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学报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作者:郑通涛  页数:250  字数:380000  

内容概要

郑通涛主编的《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第3卷第1辑)》以“止于至善”为目标,以探讨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交流最新的汉语研究动态,挖掘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多元特征,展示汉语研究的成果,为汉语研究与国际汉语教学提供新的交流园地,以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内容而言,我们主张“三个并重”,即本体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海外汉语教学研究与境内汉语教学研究并重。

书籍目录

以效果为基础的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开发
从国别化观点谈对外汉语教材的《教师用书》编辑
从《海外小学中文课本》到《汉语乐园》——海外儿童华语教材编辑风格之变革
对越商务汉语教材编写构想
对外汉语中高级综合性教材中动词注释问题探讨
论对外汉语的阅读教学
汉字教学再认识
对韩汉语教学的语料研究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阶段引入音译词的实验
泰国学生汉语书面语应用之偏误分析与思考
美国师生对《中文听说读写》评价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马上”与“眼看”的对比分析
与“眼”相关的两组词研究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被”字句习得考察
“X不是A而是B”新构式的认知研究
英汉主语的历时发展机制对比研究
音节之于汉语语法
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衍生和词汇化等级
作格结构主语话题化程度及相关问题研究——《作格结构的认知语义探析》商榷
美国社区汉语教学模式及教材模式探讨
泰国大学的汉语教学模式探索——以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为研究个案
现有对俄汉语教材的不足及非学历化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土耳其汉语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波兰汉语教学及教材使用概况
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分词连写策略
冯小刚电影台词语言研究
语料库技术在外向性词典元语言控制中的应用——以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为例
十九世纪汉学视野中的上海方言音类与词类——《约翰福音书》(1853)前言及绪论
稿约

章节摘录

  二语学习者获得语感有三种途径。一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授和练习所进行的有意培养,主要是老师说,学生听以及提问、对答、讨论等练习。二是直接到社区去听、说。来华留学生走出校门听到的多半是南腔北调、芜杂粗糙的口语,在短暂、零散的随机对话中,很难得到良好的训练;但在没有语言环境的国外,就连这样的渠道都没有了。第三个途径就是阅读,当然也应该包括声像读物或收听、收看媒体的节目。这个渠道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复杂多样的,很难选择到便于掌握语感的初阶会话和读物。因此,有足够数量、可供各种需求选用的读物(含有声的)就成了初学者迅速获得第二语言语感的关键。眼下来华留学生除了薄薄的课本,坊间虽然也有各种读物出售,但是往往篇幅太长,内容太深,而且形式单调,不配套,可供选择的品种不多,能向国外发行的更少。一下课,接触本地人的机会太少;在境外学习的人,只是靠小薄本的课本,更是难以获得培养语感的条件。  3.从可持续发展说,阅读是更重要的二语习得的途径。  语感的建立不只是初学时期的要求,中期之后依然有逐步扩大和提高的必要。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语感的获得也必须与时俱进。二语习得要达到与时俱进、应用自如,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后,长期地坚持阅读,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在课堂之外的学习,最好是进入第二语言的交际圈,生活在国外的学习者没有这样的条件,最重要的途径也就是阅读。阅读是随时随地可以自主安排的,茶余饭后的浏览,入睡前的休憩,地铁、火车、轮船上的零碎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因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和传播,为了可持续发展,编印广泛题材的、分为不同层次的、不同形式的读物,是一个艰巨的长期任务。英语的国际传播在这方面的许多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用通俗的现代语言改写、缩写历史上的文学名著,新编的人物、历史故事、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通俗读物(包括民间文学、戏曲、武术、饮食文化等),各种人文学科的通论、通史的简编本,各个行业基本知识和最新动态的介绍,新时代的新词语、新术语小词典等等,都会受到异国他乡的读者欢迎。我们不能把汉语的国际传播理解为只是在国内外设立教学班,办办展览会,开开讲座。我们还应该想到:用汉语言文字编写的大量读物在国际上广泛散播之时,就是汉语和中华文化同步走向世界之日。  二、汉语二语习得在阅读教学上的特殊困难  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二语习得在阅读上有更多的困难,造成这些困难的正是汉语异于其他语言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括:  1.汉字的障碍。汉字是世界上于今尚存的表意为主的古老文字。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学会了数量不多的拼音字母和并不复杂的拼写法,就能拼读语词,只要理解了音义之间的关系,就能辨识词语;掌握了不多的语法规则,就能通读句段、文本。而汉字则表音度差,虽然大多数汉字有“声符”,但是声符表音很不准确。周有光先生曾做过统计,不计声调,声符的有效表音率只有39%,含声调的表音率则只有17%(周有光,2004,302、306页),难怪尽管是“形声字”“有边读边,无边读上下”,经常出错。即使是表音度好的(如:青、清、蜻、鲭),声符本身也既多而杂,一符多音(青、情、请、菁)、一音多字(情、晴、氰、擎),在词语里,一字多音(亲:亲人,亲家)和一字多义(清:清水、清理.、清官、清朝)都很常见。至于汉字的形体,虽然也可以举例说明若干“造字原则”,但因历时久远,字形和字音的变化很大,大多已经很难说解。说汉字可以“望文生义”,也多是靠不住的。西方人学汉语时,通过汉语拼音学口语很快,通过汉字读书面文本,则难免望而生畏。即使是使用过汉字、如今还在学、用的日本、韩国,许多字的字形、读音和意义也和汉语不同,要学好,难度也不小。  2.字词无界。西语的拼音文字是按词连写的,现代汉语的拼音读物大多分词连写,也提供了阅读的方便。但不加注拼音的汉字读物则仍是逐字分写,词与词之间无从划界。加以缺乏形态标志,词、语、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就很难一目了然。“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的不同读法所产生的笑话,就是抽去了标点和停顿造成的。“咬死猎人的狗”可以读成不同结构的句子,便成了歧义句。这种情况对于已经有了语感的国人来说并不会造成普遍的问题,对于西方人就会寸步难行,尤其是书面语中的长句子,常常都断不开。至于阅读无标点的古文就更是无从下手了。面对这种情况,也有学者提议过,汉字书写的书面语也采取分词连写,但是响应的少,积习太久难以落实。现在看来,汉语二语习得的读物很需要有足够的拼音读物引路。初、中级课本最好是先“全文注音”,再减少为“难字注音”;不注拼音的,不妨也试试先“分词连写”,待到扩大语感后,在高级读物再恢复按字分写的老办法。阅读课本如何有计划地从注拼音到注汉字逐步过渡,是个需要专门研究的课题。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汉语学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