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岁月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济南  作者:张伟  页数:170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悠远深沉、丰厚博广,犹如河汉之无极。对历史文献的发掘、梳理、认知与解读,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借以丰富坚实的史料,佐以生动流畅的散文笔法,倚以现代的思维和理性的眼光,立以历史的观照与文化的反思,将某些文化精神进行溯源与彰显,以启发读者的新审美、新思考和新认知。何谓“文化中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化中国乃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主旨,以传承中国文化为责任,以求提升中国民众的人文素质。而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需要新的努力;传统文化解读与现代意识反思之间的纠葛与交融,需要新的形式。正如陈从周先生在《园林美与昆曲美》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园林,以“雅”为主,“典雅”“雅趣”“雅致”“雅淡”“雅健”等等,莫不突出以“雅”。而昆曲之高者,所谓必具书卷气,其本质一也,就是说,都要有文化,将文化具体表现在作品上。中国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有节奏,宜欣赏,人游其间的那种悠闲情绪,是一首诗,一幅画,而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是宜坐,宜行,宜看,宜想。而昆曲呢?亦正为此,一唱三叹,曲终而味未尽,它不是那种“嘣嚓嚓”,而是十分婉转的节奏。今日有许多青年不爱看昆曲,原因是多方面的,我看是一方面文化水平差了,领会不够;另一方面,那悠然多韵味的音节适应不了“嘣嚓嚓”的急躁情绪,当然曲高和寡了。这不是昆曲本身不美,而正仿佛有些小朋友不爱吃橄榄一样,不知其味。我们有责任来提高他们,而不是降格迁就,要多做美学教育才是。《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亦如陈从周先生所言之“园林”与“昆曲”,正是以展示中国文化此种意蕴与神韵为己任的。何谓“边缘”?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术降落民间,走向大众,体现了对大众文化和下层历史的更多观照。由此,“大历史观”下的文化研究,内容日趋多元化,角度渐显多层次,于是,那些不处于主流文化中心的,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或散落在历史典籍里的,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或事,日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丰满了历史的血肉。对于这些人或事的阐述与解读,是对中国文化精神进行透视与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义亦甚为厚重而深远!何谓“话题”?《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文化解读的别样文本,讲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采用“理含事中,由事见理”的写作风格,由话入题,由题点话,以形象化、生动化的表述,生发出个人新见和一家之言。这种解说方式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绝不戏说杜撰,亦非凿空立论,正是现如今大多数中国读者所喜闻乐见的讲述方式,呈现出学术与趣味的统一,“虽不能至,固所愿也”!《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第二辑共计五种:文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体构成之一,却又是一个极其庞杂纷繁、差异悬殊的复合体,他们广泛存在于不同阶层,并标志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精神和人生价值取向。《华土诗性:文士之漫游天下与山水文学》将文士诗人行走于山水之间、真情触摸风景的行为方式与其独特的生命历程加以结合,贯以一千六百多年的中国山水文学史,揭示出“向外发现自然,向内发现性情”的审美奥妙。《山中岁月:隐士的生活与心灵轨迹》叙写的是隐士这一特殊人群的共有文化品格,即摒弃传统正统仕途的诱惑,率性而为,于山野田间实现真性情。他们归隐的动因各异,其各自的隐逸生活也各不相同。而《风流倜傥:雅士的闲情逸致与处世之道》则因事显人,在沧桑的岁月中,他们特立独行的本色气质更显超迈凡俗。他们的生活机遇、境界,乃至细微的举止和历史追想不尽的风骨情致,也折射出了某个时代的精神特征。历史上还有一类人,他们具有一种明晰的共同性,因此形成了一个群体。《梵音清韵:诗僧画侣面面观》向我们展现了佛教使中国艺术更加空灵、艺术使佛教更具人文底蕴的精彩图卷;同时,也探索了参禅之风对诗歌、绘画、书法、神韵情趣的熏染与影响。注目于诗僧、画僧与书僧的超脱澄澈,寻迹于他们的雅会风流、精神禅悦,从中能赏析到他们在笔墨深层充塞流溢着的狂逸之气,以及兼为艺术家的居士那僧俗两界的般若观照。还有一种松散的群体,他们拥有着大致相通的行为特点,却难以固定和指认其社会阶层属性。在《醉卧花丛:浪子的快意与失意人生》中,有一些人,上至皇室帝王,下及落魄文士,在市井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矛盾斗争中生活,他们有着诸多怪异行径,拥有置身另类和正统之“夹缝”的特有文化性格,这些行径和性格却恰恰表现出了不可泯灭的生命价值。诗云:“鹤鸣于阴,其子和之。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浸染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渗透着对文化传承的理想追求,强调“可操作性和持续发展的张力”,即灵活多样和巨大的包容性。作为一个长期的品牌选题,本丛书将视具体情况,分为若干辑陆续推出,逐步完成对中国边缘文化主题的另样解读,形成一个大众精品系列群。二0一一年元旦

内容概要

  《文化中国边缘话题·山中岁月:隐士的生活与心灵轨迹》拟分为五大部分,将引领您走进隐士们雅致绚烂的隐逸生活,探察到他们静谧而又起伏的心灵世界。第一部分“隐士和隐逸文化”,追根溯源,理清脉络,概括地介绍隐士文化,让您对历代隐士的山中岁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二部分“隐士归隐的不同心态”,从“终生为隐”、“先官后隐”、“先隐后官”、“半官半隐”等几个方面来探究,从归隐心态的不同来鸟瞰这类隐士的山中岁月;第三部分“不同身份隐士的处境”,分为“诗人之隐”、“官吏之隐”、“寒士之隐”、“贵族之隐”四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无一例外地诉说着隐士们因为身份的不同而领略到的不同的山中岁月;第四部分“隐逸的不同方式”,包括“山林之隐”、“壶天之隐”、“酒隐”、“朝隐”、“心隐”等几种,让您对隐士们不同方式的隐逸生活尽收眼底;第五部分“隐逸思想探源”,从“道家绝对的精神自由”、“儒家崇尚的政治原则”、“自我放逐:隐逸人格的建构与实现”等方面来探究隐士们归隐的根源,这是对隐士生活与心灵轨迹叙写的升华,让您一看便知道隐士们生活在“山中”的秘密所在。每个大标题之下又分为若干小题目,再配上插图,让您舒适地在图文并茂的天地里自由呼吸。  在这里,您能领略振衣而归的高士情怀,也能感受陶醉其中的怡然自乐。里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陶渊明,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招隐士》)的刘安,有“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咏史》)的左思,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的苏轼,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的孟浩然,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的王维,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的刘禹锡,还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的贾岛等等,让您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书籍目录

引言隐士与隐逸文化经世有险易,隐显自存心一、君子有逸志,栖迟于一丘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三、循名掩不住,藏器待无期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宁为独立鹤二、秋槐叶落空宫里三、捉襟而肘见四、恶为君之患也无限风光在险峰一、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二、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三、引壶觞以自娱,期隐身于一醉四、既怀欢禄情,复协沧州趣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归去来兮一、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二、良禽择木而栖,良士择主而侍三、自我放逐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如果我们为猪想一想,或者让猪自己来作打算,它愿不愿意呢?你给我精饲料喂我三个月,然后你斋戒十天,把我的头砍了腿砍了,做成牺牲品,那我还不如就天天吃点糠,吃点猪草,安安静静地躺在猪圈里边,饿了就吃,吃了就睡,多舒服呢!这里面暗含着庄子对现实对政治的不满和反感。作为人而言,如果天天想着荣华富贵、升官发财,死了可以很隆重地埋葬自己,有豪华的灵柩车举殡,那和猪又有什么区别呢?庄子很明白地说出了他自己心中的想法:他何尝不想过一种位高权重、居万人之上的人上人的生活呢?但是照他看来,当上高级公务员,虽然享得了短暂的幸福,却会因此招人嫉妒,最终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这无异于变相缩短了自己的寿命。在短暂的享乐与生命的长久之间,他作了很理性的取舍。说到底,他还是为了自己的自由舒适无拘束,而放弃了做高官的机会。庄子的这种做法代表了古代一大批隐士的心态。晋代竹林七贤之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明白如话地写出了这一心态。这是他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是在他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他在信中拒绝了朋友举荐他的好意,理由是:有七件事情我是一定不能忍受的,有两件事情是无论如何不可以这样做的:我喜欢睡懒觉,但做官以后,差役就要叫我起来,这是第一件我不能忍受的事情。我喜欢抱着琴随意边走边吟,或者到郊外去射鸟钓鱼,做官以后,吏卒就要经常守在我身边,我就不能随意行动,这是第二件我不能忍受的事情。做官以后,就要端端正正地坐着办公,腿脚麻木也不能自由活动,由于服玉石散,我身上又多虱子,一直要去搔痒,而要穿好官服,迎拜上级官长,这是第三件我不能忍受的事情。我向来不善于写信,也不喜欢写信,但做官以后,要处理很多人间世俗的事情,公文信札堆满案桌,如果不去应酬,就触犯礼教失去礼仪,倘使勉强应酬,又不能持久,这是第四件我不能忍受的事情。我不喜欢出去吊丧,但世俗对这件事情却非常重视,我的这种行为已经被不肯谅解我的人所怨恨,甚至还有人想借此对我进行中伤;虽然我自己也警惕地认识到这一点而责备自己,但是本性还是不能改变,也想抑制住自己的本性而随顺世俗,但违背本性又是我所不愿意的,而且最后也无法做到像现在这样既不遭到罪责也得不到称赞,这是第五件我不能忍受的事情。我不喜欢俗人,但做官以后,就要跟他们在一起办事,或者宾客满坐,满耳嘈杂喧闹的声音,处在吵吵闹闹的污浊环境中,各种千奇百怪的花招伎俩,整天可以看到,这是第六件我不能忍受的事情。我生就不耐烦的性格,但做官以后,公事繁忙,政务整天萦绕在心上,世俗的交往也要花费很多精力,这是第七件我不能忍受的事情。我常常要说一些非难成汤、周武王和轻视周公、孔子的话,如果做官以后不停止这种议论,这件事情总有一天会张扬出去,为众人所知,必为世俗礼教所不容,这是第一件无论如何不可以这样做的事情。我的性格倔强,憎恨坏人坏事,说话轻率放肆,直言不讳,碰到看不惯的事情脾气就要发作,这是第二件无论如何不可以这样做的事情。以我这种心胸狭隘的性格,再加上上面所说的九种毛病,即使没有外来的灾祸,自身也一定会产生病痛,哪里还能长久地活在人世间呢?又听道士说,服食术和黄精,可以使人长寿,心里非常相信;又喜欢游山玩水,观赏大自然的鱼鸟,对这种生活心里感到很高兴;一旦做官以后,失去了这种生活乐趣,怎么能够丢掉自己乐意做的事情而去做那种自己害怕做的事情呢?可以看出,嵇康隐居山林的初衷与庄子如出一辙。他之所以不愿意出去做官,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想尽享游山玩水、健康长寿的乐趣,做了官,就会失去这种自由,既不能睡懒觉,也不能打猎钓鱼,还要整天处理烦琐的公务,这实在让他不能忍受;二是他本性率直,喜欢直言不讳,怕做了官之后要阳奉阴违,做一些阿谀奉承、拍马溜须、虚伪不堪之事。这些有违他自己性格的事,他实在是不愿意去做。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在做官与悠闲的生活之间无力周旋的时候,庄子和嵇康选择了适合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芸芸众生,像他们这样的人很多,经受住高官厚禄的诱惑,耐得住寂寞,去寻找自己心中的梦。他们在官之权与民之自由之间,毅然决然地作了一个坚定的选择,他们给自己的定位很准,无论是做教师、营业员、清洁工,还是做农民、建筑工人、企业老板,都是做一名普通的公民,都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去坚守,都是为了活出一个真正的自我!这种人,他们是真正为了自己活着,而不是为了别人活着。他们不用今天出门穿什么衣服,先要考虑别人会不会说好看;也不用考虑我这句话说不去,领导会不会不高兴,下次提拔会不会受影响;更不会考虑今天做的这件事,会不会对社会有贡献。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是,也囿于自己的世界走不出来,借用马克思主义的名词,就是极端个人主义者。隐士之中,也不乏绝顶聪明之人,能够游走在做官与归隐的边缘。他们一方面自己不做官,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在大自然中听山泉叮咚、鸟鸣虫吟,赏春去秋来、叶落花开;另一方面却能利用皇帝想用他做事的机遇,把皇帝的国库当做自家的银行,为自己挣来丰厚的报酬,让自己锦衣玉食,花天酒地。别人做官都是为皇帝做事,让皇帝指挥得找不着北。他不做官,却能够左右皇帝的视线,这才是真正的高人。他在权力与自由的缝隙里游刃有余,他能戴着镣铐轻盈起舞。这人就是陶弘景。

编辑推荐

《山中岁月:隐士的生活与心灵轨迹》为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山中岁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非常值得收藏,很好,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