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作者:赖干坚 页数:355 字数:34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狄更斯评传》共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拼搏奋进、悲欣交集的多彩人生、创作轨迹与心路历程、艺术品格与艺术个性。
作者简介
赖干坚,1937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原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期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从事欧美文学与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曾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进修,曾主持国家、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科研项目四项。已出版《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评介》、《西方现代派小说概论》等论著五部、《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等译著两部。《狄更斯评传》为其近年英国小说研究首期成果。
书籍目录
上篇 拼搏奋进、悲欣交集的多彩人生
第一章 在磨难中成长
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
二 初尝人生苦果
三 走向社会
四 从记者成长为作家
第二章 情感世界的悲喜剧
一 甜蜜与苦涩参半的初恋
二 与凯瑟琳·霍格思的结合
三 玛丽,霍格思:狄更斯心中永恒的天使
四 破镜难以重圆:狄更斯与初恋情人——玛丽亚·贝德奈尔的短暂重逢
五 亦明亦暗、亦甜亦苦的黄昏恋——狄更斯与爱伦,特南的恋情
六 与凯瑟琳,霍格思的离异
中篇 创作轨迹与心路历程
第一章 早期(1836-1841)创作的传奇色彩与作者的浪漫情怀
一 概述
二 《匹克威克外传》(1836-1837)——匹克威克与他的喜剧世界
三 《雾都孤儿》(1837-1838)——奥利弗·退斯特命运的传奇性与悲喜剧色彩
四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1838-1839)——一部风格卓异的浪漫传奇
五 《老古玩店》(1840-1841)——现实与幻想融合、喜剧与悲剧交织的寓言
六 《巴纳比·鲁吉》(1841)——一部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小说
第二章 转折时期(1841-1850)创作思想艺术的更新与作者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冷静分析
一 概述
二 《马丁,瞿述伟》(1843-1844)——世界的混沌与利己主义的猖獗
三 《圣诞颂歌》(1843)——一个蕴含现实批判与理想展现的寓言
四 《董贝父子》(1846-1848)——金钱世界与情感世界的较量
五 《大卫·科波菲尔》(1849-1850)——一部富于艺术特色的自传性小说
第三章 高峰时期(1850-1859)创作思想艺术的成熟与作者对现实的极度失望、不满,内心的焦虑不安
一 概述
二 《荒凉山庄》(1852-1853)——法网下的混沌世界
三 《艰难时世》(1854)
……
下篇 艺术品格与艺术个性
狄更斯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沦落到同这些人为伍,心灵深处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早年曾有过长大成为学识渊博、出人头地的人的希望,现在把这些伙伴同儿时的游伴相比较,觉得我的希望完全落空了。那时我觉得完全没有人关心我、爱我;前途茫茫,所处的地位十分屈辱。我那童稚的心灵认为我过去学过的、想过的、喜欢的、引起我的遐想和使我仿效追求的,正在离我愈来愈远,一去不复返了。这种感觉在我的记忆中之深,是写不出来的。我整个身心都由于想到这些而充满了悲哀与屈辱。直到现在,虽然我已显身扬名,十分幸福,但在梦中却还时时会忘记我已经有了娇妻爱子;甚至还忘记了我已经长大成人,仿佛又孤苦零丁地在我那一段往日的童年生活中徘徊彷徨。 但是生性孤傲的查尔斯把自己那份摧肝裂肺的痛苦深藏在心坎里,他声称:“我从来也没有对任何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说过我是怎么会沦落到那个地方去的,也从来不表露出丝毫遗憾。我不让人知道,我默默地忍受痛苦,忍受极度的痛苦。这件事除了我之外,从来没有人知道。” 这时期,狄更斯确是命运多舛。就在查尔斯进皮鞋油作坊做工之后两星期,约翰•狄更斯家因欠下40镑债务无力偿还,受到债权人控告,于1824年2月20日被关进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他于同年5月28日开释)。狄更斯太太本想奋力挣扎,赎出丈夫,但是实在无计可施,只得在春季结账日(3月25日)率子女(查尔斯除外)搬到债务人监狱里去住。那个女佣则在监狱大门旁找到一个住所。他们承认,住在监狱里免除了债权人上门讨债的烦扰,反而比在外面安全、清静得多。约翰再不要提心吊胆地四处躲债了。 查尔斯因要到皮鞋油作坊干活,没在马夏尔西监狱住宿。经他母亲张罗,住在卡姆登镇小学院街一家出租房里。和查尔斯住在一起的是罗依兰斯太太(她成为《董贝父子》中的皮普青太太的原型)。查尔斯依靠每天的一先令工资维持自己的生活。他每天早上从卡姆登镇步行到皮鞋油作坊的所在地卡特兰德,晚上再从卡特兰德回到卡姆登镇。每逢星期日,他到皇家音乐学院去接姐姐范妮,然后两人一同前往马夏尔西监狱,在那里他们和家人团聚,待上一天。不久,他觉得住在卡姆登镇,离T作场所既远,又孤单难受。征得他父亲同意后,他迁到泰晤十河南岸的兰特街。他的住房是间阁楼,从这里可以俯瞰堆放木头的院子的悦目景色,他觉得这住所简直是天堂。房主人有个文静的太太和跛脚的孩子。他们待他很好。这一家子的日子过得就像《老古玩店》里的绅士加兰德一样。通常他在马夏尔西监狱吃早饭和晚饭。黄昏时分,他在河滨一带倘徉,仔细观察河的支流和河边的栈桥,发现水边的种种奥秘。有时候他到一家叫做“山下狐狸”的蹩脚的酒店去,坐在板凳上吃他的三明治,一边看光顾酒店的抬煤工人跳舞。
后记
书稿完成时,了却了一桩心愿之后的轻松感、愉快感油然浮上心头。同时,我也为能在古稀之年为读者献上这本小书,深感欣慰。 早在年轻时我就萌发了写一部狄更斯研究专著的意愿,可是当时因为缺乏资料,我的愿望落空了。20世纪80年代初,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获得了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英语系访问进修的机会。在这宝贵的一年时间里,我在波尔特·G·抗伯克(Bert G.Hornback)教授指导下,研读了狄更斯的重要作品和有关文献资料,并且完成了一篇论述狄更斯创作方法的万余字英文论文,还搜集了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可是,回国后,因教学科研需要,我转向搞更带前卫性的课题去了,除了90年代初在《厦大学报》发表过一篇论述狄更斯创作方法特点的论文之外,直到退休,我都没再碰狄更斯研究课题。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些可惜。其实,那时候我若抓紧时间,趁热打铁,把狄更斯研究继读搞下去,在90年代初推出一部狄更斯研究专著是不成问题的。 刚退休的时候,我还为完成任上遗留的科研课题忙了好长一段时间。接着,又应朋友的约请,为一套外国文学丛书翻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足足花了一年时间。可是等我把书译完时,那套丛书却因销售情况不佳垮了,我的译稿便一直束之高阁。那时,我告诫自己,不能再这样蹉跎岁月了,必须抓紧时间,把中断了的狄更斯研究搞下去,争取在有生之年拿出像样的研究成果来。于是,趁到上海出差的机会,我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复印了一批新的研究资料。随后,又请厦大图书馆负责资料讯息搜集的工作人员为我在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的图书馆搜寻、复印了一些资料。这样,我手头的资料比原先的增加了一倍多,而且新搜集的资料中有一些是近几年才出版的,这无疑对扩大我的研究视野大有裨益。 正当我要继续搞狄更斯研究时,患了一场病,不得不休息了一段时间,随后一边治病一边从事研究工作。因为这项研究中断了20多年,我不得不从头开始,连狄更斯的作品也得重新一本一本仔细阅读。研读大量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英文资料,自然更费时间和精力。重要的英文资料,我几乎都做了摘译,以备写作时查阅、引用。这些年来,平常我一忙完日常事务,便像上班一样,赶快坐下来读书、写作,连周末、节假日也不例外。几年下来,我的读书笔记和卡片塞满了一个小书柜。我常常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狄更斯的“人格”和“文格”。我打算写一部“狄更斯评传”。关于他的生平,我觉得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成长道路和带有悲喜剧色彩的恋爱和婚姻。关于他的创作,我觉得必须弄清楚它的发展脉络,揭示他的创作风格的变化与他的心路历程之间的关系。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对狄更斯创作的意义、价值和特点加以周密思考,给予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评价,力求对狄更斯其人其作能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 从再度着手研究到书稿写成,已过了八个寒暑;若加上以前花在这项研究的时间,那么,可以说,这本小书是我十年辛劳的结晶。真有点“十年磨一剑”的意味。我这话与其说是对自己做学问稳健、细致的自夸,倒不如说是对自己工作效率低下的自嘲。年轻时的愿望实现了,固然值得庆幸欣慰,但不免也有些许迟暮的遗憾。 在书稿付梓时,我衷心感谢慷慨让我借阅、复印资料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和为我辛勤搜寻资料的厦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我尤其要对为本书的写作、出版给予巨大支持、帮助的亲人和挚友,从心坎里说声谢谢。 谨以这本小书作为狄更斯200周年诞辰的纪念,聊以表达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景仰和敬意。 2011年11月14日 于厦门大学北村蜗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