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倪文东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2-09出版) 作者:倪文东 页数:19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法创作导论》主要内容包括:书法创作的内涵、原则和方法、强化书法的创作意识、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对书法风格特征的认识、书法创作的原则和方法、书法创作的心理活动与思维活动、有意与无意、笔性与悟性、书法创作的基本元素、结字的技巧与方法、布局的技巧与方法、书法创作的程序与训练、书法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等。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书法创作的内涵、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强化书法的创作意识 1.书法学习必须要有作品意识 2.创新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第二节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 1临帖习字与读书阅世 2.文化修养是书法艺术的核心 第三节对书法风格特征的认识 1.风格是书法品评的关键 2.书法风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四节书法创作的原则和方法 1.书法创作的原则 (1)以书法家为主体 (2)以毛笔为工具 (3)以汉字为载体 (4)以临摹为基础 2.书法创作的方法 (1)初级阶段(人帖与出帖) (2)中级阶段(宽博与专攻) (3)高级阶段(贯通与脱化) 第二章书法创作的心理活动与思维活动 第一节想象与联想 1.再现想象与创造想象 2.想象与联想的获得 第二节有意与无意 1.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2.无意于佳乃佳 第三节有我与无我 1.妙在能合,神在能离 2.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 第四节笔性与悟性 1.笔性与心性 2.顿悟与渐悟 第三章书法创作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用笔的技巧与方法 1.先15后拙与巧拙相生 2.管直锋正与锋出八面 第二节用墨的技巧与方法 1.干湿浓淡皆相宜 2.会用墨者善用水 第三节结字的技巧与方法 1.平正与险绝 2.连带与呼应 第四节布局的技巧与方法 1.形式感与可读性 2.题款钤印显个性 第四章书法创作的程序与训练 第一节创作必须从临摹入手 1.有临摹才有创造 2.科学的临摹方法 第二节读帖胜于临帖 1.帖临一本,书观百家 2.博览诸帖,融会贯通 第三节内容与形式的协调 1.文学内容是书法表现的第一要素 2.处理好文学内容与书法风格的关系 第四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1.以个性为基础,以共性为归宿 2.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 第五章书法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工具与材料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装饰形式与展厅效果 第二节鉴别与欣赏 1.观千剑而后识器 2.欣赏要有共同语言 第三节技术与艺术 1.必要的技术训练 2.作为艺术的书法 第四节思考与创造 1.深入生活,妙悟书理 2.勇于创造,变则生新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 艺术创造是与人的精神世界相通的,因为艺术是心灵的创造。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过:“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书法创作亦然,正所谓“用心作书,独抒性灵”。汉代文学家扬雄《法言》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扬雄这里所说的“书”的最初含义,并不一定指书法,或指文学作品,或指读书,或指书写,但却与书法有关,但我们说“书为心画”,书法关乎心灵、通于精神是没有问题的。汉代赵壹《非草书》日:“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赵壹的这篇书论在书法史上有很大影响,他逆历史潮流而行,反对新兴的草书是不合时宜的,但他在文章中却谈到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如最早提出了草书产生的原因和年代,在理论上首创“书之好丑,在心与手”的认识,对书法学习提出“应人就学”,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个性、气质等主观能动作用的观点等,对于丰富和建立我国的书法理论体系有重要贡献。特别是他谈到的“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对于我们研究和探讨“书法与精神相通”、书法创作与人的心灵的关系、书法创作与人的性格个性的关系等,有很大的帮助。世界上的人是千差万别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爱好、不同的审美情趣等等,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创造等。所以是“各殊气血”、“各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当然就会有不同水平、不同品位、不同情趣、不同方式、不同风格的艺术创造。王羲之生活在东晋那个崇尚清谈、张扬个性的时代,提倡个性解放,兴盛庄、老之学,所以他的思想放得开,敢于接受新事物,其书法集汉魏之大成,既有跟卫夫人学习钟繇书法的启蒙阶段,又有后来广泛接触名家,开阔眼界的厚发阶段。他既有继承,更有创造。郑杓、刘有定的《衍极》里对王羲之的书法有这样的评价:“王羲之有高人之才,一发新韵,晋、宋能人,莫或敢拟。”又说:“姜氏曰:‘右军书成,而汉、魏、西晋之风尽废。右军固新奇可喜,而古法之废,实右军始,亦可恨也。’”这里的姜氏是指宋代的书论家姜夔,看来郑杓、刘有定二人是同意姜夔的观点的。他们所认为的王羲之破坏古法,“古法之废,实右军始”,在我们后来人看来则是创造和出新,即“若言创法先违法”。古法之废,未尝不是好事,只有先“违法”,才会有“创法”。对于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在笔法、结体方面的创造和出新,历代书法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对于后人学习不当,亦给予批评。姜夔在《续书谱》中说:“颜、柳结体既异于古人,用笔复溺于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数百年间,人争效之,字画刚劲高明,固不为书法之无助,而晋魏之风规埽地矣。”看来姜夔是承认颜、柳之变,“异于古人”,但他对后人学习不当提出批评,认为如果一味写得“刚劲”,“溺于一偏”,则不好。从姜夔的心底,我们看出他是不喜欢颜、柳的变法、革新的,他更喜欢的是晋、魏之风。
编辑推荐
《书法创作导论》着重介绍了书法的种类、特点、源流、发展和变化规律,通过对上述规律的了解分析书法的字形规律,用笔规律和字与字连接规律,对书法初学者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来进行书法创作有很大裨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