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长城出版社 作者:王成雄,王霄飞 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打响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到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共和国将帅首次授衔授勋。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了创建、发展、壮大、强盛的历程。
书籍目录
上卷
第一章 较量,从这里开始
1 危机四伏的激战前夜
2 蒋介石与毛泽东,一个草叶护身,一个反手之王
3 凌晨,枪声在南昌城头响起
4 大浪淘沙后仅存的火种
第二章 农民“暴动”,不一样的武装起义
1 举旗前夕,毛泽东机智脱险
2 秋收暴动红旗漫卷
3 向罗霄山脉进军
第三章 三湾,党指挥枪
1 把支部建在连上
2 第一块养精蓄锐的宝地
3 连克四县,初建工农兵政府
第四章 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的起点
1 毛泽东与朱德第一次握手
2 朱毛吃掉江西两只“羊”
3 三次大捷,提炼出游击战16字诀
第五章 武装工农,武装“割据”
1 毛泽东对彭德怀说:你也走到我们一条路上来了啊!
2 红4军在赣南“打圈子”
3 敢打巧仗的林彪
第六章 古田,人民的军队从这里出发
第七章 较量,困境,意外的破解
第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九章 劣势,优势,围剿的破灾
第十章 山地,首次伏击
第十一章 纷争,饮恨,被迫水大迁徙
第十二章 征途上,第一次败仗
第十三章 遵义,生死存亡会议
第十四章 出其不意,赤水河边的决断
第十五章 大渡河上从头越
第十六章 北上与南下之争
第十七章 会师黄土高原
第十八章 东征,黄河两岸
第十九章 会师,三大主力
第二十章 西安,兵谏
第二十一章 平型关,日军并非不可战胜
第二十二章 抗战,从南到北
第二十三章 在太行山上的第八路军
第二十四章 起来,全民族的反击
中卷
下卷
章节摘录
上卷 危机四伏的激战前夜 圆月悬挂在半空,路灯暗淡稀疏,街道深深少光,视物更加模糊。上海一些大街小弄,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连空气都浸透着血腥气味。虽然激烈的枪声已经停止,但是零星的枪声和呼叫声,还不时响起,不断地加剧着恐怖气氛。一群士兵拥到一个灯明几亮的大厅,把一个国字脸中上身材的人推搡至前,为首的向一个军官得意地说:“报告团座,这个人肯定是共党的一个大头子。竟敢大胆救护反叛,特送团部请示!” 出身黄埔三期,现任北伐军3师中校团长的鲍靖中一看大惊,心想这不是我们黄埔军校中很多同学崇敬的周主任吗?立即回答:“好,你们辛苦,下去休息吧!”待那伙士兵走出大厅,鲍靖中对特务连长说:“这种要犯,是要送真如缉拿所的。此去还要渡过黄浦江,道路十分复杂,必须你我两个执行,要防止别人抢功。你快找套制服给他化化装,看他这身衣服,血迹斑斑,撕裂多处,一看就不停当。” 特务连长一听,心里也就明白了几分,暗想生逢乱世,做事要防备些,立即细心按吩咐办好了。周恩来一听说去真如,心想那里不仅是郊区,还有火车站,又是蒋介石还没有伸出手脚的地方,正好便于相机行动,就任凭他们打扮了一番之后,跟着出发了。一行人来到真如火车站附近,只听鲍靖中说:“遇事留一线,久后好相见。”特务连长接着说:“人是;节草,晓得哪节好!”于是周恩来就得到了释放。 原来周恩来为了支援北伐战争,在1927年初由广州来到上海,以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和江浙区委负责人的身份,担任工人起义总指挥,3月21日组织80万工人总罢工,接着举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北伐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20日抵达近郊龙华,接到了蒋介石的密令,就按兵不动。22日下午,工人攻克了上海最后一个敌人据点,白崇禧就立即进入上海搞接收。北洋军阀孙传芳的部下周凤岐被迫投降,很快被任命为二十六路军第3师师长。 1926年7月9日,北伐军在广州誓师,西路军4、7军于10月10日攻克武昌。然后7军增援中路军,于11月7日最后攻克南昌。蒋介石随即进城,停留达4个月之久,大搞阴谋活动,夺取和捣毁一系列左派掌握的党部及总工会。直到1927年3月17日,才由九江登上“中山”舰。驶向江浙。江右军总指挥程潜与江左军总指挥李宗仁指挥部队夹江并进,24日2军、6军全部占领南京。美英等国为了试探蒋介石的态度,借其驻南京的机构与民众的冲突,炫耀武力,突然炮轰无辜军民,死亡达2,000余人,制造了“南京惨案”。蒋介石毫无同仇敌忾之心,指示6军17师师长杨杰会见日本驻南京领事森冈正平,竟然诬蔑军队内部“不良分子”和南京共产党支部成员,声明“党军领导”不会取消不平等条约,还要保留外国在华特权和利益,请日本出面调停,与美英联络感情。蒋介石接着起航26日到达上海,住进枫树桥交涉使署大楼,加紧反革命活动。 蒋介石日益猖狂的反革命活动,触怒了迁都武汉的国民政府,遂于4月1日被撤销了总司令职务。蒋介石不但不思反悔,反而变本加厉,于12日清晨,悍然破坏国共合作,发动反革命政变,派出一大批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纠察队。随即,蒋介石硬说工人内讧,派周凤岐率部缴了拥有5,000余人工人武装纠察队的枪,还枪杀了数十名工人纠察队员,引起了上海工人总罢工和10万工人示威游行。13日,蒋介石又命令在宝山路开枪,射杀工人百余名,适逢大雨,汇集成满街红流。三天之中,竟然杀害了陈延年、赵世炎等300多人,逮捕了1,000多人,另有5,000多人失踪,还到处抓捕周恩来等著名共产党人。 其间周恩来曾经被捕,也是得到尊敬他的黄埔军官的释放。周恩来即乘一只小船渡江进入浦东平民区,不幸又一次被捕,幸好遇到鲍靖中,得以脱险。周恩来考虑上海虽然特殊,位于东海之滨,正当我国海岸线的中间点,是长江流域的出海门户,自开埠以来,仅百余年,不仅成了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国际名城,还成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但是为着当前形势所迫,不得不将党中央机关暂时迁到武汉。武汉位于平汉、粤汉铁路与长江、汉水交汇处,自古称居天下之中,号九省通衢,尤其就近几个省的农民运动开展得很好,有一个好的群众基础。周恩来身边的同志没有意见,就是考虑谁来护送。正好在这时,来了找党中央分配工作的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湖南籍党员陈赓和王尔琢。 陈赓,湘乡人,24岁,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时在4团当连长。27日,第3师被陈炯明部林虎万余人包围在广东华阳附近塘湖。蒋介石调陈赓连担任护卫,紧急赶到五华附近的羊高圩救援。不想,战斗失利,师长谭曙卿逃跑,蒋介石急得要自杀。陈赓被指定代理师长,奋起指挥反击,并冒险亲负蒋介石登船脱险。周恩来得到陈赓派人送来蒋介石的手谕。即调集1师、11师增援,击败了敌人。蒋介石对陈赓感恩戴德,收买不成,又企图进行迫害。因此,陈赓于1926年秋去了苏联。如今陈赓已是一个中等身材,脸圆红润,络腮胡,浓黑眉,眼光犀利,薄唇细齿,文秀刚毅,遇事冷静的人。王尔琢,石门人,26岁,身材魁伟,勇敢果决,北伐战争开始时担任第3军9师26团党代表,1926年11月因为朱培德不再兼任9师师长,让26团团长李明扬担任师长、王尔琢担任师党代表。蒋介石以40军军长之职收买王尔琢不成。即密令枪决。李明扬出于私人交情,只好让王尔琢出走。 于是,周恩来在这二人的陪同下,告别了宋庆龄,打扮成一个富商,身着藏青色西服。头戴巴拿马草帽,脚穿白色皮凉鞋,戴着的墨镜、金表、宝石戒指熠熠闪光,手提黑皮包,肘挂文明杖,仪表堂堂,从容登上英轮,于4月下旬到达了汉口,随后派王尔琢到叶挺部24师74团担任参谋长。 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召开了“五大”。这次大会虽然批评了陈独秀,却未能解决革命面临的紧迫问题,仍然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接着,独立14师师长夏斗寅在宜昌叛变,虽在进攻武昌时被叶挺指挥部队击溃,却又于21日在长沙发生了唐生智部35军33团团长许克祥制造的“马日事变”。20多天内,长沙及其附近各县,被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竟达1万余人。随后,冯玉祥与汪精卫、蒋介石于6月10日至19日,先后在郑州、徐州密谋反共,致使武汉地区革命形势进一步恶化。P2-4
后记
中国人民经受的灾难和战争是最巨大、最悲惨的,仅就1927年”四一二”政变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有大战数百起,小战数万起。其间战争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激烈程度上讲,都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因此,战争始作俑者无一不被人民深恶痛绝,同声谴责。 战争成败规律,如同太阳起落的自然法则一样,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虽然起自秋毫,却常常能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国民党军队同是在蒋介石指挥下,打红军却屡吃败仗;打日本却也有些好仗,发动内战却又迅速的土崩瓦解,一败涂地。同是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指挥下打败仗;转到人民军队一边。一经改编,无论反戈一击,还是抗御外侮,都表现得与人民军队一样能战斗。这些事实说明,正义和人心所向才是战争胜利者的幸运之神。当然,不是说正义之师,就没有局部的失败。如果领导者脱离实际,心中无数,没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情况不明,判断不准,计划不周,运筹不够,将失斗志,士失勇气,失败也多是必然的。总之拯救国家和人民出水深火热,表现了高度战争指挥艺术的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最值得可歌可泣。因此想创作一本内容全面,文字紧缩的集中具体反映毛泽东及其战友指挥这支军队作战的史书,是个人梦寐以求的事。于是随着家庭迁移,从湖北巴东、宜昌、武汉到浙江宁波、杭州、德清,收集资料,整理成篇,历经多年编成。在付梓之际,谨向各图书馆、新华书店热情提供条件,深表诚挚谢意:向相关党委、政府、部门,报社、出版社、印刷厂给予热忱的关怀、支持、帮助致以敬意。 在此要特别衷心感谢军史专家、军旅作家欧阳青,刘志青以及长城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徐华、常务副总编王晓笛对本书所作的贡献。一并感谢张春林、毛晓东、汪芹打印初稿所作的辛勤工作。 感谢以下挚友与领导的关怀与帮助:杨富年(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谭本龙(中国故事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傅瑞满{恩施日报原社长)、谭文骄(恩施州委常委兼恩施市委书记)、郑开廷(恩施州政府副秘书长)、马燕峰(恩施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李洪敏(巴东县委书记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冰(巴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郑晓斌(巴东县委副书记)、廖正群(巴东县人大常务副主任)、林廷芳(巴东县政协主席),范勇(巴东县委常委、副县长)、薛昌斗(巴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渊平(巴东县委常委兼县委办公室主任)、刘太可(巴东县委常委兼县委宣传部长)、邹天毅(巴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彭续超(巴东县人大办公室主任)、李闯(巴东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曾伟(巴东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师艺(巴东县财政局局长)、黄耀成(巴东县财政局原局长)、吴以才(巴东县文体局局长)、钟开山(巴东县文体局副局长)。 全书采取以时间为经,以地域为纬,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中心,考虑以此容易把握和记忆,有助于传统教育,历史研究和红色旅游。内容上虽因走笔之故,使极少处或有提前、推后和虚构,但绝大多数力求尽量符合史实。经过再三浓缩,主要是内容较多,致使篇幅仍然有点过大。当然文字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繁,更不能过简。过多就会增加篇幅,读要多花时间;过繁不仅增加篇幅,还容易使人不得要领;过简又不能全面具体反映实际内容。所以本书在文字上极力追求的是在不长不短不繁之间,因此难度较大。舛误之处,敬希各方指正,不胜荣幸。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主要参考的书目有:《毛泽东选集》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毛泽东军事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共党史人物传》共33卷;《星火燎原》编辑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解放军将军传》共11集,解放军出版社;《文史资料选辑》共8集,中国文史出版社;《伟大的转折——回顾长征》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元帅》青木《朱德》、陈石平《刘伯承》、甘耀稷等《陈毅》、黄瑶《罗荣桓》、蔡仁照《聂荣臻》;黄天明《决死军魂——陈赓与名军名战》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杨凤安、王天成《彭德怀与朝鲜战争》;王树增《朝鲜战争》等。
编辑推荐
我们进行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纵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让我们“将革命进行到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