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董健丽  页数:153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古陶瓷历史悠久,尤其是瓷器,由中国首先发明,故有“河滨遗范”之说。瓷器的烧制是东方古老文化之一,历代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时期又都有新创造,并随文化的嬗变而影响至更多的领域。  董健丽女士多年来孜孜不息、砥砺琢磨,广泛地收集国内外考古、文献等诸多方面的资料,并将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明清皇室所遗历代各朝不同造型、不同纹饰、不同质地的千余件各种葫芦形艺术品寸积铢累、顺缕成帷。在此基础上,她深入地探讨,细致地研究了葫芦文化的深奥内涵,从广义上写出《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一书。这本引经据典、材料翔实、阐述精辟,相信它的出版对广大爱好葫芦文化的读者会有很大的裨益。

内容概要

本书在吸收了前辈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将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作为研究对象,凡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可谓一览无遗。非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但为笔者所见、所知的葫芦形陶瓷器也尽可能一一收录加以采用。本书的特色是:宫藏的葫芦形陶瓷器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文物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突破了就物论物的窠臼,给读者一定的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和审美知识,从而揭开了深藏宫中的各类中国古代葫芦形艺术品的神秘面纱。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葫芦和葫芦文化  一、葫芦的定名和植物属性  二、葫芦的实用功能  三、葫芦文化    (一)葫芦的“生殖崇拜”与“阴阳观念”的产生    (二)葫芦与“道”和“一”的关系    (三)葫芦折射的“福”文化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的葫芦形陶器  一、新石器时代的葫芦形陶器  二、葫芦形陶器的文化内涵第三章  夏商周时期的葫芦形陶瓷器  一、夏商周葫芦形陶器  二、夏商周的祭祀与葫芦形陶祭器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葫芦形陶瓷匏器  一、战国至汉代流行的葫芦形陶瓷匏壶  二、战国秦汉时期陶瓷匏器的文化内涵第五章  东汉三国两晋时期的葫芦形陶瓷器  一、东汉三国两晋葫芦形五联罐  二、东汉两晋葫芦形五联罐的文化内涵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葫芦形瓷器  一、隋唐五代葫芦形瓷器  二、隋唐五代葫芦形瓷器的文化内涵第七章  宋代葫芦形瓷器  一、宋代葫芦形瓷器  二、宋代葫芦形瓷器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第八章  辽代葫芦形瓷器  一、辽代葫芦形瓷器  二、辽代宴饮礼仪中的葫芦形瓷酒壶和有关神话传说第九章  金代葫芦形瓷器  一、金代葫芦形瓷器  二、金代的葫芦文化第十章  元代葫芦形瓷器  一、元代葫芦形瓷器  二、元代葫芦的文化内涵第十一章  明代葫芦形瓷器  一、明代葫芦形瓷器  二、明代葫芦的文化内涵第十二章  清代葫芦形陶瓷器  一、清代葫芦形陶瓷器  二、清代葫芦文化兴盛的背景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据调查,在我国许多地方、许多民族都有将葫芦作为祖先灵魂栖息之所,并加以供奉和祭祀的习俗。诸如:云南楚雄州南华县摩哈苴彝族和永仁县猛虎乡、中和乡一带的彝族,至今还有一些人家供奉葫芦祖灵。葫芦祖灵一般供置在家中正房的室内。在葫芦的腹部凿一个手指粗的小孔,从这里放入米粒、盐、茶和少许碎银,以供灵魂享用,同时象征子孙后代富裕,有吃、有喝、有钱花。至于葫芦里面的种子,一粒也不能挖出,人们认为,每一粒种子代表一个子孙后代,取出一个就会少一个后代子孙。另据调查,彝族人结婚,在新郎迎娶新娘进门之前,由站在房门上方的一名壮年男子和一名成年妇女,将灌满灶灰的葫芦用力摔到地上,这时灰雾弥漫,葫芦籽四散,就在这种气氛中,新郎携新娘登堂入室。彝族人在父母去世时,将灵魂引入葫芦,“先前的传统,彝族母先亡,请巫师做法师,将其灵魂引入葫芦;待父亡时,再将父魂引入母魂原居葫芦。若父先亡,母后亡,须弃父魂先居葫芦,另换新葫芦,将父母新旧亡灵一并引人”。亡魂返归葫芦,意味着到祖灵世界去,返归祖先的住地,加人祖灵的行列。彝族《指路经》中常说魂归祖界乐土,祖灵葫芦便是祖界乐土的物态形式。上述习俗,反映出人们认为葫芦是镇妖除害、保佑平安、生活美满、子孙繁盛的神圣之物。  2.东海葫芦形三神山——求之可长生不老  道教是一种以生为乐、贵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道教认为,成为神仙,永久地活在世界上,是极快乐之事,死亡是应该避免的,主张乐生贵生,其最高人生理想便是生活得更久。古人向往的长生不死的仙境,称“壶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喜欢葫芦 但是图片太小了 不够好
  •   书小且薄,说明冗杂,与其拉拉扯扯地对十个葫芦瓶泛泛而谈,还不如仔仔细细地讲好一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