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中西书局 作者:张汝伦 页数:2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其实,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甘心成为器,甘心为了吃饭而受教育。他们和我们的先人一样,希望在学校不但能学到专业知识,而且除了专业知识外老师能够回答他们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种种困惑以及关于人生的种种问题。但是现在的大学课程,不太能够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尽管在古人看来也许这是学习的首要目的。“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古人对学的理解首先不是掌握未知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求得内心对道的觉悟。读书明理,而不是读书为饭碗。人内心对真理的追求即使在当下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也不会完全泯灭。我在课堂内外学生向我提出的问题有多一半属于人生困惑的题,而非专业问题。面对极为片面的时代和同样极为片面的教育,他们心有不甘,不愿接受现有的答案,希望能有人向他们证明还有另一种人生方向和教育方向。
这部演讲录里收的演讲,大部分都是针对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我作为老师感到有必要向他们指出的问题而发。
第一部分“人生篇”中演讲的主题是读书求学与人生的关系。我觉得这是学生最应该重视的一件事:读书求学,所为何事?现在不少学生进了大学以后就不思学习,把四年大好时光随便打发,很是为他们可惜。人们普遍觉得现在的学生不如过去的学生用功。原因可能有许多,但对人生意义的茫然或偏见恐怕是一个最深层的原因。作为一个过去的学生,现在的老师,我觉得应该向他们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前现代的格言,但其中反映的却是那时的人对生命的珍惜。现在的人应该如何理解生命、珍惜生命,读书求学与我们的生命究竟有何关联,这是不断有学生向我提问,也是我觉得有必要不断和他们说的最重要的问题。希望学生能从这些演讲中看到一个热爱他们的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之心和殷切期望。
现在学生厌学或不太用功,或不知为何而学,与现在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他们实际是受害者。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教育不满,都认为教育有问题。但问题在何处,却有不同的看法。此演讲录的第二部分基本上都是表达我对教育问题的看法。通过这些演讲我想向学生指出,今天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以及如何对此有所补救。也许我们不能指望今天的教育会真正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身完善作为它的根本理念,因为它已日益为金钱和权力的原则所控制;但我们至少可以让学生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使命莫过于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智的人,而不是除了利益对一切都无动于衷的逐利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相信人文教育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至于这些影响有多大,能否持久,那就不好说了。但不管怎么说,教育关乎人类的未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在今天谈教育的理想也许有点堂吉诃德的味道,但至少可以见证良知的存在。
作者简介
张汝伦,1953年生于上海。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先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中西哲学、政治哲学和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若干种。
书籍目录
人生篇
与年轻人谈心:读书与人生
珍爱生命,把握人生
我们今天为何读研究生
教育篇
大学之道和现代大学教育的缺失
人文教育的意义
讲《论语》作为核心课程的意
哲学篇
何谓哲学:与研一新生谈心
哲学教育的意义
现代中国哲学的自觉
艺术中的哲学
思想篇
何谓思想
儒家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市场生活与人文精神
章节摘录
这个问题也问得很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不是一个绝对的普遍主义者。有一次在柏林自由大学,一位教授邀请我跟他一起主持一个关于“比较文化”的讨论班,主要的对象就是他的德国学生。我说我不是一个绝对主义者,我是一个有条件的普遍主义者,也就是说“历史普遍主义者”。关于这个我先不去讲,太专业了。文化完全可以融会贯通。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的东西,比方说“谁都不愿意挨饿”、“谁都愿意被人尊重”、“谁都有好奇心”……我想我们同学可以不费事地举出很多人类共有的东西。当然话又说回来,即使是这些共同的东西,表达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只是21世纪人类表达的方式有点趋同,这是非常可怕的。比方说我们人类都有爱情,也都珍视爱情。可是中国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和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你说哪个特别好?我觉得是各有千秋,就看你自己如何来表示。可我们现在都学了网上的那一套,甚至写情书都是从网上几十种格式中下载一种下来,人类的趋同是很可怕的,古人云,同则不继,不同文化要灭绝了。 千万不要小看manners,行为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高兴了,都“耶!”,那人类真的快完了。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欧洲人、非洲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这个世界要丰富,那么这些东西都要得到开发和发展,而不是趋同。很可惜,在这个问题上,互联网成了害人的东西;大众文化也成了害人的东西。所以我们同学千万要警惕。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