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张建华,王玉池 编著 页数:272
内容概要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重要的楷书代表作之一,是颜体楷书形成的标志。其用笔以中锋为主,显得厚重有力,圆润活泼;点画精到规整,静中有动,秀媚多姿;结体端庄平正,严密饱满;在章法布局上,字距、行距均匀相等,由于字字四角撑开,所以整体显得工整茂密。它继承和发展了唐初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的楷书,使唐楷的法度更趋完善和严整,对后世书法家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启迪作用,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得到历代书评家的激赏。
书籍目录
颜真卿及其《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原碑拓字放大
《多宝塔碑》笔法基本规律
《多宝塔碑》笔画特点
《多宝塔碑》结体基本规律
《多宝塔碑》结体特点
从临摹到创作
《多宝塔碑》原碑整拓呈现
《多宝塔碑》阅读理解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多宝塔牌》阅读理解 【原文】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捡(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岐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芽),耸豫章(樟)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 《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捻(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篆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 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成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 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锸),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成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 昔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同符千古,昭有烈光。于时道俗景附,檀施山积,庀徒度财,功百其倍矣! 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于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遂捻(总)僧事,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疋(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 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日: “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网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 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不替。
编辑推荐
《大家书院系列•名碑名帖完全大观:颜真卿•多宝塔碑》中多宝塔碑于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涌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的故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