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上海科技 作者:陆念祖 页数:12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系统反映具有350余年历史的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学术专著。详细介绍了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起源、创建和发展、取穴方法、进针方法、操作程序及要领、意外处理、护理、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14种骨伤科常见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陆氏伤科银质针治疗经验。附录中介绍了陆氏伤科的发展历程、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应用历程及对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相关问题的探讨。本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一次全面系统总结。本书可供从事中医骨伤科、针灸科、疼痛科及康复科临床、教学与科研的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创建与发展
一、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创建者——陆氏伤科第七代传人陆云响
二、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传承者——陆氏伤科第八代传人陆念祖
三、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发展
第二章 陆氏伤科银质针的起源——九针
一、镌针
二、圆针和锟针
三、锋针和铍针
四、圆利针和毫针
五、长针和大针
六、陆氏伤科银质针
第三章 陆氏伤科银质针取穴方法
一、循经取穴
二、以痛为输
三、功能运动中的痛点
四、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施治原则
第四章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进针法
一、定位方法
二、持针法
三、进针操作
四、进针方法
五、进针针感
第五章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操作程序及要领
一、陆氏伤科银质针使用前后的整理和消毒
二、操作前准备工作
三、痛点复查
四、定进针点
五、皮肤消毒、进针
六、体表手感(针尖感)
七、针感
八、留针
九、温针灸
十、拔针
十一、放松手法
十二、病史记录
十三、注意事项介绍
第六章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意外预防和处理
一、晕针
二、感染
三、折针
四、意外损伤
第七章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护理
一、治疗前护理
二、治疗中护理
三、治疗后护理
第八章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第九章 骨伤科常见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陆氏伤科银质针治疗
一、急性腰扭伤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四、梨状肌综合征
五、肩关节周围炎
六、肱骨外上髁炎
七、肱骨内上髁炎
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九、髌骨软化症
十、髌下脂肪垫炎
十一、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十二、膝骨关节炎
十三、踝管综合征
十四、跟痛症
附录
附录一 陆氏伤科简介
附录二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的应用历程
附录三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相关问题论述
附录四 陆氏伤科传人谱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检查:颈1、颈2横突在枕下可明显扪及,在胸锁乳突肌后方扪到后结节,在其前方扪及前结节。 推拿方法:在颈椎棘旁肌以大拇指、四指分别向外移。头转向对侧,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向横突后结节加压作上下推拿,或作小圆圈推拿。(3)颈4~颈6横突前结节:颈4~颈6前结节是前斜角肌等颈前肌群附着点,位于颈动脉的后外侧、深面,周围有丰富神经末梢及感受器,在下方约颈7水平以下有胸膜顶,针刺要特别注意。 临床表现:颈前及外侧区痛,手麻、面部发麻及皮肤增厚感觉,并可出现眩晕、昏厥、前额痛、太阳穴痛、眼部症状、颈部后仰症状加剧并出现手麻感觉异常。 检查: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动脉后外方扪到前结节有明显压痛,亦可在锁骨上凹第一肋斜角肌结节处摁到压痛点。 推拿方法:压痛点推拿取坐位,颈部大幅度转向外侧,切手扶颈,另一手四指沿前结节作上下滑动推拿,亦可抬患肢使锁骨上凹软组织放松,垂直加压推第一肋斜角肌止点,防止触压颈动脉窦引发心率异常及发生昏厥。 (4)胸锁乳突肌胸骨锁骨内后面止点:胸锁乳突肌对颈部活动作用大,胸骨头、锁骨头分别止于胸骨上缘后面及锁骨近端后面上缘,其后方为颈部大血管、气管,由于对应补偿关系在颈后伸肌软组织劳损的同时可出现该部位劳损,但一般不表现出来。 临床表现:主要是颈部不适,胸锁乳突肌痉挛等。 检查:胸锁骨附着点后方扪到明显压痛点。 推拿方法:患者端坐,术者立于背后,头部略前倾,用大拇指指腹缘沿锁骨上凹向下向前,在锁骨、胸骨后面横形滑动推拿,推拿后可以使胸锁乳突肌放松,根据补偿原理,颈部症状可得到改善。但应小心颈动脉窦。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