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供护理.康复等专业使用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刘春英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9出版)  作者:刘春英 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主要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肿瘤、水肿、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基本病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各论主要介绍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各系统疾病。

书籍目录

绪论 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内涵 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 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总论 第一章疾病概论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 二、疾病  三、亚健康 第二节病因学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第三节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第四节疾病的转归 一、康复 二、死亡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萎缩  二、肥大  三、增生  四、化生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可逆性损伤 二、不可逆性损伤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二、纤维性修复 三、创伤愈合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局部充血 一、动脉性充血 二、静脉性充血 第二节出血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基本病理变化 三、后果 第三节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 三、血栓的结局 四、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节栓塞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五节梗死 一、梗死的病因和条件 二、梗死的类型和基本病理变化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第四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水、钠代谢障碍 一、正常水、钠代谢 二、水、钠代谢障碍 第二节钾代谢障碍 一、正常钾代谢 二、钾代谢障碍 第三节镁代谢障碍 一、正常镁代谢 二、镁代谢障碍 第四节钙、磷代谢障碍 一、正常钙、磷代谢 二、钙、磷代谢障碍 第五章水肿 第一节水肿发生的机制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水、钠潴留  第二节常见水肿类型 一、心性水肿  二、肾性水肿 三、肝性水肿 四、肺水肿  五、脑水肿  第三节水肿的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 一、水肿的特点 二、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第七章缺氧 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九章休克 第十章炎症 第十一章发热 第十二章应激 第十三章肿瘤 各论 第十四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十五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六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七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八章常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漏出性出血 因微循环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膜漏出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常见原因有:①血管壁受损,如严重缺氧、败血症、药物、超敏反应等。②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小板生成减少;脾功能亢进、细菌毒素等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功能受损可造成漏出性出血。③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有关的Ⅷ、Ⅸ因子缺乏,肝脏病变合成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V因子等减少,均可造成凝血障碍和出血倾向。 二、基本病理变化 肉眼观,新鲜的出血呈红色,以后随红细胞降解而呈棕黄色。光镜下,出血部位组织的血管外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 出血可发生在机体的任何部位,按出血的方式、出血量、发生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鼻黏膜出血,称为鼻衄;呼吸道出血经口排出,称为咯血;消化道出血经口排出,称为呕血,经肛门排出,称血便或黑便;泌尿道出血随尿排出,称为尿血;子宫腔大出血,称为血崩;发生在皮肤、黏膜和浆膜面较小的点状出血,称为瘀点(petechiae);全身密集的点状出血,称为紫癜(purpura);直径1~2 cm以上较大的出血灶,称为瘀斑(ecchymosis);在组织内局限性的多量出血,称血肿;血液积聚于体腔内,称为积血。 三、后果 出血的后果与出血的类型、出血量、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部位有关。短时间少量出血,不引起严重后果;小量持续或慢性反复的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出血广泛或急性大量出血达循环血量的20%~25%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发生在重要器官的出血,如心脏破裂、脑出血等,即使出血量不多,亦常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第三节 血栓形成 活体的心脏、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液中存在着相互拮抗的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在生理状态下,两者维持动态平衡,即保证了血液有潜在的可凝固性又保证了血液的流体状态。在某些促凝血因素作用下,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凝血过程被激活,血液在血管内发生凝固,形成血栓。 (一)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在正常情况下,完整的心血管内皮组成一层单细胞薄膜屏障,把血小板、凝血因子和具有高度促凝作用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隔开,防止凝血过程的启动。同时,具有抑制血小板黏集,抗凝血和降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当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或被激活时,则具有促凝作用,可导致血栓形成。

编辑推荐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供护理康复等专业使用)》使用对象为国内中医药院校护理、康复专业本科学生,也可以供中医药高职高专的护理、康复等专业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供护理.康复等专业使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