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西书局 作者:郭志坤,陈雪良 著 页数:158
前言
读诸子百家书,发觉古贤的思维模式有一个显著特点:善于提问。“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yì)》)这个典故是人们熟知的。说孔子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提问频率之高,问题触及面之广’使亲历其境的人们感到惊异:都说孔子知礼,怎么还提问不断呢?面对发问,孔子的回答既简洁又精彩:“是礼也!”其意是讲,我是个善于提问的人,善于提问才使我真正知礼啊!这是发生在孔子早年的事。“三十而立”后的数十年间,无论是教学弟子,还是答问友朋,或者与列国君臣周旋,孔子都喜欢用提问的方式来探求真知。在诸子中,孔子的影响是最大的,用司马迁的话说,是“学者宗之”的。正因为如此,孔子倡导的提问式思维模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成为中华文化的好传统。 提问对人来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使人兴奋,使人坐卧不安,使人有索解的欲望,使人有不倦的探求精神。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任何一个人都永远生存于提问和被提问之中。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提问是驱动思想发展的真正的“永动机”。 我们常说,理论始于问题,科学始于问题,我们又何尝不可以说,学习始于问题呢? 我们常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要难,其价值也往往更大。善于提问,敢于提问,正是孔子等先哲留给我们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 我们着手策划这套有关前贤先哲的丛书的时候,孔子等先哲倡导的“提问”思维模式一下激活了我们这些后学的思维。先哲们的思想是不朽的。为何不把先哲请到“前台”进行访谈呢?他们的身世如何?他们是怎么生活和学习的?为了传播学说,他们又是怎样远行千里的?说是学习,他们有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课堂?他们手里捧着的又是何种意义上的“书本”?他们四处游说的学术主旨是什么?……甚至他们穿的服饰、吃的食品、驾的车辆都会在我们的心头形成一个个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问题。 有鉴于此,我们将这套丛书取名为“提问诸子丛书”。这里有跨越时空的对话、通俗流畅的语言、富含哲理的剖析、见解独特的解说、图文并茂的装帧、考之有据的典章、实地拍摄的文物图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冀望读者能喜欢这套独具特色的图书。 黄坤明 2010年春于杭州
内容概要
荀子和孟子是孔子身后并世而起的两位儒学大师。他们都以孔学的当然继承者自任,都以儒学的卫道者自许。可是,两人的历史命运却不相同。孟子被赞为“醇乎醇者”的正宗大儒,最后被抬上“亚圣”的高位,而荀子先是有人说他“大醇而小疵”,随后又被人视为“异端”。其实,荀子自有其在学术史上不可替代的价值。他的“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人的自我解放史上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他提出了“性恶论”。他的“四海之内无客礼”的大一统观,他的“上下俱富”的治国观,他的“涂之人皆可以为舜、禹”的修身观,他的“无处不可学,无事不可学,无人不可学”的学习观,都具有传世的意义。
荀子可以说是学于儒而背儒,他综合百家之学,通过解诸子之蔽,取百家之长,建立了综合渚说并以追求“名实相符’’为特点的荀学。荀学“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在之后的两千年问影响巨大。“观其善行,孔子弗过”,“德若尧禹”,荀子是不朽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最为老师
第二章 天人相分
第三章 化性起伪
第四章 隆礼尚法
第五章 富国裕民
第六章 综汇百家
第七章 千秋苟学
后记
章节摘录
一问 有关您生平的文献资料,留存的并不怎么丰富,但还是有一些足资参考的文字的。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较为完整的论述外,在《战国策·楚策》中有一些零碎的记载,在《韩非子·难三》中有“燕王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一语,另外刘向编著有《孙卿书录》,韩婴著有《韩诗外传》,都有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在桓宽著《盐铁论》的《论儒》和《毁学》两个篇章中,对您早年和晚年的生平行踪也有所记述。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中也说到您中年时期的一些活动状况。在您看来,这些文献中,哪些资料是最应受到后世学者重视的? 荀答:最应重视的当然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了。虽说关于我的传记文字在这里只有短短的192字,但那可是字字珠玑的192字啊!从少年时期的“游学于齐”,到青壮年时期的“三为祭酒”,到被人所谗后的“适楚”,到“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到晚年的“序列著数万言而卒”,直到最后“葬兰陵”。幼而成,成而壮,壮而老,老而死,大致上较为完整地勾勒出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小传,我的人生就完全成为一团迷雾了。 还有一点也很值得引起重视。我生于公元前313年,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其间的时间差只有180年。司马迁写我的小传的时候,除了依据相关的文字资料外,也会有许多口耳相传的东西。由于相去年月较近,可靠性也必然要大些。再加上司马迁是一个严肃的史学家,讲求“言从事出”,讲求“事核文直”,讲求“誉实毁真”,因此,他所书写的这个小传应该是靠得住的。 二问 对您的出身姓氏,史籍的记载似乎有点杂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李斯列传》以及《史记·春申君列传》称您为“荀卿”或“荀卿子”,提法略有差异,意思还是一样的。而就是您自己的作品《荀子》中的《儒效》、《议兵》、《强兵》、《尧问》等篇章中,只称“孙卿”。《韩非子》、《战国策》、《韩诗外传》、《刘向叙录》、《汉书》、《盐铁论》、《风俗通义》等书籍中时而称“孙卿”,时而称“孙子”。这里有姓荀还是姓孙之别,先生,造成这种混乱的缘由何在? 荀答:文献资料上的不同说法,引起了学界的争议。 司马贞《史记索引》、颜师古《汉书注》均以为荀子本姓荀,后改姓孙。为何有此改动呢?《索引》的作者以为,《史记》一书初流通于汉昭、宣年间,昭帝名刘弗陵,没有什么妨碍,而宣帝名刘询,为讳汉宣帝名,故改“荀”为“孙”。这种解说一度颇有市场。 可是,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人们又产生了疑问:难道当时真有此类避讳制度吗?清代王先谦在《荀子集解》中引述谢墉语说:“汉时尚不讳嫌名。”这是符合实际的。那么为何原来的荀子,后来变成了孙子呢?谢墉得出的结论是:“盖荀音同孙,语遂移易。”这样回答似乎大致上还过得去,在历史上由于语音相通而易姓的,也不乏其例。 三问 如此作解,当然不无道理,但是总感到尚不够圆满。就说“荀”、“孙”相通吧,你总得回答这样的问题:“荀”不是个小姓,“孙”更应说是个大姓,天底下那么多姓“荀”和“孙”的,是全都相通的呢,还是部分相通的呢?请先生作出明示。 荀答:这的确是个问题。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看来很有必要对孙氏的来龙去脉作一番考稽了。查史料,孙氏有三个来源,他们是互不相关的三族:一族在楚,一族在齐,一族在卫。而荀、孙相通的“孙”氏,是在卫。《元和姓纂》在《孙氏》条下,有这样的记述:“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楚令尹孙叔敖及荀况并为孙氏。”王先谦还引述胡元仪的说法:“盖(孙卿)为周郇伯之遗苗。郇伯为公孙之后或以孙为氏,故又称孙卿焉。”两者说法基本相合,证明荀子乃周文王血脉。 四问 按您说荀、孙相通的一脉在卫国,那您应该是卫人,而太史公在您的本传中明明白白地写着“荀卿,赵人”字样,是太史公有所粗疏,还是别有缘由,请先生给予明确的回答。 荀答:这与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征战和兼并的形势有关了。卫国在西周时,有一定实力,也算是重要的诸侯国之一。但到春秋时,屡被北方的翟国所侵犯,屡战屡败,终于沦为当时的三等小国。这时,地处三晋的西邻赵国不断强大起来,并逐步对卫国实施蚕食。公元前372年,也就是大约我出生前半个世纪的时候,赵大举伐卫,夺取卫国七十三邑。七年以后,赵国又夺得卫国的甄地。这样,卫国的大部分土地都并入了赵国,原先的卫国人,也大多成了赵国人。在我的父亲一辈人的时候,我家已算是赵国人了。因此,太史公说我是赵国人,最后终于兰陵,这些都是不错的。 五问 在《史记》的诸多篇章中,零零星星地提到荀卿的有十三次之多,但都只称“荀卿。不著其名。可是,现在都说“荀子,名况”,此说的出典何在? 荀答:的确,在《史记》中没有提到“荀子”的名字,只是以“荀卿”统称之,并说我在稷下学宫“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在战国时期的一些著作中,也没有提及我的名字。直到西汉的刘向,在他的作品中始言“孙卿名况”,后人就沿用了下来。刘向其人,主要活动期是在汉宣帝时代,担任过谏议大夫等职,曾经校书天禄阁,以博学多才著称于世,著述甚丰。他在皇家图书馆中长年累月的钻研,说“孙卿名况”必有所据,只是他没有点明出处罢了。他还说,称孙子为孙卿,不是因为他真的当过哪国的卿士,而“实为美称”,正如“称荆轲为荆卿、庆卿一般”,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后世大多学者认可此说。P2-6
后记
为了提高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我们花费了数年时间编纂了这套定名为“提问诸子”的丛书。我们的人手不多,写作这样大部头的书稿实在有点勉为其难。好在大家都有决心.齐心协力地干,几易其稿,现在终于可以面世了。 有朋友看了样稿后赞道,这是对国学精当的阐释和大胆的浅化。这当然是同道的过誉和奖掖,对我们来说实不敢当。国学博大精深,涵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学术,除我们涉及的子学外,还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方面的传统文化。若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若以思想分,先秦时期就有所谓的“诸子百家”,形成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思想体系。我们触及的只是整个国学中的冰山一角,岂敢以偏概全?所言‘精当的阐释和大胆的浅化”,倒确是我们的初衷之所在。这个“子”那个“子”,历代统治者为了一己之利,早已把他们涂抹得面目走样了,为文化自觉和自信计,非得还其原本的真相不可。在“精当”两字上,我们确是花了不少气力的。至于浅化,那更是当务之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应是国策。既然这是关乎“全民”、“国家”的事,岂有不浅化之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丛书靠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除了笔者的努力外,丛书主编黄坤明先生在选题和框架构想的设定上功不可没。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及诸子故居所在地纪念馆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和照片,也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意见。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采纳了张晓敏、江曾培、李国章、陈广蛟、秦志华等先生的许多真知灼见,有关编辑胡国友、刘寅春、李梅、李琳、贺寅、周俊、金燕峰、孙露露、王华、王凤珠等作了精到的修饰和校正,在图文合成中,得到了梁业礼、王轶颀、本本、曾初晓、卢鹏辉、卢斌等的帮助,倪培民教授为丛书简介作了英文翻译,在此一并致谢。 当然,由于作者学力有限,必有偏差、失当和粗疏之处,在此诚望方家好友不吝指教,以待重版时修正。书中的图片有的是请友人实地拍摄的,有的是购买或有关方面赠送的,在此表示谢意外,谅不一一注明了。还有极个别图片已多处使用,且署名不一,实难确定作者。有的图片虽经寻访,但仍然找不到原作者。日后这方面的工作如有所进展,定当按相关规定付以稿酬。 作者 2011年10月18日
编辑推荐
提问对人来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使人兴奋,使人坐卧不安,使人有索解的欲望,使人有不倦的探求精神。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任何一个人都永远生存于提问和被提问之中。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提问是驱动思想发展的真正的“永动机”。 由郭志坤等著的《提问荀子》是提问诸子丛书之一。本书分七章,内容分别为最为老师,天人相分,化性起伪,隆礼尚法,富国裕民,综汇百家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