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哈尔滨 作者:桃花潭水|绘画:(南宋)刘松年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走近宋词品人生系列·李清照:尘烟如梦花事了》为《走近宋词品人生》丛书之一,将枯燥无味的“作者生平”、“诗词赏析”、“创作背景”化成生动的故事,用优美的细节描述让读者发自内心的感知李清照的词化人生,从而更加体会到词作之美、词人之风范。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性词人之中最享有盛名的一个,佳作甚多,影响甚远,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宋朝才子,号“易安居士”,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易安体”。此书根据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和词风大概划分为三个部分,少女时期的她词风自然清丽,婚姻中的她饱尝相思之苦,词风优美缠绵,晚年时颠沛流离,字里行间充满情伤、国恨。唐宋时期,词作者多为男性,作品展现艳情幽怀、仕途沉浮,李清照作为一名开明女子,其作品中的女性本位便别有一番玩味的空间,同样经历着情感变迁、国家兴亡的她,视角是独特的,才情是不可超越的,既有“人比黄花瘦”的柔情似水,又有“天接云涛连晓雾”的豪情万丈。 《走近宋词品人生系列·李清照:尘烟如梦花事了》,李清照一生的爱与哀愁都浓缩在她的词作之中,耐人细细品味。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多少事,欲说还休
溪亭暮晚,旧时韶光
海棠花瘦惜芳年
柔肠一寸愁千缕
月移花影约重来
露浓花瘦,倚门回首
奴面不如花面好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醒时空对烛花红
倚楼无语理瑶琴
多少事,欲说还休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昏疏雨湿秋千
淡云来往月疏疏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且恋恋,且怅怅
笛声三弄
此花不与群花比
玉骨冰肌未肯枯
巾帼英雄魄
第二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
炙手可热心可寒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丁香千结苦麄声
木犀花开
伤心枕上三更雨
风住尘香花已尽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莲子已成荷叶老
莫负东篱菊蕊黄
红酥肯放琼苞碎
春到长门春草青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第三章
庭院深深深几许
浓香吹尽有谁知
泪融残粉花钿重
好把音书凭过雁
星河欲转千帆舞
正人间、天上愁浓
酒醒时往事愁肠
怎一个愁字了得
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五更风,吹梦无踪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多少事,欲说还休 溪亭暮晚,旧时韶光 谁人不曾年少,又有谁人不怀恋旧时美好。 光阴带走了韶华,而后物是人非,所有美好的光景都被碾成了回忆。 我猜,李清照定是拥有魔力的仙女,只言片语,光、影、声、色都定格成了画面,轻易地将我完全抽离,带到了她的世界、她的情愁里。 夕阳暮晚,那青涩的女孩,身着镀金的华彩,挽着衣袖,额头香汗微沁,眼中迷离着金色的光。好一幅生动的画面! 光景落成了词句,定格了记忆,就再也忘不掉了。 我常常感慨于“仙女”的词,像是被施了魔咒般痴迷。那些美丽的词,流进了我的血液里,融进了灵魂,快意,超脱。有时候,甚至忘了自我。 喜欢“仙女”带给我的画面,我深深地迷恋这种记忆的方式。 她的魔力,无人能及。只言片语创造的神奇,连摄影师们都无法企及。 其实,她并不是刻意所为。只是轻轻一捻,便成就了我们的奇迹。 起初爱词,是爱那漂亮的词句,后来,便爱上了那美丽的愁绪,而再后来,读了“仙女”的词后,我便爱上了回忆。读她的词,就像是和“仙女”一起坐在院子里回忆。 那些古人的回忆,总能渗透出和我们相同的情思。渐渐地,洇湿了我的心。 记忆中曾是那般鲜花灿烂,那时笑得明媚,没有忧伤。 人生能有几个如此欢快的光景。“仙女”把这份美好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在李清照的少女时代,生活在她的眼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 细细咀嚼这词,心情会豁然明朗起来。心中沉淀下一分宁静,跟着那夕阳暮色,忘却了所有愁绪和遐思,只想迎着夕阳,微动嘴角,心中升起一片宁静。 就这样,忘记那些大的烦恼,为了那些小事快乐。好心情,不过如此简单。“仙女”给了我们简单的快乐。 其实和“仙女”一样,回忆里,年少时总是快乐的,快乐得简单,快乐得容易。心里有太多的慨叹,还是想说,这词写得太好了。 瞬间里凝结的是永恒,瞬间里藏着多少精魂。“仙女”的本领总是异于常人,她总是能捕捉到光阴里最亮的珠子,然后穿成串,酿成了记忆,就再也忘不掉了。 “常记溪亭日暮”,我经常想象在那一天的傍晚所发生的一切。那个傍晚在她的记忆当中是多么深刻,多么愉快,多么让她不能忘怀。“沉醉不知归路”,喝醉了,她们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在一块儿玩儿,玩儿得还很高兴,她们一边唱着歌,一边划着船,一边欣赏着灿烂的夕阳和晚霞,在这一片优美的湖面划船。 喝多了以后,船的航向就有点变化,所以就划到了藕花的深处,这说明她们不但欣赏着漫天的晚霞,同时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着美丽的荷花。我们想想,不管闭上眼睛想,还是睁着眼睛想,都能想到眼前那种非常绚烂的景象,灿烂的晚霞,静静的湖面,让她们这一划,就不是静静的湖面了,绿色的荷叶,白色的荷花,醇香的美酒,还有她们欢快的笑声。如果再要仔细看,还可能看到她们因为兴奋而绯红的脸庞。 水中的沙鸥和白鹭被误闯进来的小船惊起,翅膀呼扇着,发出扑棱棱的声响,连带着一串串晶亮亮的水珠。呼啦啦地,一群水鸟从一望无际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情趣盎然的画面,你能说它的作者是一个娇滴滴的、终日以泪洗面的闺中小姐吗? 李清照是一个非常活泼,非常有生机,而且非常有性格的女孩,她不但能享受这样的快乐,还善于描写这样的快乐,把这个快乐留给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在近一千年后的今天了解到在宋代,一个少女所享受到的快乐的生活时光。这功劳,谁人堪比。 那一年,李清照十六七岁。一次,一群苏门弟子来李格非府邸做客,酒酣耳热,谈古论今。在谈到“安史之乱”时,大诗人张文潜作了一篇《读中兴颂碑》,开篇写道:“玉鬟妖血无人归,渔阳马厌长安草。”认为杨玉鬟“女色亡国”,也表达出对郭子仪等名将的追慕之情。 张文潜是苏轼的杰出弟子,也是李格非的好友,早就诗名远扬,对他的诗句,大家都拍手叫好。 岂料,清照一直躲在帘子后偷听长辈们谈话,非常不认同张文潜的历史观,终于按捺不住,略一思索,款步而出,和诗两首,指出是唐玄宗的荒淫无道才导致唐朝的衰乱,并对碑铭有所嘲讽,惊得一屋子文人都合不拢嘴,差点跌落下巴。 父亲李格非觉得女儿让好友难堪了,连忙喝斥清照“小女不得无礼”。张文潜到底也是有度量的人,并不倚老卖老、恼羞成怒,反倒夸奖清照好文采。苏轼的另一个弟子晁补之,在惊诧之后呵呵笑着对李格非道:“李家有女初长成,雏凤清于老凤声。可喜可贺啊!” 这样一个女子,注定了不平凡。任那封建礼教再严酷,总是挡不住的。历史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人来证明她曾经的璀璨。她用她一生的苦难,凝成璀璨词作。 读过了李清照所有的诗词以后,便觉得自己再也清澈不起来了,她的忧伤已经深深地侵入了心底。再看她早些时候的词,那艳丽的色彩里总是涌动着悲伤。 束缚古代女子的是那些封建礼教,那些三从四德。 谁人都晓得21世纪是一个自由、文明、独立、民主的时代,可是我们真的自由了吗? 摒弃了封建礼教的包袱,摒弃了万恶的封建思想,可是我们却被更深地束缚着。 人生,能有几次发自内心的微笑。 似乎,我们的记忆里都有过无忧无虑的时候,可细细想来,却都只能回忆,却再也回不去了。 到不了的明天,忘不掉的记忆,我们能做的只是默默站在原地。 我在想,多年后的某天,李清照再次看到了这首词的时候,心中会是怎样的情绪。 终有一天,我们会和她一样,青春不再,学着听从命运的安排。再回首,看着记忆里曾经鲜亮的颜色,眼中会默默地涌出忧伤。将会有那样一天,等着我们每一个人去品味。 而此刻,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珍惜。珍惜眼前的光景,珍惜此刻的心情,无论忧伤还是快乐。美好的东西似乎都走得太快,像手中的沙,握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溜走。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