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M胶囊内镜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李兆申、赵晓晏、 王金山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07出版)  作者:李兆申,等 编  页数:234  

内容概要

  OMOM胶囊内镜是由我国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继Given Imagingg公司之后的世界上第二个胶囊内镜, 2005年通过我国的SFDA,当年即投入临床使用,目前已经在英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以及我国广泛使用。该专著共分3篇21章。第一篇为基础篇,详细介绍OMOM胶囊内容的历史、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并介绍胶囊内镜相关胃肠道解剖学;第二篇为该书的核心部分,重点介绍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检查前准备、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小肠外发现、全小肠检查率、并发症及其处理等;第三篇为展望篇,介绍胶囊内镜的应用前景及新型胶囊内镜的研发。《OMOM胶囊内镜》随文配有大量病例分析和典型内镜图片,文字简明扼要,图像清晰,可供消化内镜医师及胶囊内镜医师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第1篇 基础篇第一章 胶囊内镜的简史及概况第二章 OMOM胶囊内镜的结构第三章 OMOM胶囊内镜的工作原理第四章 胶囊内镜相关消化道解剖结构第五章 OMOM胶囊内镜的操作程序第2篇 临床应用篇第六章 胶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第七章 胶囊内镜检查前准备第八章 胶囊内镜检查的肠道准备第九章 胶囊内镜下的正常小肠黏膜图像第十章 胶囊内镜检查的读片第十一章 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第一节 小肠血管疾病第二节 小肠肿瘤第三节 小肠克罗恩病第四节 其他小肠疾病第五节 胶囊内镜典型病例第十二章 胶囊内镜检查小肠外发现第十三章 胶囊内镜胃肠道通过时间第十四章 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率第十五章 胶囊内镜并发症及其处理第十六章 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小肠镜检诊小肠疾病第十七章 胶囊内镜与其他小肠诊断技术的比较第十八章 胶囊内镜对食管、胃疾病的诊断第十九章 结肠胶囊内镜第3篇 展望篇第二十章 食管PH无线监测胶囊第二十一章 胶囊内镜的未来发展附录一 胶囊内镜报告附录二 胶囊内镜检查告知书模板附录三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

章节摘录

插图:食管是一肌性管道,前后稍扁。长约25cm。在环状软骨和第六颈椎下缘水平与咽相连,沿脊柱呈左一右一左的路径在脊柱前方下行,经上纵隔和后纵隔,在第10胸椎水平穿过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在第11胸椎水平连接胃贲门。食管的行程有两个轻度弯曲,其起始端是位于正中面,向下略左偏达颈根部,于此下行逐渐向右至第5胸椎处又复位于正中面。至第7胸椎高度再次向左偏,然后向前在第10胸椎高度穿过膈肌。食管是消化管中除阑尾外管腔最狭窄的部位。食管腔直径为1.5~2.5cm,前后径略扁,下段1/2较上段宽,最宽处为膈肌上方的食管腔。食管全长分为颈段、胸段和腹段。颈段食管长4~5cm,始于第6颈椎,止于胸骨切迹上缘,前面是气管,疏松结缔组织和肌束连接食管和气管。胸段长度18~20cm,位于后纵隔,脊柱前方,气管、心脏之后。胸段在上纵隔内位于气管和脊柱之间略偏左侧,经主动脉弓后方至其末端右侧,在后纵隔内沿胸主动脉右侧下行,约在第7胸椎处再次左斜,越过胸主动脉前方,在第10胸椎处穿过膈肌进入腹腔。腹段长约1.5cm,从右膈脚开始,位于正中稍左侧,在第10胸椎水平,穿经肝左叶后面的食管沟,形成长约1cm的截头圆锥体,向左弯曲与胃相接,其右侧缘延续为胃小弯,左侧缘与胃底相连接,两者之间以贲门切迹为界。

编辑推荐

《OMOM胶囊内镜》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OMOM胶囊内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不错,是正品,不过快递的太不给你了,一个角都给撞坏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