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作者:梁衡 页数:267 字数:110000 译者:李郦 注解
前言
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最早是2006年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6年来本书已连续印行了16次,大受广大师生、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这次又经作者重新增删修订,仍由李郦老师点评,交由本社出版。这次改版主要侧重新作的点评。 现在看来,由特级教师解读名家作品是一种成功的尝试。本书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以后我们将陆续组织出版一批名家散文解读,相信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学、辅导能力,会有较大的帮助。
内容概要
梁衡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有很多名篇入选了中学和大学的教材。本书是由梁衡先生亲自挑选了20多篇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散文,有数篇已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再由上海复旦中学语文教师李郦点评。让中学生在读美文的同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技巧,从而将这些思路和技巧运用到日常学习和作文中,达到提高写作和阅读水平的目的。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集:《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觅渡》、《名山大川》、《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红色经典》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并著有《梁衡文集》九卷。
书籍目录
序
追求一个境界 / 1
阅读伟人?第一单元
把栏杆拍遍 / 3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 14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 27
武侯祠前的沉思 / 33
乱世中的美神 / 39
读柳永 / 63
读韩愈 / 71
觅渡,觅渡,渡何处? / 79
大无大有周恩来 / 88
这思考的窑洞 / 115
二死其身的彭德怀 / 123
感悟生命?第二单元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 137
青山不老 / 147
母亲石 / 150
你怎么就是得不到爱 / 153
说兴趣 / 160
教材的力量 / 163
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 / 170
享受自然?第三单元
晋祠 / 177
吴县四柏 / 182
冬日香山 / 185
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 / 189
夏感 / 196
草原八月末 / 198
长岛读海 / 203
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 211
雨中明月山 / 219
行走人生?第四单元
忽又重听走西口 / 225
书与人的随想 / 238
佩莱斯王宫记 / 243
匠人与大师 / 250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 254
《觅渡》自注16条 / 257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把栏杆拍遍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诗人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把栏杆拍遍》5年前刚一出版,我就向学生推荐了。梁衡先生写文章绝不随手随性,每一篇都广集资料,慢蕴情感,再遇到合适的时机和灵感,便一挥而就,文传四海。季羡林称梁衡写文章为“经营”。中学生要学习梁衡先生的这种文章“经营之道”,多读、多想、多写,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美文。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老师 翟晓宁 梁衡老师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他有一句名言:文章为思想而写。所以,他的文章都是用心用情写成的,他的散文堪称大散文,文质兼美,十分耐读,在当代中国,在当代学生中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我和我的学生至少15年前就开始读梁老师的散文,至今不辍,获益匪浅。 北京101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严寅贤 市场上关于如何写好作文的书多如牛毛,而我要推荐的就是梁衡先生的这本《把栏杆拍遍》,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认真读一读梁衡先生的书,感受其内容的厚重,体会其情感的真挚,品味其思想的深刻。 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程 翔 梁衡先生是是我崇拜的散文名家,他写文章非常认真,常常一年只写几篇,但每篇一经发表就颇有影响,我希望每个中学生都能读一读他的散文,对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郑晓龙
编辑推荐
《把栏杆拍遍: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由贾平凹、毕淑敏、曹文轩等50位语文特级老师和20家文学教育媒体共同推荐。《把栏杆拍遍: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主要供中学生作课外读物阅读。
名人推荐
这本《把栏杆拍遍》5年前刚一出版,我就向学生推荐了。梁衡先生写文章绝不随手随J生,每一篇都广集资料,慢酿情感,再遇到合适的时机和灵感,便一挥而就,文传四海。季羡林先生称他写文章为“经营”,中学生要学习梁衡先生的这种文章“经营之道”,多读、多想、多写。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美文。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老师翟晓宁 梁衡老师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他有一句名言:文章为思想而写。所以,他的文章都是用心、用情写成的。他的散文堪称大散文,文质兼美,十分耐读,在当代中国,在当代学生中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我和我的学生至少15年前就开始读梁老师的散文,至今不辍,获益匪浅。 ——北京101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严寅贤 市场上关于如何写好作文的书多如牛毛,我要推荐的是梁衡先生的这本《把栏杆拍遍》,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认真读一读梁衡先生的书,感受其内容的厚重,体会其情感的真挚,品味其思想的深刻。 ——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程翔 梁衡先生是我崇拜的散文名家,他写文章非常认真,常常一年只写几篇,但每篇一经发表就颇有影响,我希望每个中学生都能读一读他的散文,对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郑晓龙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