法细腻,以故事性为主要的吸引点,南方报业通过一个个的故事,告诉读者,他们做了什么,这本采编案例十本学习新闻写作必看书!
  •   南方报业的这一作品,集合了近年来南方报业下辖的各媒体的采编佳作,不失为一本传播类的好书
  •   南方报业是中国传媒界的标杆,很多案例确实需要写出来,让更多的媒体从业人员学习。
  •   在假期实习期间,报社的前辈借我看过这本书,当时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可惜的是并没有将这本书全部看完,这次买到这本书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吧。这些经典的采编案例是很好的学习样本,对我的专业学习很有帮助呢!
  •   从关注新闻到读懂新闻,南方报业从不会叫你失望。
  •   喜欢南方报业的东西
  •   一直很追捧南方报业的,所以一出现就赶紧收藏了,很好的。揭秘新闻背后的新闻。
  •   南方报业研究书籍就是不错。已经买了不少,看后总会有很多触动。
  •   讲采编案例对媒体人来说,南周的经验的确还是值得学习的
  •   书来了,是正版,南方报系的经典案例。
  •   也许在每个最初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南方”般的梦想,只不过很多人的理想最终都被现实磨平……
  •   从案例的采写过程、注意事项、好的经验说起,看了此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   案例很好!
  •   本书较为经典,很适合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很赞
  •   喜欢里面一个个例子。很经典的一本书。
  •   对于我来说用处非常大的书,现在已经借给同事一起进步了
  •   讲了一些调查性采访背后的过程,包括选题角度的转换,都是做选题是很现实的一些问题。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看看
  •   报社老师推荐,正版,印刷、纸质都不错。
  •   我觉得挺适合初学者的,,比如我。。哈哈哈。。。感觉很有意思,内容挺好的
  •   很喜欢这本书,还没有认真读,但是粗略看很是满意~
  •   实战用书,挺好的,是本不错的书
  •   挺好,具有操作性
  •   还没仔细读,看目录对教学有用。
  •   质量不错,例子很典型
  •   还没看。应该很好
  •   反正我是喜欢的!呵呵!
  •   希望能学到我想学的东西
  •   书的内容挺不错,很久以前买的看的,现在印象也不是很深了,看看还是可以的,但是和书名关系也不是很大。
  •   这个商品不错,对口专业的值得一看。
  •   给负责快递的同志们加钱!!!
  •   老师推荐的,看起来不错,封面也挺好的
  •   南方报业的经典案例 按照不同的新闻题材分类阅读 一目了然 经典案例中新闻的深浅 采访进度 剖析新闻的方法都很值得学习美中不足的是书的封面有点破损
  •   虽然近年来南方的风头逐步被财新等媒体取代,但其一脉相承的采编理念还在。
  •   显著的新闻,绝佳的报道手法,经典的采编案例,新闻人的样本。
  •   南方报业的书都可以看,都值得一看。
  •   南方报业的书,对有志新闻的同志们来说,那就不用说了,你们懂得!
  •   作为一份指导新进者、与同行切磋、与同事分析共勉的采编案例,价值颇大。媒体在今天对推动社会有其特殊位置和功用,如何提升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价值观念、行业约束,是他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这种媒体研究无疑会给媒体带来更宽广的路子,和更具潜力的空间。
  •   我原以为只是学到新闻写作方法,但是,阅读经典案例本身给我带来的冲击更大!值得!
  •   如果把案例附在后面就完美了!
  •   刚拿到手,看纸质还不错,目录内容也很有吸引力,总的感觉应该会挺好看。
  •   还可以,对于刚入行的人有点意思
  •   刚拿到手,感觉书哈不错,
  •   书还没来得及看,想来是不错的。
  •   书本质量不过关,刚买来就裂开了,60元买的两本书啊,质量都不过关怎么让人舒服。。。。纸张质量还行。将就点给4星吧,哎
  •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报道的精华,如何提炼故事的精华
  •   挺薄的,有很多收获
  •   学习南周好榜样,忠于GM忠于D。
  •   快递很给力,一天就到货了。书中的案例很经典
  •   新闻学院专采的教材,讲述了南方报那些比价好的报道的出产过程,可以开阔下视野了解一篇报道需要经过怎样的努力,其他就一般咯
  •   全部看完了,感觉涉及到技巧非常有用的就几篇而已,很多都是在自夸,要么就是把当时的报道的大部分内容转移到了这本书上。跟我预想的不太一样……我第一辑第二辑还全买了……T.T
  •   正在学习南周报道经验中--------
  •   有点枯燥,用作教材还行。
  •   都是故事,不涉及采编技巧
  •   这段时间,买了太多书,还没来得及看,但是有南方报业这块牌子,本身就应该是经典
  •   包装很仔细,书籍很好,快递太给力了。书中的案例十分精彩,但是没有报道全文,如果有的话,就完美了
  •   内容不错,适合学新闻的同学读,确实经典
  •   冲着南周的牌子来的,还没看。。
  •   此书是编辑南方报业各类新闻报道的幕后故事,让我看到了新闻需要怎么做,应该做什么。值得一看。
  •   首先谢谢快递员连续两周送书,终于送到了,亚马逊敬业的态度让我非常欣赏。书里面很多的内容都有可以学习或借鉴的东西,有独到的见解,看了很有启示。
  •   南方报业的采编案例一直都是学生心中的宝典。
  •   书是正版,纸张印刷都不错,封面的设计很有质感,物流也满给力的,不过书页上有好大一块黑,看着脏脏的,不爽。
  •   所有渴望说真话、做真事、办实事的记者都应该看一下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