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博弈

出版时间:2011-12-1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詹军  页数:245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现在要做的不是给那一少部分已经富起来的人锦上添花。中国急需要做的是给那些占人口大部分离富裕还很遥远的穷人雪中送炭。本书是写中美贸易争端摩擦的。中美贸易争端摩擦与给中国穷人雪中送炭有关系吗?太有关系了。现在中美贸易中的诸多争端摩擦都不是独立的个案,而是中国过去20多年来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所致。确切地说是中国这些年来所推行的出口导向经济的后果。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基本建设投资和外贸出口这两只引擎推动的。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模式”。什么是“中国模式”?就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国家主要靠基本建设投资,即“大兴土木”,和强化出口来推动经济发展,这就是“中国模式”。现在出口事实上占到了中国GDP的45%,甚至还不止。相比而言,出口在美国和日本的GDP中只占大约15%。出口导向经济说穿了就是举全国之力搞出口,拼命多出口。为了多出口,就必须要使我们的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如何使我们的产品价格有竞争力呢?主要是三个手段: 一是让货币贬值;二是国家提供退税,这退税名义上是给出口厂商的补贴,但实际上就是用中国的钱去补贴外国消费者。一件衣服本来的离岸价是50元,因为国家有退税,现在42元就可以卖给外商了。这不就是用中国的钱去补贴外国消费者么?第三个手段就是压低工人的工资。中国工人打了十几年工,工资还是没有明显的增长,也就没钱消费,内需就不足。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个调查,从1992年内地民工大量进入珠三角地区打工到2004年,这12年里,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收入只提高了68元。即使根据比较乐观的官方的数据: 2010年,中国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仅为5919元,每月不到500元。内需不足,就玩命地出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内需越不足越出口;越出口内需就越不足。诸多问题和矛盾由此而生: 我们出口越多,表面上是顺差很大,外汇储备很多,实际上却意味着我们对别人的依赖越多,受制于人的地方也越多。人家消费兴旺,我们才能兴旺。人家感冒,我们就咳嗽,人家危机,我们也跟着倒霉。而且,我们出口越多,与外国的经贸争端摩擦不可避免地增多。世界市场和能源供应就是一块蛋糕,这块蛋糕不是无限大的,你切的那块大了,就意味着别人盘里的那块小了。不仅是美国、欧盟老找我们茬,就像西班牙、巴西、哥伦比亚这些在地域政治上与中国没有根本利益冲突的国家也对越来越多的廉价中国商品的涌入感到担忧和愤慨,所以就出现了西班牙鞋商烧中国鞋,砸中国商铺,高呼“中国人滚出去”的恐怖场面。对内方面,因为我们的眼睛光看着外面,光顾到外面去找市场找客户,却忽视了自己脚底下中华大地这块最大的市场,忽视了我们身边最大的客户消费群——13亿中国居民。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的出口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同时,中国居民消费与GDP总量之比却从以前的55%下降到了33%左右。欧美发达国家一般为70%至75%左右。很多外国人不理解一件事: 中国无数农民家里至今还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但中国企业却以超低价满世界去狂销中国制造的各类家用电器。他们问: “你们为什么不能先让自己人都用上家用电器,然后才来抢我们的市场呢?”倚重出口,出口再强大,中国不可能真正繁荣富强。中国繁荣富强的基础是内需。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中国国民是我们最大的客户群。有朝一日,中国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中国才是真正的繁荣富强了。所以,中美经贸中的争端摩擦不仅仅是涉及中国外贸出口厂商的事,也远不是中国商务部如何去应对的事,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方式的根本大事,是中国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而并发出的综合征。症状在外,要害在“瓶颈”。现行的过分倚重外贸出口的发展方式必须要尽快转变,这个“瓶颈”才能打破,中国经济才能健康地可持续发展,中美经贸上的疙疙瘩瘩恩恩怨怨也将随之迎刃而解,中国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制于美国。否则,只能是只治标不治本,今天头痛医头,明天脚痛医脚,没完没了。当然,中国经济问题之错综复杂,就是那些研究了几十年的专家们也时常发出无力的感叹。我只是从中美经贸争端摩擦这个角度管中窥豹,抛砖引玉。在中美经贸这个行业里滚爬了十几年,酸甜苦辣都尝过,也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吧。读西方一些学者,甚至是大牌经济学教授论述中美经贸争端的文章书籍时,我时常哑然失笑。他们的某些高论简直就是谬论。除了他们对中国的主观偏见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虽然他们熟读经济学理论,但他们没有从事过经贸的实际经验,对中美贸易的实际状况更是隔山望月雾里看花。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从没到过中国。有的虽到过中国,或局限于大学校园的学术讲演,或匆匆走马观花于长城故宫。珠三角、长三角那些中国的出口工厂他们比较深入地去看过吗?没有。一件“中国制造”的商品从生产到进入美国百姓家里,中间各个环节的利润和成本之比他们知道吗?不知道。中国出口企业和美国进口公司之间的利润分割之比他们知道吗?不知道。如果连这些基本的东西他们都没弄清楚,那他们是如何得出“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饭碗”,“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中国”这类结论的?所以,他们中的某些人评论中美贸易争端,说客气点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说不客气点就是信口开河颠倒黑白。最后要说明,本书是写给没有学过经济学金融学的人看的,所以我尽量避开专业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和术语。如果没学过经济学的读者读过此书后能对中美贸易争端、汇率争端的来龙去脉个中名堂能有个大概的了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正因为这个原因,还请经济学金融学方面的行家里手们海涵。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写给没学过经济学金融学的人的非常好看的书。前新华社记者詹军在书中以唠家常的方式,把大国博弈当成邻居家的张三李四的家常摩擦,妙语、段子信手拈来。然而亲和搞笑的文字背后却是作者对列强环伺下的中国盼其奋争的焦虑心情——金融危机之后,当西方舆论以华丽的词藻齐齐唱响“中国崛起”“大国盛世”的神话时,中国回避不掉严酷事实:中国牺牲了创新力、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环保、不可再生资源、广大农民工的福祉,而沦为世界装配车间。直接后果就是——对内,“国富民穷”,贫富悬殊,蛋糕是做大了,落到民众嘴里的那块仍很小;对外,丧失贸易话语权,贸易战中屡屡受制于人……

20年后,中国成为掌控自主核心技术的真正经济强国,还是13亿人继续在世界装配车间中艰难生存?

作者简介

詹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
曾就职新华社,后从事中美贸易,曾任美国乔治亚纸业公司中国区代表,并为美国多家连锁集团提供中国经济政策与产业及产品咨询。长期关注跟踪中美贸易摩擦和争端,对中美贸易逆差之争、人民币汇率之争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及第一手实践经历,观点鲜明独到。
著有《中国走向蓝海》(英文版)、《中国内战之终结》(英文版)、《宣和年间的无限希望》等学术和文艺作品。本书系作者多年来对中美贸易主体精研之成果。

书籍目录

暴风雨过后不一定见彩虹
写在盛世的几句危言(代前言)
上篇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为“中国制造”辩护
第一章 错位的杨白劳与黄世仁
第二章 美国人生病,中国人吃药
第三章 谁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
第四章 贸易逆差的背后——美国人不愿提及的秘密
第五章 成也信用,败也信用——一个留学生眼中的美国信用卡
第六章 汇率战:中美经贸战场上的“华山论剑”
第七章 朝廷没银子,后果很严重——保卫政权到底靠什么?
下篇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反思“中国制造”
第八章 暴风雨虽过,危机尤在
第九章 GDP:不要疯狂地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第十章 上亿件衬衣换回一架波音飞机,要换到何年?
第十一章 “出口导向” 该转向了!
第十二章 解放农民——中国崛起复兴的渡江战役
第十三章 低工资——中国工人的永远之痛
第十四章 千年顽症——中国人为什么轻视技术?
结束语 春帆楼上, 李鸿章无奈的叹息……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为什么美国产的安全套比中国产的贵一倍半?就是在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美国也面临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尴尬处境。有一些高度自动化生产的产品,按说美国有科技优势,应该有竞争力,也不尽然。美国有个国际开发署,是政府机构。它的工作之一是向非洲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援助,包括免费发放安全套以防艾滋病。因为它是政府机构,接受政府拨款,用的是美国纳税人的钱,按美国政府法规,它采购物品时必须优先购买美国货。每年它需要采购100亿只安全套发放到非洲。以前它是从阿拉巴马州的一家公司采购的。这也是唯一的供货商。按说像安全套这样的产品,从全自动生产线上下来,不太需要人工,美国公司应该有优势。错。它的价格是每个5美分,而且供货时常拖延,严重影响国际开发署的工作。听说中国的产品便宜,国际开发署就派人去广交会找货源。在那里他们发现中国同类产品的价格是每个2美分,而且厂商保证供应。国际开发署的官员很激动,一算账,哇,每年100亿只安全套,可以为美国政府省下多少钱啊。但很快他们就有麻烦了。阿拉巴马的那家公司听说国际开发署要从中国进货就急了。先打出质量牌,凭空说中国的安全套价格便宜是因为质量不好。其实他们根本就没见过中国产的安全套,这完全是他们的瞎掰。但国际开发署的人马上出具证据,证明中国产的安全套质量没有问题。一招不成又使一招。这招是政治招,很有杀伤力。这家公司所在的小镇的居民发声了,如果国际开发署到中国采购安全套,那这家公司就得关门,工厂工人就要失业。媒体马上起哄,政客们立即介入此事。这下,国际开发署的官员们就很为难了。从中国买安全套可以为美国纳税人省下大笔金钱,但那家工厂就完了,几十个工人得失业。为了不让这几十个工人失业,就要多花美国纳税人很多钱。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引述了这家公司老板和当地人的话,均指责中国产品抢了他们饭碗。但是,没有一个美国人问:为什么我们生产的安全套价格那么高?为什么我们不能想办法把价格降下来与中国竞争呢?在这方面,很多美国人的思维是固定的:我这个价格是天经地义的,你们的价格如果比我的低就是不公平竞争。

后记

结束语春帆楼上,李鸿章无奈的叹息……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大败。李鸿章以败国使臣身份前往日本签订投降条约。在马关(后称下关)的春帆楼上,李鸿章见到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是老相识,也是老对手了,10年前在天津见过面。那时的李鸿章以洋务运动旗手自居,陶醉在“洋务”的风光中,因而对这位日本使臣一脸孤傲,满腔鄙视。伊藤博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动声色。临别前,出于同行相惜的心情,伊藤博文对李鸿章进了几句诤言,大意是说,别看眼下贵国洋务运动风风火火,那只是徒有其表,虚张声势罢了。贵国之现状实乃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如不痛加改革,后患无穷……此时的李鸿章春风得意,这样刺耳的逆言哪里听得进去。10年后,两人又见面了。斯人依旧,只是情势丕变。当年威风凛凛、声震四方的北洋水师已葬身黄海。李鸿章则内外交困,焦头烂额,身心俱老,撑起颤抖的手,签下了这份让他遗臭万年的《马关条约》。李老头走到春帆楼的阳台上,远眺万顷碧波,想着自己辛苦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竟然就这样在日本军舰的隆隆炮声中灰飞烟灭,李鸿章无奈和沉重地叹息道:“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自惭心有余力不足……此战大败,证明大清的洋务运动远没有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而此次战败,将使国人彻底醒悟……”李鸿章是晚清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也无疑是个复杂人物,对他的功过是非远非几句话能完成,也不是我的本意。但有几句话,不吐不快。中国人的美德,李老先生秉承了不少,学识渊博,知书达礼,温文儒雅,等等。当然,中国人的陋习和毛病李中堂大人也无疑发扬光大,其一,小有成绩便沾沾自喜,目空一切,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差不多是同时进行的。中国的洋务运动以购买西洋的硬件为首要,主要是购买德国的军舰和大炮,以为只要有了坚船利炮便可以解决中国的内忧外患。巨额的银子花了出去,船舰买了回来。还真买的不少,大大小小25艘军舰。就是搁今天也是不小的规模了,现在很多国家还没有那么多军舰呢。在19世纪,那可是不得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有说是世界第七),总之,就舰艇数量和吨位而言,亚洲第一是肯定的。外国人惊呼: 大清北洋舰队,亚洲无敌,可敬可畏!如同现在一样,外国人吹捧两句,国人就晕乎了。当时天津有报纸吹嘘道: 北洋水师与日本开战必定是杀鸡用牛刀。举国上下飘飘然。李中堂更是醉得厉害,于是就有了在天津会见来访的伊藤博文时一副趾高气扬,视对方为二三等小国使臣而不屑一顾的场景。陋习之二是好面子,喜做表面文章。1894年初,中日战争迫在眉睫。为振扬军威,北洋水师在黄海举行阅兵操练,并广邀外国使臣观摩。中堂大人登上旗舰舰桥,遥指数十里外一艘靶船,下令道: 击沉它。前主炮应声开火。只听一声巨响,远处的靶船轰然爆炸,碎片飞上了天。在场观摩的外国使臣可是吓得不轻。19世纪的火炮构造和技术尚是简单原始,全靠目测和手工调测,尤其在海上,有风浪,舰身晃动,通常打十几发炮弹能中一发就算不错了。这北洋水师一炮命中,可是了得。“真乃神师也!”实情是,打出去的炮弹是去了弹头的,事先在靶船上安置了炸药,从牢里提出两个死囚犯,许诺给他们家属抚恤金,令他们听得这边炮响,便拉雷管引爆炸药,靶船就这样飞上了天。这事到底是李鸿章的主意,还是手下人的安排蒙了李鸿章?无人知晓,也无人查问。大炮一响,靶船上天,震住了洋人,赚足了面子就行了呗。至于这样操练,真到打仗时会出什么样的后果就无人操心了。于是就有了后来貌似强大的北洋水师被日本海军打得稀里哗啦全军覆没,大清国损兵、赔钱、割地、丧权辱国。于是就有了那个早先趾高气扬的李鸿章在与伊藤博文谈判受降条约时近乎跪地求饶,不惜将中国比为儿子的哀号,曰: “譬如养子,既欲其长,又不喂乳,其子不死何待?”说你们日本人割了我们的地,还要那么多赔款,就如你们生了个儿子,又不给他喂奶,这不是要他的命吗?这样的比喻让伊藤博文也感到吃惊,忙说,“中国岂可与孩提并论?”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你李鸿章就是叫人家爷爷太爷爷也没用,该赔的一分钱也不能少。李鸿章无奈的叹息从此让中国清醒了吗?43年后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枪响,中日又开战。先不说人的质上的差距,就看看两国军队手里使的家伙。此时的日本不仅是亚洲头号军事强国,也是世界最强军事大国之一,拥有几千架飞机,上百艘战舰,10艘航母,还有5艘在建,陆海空三军武力超强,打遍亚洲无敌手,还敢同美国人叫板。珍珠港一个偷袭,硬把美国人打得晕头转向,太平洋舰队几被全歼。反观中国,说出来很难相信,如此一个地大物博之国,竟没有点像样的国防工业。开战时,老蒋郑重地告诉外国记者: 中国有25座兵工厂。吹牛!车缝军装的工厂也能叫兵工厂?造刺刀造砍刀的工厂也能叫兵工厂?本质上,造一把刺刀与打一把菜刀没有差别。如果造刺刀的工厂也能算兵工厂的话,那全国打菜刀的作坊起码有几千间。何不干脆就说中国有几千间兵工厂多好听。事实上,满打满算,当时中国像样的兵工厂就6家,也只能造些蹩脚的步枪和弹药,连合格的钢盔都造不出。造机关枪大炮就更没门了。坦克飞机军舰?想都别想。航空母舰?做梦都不敢想。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所有自动武器和重武器都来自国外,有名的轻机枪有捷克式,重机枪有马克辛,手枪有德国造大镜面二十响,就是铁道游击队里老洪王强他们使用的那种,一梭子20发子弹,“哗”扫出去,特来劲。少年时我读过不少抗日小说,里面时有这样的情景: 每当八路军新四军缴获到日本兵的“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时高兴得不得了。有时为夺这样一支枪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就是因为人家的枪好啊,比我们国产的“老套筒”“汉阳造”强得多。从甲午战争到卢沟桥,43年,人家航母都造了10来艘,飞机造了上万架,我们却连挺像样的机关枪也没造出来。可见李鸿章的叹息是白叹了。国人根本没醒悟。“彻底醒悟”就更谈不上了。甲午战争已过去一百多年,抗战也过去了70多年。毫无疑问,当今中国已是天翻地覆换了人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让国人有太多的理由陶醉和骄傲: 全球第一出口大国;GDP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全球独大,连美国人都欠我们那么多钱;上海外滩的繁华一点不逊东京银座;北京的房价直追纽约;大款们出国旅游在巴黎机场免税店上万美金的名酒随手捡起,视之等闲。哦,别忘了,我们的GDP已经超过日本了……给人的感觉是我们的经济实力即使没有超过日本,也起码与日本平起平坐了。春帆楼,李鸿章,《马关条约》,统统拜拜了。下次该轮到日本人来中国签约了。就在这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时,偏偏来了张乌鸦嘴。美国有家叫STRATFOR的智库,专门从事全球政治经济情报的分析和预测。掌门人乔治•费莱德门发布新书《未来一百年: 对二十一世纪的预测》。此公对中国前途没有信心,政治上没有信心,经济上更没信心,直呼中国为“纸老虎”。他认为日本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沿海省份的经济影响会日益加深,以致早晚会沦为日本的“经济势力范围”。他甚至还预测早晚有一天当日本在中国的影响大到一定程度时会与美国的利益相冲突,日美两国还会为争夺中国而开打。这话有点耸人听闻,也会让国人愤慨,尤其是像“势力范围”这种词触及中国人心头的历史伤疤,是触犯众怒的。让我们先压住胸中怒火,听听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公作如此断言理由其实很简单。他研究了中日两国的经贸交往后发现: 中国只是向日本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各种廉价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过去是,现在更是,将来也是。费莱德门的很多观点我不能苟同。但在这一点上,不能不承认他是点准了穴位的。远的不说,就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说穿了就是中国向日本提供巨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无穷无尽的各类资源。中国当然也赚到了些钱。但是,每一个与日本有关的产品和项目中,日本赚取的永远是大头,中国得的是小头,甚至是零头。从20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家家户户的日产家用电器,到如今满街跑的日本车,工地上的建筑机械,工厂里的成套设备,莫不如此,无一例外(我太希望有人能用事实来反驳我,证明我是错的)。在广州郊外,人们可以看到气势宏伟的丰田本田汽车厂房。每天上百辆的丰田本田汽车从流水线上徐徐下来,驰向中国的岭南塞外大江南北。与丰田、本田合资的广汽集团骄傲地宣布: “广汽已经成为本田最好的海外工厂。”此话可能不假。但有一个事实人们好像不太提: 从广汽生产线上下来的每一辆汽车,大部分的利润是日本人赚走的。报载,丰田汽车总公司2008财政年度亏损40多亿美元,而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2008年的利润不下10亿。本田汽车2009财政年度利润是30多亿美元,在中国赚到的利润就有28亿多。日本人不光赚得了大头利润,还做大了品牌。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买车的开车的中国人谁在乎是广州还是惠州,人们只记住了本田、丰田。一汽奥迪,人们只记住奥迪,谁记住你一汽。为什么我们提供了市场,提供了各种资源,包括很多不可再生性资源,还污染了环境,最后我们却赚到的是小钱,而人家却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拿走了大头?就是因为人家掌握了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GDP只是个纸上的数字。令人目眩的摩天写字楼一遇到危机转眼就会成空楼。开发区成片成片的厂房盖得再好,人家要撤走时眉头都不会皱一下。惟有技术是永恒的,核心技术更是无价的。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说: 家有房屋百间,不如一技在身。对个人,对国家都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日本这么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在二战中被炸成一片废墟,但20年后经济便能超越亚洲众国,40年后经济威力能让美国害怕的真正原因。这就是日本不败的秘诀。一个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日本教授告诉我,二战后,日本人对美国有一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美国对日本投了原子弹彻底打败了日本,日本尝到了完败的惨痛滋味。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点,让日本醒悟到传统的“武士道”是走不通了,能改变命运的是技术。两颗原子弹瞬间就抹平了两个城市给日本的震撼不是巨大二字就能形容的。而在战后,美国的先进科技也给了日本极大的刺激。当时的东京已被美军炸成一片废墟。日本就是靠人力在那里手铲肩扛地清理废墟。驻扎东京的美军也在清理废墟盖营房,但用的是美国运来的巨型斗铲,一铲就装满一卡车。一台巨铲一天的工作量是2000人干的活。美国的随军记者拍了一张日本人肩担手推清废墟的照片登在美国的报纸上,说一个没有技术的民族如何能不败。很多日本人对这事耿耿于怀,几十年不能忘。从这个角度讲,美国打败了日本,但日本还要感谢美国。以前我们缺技术,说是因为我们没钱。而现在我们有的是钱,但还是缺技术,尤其缺核心技术。所以人家赚大头,我们得小头,有什么可抱怨的?账面上,中国的GDP是超过了日本,但两国的经济实力差得远着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研究日本经济的学者的报告,就整体而言,中国与日本在科技方面的差距说20年是安慰自己,说30年还是客气的。近期国内有媒体发表了据称是了解内情人士的文章,标题就够触目惊心的: “新中国60年尚造不出高质量的航空发动机”。文章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空军现役主要主战飞机的动力系统基本上由外国提供。“飞豹”用的是英国的“斯贝”发动机,或者是“斯贝”的仿制型。而“斯贝”其实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新的技术人家也不会卖给我们空军)。大名鼎鼎的歼10和歼11用的则是俄罗斯的发动机。而我们自己研发的“太行”涡扇发动机据说才刚刚达到“基本能用”的阶段。“基本能用”这词很含蓄也很有水平。到底是能用还是不能用?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一般人无法对这事进行调研,所以就无从知道这文章的可信度。如果该文所说基本属实,那真是让人心惊肉跳了。我们提倡讲政治。有人说讲政治是空的,虚的。其实不然。政治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量化为具体的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含量的增减就可以解决复杂的重大的政治问题。日本虽然是个小小的岛国,且军事上还要依附于美国,但日本很自信。这个自信来自它对技术近乎疯狂地追捧和掌控。所以,这些年来,日本对中国从来是只卖产品,转让技术很难,转让高新技术门也没有。有日本学者曾说过: 我们日本除了技术也就没什么了。细想想,还挺有道理。我曾在哈佛大学的东亚图书馆看到过一些日本二战前的老照片,其中有一些展示当时日本的职业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开车床、刨床,就如军队士兵练射击般的认真,印象深刻。美国打胜海湾战争,颇为自负。日本人却说,美国人打胜,日本有很大功劳,因为海湾战争打的就是导弹和各类精确制导武器。而导弹和各类精确制导武器就是用芯片堆出来的。据日本人说,美国导弹上95%以上的芯片都是日本造的。想象一下,哪一天美国人要向中国买芯片用在他们的导弹上,估计很多困扰中美两国的棘手的政治问题就不会存在了。美国卖武器给台湾,中国很恼火。外交部发言人义正辞严地宣布要制裁参与其间的美国公司。波音公司也有份。你怎么去制裁波音?不买它的飞机?世界上能生产靠谱的民航飞机的就是波音和空客。你不买波音的,就只能买空客的。空客一家独大了,乱涨价先不说,要是有一天欧洲人也要卖武器给台湾,你也制裁,不买空客的飞机?那国人出门旅行就只能坐不怎么靠谱的飞机了。像制裁别人这样的重大的政治问题,最终结局是要靠技术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发几个政府谴责抗议声明。等我们自己造出了高质量的航空发动机、高质量的民航大飞机,那我们想制裁谁就可以动真格的了,对方才会收敛,问题才有可能解决。总而言之,GDP可以作参考,不能当真;房地产可以致富,不能强国;出口导向,引进外资,可以作为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一个台阶,但决不能是终身依靠;中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当外国的打工仔、世界的打工仔,但决不能做永远的打工仔。决定一个民族经济实力的是质,不是量,是高端制造业,是有自主创新的高科技。真正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是核心技术。请永远记住那句话: 我们上亿件衬衣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一百年前,我们的先人就说“中国人寡知日本,不鉴、不备、不患、不悚”。今天呢?银幕上,我们的霍元甲、陈真、武工队、游击队甚至什么县中队、区小队正轻而易举地把日本人打得人仰马翻丢盔弃甲。银幕上取胜易,实际打败人家难。什么时候我们把骂日本人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向日本人学习,学习技术,创造技术,掌控技术。李鸿章哀叹后17年,有个叫梁启超的汉子来到了春帆楼。甲午战争开打时,雄心万丈的新科举人梁启超大约正在从广东新会赶赴京城的路上。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梁举人在路上着实耽搁了些时间。等他到京城时,北洋水师已经完蛋,李鸿章已在春帆楼签下了让千人骂万人咒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梁举人和他的同学们怒发冲冠拍案而起,于是便有了“公车上书”,有了“百日维新”。老百姓还没弄懂什么是“百日维新”,菜市口咔嚓几声,六君子人头已经落了地。靠了日本公使的相助,梁启超得以逃过慈禧的屠刀,躲到了日本。这件事本身就很具讽刺意义。“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就是《马关条约》。梁启超他们为之玩命的“百日维新”,目的就是要反对日本那样的列强,振兴大清。但要砍他们头的恰恰就是大清政府,而救他梁启超一命的反而是日本驻华公使。中国的事情从来就看不懂。由于有了被日本人相救这么一个因素,梁启超来到春帆楼时的心情想必要比一般中国人要复杂得多。站在春帆楼上,想滔滔黄海波涛下那北洋水师千百忠魂,看身后茫茫神州阴霾依旧,梁启超心中无限迷茫,百感交集,吟诗一首: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一个“哀”字,道出了中国人百年的心声。历史已经证明,李鸿章在春帆楼上的叹息不是最后的一次。那么,梁启超的哀叹是不是最后一次呢?我问苍天!!!后注:本书是写中美贸易争端的,以中美贸易作开端,没想到结尾却是日本的春帆楼。因为要解决中美贸易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向日本学习,学习,再学习。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将美国比喻为欠债上万亿的黄世仁,中国则是憨厚老实的杨白劳,那么夹在两者中间的白毛女呢?白毛女将头发染成金色,直接勾上美国山姆哥哥的手远渡重洋了,把无数壮年的中国大春晾在这边,难道这一切也仅仅是因为技术吗?读了詹军先生的危言,更多问题确实值得身处盛世中的我们深思。——俞宙 上海交大教师

编辑推荐

《世纪博弈:中美贸易战真相与反思》编辑推荐:外贸进出口量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中国经济2027年将超越美国(高盛预测);G2论——巾国与美国共享世界经济领导权,全世界的“中国制造”……自金融危机以来,谣方舆论以这些华丽词藻齐齐唱响“中国崛起”、“大国盛世”的神话。但在这一帖帖迷幻药背后,则是惨不忍睹的严酷事实:中国牺牲r创新力、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环保、不可再生资源、广大农民工的福祉,而沦为世界装配车间。直接后果就是——对内,“国富民穷”,贫富悬殊,蛋糕是做大了,落到民众嘴里的那块仍很小;对外,丧失贸易话语权,贸易战中屡屡受制于人……再过20年,中国是成为像日本那样掌控自主核心技术的真正经济强国,还是继续在世界装配车间中艰难生存?我们上亿件衬衣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要换到何年?2011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3万亿美元!G2论——中美共享世界经济领导权!全世界的“中国制造”改革开放30年了,农村地区很多孩子还吃不起午餐!中国和美国远不是一个等级上的伙伴!售价180美元的“中国制造”,我们只赚2美元!GDP可以作参考,不能当真,房地产可以致富,不能强国,中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当世界的打工仔,但决不能做永远的打工仔。美国正气势汹汹逼人民币升值:升多少?我们从中美贸易中到底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纪博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世纪博弈:中美贸易战真相与反思语言通俗,经济入门书
  •   文风观点犀利,有很多看法颠覆了我们的经济学常识,但内容有些散,不同章节的材料有些重复。
  •   不错,接近现实*
  •   要文斗还是要武斗?先文斗还是先武斗?中美贸易战会不会愈演愈烈?揣着越来越多的人民币,难道你不发慌吗?未来,你和你的国,出路在哪里?这本书写得还真是轻松。可是看完了,不禁沉重起来。。。。
  •   很有点天涯八卦版政治贴的风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