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西书局 作者:张海新 页数:418 字数:39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张海新编写的《水萍山鸟:张岱及其诗文研究》以张岱及其诗文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其人生轨迹与文学创作进行重新探讨,在选题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基于开阔的视界,从晚明至清初时代与文学的演变这一历史角度,重新审视张岱在明清之际的文学地位,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海新,生于1973年11月,河北省磁县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就职于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摘要
绪论 有关张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清人的评述
二、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919—1949)
三、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9)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
第一章 著述及文本问题
第一节 现存张岱著述叙录
一、《古今义烈传》
二、《史阙》
三、《石匮书》《石匮书后集》
四、《琅娠文集》
五、《陶庵梦忆》
六、《西湖梦寻》
七、《快园道古》
八、《夜航船》
九、《於越有明一代三不朽图赞总目》
十、《瑁朗乞巧录》
第二节 《琅嫒文集》的版本及其比较
第二章 家世的再检讨
第一节 籍贯的变迁
第二节 山阴张氏的崛起
第三节 党争背景下的家族兴衰史
第三章 人生变奏:从晚明到清初
第一节 少年时期
第二节 从立功到立言的转变
第三节 涉入南明政治
第四节 入清后的生活与心态
第四章 交游及其文化生态
第一节 交游
一、前期
二、后期
第二节 文化生态
一、心学影响
二、史学传统
三、文艺氛围
四、文学师承
第五章 文化性格与思想
第一节 高蹈行乐:晋宋风度寻踪
第二节 以儒为主的人生观
第三节 佛道思想与张岱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其他介于宗教与民间信仰之间的一些观念的探讨
一、因果报应
二、堪舆风水
三、灵异事件、心灵感应
四、民间崇拜
五、天命、天数
第五节 张岱的“世界”观
第六章 诗歌之创作
第一节 张岱诗歌的总体面貌
一、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二、复古、模仿与创新
第二节 《和陶集》与中年张岱的图像重构
一、中年诗人的图像重构
二、张岱《和命子》一诗中的家系自述+
三、晚明的宗陶诗风
第三节 遗民心事的宿命:由激越归于平淡
第七章 文章之写作
第一节 为“小品”盛名掩蔽的文章大家
第二节 “二梦”:国家史底色上的1个人史
一、《陶庵梦忆》
二、《西湖梦寻》
第三节 真我的抒写:《张子文秕》中的散文与骈文
一、散文
二、骈文
第四节 《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与纪传体历史散文
一、“史”不远“文”
二、继承“史统”的自觉意识
三、叙事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四、《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中的史评
结语 还原真实的张岱
附录
一、《张子文秕张子诗秕》与今人整理本的异文对校
二、《张子诗秕》目录
三、《张岱诗文集》未录的张岱残诗
四、《和陶集》中的43首张岱诗作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张岱认为王世贞没有很好地得到司马迁作《史记》的“真经”,司马迁作那些列传,“皆以无意得之,不苟袭一字,不轻下一笔,银钩铁勒,简练之手,出以生涩。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毛,则睛中一画,墨汁斗许,亦将安所用之也”。而王世贞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以为“非我作史,更有谁作”,反倒作不出来史书,“是皆其能为史之一念有以误之也”。从《石匮书自序》我们可以看到张岱立下作史书壮志的思想轨迹,他对明代史书撰著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就著述所要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行了准备,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在完成王世贞的遗志。从张岱研究的角度而言,王世贞的史学著作予张岱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重要一环。张岱对于世贞的判断并非是由于自己的信心膨胀所至,其在文中十分谦逊地表示:“余之作史,尚不能万一弁州,敢言东坡?……余故不能为史,而不得不为其所不能为,固无所辞罪。然能为史而能不为史者,世尚不乏其人,余其执简俟之矣。” 张岱把自己的史书名为《石匮书》,可见其上踵司马迁的志向,同时也是继承高祖、曾祖两代人的事业,打算修成一部明史。他自述自崇祯戊辰“遂泚笔此书,十有七年,而遽遭国变,携其副本,屏迹深山,又研究十年而甫能成帙。……五易其稿,九正其讹,稍有未核,宁阙勿书”。从这些叙述来看,“这一个”史学家的张岱和优游岁月中的“另一个”张岱似乎构成了一种较大的反差,不过,实际上并不奇怪,一是张岱的复杂正在于其亦庄亦谐,二是古代文人的复杂在于并非只专于一门,何况,人的爱好又有多、专之分,在倾心史撰之名山事业的同时,无碍其游山玩水、吟风弄月,三是人清后的张岱和晚明的张岱亦有很大的转变,包括境遇、经济,当然还有心境。《石匮书》的成书过程本身也伴随着国家情势、作家经历的变化而获得品质的提升。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著以张岱及其诗文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其人生轨迹与文学创作进行重新探讨,在选题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书稿基于开阔的视界,从晚明至清初时代与文学的演变这一历史角度,重新审视张岱在明清之际的文学地位,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郑利华 作者对存世的张岱著述进行了全面整理,作了大量的版本比较和异文校勘的工作。特别是发现了一种新本《和陶集》,为深入研究张岱提供了文本的依据。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霍有明 本著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张岱,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其创新的勇气、意识,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果,都值得肯定。尤其是对于国图藏本《张子文秕》、《张子诗秕》的考察校勘,对于张岱四十多首“和陶诗”的发掘,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孙小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