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作者:方松华 等著  页数:292  

内容概要

由方松华和陈祥勤等编著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内容介绍: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与文化的主潮,引领20世纪中国走向繁荣的主流思想,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其革命实践,介绍、学习、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是由于专业学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讨论。中国共产党内外、专业学术领域内外所进行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社会、中国传统的相关性的讨论,彼此间发生了重要影响。在研究中国共产党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同时,研究中国共产党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专业学术研究的历史,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体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智慧,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本土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教训,以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和使命。

书籍目录

楔子
上篇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述要
第一章 时代学术思潮之背景
一、儒学的衰落与西学的兴起
二、西学对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中西融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之开展
一、李大钊的唯物史观研究
二、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瞿秋白的“互辩律的唯物论”研究
四、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第三章 学术论战之发生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
二、科玄论战
三、唯物辩证法论战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初期的历史与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三、毛泽东思想的要义与精髓
中篇 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普及和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新中国过渡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事业的理论和政治贡献
三、新中国过渡时期思想领域内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运动
四、过渡时期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贡献
五、过渡时期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其他理论成就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变迁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倾化的思想和政治表现
三、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若干探讨
四、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若干理论问题的讨论
五、学术界对美学和伦理学等问题的讨论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挫折和扭曲
一、“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二、“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旗号下的极“左”思潮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批判修正主义运动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批判影射理论的泛滥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遭受严重戕害
下篇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当代开展
第八章 当代中国学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两次大讨论
二、李泽厚在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
三、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努力与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学术探讨
四、“三分天下”的格局与冯契的“智慧说三篇”
五、“返本开新”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
第九章 当代中国学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一、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积极探索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
三、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碰撞与交流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不断尝试
第十章 当代中国学者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一、起步:改革开放初期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二、转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三、沉潜:对共产国际运动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入研究
四、复兴:研究平台的重新构筑与对改革开放历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解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学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筚路蓝缕:当代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端
二、规模初具: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流派、人物和著作的绍介与研究
三、异军突起:三大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阵容的成长
四、深度探索: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国外马克思主义”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在“五四”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比较侧重于唯物史观方面,无论是李大钊还是陈独秀,已经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乃至阶级斗争理论传播至中国的思想界与整个社会,到了1927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艾思奇所说的“唯物辩证法风靡了全国”的新时期,瞿秋白通过其特殊的曾经在苏俄工作和语言的背景,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有了一些了解,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内涵。是年,瞿秋白翻译出版了苏联哲学家哥列夫的《新哲学——唯物论》,并写下了“译者附录”《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和《马克思主义之概念》,瞿秋白自述,这两篇“附录”都是他1926年初自己研究唯物论哲学时所抄录的笔记。在文中瞿秋白提出:“可以帮助读者得此对于‘马克思主义’一名词的正确概念,不至于认为马克思主义就限于唯物史观及其经济学说。”瞿秋白指出,“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基础是在于互辩法的唯物论。互辩法的唯物论的名称便可以表示:马克思的唯物论是唯物论与互辩法的综合,而且是这两种学说最发展的最进化的结论。”在此,瞿秋白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基础是“互辩法的唯物论”,这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瞿秋白还突出了认识论问题,并将认识论放在哲学与科学的层次上来考察,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虽然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是从唯物史观切入的,但是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的成就,主要在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上世纪20年代中期,瞿秋白对于辩证唯物论的介绍与研究,在当时不仅是比较少的,而且是相当突出的。他第一次把辩证法与唯物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与宣传,首先提出了“互辩律”的唯物论这一概念,第一次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加以宣传,澄清了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片面理解和宣传。以上这些都为192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传播作了良好的铺垫。在《社会科学讲义》中,瞿秋白发表了其研究辨证唯物论的著作《社会哲学概论》一书,在书中,瞿秋白提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乃是哲学的根本问题。瞿秋白分析了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并指出了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的区别。瞿秋白认为辨证唯物论并不否认精神的作用,但是,它只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解释精神的作用,辨证唯物论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武器。瞿秋白在书中对宇宙与生命的起源、对物质与意识、必然与自由的关系等问题都作了辨证唯物论的说明,尤其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作了深刻的表述。瞿秋白指出,事物的矛盾及其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原理,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的相互转化就没有宇宙的一切,质量互变与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编辑推荐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为时代之思•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