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残绘画研究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吕晓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前言

  髡残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画家,不但在画史上与石涛、弘仁、八大山人通称为“四僧”,得到重视,而且在近现代山水画实践的革新方面也受到很大的称颂。被称为近现代中国山水画现代化第一人的黄宾虹,便受到“四僧”,特别是髡残的重大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中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走过了从屈辱到复兴的道路。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绘画的态度上,经历了多种变化。康有为在他的《万木草堂藏画目·序言》中说:“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岂止衰弊,至今郡邑无闻画人者,其遗余二三名宿,摹写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翟、王原祁)、二石(石涛、石溪)之糟粕,枯笔数笔,味同嚼蜡,岂复能传后,以与今欧美、日本竞胜哉?”(《美术论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四僧”和“四王”同被批判。“五四”运动时,陈独秀首先提出“反王画”,打倒“四王”,以后便掀起了反“四王”,抬高“四僧”的浪潮。石涛、髡残、弘仁、八大山人成为画界的旗帜,其画风改变了我国百十年来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面貌。的确,中国画在经此一番变革后,出现了很多新面貌,如黄宾虹一变、张大千一变,后来的傅抱石、钱松喦又一变,再到李可染、石鲁、张仃等,也都进行了新的变革,但又引出了一些将之评为:粗、黑、狂、乱的说法。也有评论提出“反四王”是矫枉过正;最近更有阮荣春提出返回院画的理论。这种“否定之否定”,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螺旋式的前进。

内容概要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文化学、图像学和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对髡残的生平、绘画思想和艺术风格进行了全面研究。本书首先对髡残的出家时间及原因、有无抗清、遗民品格的形成及表现、交游圈及思想等进行了严谨的考证,试图揭示髡残的人生轨迹与心灵历程。髡残将绘画视为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画中云山成为他心灵栖居之所。其绘画受禅学影响极深,心灵的自由带来创作的自由。在清初的摹古风气中,髡残虽也主张师古,博采众长,但反对摹古泥古,强调师造化与抒写性灵,以书入画,从而形成其“缅缈幽深”、“粗服乱头”的艺术风格。最后,通过对清初金陵画坛格局的分析及“四僧”概念的建构过程肯定了髡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简介

吕晓  1974年生于四川。1995年在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在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为黄宗贤教授,同年任教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03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林树中教授。2007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薛永年教授。2009年进入北京画院从事研究工作。先后出版《末世的辉煌——清代四僧》(辽宁美术出版社)、《中国山水画通鉴·钟山烟云》(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花乌画通鉴·争长三绝》(上海书画出版社)等学术专著。并有三十余篇关于明清及现代美术史的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等国内各类学术刊物。

书籍目录

序绪论生平与思想  自剃为僧背儒向佛——髡残出家时间及原因考  以忠孝作佛事——髡残抗清问题考  以笔墨作佛事——髡残绘画风格的形成  髡残印章、字号释义绘画风格论  髡残早年学画经历推测  入室山樵老黄鹤  髡残的绘画思想  心灵的栖居——对髡残山水画的图像学分析  粗服乱头——髡残山水画的笔性分析  髡残山水画风的转换  髡残的人物画与花鸟画  髡残作品辨伪——以《报恩寺图》和《深山茅店图》为例地位及影响  髡残在清初金陵画坛上的地位  “四僧”概念的建构  髡残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参考文献附录一  髡残年谱附录二  髡残资料集附录三  髡残存世、著录作品表后记髡残常用印

章节摘录

  陈确为韵弦老人作传,也说其“性近于禅”,其国变后削发为僧,“从初志也”。当然,大多数逃禅的士人虽身披缁袍,其内心仍饱含着深深的故国之思,逃禅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情非得以的事,必然带来极大的痛苦。国变为僧的钱澄之曾叹道:“五更起坐自温经,还似书声静夜听。梵唱自矜能仿佛,老僧本色是优伦。注:“愚道人既为僧,习梵唱,予笑其是剧场中老僧腔也。”近人钱穆认为方以智“逃禅归释乃其迹,非其心”,“髡顶逃禅又杂儒”这句遗民行状的套话正说明了当时的普遍状况。  士人逃禅后难以脱离“儒”学的思想背景,同样,对于明代诸高僧来说,“会通儒释”乃至“三教”,作为一种思想、学术取向也一直深植于他们心中。明代,士人之热心用世,与僧之不甘寂寞,在同一风气中。《明清佛教》一书说:“明代僧人在政治上奔走权贵,享有特权,则决不是为数很少的。所谓京师‘游僧万数’,‘京师僧如海’等等,其实都是这方面情况的反映。”名僧德清(憨公)公然宣称:“沙门所作一切佛事,无非为国祝厘,阴翊皇度。”正如赵园所云“僧侣对世俗事务乃至王朝政治的参与,已构成有明政治景观中的特殊一景……明清易代僧人与士人的患难与共,僧人的‘忠义感激’,确也因‘渐’而然,并非激于一时意气。宋代大慧禅师的名言“予非学佛,而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明末的僧人对此更有深刻的认同感,也因此以其“忠义”而被人清隐居遁世的士人引为“同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髡残绘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研究髡残的重要资料
  •   石溪的画流传不多 此书收录的图录已经相当全了 如果是彩印那就更加完美了
  •   好书,具有很高的学术性!
  •   不错,还挺厚的~~哈哈~~还以为是薄薄的一本~~
  •   还没拆封,装订不错
  •   髡残 残道人绘画理应了解,不可不知道。理论更要加强,指导实践。
  •   书况很好,也是我需要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