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

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作者:春树  
Tag标签:无  

前言

春树,爱是共同的语言初识春树,是在六年前的春天,我为了追求人生的意义,以流浪的方式走遍了中国各省区,刚从西南地区的森林里出来。因写作诗歌,狂热地认为文化中的真善美能够拯救人类的心灵,我只身来了北京。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点是在她家附近。那时候,她刚登上美国《TIME》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封面,被评为“新激进分子”,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很大。据一些媒体上的介绍,我本以为她会像她的诗歌一样锐利,甚至有些冷艳的样子。然而当我在约定时间在万寿路路边等到她时,却只见到一个身穿鹅黄衣裙、面容干净美好的女孩,从路对面的小区里走出来和我打招呼。虽然她的样子打破了我的设想,但她自然率真的性格,让我很快就没有了陌生感。我们在路边简略地谈了几句话后,见天气还是有些寒冷,她就带我去她父母家做客。进入她的房间,门的对面有个电脑桌,旁边是书架,墙壁上贴有一些摇滚乐海报,还有《北京娃娃》的英文版封面。她冲了两杯热咖啡后,我们随意地席地而坐,谈论各自的生活所见以及诗歌和阅读,包括小说。她读过的小说非常之多,因我对当代小说兴趣不大,阅读面也极窄,总是有些接不上话。但是她的诗歌我是很喜欢的,还兴冲冲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过,觉得非常有力量。可诗歌是没法去谈论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诗歌观、写作习惯。于是我们就打开电脑,一起坐在地板上看了两部好电影,交流感受,直到晚上愉快告别。这是我与她的初相识。其后,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我和她一起参加过诗会,读过她主编的两种诗刊,还与她以及挪威来的电视记者、几个少年作家一起去KTV里唱过歌。不过,由于当时我始终不太习惯大城市,不喜城市里没有成片的树木和田野、自然的山水和湖泊,也尚不知如何实现改变社会的理想,只在北京住了大半年就离开了。再次和她相见并互相深入认识,是在苏州太湖边的一个寺院。那段时期我们几乎无话不谈,她对我讲起她在感情中的热情和矛盾之处,并相继出版了写真集《她叫春树》和小说《红孩子》。但同时,她之前出版的小说都莫名被禁了,很难再在书店里面看到,理由不能详知。在那个困顿的阶段里,她应花了不少精力来调节生活,也开始更着重于去做好自己。当我在苏州人潮涌动的火车站接到她时,彼此话都不多。我们一起到了我借住的寺院中,由寺里的法师安排了暂住的地方。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在寺院每天上早晚功课,食素食,简单生活。临走之前,她忽然令人意外地拜了我的师父为师。师父给她起法名为“妙霁”,“霁”字有雨过天晴、怒气消除的意思,她说很适合她。因着这个缘由,我们成了师兄妹。我和她讲一些佛经上的义理时,她常表示很乐于接受,但又不完全接受。这让我感受到她很有主见,对生活的认识是理想化的,但也不脱离于现实世界。没变的是,她依然保持直接且锐利的言辞风格。她在寺院住了几天后,决定返回北京。那是2007年的秋天,离别的当天恰好在下雨,似是为了送她,也送别一些过去的青春时光。2008年初夏,春树和朋友一起旅行,到云南束河古镇来看我。晚上,我们一起在星空下走路,沿着流淌的小河,到正福草堂的水亭里喝茶。在谈及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的时候,我得知她相继去了朝鲜、德国等地旅行,感觉到她又有了不少的变化。在文章中,她风趣地把朝鲜之行描述为一次效果绝佳的爱国主义之旅,并写到平壤人的生活,从一个国家的人的面貌上去写一个国家的现状:“当地人穿得其实挺不错的,女的都是白领丽人,着靓丽的西装裙加丝袜、高跟鞋……男的穿中山装、西装或军装。满街没有一个胖子。”她还写到朝鲜不允许游客用相机拍当地人,朝鲜警察会把发现的此类照片删掉;又写到直到从朝鲜回到中国境内,火车上的游客意识到再没人来禁止了,纷纷拿出相机拍照时,她才发现原来想拍就拍这种小事,也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这种在不同政治和文化氛围中的旅行,显然对她的世界观有着直接的影响,必定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她的自我世界。这次我们见面的时间并不久,然而彼此都很安静和快乐。随后她和朋友向我告别,我留在云南生活,她又相继去了一些别的地方旅行。行走的生活开始在她的人生中占据很大的比重。2008年四川地震,她去了陇南做援助和采访工作,亲见了地震区人们的悲惨状况:“地震前人们刚刚迈入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地震后却一无所有,成了赤贫状态。不变的是他们的淳朴、热情、敦厚、良善……那么多人突然消失,还有更多人变得一无所有,自己便没有什么再怕失去的了。”她说这次灾区之行让她变得更独立、坚强、善于思索。一年以后,我再回到北京,偶尔去她家看望她。一次她正好要作为“绿色和平”的志愿者去参与保护印尼雨林的活动,因要晚上去机场,东西太重没法自己提,我和她喝了些茶后,就顺道把她送到了机场。没隔几日,见到她写的拯救雨林的文字,说到原始森林遭到破坏,间接引起种种灾难,说到不远万里来到印尼只因环境的保护是不分国度的,人人有份,人人有责,说到如果通过努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美好一些,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这样的行走的起因上,她超越了一般的执着于风景和地标的背包客、探险家。同时,抛开环境保护志愿者的身份,在个人的旅行上,她其实也有着另一种理念和更独立、纯粹的视角。在2010年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她接着周游了不少地方,包括美国、南非、韩国。在南非她特意去了开普敦的种族隔离博物馆,了解了“种族隔离”的历史。对比残酷的历史,她为在今时今日能够享受自由和平等的当地人感到高兴!在美国她则更关注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她认为美国和欧洲的年轻人更能公平竞争,更容易拥有单纯享受生活的心态。“不过,中国的年轻人仍是比较优秀的一代,他们承受了许多别的国家的年轻人没有的压力,耐性十足,如果开阔思维,心存大志,再配上锐度,简直没有对手。”——在这点我和她抱有相同的观点。在人生这条行途中,每一次有方向地去践行一件事就是一次短暂的旅行。在单纯的旅行中,大部分人往往只关注购物、美食和风景,这仅仅是一种需求。如果能在旅途中了解各地的历史、生活面貌、政治体系,这则是一种人生的素养了。对于前者,人人都可以去记录;而对于后者,要将其融入文字中,则更需要纯正的作家的视野。春树的行游文字不同于纯粹的景物游记,更不是地理笔记,它比景物游记更深刻,比地理笔记更鲜活,更有人情味。这样的写作正是目前所缺少的。只有追求爱和践行爱的人,才会拥有这种写作。毫无疑问,春树不但在这个行列之中,并属于其中的佼佼者。尽管她不常对人提及真善美以及写作的“爱与被爱”的目的,但她的行走,她的努力,都是为了追求好的生活态度、美和善的理念、自由和平等的世界,这本身即是一种爱的传载了。而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若单论旅行的此种意义,亦正如她所说,哪有什么单纯的旅行。她只在乎路上碰到的人和事,旅行只是一个媒介。她赞同“每个人生来就掌握自己的灵魂,是好是坏无需他人认同”,她一次次在生活中审视自己是谁,面对不同的社会和自我现状,不断创新和改变,渐渐抵达自己内心的深处,又将其铺展给读者们。当我们放下手中的事,开始去读她的历程和故事,她鲜明的性格、有着爱的特性的世界观,必会带来碰撞和交流,给我们的成长予帮助。行者于北京2011年12月8日修改于重元寺另一篇前言我的生活还会像以前一样精彩吗?这是我在整理本书期间,有天晚上睡觉前,大脑里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我突然想起自己还曾经去过德国魏玛。那时穿着军用式雨衣的我和那时候同样年轻的前男友一起去拜访他青春时期住过的小城。我想起了那年夏天德国的气息,想起了魏玛的石子路,还有我们睡的硬床铺。在那里的大部分记忆都没有写进那篇德国游记中,是我当时忘记了还是故意的?但我真的去过那里,尽管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记忆是不会骗人的,它也许会隐藏起来,当突然有一天它再度浮现,只会在想象中愈加完善。以后的生活也会像曾经的生活一样让我记忆深刻吗?这是我所担心的问题,也是我在整理这本书时提出的疑问。我爬起来开始改书稿。正如之前的生活是我自己创造的,之后的生活也只能由我自己负责。目前我能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赶紧将这本书完成,这些文章和照片是我小说和诗歌创作的另一侧面,是完全不同的一面。我不是一个旅行家,这不是一本旅行书。很长时间里都有个疑问:难道去的地方越多,去的地方越偏,去的那个人就越牛,越有智慧吗?后来我有了答案:当然不是。只有在这过程中得到的个人感受才是有价值的,否则海就是海,大楼就是大楼,博物馆里的艺术品就只是艺术品而已。旅行对我来说并非呈现而是再度创作:将脑海中的精神世界进行拼贴,最终达到完整。我拼的并不是地图,而是我的世界观。我希望我所看到的都能与我的过去会合或碰撞,就像去美国之前,我都是从电影和书里了解美国,我必须要亲自去感受一下它与我以前认识的有何不同。有一天我希望去俄罗斯,并不是因为我没有去过俄罗斯,而是因为我渴望看到我喜欢的俄国作家伊万•布宁写到的乡间风景,想看看电影里出现过的红场。列维•施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里写:“我讨厌旅行,我恨旅行家。”我永远不会写单纯的游记或攻略,我在乎的是旅程中的个人感受,那是无法被复制和取代的。而我的个人经历都那么荒诞:二十一岁的时候去曼谷见网友,结果人家割腕了,不过没死;在平壤我们旅行团里有个男的还想跟我一夜情,一直劝我跟他住一个房间(当然我没答应,倒是佩服那个家伙在朝鲜都色心不减);在丽江的时候我和闺蜜去湖边玩,在回来的路上我一不小心栽到了路边的沟里,胳膊和腿全都被路边的植物扎伤了,把她逗得哈哈大笑;与人约好去台湾旅行,结果我没带护照,被中途拦在了香港机场……这些实在没有什么普世意义,全是个人经历。书中还有一些短文,所记内容时间跨度较长,不知道算是随笔还是别的什么,我认为放在这本书里也是合适的——在自己的内心旅行难道就不叫旅行了吗?春树2012年6月16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在地球上:春树旅行笔记》为作家、诗人春树所著的第一本旅行随笔,叙写了她的两种旅行:在地球的旅行、在内心的旅行。
多年来,春树一边坚持以一种青春的态度继续创作,一边不断拓展自己——行走地球、创办杂志、做绿色和平志愿者……她用足迹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丰富的世界,而这本书是这世界的一道门。
在她敞开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球旅行的她在纽约的探险、在南非受到的震动、在泰国的所见所闻、与绿色和平众人共同开展的环保行动、与好友行走国内各城市的历程……还可以看到在内心旅行的她关于阅读、时尚、电影、友情、摇滚、诗歌、人生的体悟。
她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看世界的新视角,体现了丰富并坚持自己内心的重要性。
当你靠近她的世界,你也会被它吸引,因为它的色彩是青春,名字是自由。

作者简介

春树,作家、诗人,1983年生,自高中辍学后开始自由写作,已出版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光年之美国梦》《红孩子》和个人诗集《激情万丈》等作品,主编《80后诗选》《缪斯超市》。其中,《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被译为多国语言,传播广泛。2004年2月,春树获得“第五届网络金手指网络文化先锋奖”,并成为美国《Time》亚洲版的封面人物。

书籍目录

记春树 春树,爱是共同的语言 致春树 自由新生活 另一篇前言 楚山秦山皆白云 PartⅠ 你知道UO是什么意思吗? 德国苍穹与戏梦巴黎 波罗的海的重逢 泰国旅行记 一次效果绝佳的爱国主义苦旅 休对故人思故国 孤独是孤独者的通行证 漫漫自由路 “汉城”的雨 夏威夷的海 扭腰国 爱荷华默思 乞力马扎罗的雪 越南,熟悉的异国 PartⅡ 与绿色和平一起拯救雨林 PartⅢ 彩云之南,什么都可以 长安,长安 青春的保定 青春的承诺 当世界抛弃我时,我就大喊:Music!Music! 我想 周末晨昏 只有精神病才在午夜写诗 灾后心灵重建 澳门小心情 在上海“搞艺术” PartⅣ 燃烧的夜晚 夏日之恋 西班牙的雨落在平原上 但求速死,以便重生 青春梦里人 情迷游泳池 俄罗斯“80后”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革命就像一场电影,革命就像一场流星雨 PartⅤ 缪斯本色 全球化的青春 标榜 你这么抒情不觉得可耻吗? 迟早要去猎鹿 飞行 什么没见过呀 买书者 眼影与香水 从一双马丁开始 沟壑难填 妇女闲聊录 收藏旧物 舞遍全球 灵感何来 多年前输出的价值观 每个成年人心里都有一个肮脏的小秘密 另的并非一回类 永远热泪盈眶 我那个一直在流浪的朋友 2012,农村往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们去了一家很棒的旧书店。他说他以前常和他妈妈一起去那家书店,他妈妈说那里很像大学里的图书馆。 在这家旧书店,我买了一本Ann Sexton的传记和一本她的诗集。两本书都不太便宜,加起来一共四十二美元。但是很值,因为这样的书无法在中国买到。虽然也许能在淘宝上买到,但为什么不立刻就买呢?买到她的书,我感到心满意足。为了证明我是真的喜欢她,我还现场给David背诵了一首她的诗: 写作的女人有太多感觉 那些恍惚和迹象! 就像循环、孩童和岛屿 都不足够 就像哀悼者和流言 和蔬菜 都不足够 她认为她可以警告那些星辰 写作的人本质上必须是个间谍 亲爱的,我就是那个女孩 我们步行到一家能上网的咖啡馆,翻看刚拍的照片。喝咖啡,上网。这里同美国几乎所有的咖啡馆一样,都不能抽烟。刚开始我感到很费解,为什么不让在屋里抽烟?可以专门开辟一个吸烟区嘛,连这点小事都不会吗? 就在这个咖啡馆,我首次看到了美国帅哥。不容易啊,整个西部感觉都是麦当劳叔叔和可爱的小gay,果酱期盼的英伦小gay根本没有;而整个纽约的男人给我的感觉都是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我们走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园美丽、幽静,整体气氛很学术,迎面走来的学生基本上都背着书包或手拿着书本。我们路过校园里的一座小桥时,有几个青年学生正围在桥边,观察着桥下的溪水,可能是在上课做实验。 晚上,David开车带我来到城市的湖边。绕着湖边,我们开始跑步。我已经很久没有慢跑了,这个湖很大,这样跑步,吹着微风。感觉真好。跑着跑着,我开始出汗,偶尔抬头看天,能看到飞机从空中飞过。十六岁的时候在开封,也是在一个晚上。我和朋友走在街上,一抬头,看到飞机闪着红灯从空中飞过。 一直跑到汗流浃背。我早就累了,但不想求饶,于是一直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跑,边跑边听自己沉重的呼吸声。 天开始飘起细雨,很细,像光线。不会影响你,却无处不在。 能看到湖里的野鸭、停在路边让我以为是玩具的鸟、远处的霓虹。 跑完步后,我们又来到一个街心公园。那里有两个铁的双杠和高低杠。 我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跨上双杠,很自然地把双腿压在杠上,身体后翻,双手撑地。有些事情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学会了就永远不会忘。 五 我要像一个好不容易买到一瓶酒的酒鬼一样,把美国好好地、慢慢地品味一遍。我要去所有我以前梦想去的地方,痛快地把它们给享受掉。 我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在美国的时候每晚去电影院看电影。后来我到美国的时候发现,这个愿望不切实际——很简单,每个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事,不可能都用来看电影。而且,一张电影票的价钱大概是十二美元,经常看的话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另外就是,主流的电影院里上映的电影都是些大片,这样的片子没必要每部都去电影院看。被盗版DVD和免费网络下载惯坏了的中国人是无法习惯那种每部电影都必须去电影院看的生活的。

编辑推荐

《在地球上:春树旅行笔记》给旅行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什么是旅行?旅行是走向更深更广远的地方,不管是在这个世界,还是在自己的内心。美国、挪威、泰国、南非、越南、朝鲜、韩国……在她笔下闪耀的,不是各地的景色,而是各种各样的人事。通过聚焦人事,她为我们展现了各种矛盾和激情,让人在行走之外能获得另一种值得回味的体会。无论是在朝鲜的爱国主义苦旅,还是在印尼的绿色和平拯救雨林行动,都包含着爱与思考。阅读、时尚、电影、友情、摇滚、诗歌……一切关于青春与创作的主题都导向一条自我探索和自我坚持之路。无论是跟着既是摇滚歌手又是矿工的朋友下矿而写的《灵感何来》,还是叙写人生经历极为传奇的朋友的《我那个一直在流浪的朋友》,还是怀念父亲并思考来路的《2012,农村往事》,都有着引人沉思的节奏。旅行背后,《在地球上:春树旅行笔记》其实是对自由的一种诠释——放开双脚,放开思维,在行动和思想上都做自己。青春之火不灭,自由之星永亮,我们都在路上。另外,这是一本没有腰封的让人移不开眼的书,全四色,铜版纸夹页,每一页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地球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你不能说春树变了但她确实和写北京娃娃时不同长大了的感觉真让人感慨
  •   早先看了她的《北京娃娃》很是喜欢,这本没有惊艳到,但是还是挺不错的~
  •   收到的书有封面折角,书的内容和其他旅行的书不同。不是我喜欢的类型。里面多是作者自己的照片,没有什么美景图。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