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黄华旗 页数:200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对乡野充满莫名的热情,和小伙伴们抓蚯蚓、钓鱼、采桑椹、吸槐花蜜,在油菜花地里捉迷藏,我一度以为生活永远是这样的。 长大后,来到了城里,我对乡野的记忆渐渐淡忘。 等我看到《石童子》这部小说时我已是一个十足的大人了,该怎样来描述这部小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感动呢?这部集合了宏大历史背景的书,如同对我施了魔咒,瞬间把遥远年代的情景唤回到眼前。读着读着,我似乎能嗅出田野上的青草昧儿了。 “阳春三月的一天,石童子家的小花猫正在水牛棚前的韭菜地上看着一群蝴蝶飞舞,成对的蝴蝶一会儿翩翩而上,一会儿追逐而下,盛开的韭菜花仰起粉嫩的笑脸,尽力发出香气,吸引了许多白蝴蝶、花蝴蝶。它们和韭菜花亲亲热热地拥抱,一下,一下,叉一下。” “石童子把手伸进石头的下面,果然,石童子立刻摸到了一颗螺蛳,两颗、三颗……终于摸到了一大把的螺蛳。呵呵,太有意思了!石童子兴奋极了,和小伙伴们摸啊摸,摸了好多的螺蛳。最后,一伙小伙伴兴高采烈地满载而归。” 石童子就是在这草野中长大的一个野孩子。 有的人来到这世界上,仿佛注定是为了让这个世界记住他的,这与身份的尊卑无关。石童子虽是一个乡间野孩子,却在明朝嘉靖年问的嘉定保卫战中心存大义,为国捐躯,事迹传颂至今。 让我们跟着作者穿越四百多年的历史,来到嘉靖三十四年的四月。一个黑夜里,十三岁的石童子想起惨死于倭寇(当时对日本海盗的称呼)之患的家人,辗转难眠,起身来到城头,天地一片苍苍茫茫,星光暗淡。忽然,隐隐有黑影在城头一闪,少年似乎听到有些细微的声息,可待他屏息静听时又消失了。警惕的孩子一个灵机一动,掏出弹弓,按上一颗尖棱棱的“桂圆弹”,向黑影方向打去,随即大声呼喊起来:“倭寇来了!倭寇来了!”倭寇气急败坏地向石童子追去,一支冷箭正中石童子背心……全城人被惊醒了,打退了倭寇,护住了城池。 宏大的历史叙事,总有一连串不经意的细节让我们在阅读中、在寻找中发现它们。 “石童子悄悄地循着麻雀的叫声,瞄准、拉弓,“嗖”一下,只见‘桂圆弹’穿过层层树叶,亮光一闪,麻雀就落了下来。” “这颗石子就赏给你了!”石童子心里恨恨地说……仇恨的“桂圆弹”“唰、唰、唰”飞了出去,还没等那戴草帽的蒙面人喊出来,已见他龇牙咧嘴痛苦万分。 一个打弹弓的孩子,在属于他的历史时空中,射出了一个完美的坐标。 历史小说,往往因历史而显厚重,而作者在叙述中又常常用俯瞰的角度,因此孩子们很难长时间地保持阅读的热情。本书作者黄华旗先生显然不想让小读者们失去阅读热情。他不想让孩子们仅仅站在历史的门外张望,他有一个“小小的”野心,要带领孩子们推开历史的大门,走进历史大院的深处,看清楚历史如何发生,走向何方,结束于何处。但看清楚也许不是关键,看清之后想清楚才是要点。 黄华旗先生对写作的热爱超出了我的想象,他是大学数学系出身的理学学士,却痴迷文学,在文学上另辟出华山一路,佳作不断。《石童子》这部小说源自他对故乡的一片拳拳之心,布局故事时创意独到,人文风俗的细致描绘令读者有很强的现实感。文字没有华丽的堆砌,简单而家常,所以这部小说是有烟火气的,不失生活真实的本质和温情。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到友谊、勇敢、正义、珍惜,而这些又何尝不是成人需要领悟的呢?相信当读者翻开书页时,那个调皮勇敢的野孩子——石童子,会从书页中蹦出来,他的周遭是广阔的田野,浩瀚的星空。如果有兴趣,读者可以去上海嘉定博乐广场走一走,看看这个和比利时尿童遥相辉映的少年英雄。 阅读,是文字的行旅,如果只是到此一游的体力劳作,那是十分无趣的。唯有慢慢地走,闲闲地看,慢慢地读,才会觉得石刻、古刹、烂漫花草无一不牵扯着脚步,才会有东坡式的“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成声”。对于作者对历史的还原,我有我的领悟,而您,在慢行中,也将有您的领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戴臻 2011年9月26日
内容概要
《石童子》由黄华旗著,让我们跟着作者穿越四百多年的历史,来到嘉靖三十四年的四月。一个黑夜里,十三岁的石童子想起惨死于倭寇(当时对日本海盗的称呼)之患的家人,辗转难眠,起身来到城头,天地一片苍苍茫茫,星光暗淡。忽然,隐隐有黑影在城头一闪,少年似乎听到有些细微的声息,可待他屏息静听时又消失了。警惕的孩子一个灵机一动,掏出弹弓,按上一颗尖棱棱的“桂圆弹”,向黑影方向打去,随即大声呼喊起来:“倭寇来了!倭寇来了!”倭寇气急败坏地向石童子追去,一支冷箭正中石童子背心……全城人被惊醒了,打退了倭寇,护住了城池。
《石童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作者简介
黄华旗
1957年5月生,汉族,上海嘉定人。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进乡办厂当机修工,全国恢复高考后的七七级大学生,先后在嘉定区教育局、区委、区政府等多个部门工作、任职。
1991年开始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数十万字,其中《嫁妆》一文曾获上海作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文学作品征文大奖赛三等奖。
1994年6月-1995年10月,还担任《嘉定年鉴》第五卷编辑;1995年2月一1998年4月任《嘉定县续志》副主编。
书籍目录
序
楔子
第一章 雨化庙恐怖阵阵石童子鱼叉退敌
1.雨化庙内恐怖阵阵
2.石童子怒发“桂圆”弹
3.灌木丛林别有洞天
4.铁匠铺豆腐坊小镇
5.杀敌钢刀亮亮晃晃
6.告别小伙伴石柳翔
第二章 青灰色城墙巍然石童子夜探客栈
1.石童子二进嘉定城
2.热血沸腾石砸倭寇
3.神秘送粮队伍入城
4.夜探清河客栈二楼
5.红额角送午饭失踪
第三章 县衙报案险象生大头命丧城墙根
1.石童子含怨说真情
2.知恩图报兄弟情深
3.县衙报案险象环生
4.秦大头命丧狗官手
第四章 伤心流泪无绝期小伙伴历历在目
1.白猫黑猫格斗争赢
2.快乐童藕塘摸螺蛳
3.玩铃角铃角倒着转
4.弹皮弓打鸟鸟肉香
5.小河边烤鱼香喷喷
6.石童子误撞泥菩萨
第五章 倭寇入侵有始末各路英雄抗贼忙
1.贼倭寇初犯嘉定城
2.形形色色倭寇群魔
3.护城小英雄遭冷箭
尾声戚继光一鸣惊人石大勇掉耳断臂
1.戚继光勇立军令状
2.攻岑港喊杀震天响
3.石大勇掉耳又断臂
附录一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石童子牺牲后的影响
2.事迹传颂千秋万代
3.民间流传的石童子的故事
附录二 中国石童子和比利时尿童的艺术形象
1.中国上海护城小英雄——石童子
2.比利时布鲁塞尔护城小英雄——尿童
为护城奇童立传
——漫谈嘉定黄华旗先生的《石童子》
后记
鸣谢
章节摘录
春光明媚。五个孩子串行而走,一个个敏捷地跳过田埂,个个腰里别着弹皮弓,大头和石童子手里还拿了一把小鱼叉。几个孩子闪身躲到一座柴垛后面,个个探出半个小脑袋瓜。右前方十来米处有一只白、黑、黄三色相间的小野鸡在草地上啄食。一个孩子将碎瓦片当作子弹,举起弹皮弓来,瞄准了小野鸡的胸脯,缓缓拉起橡皮筋,“唰”的一响,小野鸡扑腾了三五下翅膀,伸了,六七下细脖子,歪歪斜斜跳着走完十几步路,慢慢倒地便再也不动了。 这个用弹皮弓打小野鸡的男孩,名叫石童子。 石童子,石家庄的人都叫他重瞳子,重瞳即“一目两眸”,就是一只眼睛有两个瞳孔。由于眼珠子颜色浅,看上去就像是大瞳孔套小瞳孔,所以叫重瞳。 重瞳子的四个小伙伴,见打中了小野鸡,就一下子围了上去,他们是太头——秦马林、红额角——丁尧明、跷脚——石柳翔和小明珠——石雅萍。 小野鸡的身底下流出一滩鲜血,当红额角丁尧明弯下腰,拎着鸡脚捡起小野鸡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嘈杂声,有鸡鸣犬吠和女人的嘶喊。大头秦马林和重瞳石童子等小伙伴都一下子站起来,因为这嘈杂声正是来自自家所在的竹桥镇雨化村石家庄。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在五个孩子之间传递,大家脑子里猛地跳出两个很恐怖的字眼:“倭寇”!红额角丁尧明赶紧丢掉那只小野鸡,跟着大头秦马林和石瞳子,撒腿往竹桥镇雨化村石家庄跑去。他们的姐姐、弟弟、妹妹、妈妈还在家里呢,他们是否会遭殃? 提起倭寇,少年石童子的眼睛里能喷出比别人多的火来,他的父亲石大海就是被倭寇给害死的。前年九月初,雨化村里十九个人一起出海捕鱼,渔船遇到好几艘倭寇船的围攻。石大海操起一把鱼叉进行反抗,在撩倒了三个倭寇后被其他倭寇用东洋大刀连捅三刀,肚子被捅穿,尸体被扔进东海里。渔船上另外十八名渔夫,在倭寇的大刀的威逼胁迫下,也被迫脱去救生衣,跳进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倭寇狂笑着将雨化村的渔船掠走。十八名渔夫在茫茫大海上孤立无援,纵使他们水性再好,也难抵体力不支,最终只有水性好的三名生还。这三名渔夫昏睡五日四夜,醒来后胡乱吃了点野果、野草,顶着水肿的脑袋,又抓起鱼叉木棍,直接往东海去了。有人说他们参加了浙江俞大猷统帅的抗击倭寇的部队。 谩骂、鸡飞狗叫、哭娘喊爹等嘈杂声越来越响。 石童子、大头、红额角、跷脚、小明珠五个小机灵鬼,依次绕个弯,从雨化村东北大方向——石板桥进村。他们穿进邻居张国忠家的大竹园·趴在一堵土矮墙上往里看,看到墙里横着七八具尸体,把他们吓得差点从墙上掉下来。石童子认出其中一个死者是张大爷,还有一个是白墙村的卞大爷,卞大爷每天来找张大爷下棋,不料今天二人同遭残害。其他几个是阿昌、阿六、张叔、石伯,他们在一起打麻将时遭遇飞来横祸,都遭倭寇割喉而惨死。他们俯卧在血泊里,再也不会像往日那样,亲切地招呼孩子们了,再也不会逗他们玩儿了。石童子、大头、红额角、跷脚不禁泪水盈眶,小明珠忍不住哭出声来。 雨化村西北角的雨化庙里传来几声凶狠的吆喝,喧噪声渐渐停息,还有几句叽哩呱啦的吆喝,石童子和伙伴们听不懂。但是他们断定那就是倭寇! 雨化庙被一帮倭寇强行占领,所有的和尚都被赶出庙门。 五个孩子轻轻翻过土矮墙,往里探望,屋里没有一点声息,碗橱被翻得一片狼藉。他们从猪圈后墙攀上屋顶,猪圈里一头大肥猪和隔壁羊圈里的三只羊都不见了。他们离开家,直奔雨化庙。 石童子、大头、红额角、跷脚、小明珠等五个孩子大着胆子,弓着腰爬上雨化庙的围墙,再攀登上斜斜的屋脊,从屋脊上往下一看,场面更惨。雨化庙后院砖地上,横七竖八地倒着几十具乡亲们的尸体。一伙倭寇狼吞虎咽地抓吃着东西,那都是从村民们家里抢来的。他们还大碗喝着酒,叽里呱啦地比划着,不时狂笑,就像传说里的那些妖魔鬼怪。 上百个年轻的女子都被反绑着,十个一串,如扎大螃蟹似的,用麻绳扣脚,一个连着一个。大头、红额角、跷脚、小明珠都认出了他们的妈妈和亲戚,石童子急不可耐地拍拍大头的背,问他有没有看到他的妈妈和姐姐,大头说没有,红额角也摇摇头。小明珠细心体贴,轻声安慰石童子不要急,可到雨化庙的南广场去看看。 孩子们转移到庙宇的南墙脚,垒起砖块爬上墙头,再沿着墙头爬上屋子往里看。小明珠眼尖,拉拉石童子的衣服,说看到了。沿着小明珠手指的方向,石童子老远望去,见妈妈面如土色,半蹲在地上,她的上衣衫被扯破了,肩膀上露出了一块奶白色的肌肤,头发散乱,一根细麻绳深深勒进母亲的胳膊里。年少的石童子早就听说了,被倭寇抓走的女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的。倭寇残忍、可恶,什么卑鄙下流的坏事都干得出来。石童子恨不得化为一只西藏高原的山鹰,用鹰爪勾把妈妈救出火坑。石童子要把自己的妈妈带到一个安全的、没有倭寇、没有杀人放火的地方去。在那里妈妈能平平安安过宁静日子——可是石童子马上从幻想中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世界,幼小的心不由觉得阵阵刺痛。此刻的石童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自己却无能为力。到嘉定县城里去叫官兵,三十多里路,是根本来不及的,而且听说嘉定守城的官兵连连打败仗,在嘉定县城内,守军只是坚守,再也不敢主动出击了,所以倭寇有恃无恐,越来越猖狂。 P3-6
后记
2010年,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留碧》出版后,许多读者朋友来电鼓励,使我不仅自己掏腰包购买《留碧》送人,而且激起了再创作一部与嘉定历史有关的作品的冲动。我开始写作《石童子》,而在写作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越来越“泥足深陷,不可自拔”。很多时候,尤其是在漫长的夜里理思路的时候,在泛黄的书页上,我似乎总能看到那从遥远时空映射来的孩童身影,似乎总能听见那从历史深处传来的一声声呼喊。 有的人来到这世界上,仿佛注定是为了让这个世界记住他,这无关身份的尊卑。石童子虽是一个乡野孩童,却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嘉定保卫战中心存大义,为国捐躯。 一个打弹弓的孩子,在属于他的历史时空中。射出了一个完美的坐标。他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尿童交相辉映,都是历史上的少年英雄。 历史小说,往往因历史而显厚重。我不想让孩子们仅仅站在历史的门外张望,我有一个“小小的野心”,要带领孩子们推开历史的大门,走进历史大院的深处,看清楚历史如何发生,又向何方伸展,结束于何处。但也许看清楚不是关键,看清之后想清楚才是要点。我期待着上海能有一个石童子大广场,有一个石童子大公园,有一部石童子大影片。 在《石童子》的创作过程中,我得到了魏滨海、黄振渭、孙群、戴臻、金林泉、赖云青、朱明歧、朱怀兴、殷慧芬、楼耀福、赵春华、张曼、顾建清、孙武、沈越岭、陶继明、黄建青、葛秋栋、陆慕祥、朱龙铭、陈兆勋、陈兆熊、谢步罡、顾思明、徐根新、戴国林、施斌、陈富国、朱德通、赵小平、孙瑜、陈志建、郑张芸、陈建国、张云霞、王建中、杨敏华、胡伯诚、颜伟、蒋阿明、朱文其、孙丽、丁佳贤、郁孝贤等作家和学者的支持帮助,并得到我所在单位上海嘉定出口加工区管委会费小妹、郁建华、冯根、朱伟明、沈贵戮、徐瑞祥、丁佳贤、郁孝贤、陈红芳、朱琴等领导和同事的鼎力支持。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石童子》的出版发行得到了上海市嘉定区委宣传部、上海市嘉定区文联、上海嘉定区秋霞诗社、上海市嘉定区档案局、上海市嘉定区文广局、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上海市嘉定区博物馆、上海市嘉定区老干部局、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和上海石童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昌硕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嘉定区古建筑与民俗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黄华旗 于上海愚谷顿 2011年9月25日
编辑推荐
黄华旗先生是大学数学系出身的理学学士,却痴迷文学,在文学上另辟出华山一路,佳作不断。《石童子》这部小说源自他对故乡的一片拳拳之心,布局故事时创意独到,人文风俗的细致描绘令读者有很强的现实感。文字没有华丽的堆砌,简单而家常,所以这部小说是有烟火气的,不失生活真实的本质和温情。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到友谊、勇敢、正义、珍惜,而这些又何尝不是成人需要领悟的呢?相信当读者翻开书页时,那个调皮勇敢的野孩子——石童子,会从书页中蹦出来,他的周遭是广阔的田野,浩瀚的星空。如果有兴趣,读者可以去上海嘉定博乐广场走一走,看看这个和比利时尿童遥相辉映的少年英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