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上海博物馆 作者:上海博物馆 页数:253
Tag标签:无
前言
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两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唐朝玄奘法师前往天竺(印度古称)取大乘教义真经的事迹。古印度文明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宗教文化。 自人类诞生以来,宗教文化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神庙则是人表达信仰和精神寄托的载体,集合了能工巧匠的智慧。本次展览在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鼎力支持下,精选了能够反映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三教建筑、绘画和雕刻水平的106件文物,期冀把印度的宗教艺术引荐给中国观众,以增进对这一邻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并通过介绍古印度三大宗教来让观众深入理解印度文化的内涵。 古印度三教之中最为我们熟知的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是该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后来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内部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8世纪以后佛教开始衰微。 而作为印度第一宗教的印度教,其实是传承于古老的吠陀教义的多神教,其前身是婆罗门教,在融合佛教和耆那教教义后发展而来。信徒遵循其哲学观念和处世之道,主要可以概括为因果报应和轮回之道。印度教教徒的世界观在林伽、毗湿奴像等文物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内容概要
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两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唐朝玄奘法师前往天竺(印度古称)取大乘教义真经的事迹。古印度文明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宗教文化。
书籍目录
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前言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大英博物馆馆长麦瑞格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馆长马克·琼斯第一章 印度第一节 地理与历史第二节 法的印度传统第三节 艺术与审美第四节 神庙与宇宙第二章 佛教第一节 佛祖及其时代第二节 从苦难中解放第三节 最完美智慧所在之地第四节 佛祖圣物--圣体、精髓和经文第五节 膜拜《大般若经》和大智大慧第三章 印度教第一节 事神如生第二节 神圣之城第三节 毗湿奴:梵之化身第四节 雨季节期第五节 湿婆:无形众相第六节 那衍纳尔派:六十三位泰米尔圣徒第四章 耆那教第一节 和平英雄第二节 祖师之道第三节 耆那圣山第四节 信徒与护法第五节 耆那圣典图版印度古代遗迹示意图印度历史年表
章节摘录
印度次大陆是一个北依喜马拉雅山脉,西傍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东濒孟加拉湾的巨大半岛(插图1:2)。20世纪,该地区在政治上分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与不丹等国。历史上,南亚地区在政治上颇为分裂,但在地理与文化上却构成一个整体。南亚的文化特性直到现代还因为天然屏障的助力而与其他相邻民族明显地区分开来。 南亚次大陆的北半部分依傍喜马拉雅山,是一个由两大水系滋润着的冲积平原。在巴基斯坦,发源干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往西南方向经旁遮普省和信德省,流入阿拉伯海。在印度,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恒河与亚穆纳河蜿蜒向东,在安拉阿巴德与源自阿萨姆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合流,最终注入孟加拉湾。在这两大水系之间,是拉贾斯坦邦的干旱土地。而在它的南面,则是孕育了纳尔默达河的温迪亚山脉。传统上,南亚次大陆以温迪亚山脉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插图1:1)。跨过纳尔默达河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遍布岩石的德干高原(插图1:3)。德干高原沿次大陆东部边缘逐渐上升,最高海拔600米。高原两边是东西高止山脉。两座山脉与海岸线平行,并在次大陆最南端相接,形成尼尔吉里山脉。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印度,尼尔吉里山脉是海拔最高的地区。德干高原上的主要河流克里希纳河、哥达瓦里河以及卡韦里河都向东流,形成了东海岸郁郁葱葱的广袤平原与山谷。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