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郭霞珍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郭霞珍 页数:220
内容概要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是系统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材,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不仅能为本科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学习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也是爱好中医药学的国内外人士学习和掌握中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入门必备教材。
书籍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学习和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精气与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及藏象学说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四、脏腑的分类与区别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且旦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津液与精神 第一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来源和功能 三、气的分类及其组成、分布与功能 第二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来源和组成 三、血的循行 四、血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来源和组成 三、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四、津液的功能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五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代谢 四、精的功能 第六节 神 一、神的本源 二、神机的概念 三、人体之神的形成与功能 第七节 精气神的关系 一、精能化气、气能生精 二、精能化神、神能驭精 三、气能生神、神为气主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和表里关系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 二、奇经八脉共同的循行与功能特点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基本功能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二、别络 三、经筋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和形成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形成 三、体质构成与形态、心理及生理功能 第二节 体质分类 一、阴阳分类法 二、五行分类法 第三节 体质学说应用 一、体质与发病 二、体质与病证从化 三、体质与治疗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性致病因素 二、内伤性致病因素 三、病理产物类致病因素 四、其他病因 第二节 发病 一、发病的原理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第七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常 四、津液失调 第二节 内生“五邪” 一、内生“五邪”的基本概念 二、内生“五邪”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四节 经络病机 一、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二、经络的气血逆乱 三、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 四、经络的气血衰竭 第五节 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一、疾病传变与转归的含义 二、影响疾病传变与转归的因素 三、疾病传变与转归的形式第八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未病先防 第二节 既病防变 第三节 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治则与治法的概念 二、基本的治则与治法第九章 养生 第一节 养生的基本概念 一、天年 二、衰老 三、养生 第二节 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顺应自然 二、形神兼养 三、保精护肾 四、调养脾胃
编辑推荐
郭霞珍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第2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是系统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材,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不仅能为本科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学习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也是爱好中医药学的国内外人士学习和掌握中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入门必备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