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作者:纪陶然  页数:265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历史变奏中的咏叹调  这是一本晚清、民国话语辑录。  本书由作者阅读大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人物传记、日记信札、回忆随笔、研究著作,从中筛选出有意义、有趣味的话语,运用《世说新语》的笔记体辑录而成,共收录1840-1949年间,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人物的遗闻轶事八百则。除传承前辈同类作品的可读性外,本书尽量不再收录同类作品已经收辑的语录。偶有收录,则力求新意,运用新的史料,寻找新的角度,让阅读过其他同类作品的读者也能从本书中获得裨益。  在介绍某一句话语时,本书着重介绍该话语的语境,即近代人物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这句话,这句话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对今后国家或个人的命运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较之一两句话的残存小语,这更容易让读者玩味当时的情形,体会人物的心境,感慨历史的沧桑,读罢犹生废卷长叹之感。  对于语录的分类归章,本书不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这样的简单划分,而是偏重人性、命运等形而上、深层次的类别进行归类。如愤懑、彷徨、气愤等情感,英雄有之,奸佞有之,军阀有之,学者亦有之。无论是为国家命运而或悲或忧,为个人前途的患得患失,甚至为一己私利之蝇营狗苟,但有此情,无论善恶是非贵贱成败皆收于一类,旨在叶落知秋,呈照人物、人生与人性的多面。  同样,对于语录的选取,本书在注重可读性的基础上,更偏重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和人生命运的启迪:或是在国运攸关的历史节点,重要人物的所思所想;或是在人生转折的重要时刻,个人主体的是进是退。这些语录以小见大、采野补正、举重若轻,令读者在生动语言的引领下,走入尘封的历史,窥见今日中国从何处而来,向何方而去,并思考个人的命运。  纪陶然  2012年7月于河北廊坊

内容概要

本书以语录为纲,运用《世说新语》式的笔记体,记述晚清、民国一百余年间遗闻轶事、趣谈佳话、掌故趣语。全书共三十九章,八百余则语录,以小见大、采野补正,以生动的语言引领读者走入尘封的历史,感悟沧桑、体味人生。

作者简介

纪陶然,实力派专栏作家、评论人。著述颇丰,出版有《口号中国》《洗牌的秘密》等书。研究晚清民国史多年,掌握大量珍稀史料,爬梳钩沉,辑录成《微言大义——晚清民国留言簿》和《匪夷所思——洋人眼中的天朝》。

书籍目录

家国春秋
先知
忧国
宫闱
丧乱
夜郎
墨守
艰难
遗言
人物沧桑
理想
爱情
际遇
清浊
飘零
隔膜
纷繁
曲终
五味杂陈
忘机
洒脱
傲视
冲冠
彷徨
狷狂
决绝
戏谑
观世行事
问难
讥呵
品评
好恶
手段
委蛇
提掖
援手
我思我在
巨匠
功力
肇始
原则
断定
萦回
惊诧

章节摘录

  家国春秋  先 知  【胡林翼:“天要变了。”】  胡林翼晚年任湖北巡抚。一次,他由安庆逆长江而上,返回武昌,见大江中湘军水师浩浩荡荡,鼓着风帆逆流上行,心中非常高兴。正在他得意之际,下游突然开来一艘洋人火轮船,也是逆流,却很快超越了湘军水师的木船,其激起的水浪,居然把湘军的一条船给掀翻了,旁边船上的士兵纷纷下水救人,乱作一团。胡林翼见此情景,大叫一声,从马上摔下,不省人事。待周围人把他弄醒后,他如此长叹道。  【赵烈文:“我估计,异日之祸,必先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1867年,曾国藩与心腹幕僚赵烈文剪烛夜话。曾国藩忧虑地问天下会不会有异变,赵烈文如此答道。曾国藩又问将来清朝是否能像东晋、南宋一样偏安江南,赵烈文说:“恐怕是直接完蛋。”曾国藩表示不相信,说清朝没出什么昏君,不至于到这种程度。赵烈文说,清朝创业太容易,取天下太过机巧,诛戮又太重,如今又不知变通,恐怕“天道难知”。四十五年后,清廷灭亡,果然“方州无主,人自为政”。  【曾国藩:“所选十三岁至二十岁幼童在外国肄习十五年后,挨次回华之日,不过三十岁上下。年力方强,正可及时报效国家。”】  1871年,曾国藩上书朝廷,恳请派遣幼童赴美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他如此说道。于是,从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按照曾国藩提议,这批幼童原计划留学十五年,但由于清廷保守力量阻扰,九年后就中途撤回。尽管如此,他们仍构成了近代中国的中流砥柱,如詹天佑、唐绍仪、吴仰曾、蔡绍基、唐国安、梁敦彦、周长龄等。  【曾国藩:“那位脸上长麻子的,将来会有大成就;高个子的也不错。只有矮子前途有限,顶多不过是个道员罢了。”】  有三个年轻人拜见曾国藩,曾国藩让他们站在大厅外,暗中观察了大约一个时辰,才与他们见面。等他们走后,曾国藩如是说。曾国藩的理由是,麻子见我不召,咬牙切齿,感觉受辱,足见他威武不屈。高个子从容冷静,始终岿然不动,足见沉毅有为。而矮个子,见我时中规中矩,我一转身,他便懈怠,实在一般。麻子是刘铭传,高个子是张树声,矮个子姓吴,果然位止道员。  【戈登:“陆军无劲旅,则水师无退步。今宜先练陆师,再练水师。所购船炮,甚为失计。当时若以购船炮之款,尽购新式枪,较为有益。俟陆军练成劲旅,再购船炮。”】  1880年,二十年前帮助清廷讨伐太平军的洋枪队头领戈登再次访华,面对中国二十年的近代化成果,他向李鸿章提出十条建议,其中如此说道。此时李鸿章正专注海防,自然难以听进人言。而十五年后,他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的覆没,正是因为日本陆军包抄了威海卫军港后防,而中国陆军无力扼守。此后,清廷才开始大规模编练陆军新军。  【李鸿章:“中国十八省人多,拼命打起来,你日本地小人寡,吃得住否?大丈夫做事总要光明正大,虽兵行诡道,而两国用兵,题目总要先说明白,所谓师直为壮也。”】  李鸿章在与日本使者柳原前光谈判解决日本侵台问题时如此说道。李鸿章语气虽然强硬,但也可看出是无计可施,抬出“人多”和“公理”说话。日本刚刚明治维新,就敢于劫掠台湾,而清廷却无兵可派,李鸿章感到情况严峻。他认为,“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之大患”,于是向朝廷建议加强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伊藤博文:“治弱国如修坏室,一任三五喜事之徒,运以重椎,以巨索,邪许一声,压其至矣。”】  “维新变法”时期,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正好在中国观察。李鸿章问他对中国变法的看法,伊藤博文如此答道。李鸿章表示赞同:“所言良是。”他们一致认为康梁等维新派缺乏阅历,操之过蹙,必将欲速则不达。果然,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三件,要一改中国三千年成法积习,超出了从官员到百姓的理解、接受能力,仅维持了一百天便宣告失败。后李鸿章明确地把维新派的失败,归咎于“变法太急,用人不当”。  【袁克文:“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世凯洪宪帝制时,“大典筹备处”给袁世凯的公子们各自度身定做了一身庄重华贵的“皇子服”。当其他“皇子”兴高采烈试穿礼服的时候,二公子袁克文却满脸默然。他特意赋诗一首劝喻父兄,此为最后两句。  【王国维:“观中国近状,恐以共和始,而以共产终。”】  十月革命爆发后,王国维为民国的命运做出如上预言。1917年,“一战”正酣,俄国又接连发生革命,沙皇专制倾覆,共产政权建立。王国维感到,俄国的共产革命会使马克思主义思潮波及中国,并最终改变中国。于是他在和包括罗振玉在内的许多朋友谈话时都讲过这个论断。  【汪兆镛:“精卫心术不端,他日不仅贻羞汪氏,且将为国家罪人。”】  早在汪精卫还是革命领袖的时候,汪兆镛就鄙薄其为人,偶提及这个弟弟,汪兆镛便如此说,并常作色大骂,以至于家里人竟不敢提起汪精卫的名字,后竟与汪精卫断绝来往。抗战初期,日军攻陷广州,邀请汪兆镛出面当维持会会长。他连夜避往澳门,宣称:“汉贼不两立,我宁死不能为虎作伥。”结果不久,传来弟弟汪精卫投敌卖国的消息,他悲恨交加,于数月后病故。  ……

编辑推荐

  一句话,读懂一个人,读懂一个时代  1840--1949年亲历者的历史证言  比今人更生猛的晚清民国微博体语录  读懂晚清民国的时代经典语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微言大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本书以语录为纲,运用《世说新语》式的笔记体,记述晚清、民国一百余年间遗闻轶事、趣谈佳话、掌故趣语。全书共三十九章,八百余则语录,以小见大、采野补正,以生动的语言引领读者走入尘封的历史,感悟沧桑、体味人生。
  •   这是一本收集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些名人的精彩语录,从这些精典语录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名人轶事,这些语录再加上作者的解读,使我们一目了然。不错,有空就翻几页看看。
  •   微言大义,一句话,读懂一个人。
  •   了解民国历史,毕竟是离我们最近的王朝。
  •   可以侧面了解民国历史
  •   微言大义,的确,值的一读
  •   真正的微言大义。内容有分量。
  •   名字起错了,不该叫微言大义,没啥大的意义
  •   还没看,应该是值得一看的书。
  •   多好的一本书吧,有很多奇闻异事吧
  •   性价比颇高 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感觉这商品物有所值
  •   讲的不够细。
  •   没有非常道的水平,学不像就不要学:余世存写的比你有水平。当当的品论里水军很多不大可信。狗屁
  •   一句话,读懂一个人,读懂一个时代1840——1949年亲历者的历史证言比今人更生猛的晚清民国微博体语录读懂晚清民国的时代经典语录内容推荐 本书以语录为纲,运用《世说新语》式的笔记体,记述晚清、民国一百余年间遗闻轶事、趣谈佳话、掌故趣语。全书共三十九章,八百余则语录,以小见大、采野补正,以生动的语言引领读者走入尘封的历史,感悟沧桑、体味人生。作者简介 纪陶然,实力派专栏作家、评论人。著述颇丰,出版有《口号中国》《洗牌的秘密》等书。研究晚清民国史多年,掌握大量珍稀史料,爬梳钩沉,辑录成《微言大义——晚清民国留言簿》和《匪夷所思——洋人眼中的天朝》。目录家国春秋先知忧国宫闱丧乱夜郎墨守艰难遗言人物沧桑理想爱情际遇清浊飘零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家国春秋先 知【胡林翼:“天要变了。”】胡林翼晚年任湖北巡抚。一次,他由安庆逆长江而上,返回武昌,见大江中湘军水师浩浩荡荡,鼓着风帆逆流上行,心中非常高兴。正在他得意之际,下游突然开来一艘洋人火轮船,也是逆流,却很快超越了湘军水师的木船,其激起的水浪,居然把湘军的一条船给掀翻了,旁边船上的士兵纷纷下水救人,乱作一团。胡林翼见此情景,大叫一声,从马上摔下,不省人事。待周围人把他弄醒后,他如此长叹道。【赵烈文:“我估计,异日之祸,必先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1867年,曾国藩与心腹幕僚赵烈文剪烛夜话。曾国藩忧虑地问天下会不会有异变,赵烈文如此答道。曾国藩又问将来清朝是否能像东晋、南宋一样偏安江南,赵烈文说:“恐怕是直接完蛋。”曾国藩表示不相信,说清朝没出什么昏君,不至于到这种程度。赵烈文说,清朝创业太容易,取天下太过机巧,诛戮又太重,如今又不知变通,恐怕“天道难知”。四十五年后,清廷灭亡,果然“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曾国藩:“所选十三岁至二十岁幼童在外国肄习十五年后,挨次回华之日,不过三十岁上下。年力方强,正可及时报效国家。”】1871年,曾国藩上书朝廷,恳请派遣幼童赴美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他如此说道。于是,从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按照曾国藩提议,这批幼童原计划留学十五年,但由于清廷保守力量阻扰,九年后就中途撤回。尽管如此,他们仍构成了近代中国的中流砥柱,如詹天佑、唐绍仪、吴仰曾、蔡绍基、唐国安、梁敦彦、周长龄等。【曾国藩:“那位脸上长麻子的,将来会有大成就;高个子的也不错。只有矮子前途有限,顶多不过是个道员罢了。”】有三个年轻人拜见曾国藩,曾国藩让他们站在大厅外,暗中观察了大约一个时辰,才与他们见面。等他们走后,曾国藩如是说。曾国藩的理由是,麻子见我不召,咬牙切齿,感觉受辱,足见他威武不屈。高个子从容冷静,始终岿然不动,足见沉毅有为。而矮个子,见我时中规中矩,我一转身,他便懈怠,实在一般。麻子是刘铭传,高个子是张树声,矮个子姓吴,果然位止道员。【戈登:“陆军无劲旅,则水师无退步。今宜先练陆师,再练水师。所购船炮,甚为失计。当时若以购船炮之款,尽购新式枪,较为有益。俟陆军练成劲旅,再购船炮。”】1880年,二十年前帮助清廷讨伐太平军的洋枪队头领戈登再次访华,面对中国二十年的近代化成果,他向李鸿章提出十条建议,其中如此说道。此时李鸿章正专注海防,自然难以听进人言。而十五年后,他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的覆没,正是因为日本陆军包抄了威海卫军港后防,而中国陆军无力扼守。此后,清廷才开始大规模编练陆军新军。【李鸿章:“中国十八省人多,拼命打起来,你日本地小人寡,吃得住否?大丈夫做事总要光明正大,虽兵行诡道,而两国用兵,题目总要先说明白,所谓师直为壮也。”】李鸿章在与日本使者柳原前光谈判解决日本侵台问题时如此说道。李鸿章语气虽然强硬,但也可看出是无计可施,抬出“人多”和“公理”说话。日本刚刚明治维新,就敢于劫掠台湾,而清廷却无兵可派,李鸿章感到情况严峻。他认为,“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之大患”,于是向朝廷建议加强海防,建立近代海军。【伊藤博文:“治弱国如修坏室,一任三五喜事之徒,运以重椎,以巨索,邪许一声,压其至矣。”】“维新变法”时期,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正好在中国观察。李鸿章问他对中国变法的看法,伊藤博文如此答道。李鸿章表示赞同:“所言良是。”他们一致认为康梁等维新派缺乏阅历,操之过蹙,必将欲速则不达。果然,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三件,要一改中国三千年成法积习,超出了从官员到百姓的理解、接受能力,仅维持了一百天便宣告失败。后李鸿章明确地把维新派的失败,归咎于“变法太急,用人不当”。【袁克文:“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袁世凯洪宪帝制时,“大典筹备处”给袁世凯的公子们各自度身定做了一身庄重华贵的“皇子服”。当其他“皇子”兴高采烈试穿礼服的时候,二公子袁克文却满脸默然。他特意赋诗一首劝喻父兄,此为最后两句。【王国维:“观中国近状,恐以共和始,而以共产终。”】十月革命爆发后,王国维为民国的命运做出如上预言。1917年,“一战”正酣,俄国又接连发生革命,沙皇专制倾覆,共产政权建立。王国维感到,俄国的共产革命会使马克思主义思潮波及中国,并最终改变中国。于是他在和包括罗振玉在内的许多朋友谈话时都讲过这个论断。【汪兆镛:“精卫心术不端,他日不仅贻羞汪氏,且将为国家罪人。”】早在汪精卫还是革命领袖的时候,汪兆镛就鄙薄其为人,偶提及这个弟弟,汪兆镛便如此说,并常作色大骂,以至于家里人竟不敢提起汪精卫的名字,后竟与汪精卫断绝来往。抗战初期,日军攻陷广州,邀请汪兆镛出面当维持会会长。他连夜避往澳门,宣称:“汉贼不两立,我宁死不能为虎作伥。”结果不久,传来弟弟汪精卫投敌卖国的消息,他悲恨交加,于数月后病故。
  •   只言片语 可见人品 微言大义
  •   比较好 精彩 值得一读 值得购买
  •   这本书好看,在休闲中了解历史,
  •   一段段历史小故事,发人深省
  •   如果说作者想效仿《世说新语》,不但在境界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语言的雕琢上恐怕差距更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